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澳)徐家禎寫的 音樂欣賞隨想曲:在音樂大海中捕撈「漏網之魚」 和顏嘉琪的 一切都是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的 ...也說明:... 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後赴夏威夷大學修讀碩士課程,專攻港澳歷史,1969年取得碩士學位。1973年回港,出任香港大學副教授。1977年獲夏威夷大學博士學位,任教香港大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海豚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高榮禧、張家霖所指導 陳叙君的 從彩繪生命找到教學的初衷: 一位藝術教師的自我敘事 (2021),提出夏威夷大學碩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敘說、韌力、偏鄉教育、藝術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劉人鵬所指導 倪舒妍的 「勞工神聖」之前——晚清華工小說探析 (2021),提出因為有 晚清、華工小說、報刊、地理觀、苦難書寫的重點而找出了 夏威夷大學碩士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北市私立南山高中(夏威夷)則補充:夏威夷大學 (University of Hawaii System,前稱University of Hawaii,縮寫為UH)建於1907 年,. 是位於美國夏威夷州的一個公立男女大學,提供副學士、學士、碩士和博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夏威夷大學碩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音樂欣賞隨想曲:在音樂大海中捕撈「漏網之魚」

為了解決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作者(澳)徐家禎 這樣論述:

《音樂欣賞隨想曲:在音樂大海中捕撈「漏網之魚」》是徐家禎先生根據自己五十多年來西方古典音樂欣賞經歷所寫的一組音樂散文隨筆,所寫音樂作品都是作者近年來新發現的「冷門」曲子,例如克魯塞爾的《單簧管協奏曲》、瑞格的《單簧管五重奏》。但在介紹冷門作品的同時,徐家禎先生也會談及與之有關的熱門作品,比如談克魯塞爾的《單簧管協奏曲》時,也會談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談瑞格的《單簧管五重奏》時,也會談到更為普及的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不管是古典音樂初聽者還是浸淫多年的老樂迷,閱讀本書都能有所收獲。徐家禎,澳大利亞人,1942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杭州,語言學家,散文作家,擔任澳洲華文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世界漢語

教學學會理事等職務。徐家禎從上海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后,於1980年赴美國留學,1983年獲夏威夷大學碩士學位,同年應聘到澳大利亞教授漢語,並定居下來。著有《上海話的語音研究》《南澳散記》及散文、雜文數百篇,譯著有《語言和情景》《語言的演變》等。他與西方古典音樂結緣已有五十余載,頗有獨到見解。

夏威夷大學碩士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上一堂很有事的印尼學:是隔壁的窮鄰居,還是東協的老大哥?」介紹
       
訪問作者: 何景榮
   
內容簡介:
  說到印尼,你首先浮現腦海的是什麼?
  東協?印傭、移工?沙嗲?峇里島?
  或者是……一片空白?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國,還是台中港的第一大進口國!
  印尼人更是目前台灣人口占比最高的外國人!
  身為台灣人,我們真的必須好好認識這個東協鄰居。
  跟著「最了解印尼的台灣新二代、靠印尼脫魯的台灣囝仔社會學家」何景榮,
  揭開印尼的神祕面紗、不可思議的各種面向,
  以及台印之間動人的連結與故事!
  
搞懂印尼有多重要?
  2002年就有媒體報導,印尼的丹堤咖啡有246坪,鼎泰豐五家有五種菜單。創造「金磚四國」一詞的前高盛投資公司首席經濟顧問歐尼爾,於2014年再提出「薄荷四國」,其中就包含印尼。2018年,已有2000家、2萬人左右的台商布局印尼市場;政府更計畫2020年在印尼設立台商專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預測,印尼的GDP在2023年將躍升為全球第六!
  
你知道嗎?這個東協鄰居,正與台灣發展出越來越緊密的關係!
  台中港高度仰賴印尼進口的天然氣,印尼則倚賴台中輸出的工具機;印尼人目前是台灣占比最高的外國人,台印跨國婚姻下誕生的新住民第二代,早已不計其數,而印尼在台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數量和規模都位居第二。在文化上,台灣和印尼更有著親切的連結,不只是台劇和珍奶、雞排在印尼爆紅,你到印尼旅行也不用怕餓死,因為許多印尼食物的發音,幾乎跟台語一模一樣!
  
以前你不知道印尼很正常,但看了這本書,若沒有眼界大開、笑著流淚大喊「台印一家親」,那就很反常了。
  無論你是單純愛看故事的人、印尼台商、正在學印尼語、準備去印尼玩的讀者,或只是想提升國際觀,何景榮的專業印尼觀察都能滿足你的需要。他擅長以武俠劇般的筆法,結合幽默鄉民口吻,用台印混血的雙眼,為你展現這片不可思議的新天地,無難度拉近你與「萬島之國」印尼的距離,除了知識滿載,更能摸清楚如何跟印尼人交陪、交朋友!
  
作者介紹:何景榮
  印台客(最了解印尼的台灣人)
  麻辣人氣教授
  十大傑出青年
  
  印尼媽媽、台灣爸爸的印尼在台新住民第二代。自詡為「最多穆斯林朋友的基督徒」「最了解印尼的台灣人」,擅長「三秒觀察,立即辨識東南亞移工各國國籍」,頻繁受邀到各單位、學校,到處演講關於印尼的一切,聽眾總是讚不絕口。
  
  早在1970年代,亞洲武打片熱潮襲捲東南亞國家時,負責電影拍攝業務的印尼籍何媽媽,與台灣籍的何爸爸在峇里島片場邂逅,譜出異國戀曲。跟著媽媽在說母語的環境下長大,何爸爸又在國營事業技師退休後擔任大樓管理員,也讓何景榮從小看見勞工的辛勞與偉大!
  
  出生於印尼雅加達,三個月後與家人返台定居,在台灣受教育、成長。曾自言:「人生就像在打怪,每次看到歧視或瞧不起我的人,就像開始一個新的關卡。」為了扭轉社會對新住民第二代的歧視,一直以來以當「人生勝利組」來證明新二代並無學習障礙。從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畢業後,考取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和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2016年取得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社會學博士,同年當選第54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一路上獲獎無數,是辯論比賽冠軍暨最佳辯士、優秀學生第一名、外交特考第一名,也曾在德國杜賓根大學和泰國暹羅大學當訪問學人,在財團法人賽珍珠基金會擔任特聘顧問。
  
  南亞海嘯期間,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協助印尼受災戶導入教育資源。也曾經配合美國海巡署與中華民國駐美外館,出海營救受困於美國領海、我國籍漁船上的多位印尼漁工。Dcard網站上的紅人,被網友評比教學認真、有趣,學生也打出將近滿分的課程評鑑認證。曾為「獨立評論」「換日線」的專欄作家,目前為逢甲大學通識中心的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移民研究、全球化研究、印尼文、伊斯蘭與穆斯林文化、東南亞新創產業/電子商務、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
  
  期許平反台灣人對東南牙人矮人一截的刻板印象,堅信所有在台新住民二代,都像同樣身為新二代、在印尼長大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有著跨文化的先天優勢與出人頭地的未來。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從彩繪生命找到教學的初衷: 一位藝術教師的自我敘事

為了解決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作者陳叙君 這樣論述:

本論文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描述筆者自我學習藝術的過程及成長經驗中的重大事件,如何影響著我的教育信念和教育願景。透過回顧過往經驗和爬梳的過程,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希冀觀者能透過觀看此論文,發現藝術陪伴的力量,和一位視覺藝術教師透過藝術教育的過程,能給予國小學生在日後的生活應用與社會責任之啟發。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為:一、透過敘事釐清自我成長與藝術學習之脈絡。二、以敘事的方式,探討自我在藝術教學歷程的經驗與收穫。三、了解自我的藝術教學對畢業生的啟發與影響。四、為自己未來的藝術教育定位找到一個新的方向。本論文以筆者的成長背景脈絡及人生各階段重要之藝術學習與藝術教學記事,做為敘事脈絡的主要建構,

並透過對畢業生實施訪談與問卷之方式,以了解筆者的藝術教學,對其產生哪些具體的啟發與影響,最後歸納與梳理,從藝術教學紀錄、學生的回饋與問卷反應中,內化這些教學經驗對於筆者的意義與啟發。綜合上述,筆者得到四個重要的結論,自我敘事讓爬梳生命歷程的力量更清晰。也可以透過自我敘事的方法深化教學省思,從中得到成功經驗。藝術陪伴的力量會影響孩子未來人生觀。繼續帶領學生從體驗中學習是對於筆者未來的教育定位。

一切都是緣

為了解決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作者顏嘉琪 這樣論述:

  顏嘉琪博士受過嚴格的學術專業訓練,在美國大學從事心理治療工作近二十年,既看到西方精神醫學的光芒,也看到它在診斷和療法上的侷限。   一切都是緣。赴美攻讀諮商心理學,第一個暑假就碰到密宗黑教第四階段的創始人林雲大師,從而認清自己個性的缺點,了解家庭問題留下的傷痕,終於走出陰影,找回自己。   從林雲大師的行止,作者學到「未知界」淵深的智慧,也學到對靈界的敬重。這是西醫的禁區,卻是值得開發的寶地。當心理醫師遇見了密宗黑教,作者企圖從密宗黑教「氣的理論」探討其不可思議的心理療效,挖掘古老的民間智慧,有系統地配合現代西醫,造福心理疾病患者。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現身說法,談密宗黑教如何影響

個人心性,並記錄作者和林雲大師的殊勝緣份,見證林雲大師的神秘力量和宇宙的靈力。第二部分介紹密宗黑教「氣的理論」,提供心理疾病另類療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介紹西醫對心理疾病的療法,並分析密宗黑教的心理療效;作者根據西醫對常見心理疾病的診斷,請林雲大師逐一提供「出世的療法」。   書中推薦各種調氣方法,都是以正念觀想提昇正氣。有病治病,無病預防,效果存乎一心。不分信仰或宗教的畛域,只要心誠,所有讀者都可以參考本書透露的密法,調整各種「不順之氣」,以保持心理健康,甚至達成圓融的修持。 作者簡介 顏嘉琪   國立政治大學學士,美國夏威夷大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諮商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任職。持有美國明州心理師執照。長期擔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衛生中心資深心理治療師。現居香港。聯絡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切都是緣 當心理治療師預見秘宗黑教 〈專文推薦〉開卷有益 林雲大師〈專文推薦〉整合心理治療、宗教探討、靈學研究的里程碑 朱筧立仁波切〈專文推薦〉兩種世界觀的會通 黃光國教授〈專文推薦〉新世紀的福音——心靈整合與信仰的力量 許麗玲教授〈自 序〉一切都是緣!第一部 我的故事第一章 母親缺席的痛變調的童年自卑與完美的雙重折磨揭開完美的假象讓我脫胎換骨的靈修療法:吐納術打開壓抑∕大日如來給我健康∕助我改變習氣的佛祖滌身業障修

持法∕助我培養智慧和慈悲的心經心法∕五天的靜默禪修 第二章 一切都是緣不想信,卻又不得不信「順著心,就是順著道」見證密法的靈力:劍穗避邪∕終於順利返美∕婆婆床下的利器∕父親練吐納,治癒抑鬱老公公的故事又是獎學金惹的禍蓮花生大士的棒頭喝能捨方能得事業第二春修持破我執 第二部 我看密宗黑教第三章 在入世裡追求出世智慧走實用路線的密宗黑教源自西藏的古老宗教二哥與密宗黑教的緣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宿命亦或撥命論?:撥命論∕多元緣生論 第四章 透露前世今生訊息的氣氣是什麼?你的氣是什麼類型:五行分類∕在身體分布的情形∕在社會發展的情形如何解讀氣的訊息:一靜一動透露玄機∕向左向右看一看無上瑜伽增靈力:無上

瑜伽攤屍法∕三世修持法∕無我修持法∕陰陽眼修持法十字路口渡有緣:自力調氣法∕自然力調氣法∕他力調氣法∕心易風水改造環境∕其他靈學上的密中密 第三部 心理疾病的另類療法第五章 心理疾病面面觀「心情不好是心理疾病嗎?」:情緒困擾∕性格異常∕什麼是心理疾病?為什麼會得心理疾病:基因遺傳∕腦部生化元素∕心裡社會因素四大派的基本介紹心理疾病怎麼醫:心理治療和藥物雙管齊下∕認知療法∕催眠療法氣與心理疾病:氣在人體運行失暢∕以五行來看氣靈與心理疾病:邪靈附身的干擾∕業力的催討「靜坐、觀想和出世解能治心理疾病嗎?」:靜坐的心裡療效∕觀想的心理療效∕出世解的心裡療效 第六章 調氣練氣治心理疾病高危的憂鬱症:重度

憂鬱症∕輕度憂鬱症∕吐納術可解憂鬱如坐雲霄飛車的躁鬱症:正點六心收躁狂突如其來的驚恐症:五雷護身鎮宅驅除驚恐過度擔憂成焦慮:心經心法化煩惱舉步維艱的恐困症:九星行運除恐解困破邪氣懼怕他人眼光的社交焦慮症:常唸五雷護身鎮邪壯膽量無法控制的強迫症:心經心法放空妄想執著幻視幻聽的精神分裂症:日月光華平衡思維無法專注的過動兒:日月光華帶動腦部思維惹人厭的性格異常:心理、生理和命理遺傳疑神疑鬼的偏執型:九條金魚調腦波獨來獨往的分裂型:六音六氣調理氣的運行唯我獨尊的自戀型:心經心法去我執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邊緣型:三根竹簫提昇正氣完美傾向的強迫型:無我修持去我執妄想〈代後記〉鴻飛到處是歸途 李金銓教授〈附錄一

〉調氣法詳解:三密加持∕吐納術∕六段錦∕正點六心∕反點六心∕九星行運驅邪∕日月光華鏡調氣法∕藥師佛六音六氣治病修持法∕心經心法∕無我修持法∕陰陽相對修持法〈附錄二〉我的第一次靜默禪修經驗〈附錄三〉有關密宗黑教的主要出版書目 推薦序 開卷有益林雲大師   「開卷有益」,這句古諺,很多人都認為是老生常談。其實它真的一語道出了「書的靈性」,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只要你一把書「翻開」,馬上就會得到「益處」。   就拿顏嘉琪博士新著《一切都是緣》來說吧!   她打破了學院派心理治療醫生只顧「入世」而輕蔑「出世」那種食古不化的傳統觀念,她把「氣」、「五行」和「心理疾病」融合在一起,驗證出一條嶄新的「治療路

向」,這個創舉是她這本書的精髓,也正是這本書的「有益」之處。所以我懇切地勸勉大家馬上就開卷,且莫猶豫,不但要精讀而且要細讀;因為這是一本千載難逢,而且是「現社會」最需要,且具有非凡價值的好書。   記得英國文哲名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早就說出「讀書能使人得到快樂」、「讀書能使人知識淵博」、「讀書能使人陶冶個性」;最重要的,培根還說:「讀書,更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種種障礙。」《一切都是緣》嘉琪博士這本書正巧也完全是教導人們,應怎樣運用出入世的療法,來治癒心理上的疑難雜症。由此可知,古今中外,有心人慧眼所見皆同。   以觸機言之,我們都在被上蒼點醒,希望大家能夠及早覺

悟,抓緊時間,今日事今日畢,何況古人也曾說:「讀卷好書?識見,省些閒氣養精神」。   親愛的讀者,我相信能夠有緣翻閱《一切都是緣》這本書的,都屬於「非因果報方行善,不為功名亦讀書」的讀者。你們要珍惜這本書的超俗價值,順著作者的心路歷程,跟著她流暢的文筆,一氣呵成地讀完,才不會辜負作者一片救人濟世的善心,把溫暖送到人間,把大愛推向社會。若英譯本能夠儘早付梓,那麼很快的就會傳揚到世界了。 推薦序 整合心理治療、宗教探討、與靈學研究的里程碑朱筧立仁波切   拭目以待摯友顏嘉琪博士的新書《一切都是緣》幾近三年,如今終將付梓出版,真是有緣讀者的一大福音,亦是密宗黑教另類治療理論的一個重要介紹。其間,嘉琪

以她一貫認真嚴謹治學的態度,彙集資料、多方佐證,且不辭辛苦地往返美、港、台三地,在上師忙碌的行程中,儘量爭取能與上師面對面的機會,來向上師研討、質疑、請益,終於完成了這本既富實用價值,又啟研究先驅作用的珍貴寶典。嘉琪平日努力研習密宗黑教理論,又勤於精進修持,福慧雙修,難能可貴。   在六○年代反文化運動中,西方激盪出一門欲將宗教的神秘主義與個人的靈修經驗,融合於心理學與精神治療的「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他們扛負「整合哲學」的使命,亟欲將心理學、醫學、哲學、生物、物理、認知科學、意識研究、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宗教涵義與靈學來整合,並試圖與科學結合。簡

言之,便是將主流知識、宗教的神秘與靈學的玄奧加以融匯,來應用於對心理疾病的了解與治療。他們認為,傳統心理學忽略了人類某種層次的經驗,這種經驗便是超越人體生物面的感覺接觸與自我的提昇。其中,美國的威爾伯(Ken Wilber)被視為此派的大師,他提出結合佛陀與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創見,也就是要結合西方的心理學、東方的宗教哲學與靈修,兼具理性與靈性。美國《紐約時報》知名記者羅素?蕭圖(Russell Shorto)寫了一本《聖徒與瘋子——打破心理治療與靈性的藩籬》(Saints and Madmen:Psychiatry Opens Its Door to Religion),

書中描述一群有先見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學家,為探求宗教與靈學經驗,而創立了關於靈魂的新興科學,認為心理治療過程中,除了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成長背景、家庭因素、社會環境以外,也應探討靈學層面的深層意義。書中並提到,在一九九三年,美國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英格利胥醫生(Dr. Joseph English)曾與教宗保祿二世有一場歷史性的對話,教宗表達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對人的完整了解,必須包括「靈學的層面和自我超越的能力」,精神科醫生亦表示同意。   本書作者嘉琪同修是一位優秀的諮商心理學博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從「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趨勢來看,嘉琪這本新書,對於整合心理治療、宗教探討、與靈學研

究,不啻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書中除了介紹各種心理疾病,與西方主流精神醫學的治療方法外,還介紹了林雲大師的宗教哲學、氣的理論、靜坐靈修、出世解法、民俗療癒術、與風水療癒秘訣。入世學與出世學並提,亦將佛法、靈學、與民俗研究融入,提出了西方心理學界與精神醫學界前所未有的創見與另類療癒法。   從佛門密宗黑教的角度來說,心理疾病與「氣」息息相關。作者在書中詳盡而深入的介紹了林雲大師的「氣學」理論,並介紹許多調氣、練氣的方法及出世解法,來療癒及預防心理疾病。「氣學」之說,是林雲大師理論架構中的骨架,「氣」與「靈子」又是一體的兩面。在學術上,林雲大師創有「靈子說」的理論,來說明人的生死來去及靈界之所以然。人

死後,氣帶不動肉身,便離開人體回到宇宙,無限量多的靈子形成了靈界。靈界的邪靈若是侵占人體,也可能被診斷為精神疾病 ─ 如精神分裂症、恐懼症、懷疑症、夢遊症等。   對於心理疾病的成因,以往主流精神醫學認為起源於童年經驗,近年則認為是化學物質導致大腦神經異常,解決之道也是用化學物質,即是以藥物來抑制病情。林雲大師有一個「多元緣生論」的理論,認為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很多的緣,而不是只有一個單一的緣。因此,林雲大師認為心理疾病的成因也是多元的。除了入世的種種因素:譬如生理、心理、個性的偏差,童年的遭遇、情緒受到巨大的創傷、刺激、壓力之外,還有出世的原因:可能氣在大腦某部位堵住不通,致使腦部神經異常;

或是前世的業障,影響這世的行為模式或思維障礙;或是有外靈的侵入,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或是以上各種奇特原因的組合。「前世」是宗教課題,「外靈」則屬靈學範疇,我曾親眼目睹許多來求助於林雲大師的個案,也同時驗證了大師的理論與療癒法的正確性。   向宗教與靈學伸出雙手的心理學家們,研究宗教與生物學的關聯,相信宗教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這與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所得到的證悟「眾生皆有佛性」不謀而合,與佛家的輪迴道理及林雲大師氣學理論中的「氣無生滅」之說,亦皆相互輝映。「基因」也好,「佛性」也好,「氣」也好,都是需要藉著靜坐修持來開發它的靈性與靈力。書中介紹了多種林雲大師傳授的「佛門密宗黑教靜坐修持法

」,多數是屬於密宗裡的觀想修行法。近年來,西方有不少的報導,關於醫生、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致力於將靜坐連結到他們的領域,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密宗黑教的靜坐修持大法,不但可以使我們心境平和,心量寬廣,增加智慧,對於人生宇宙會有深遠的體悟,對於週遭環境會有正確的認知,處理人際關係會有成熟的態度,對於壓力及衝突的負荷量也會增加,同時能啟發靈性,增進靈力。我們常說:「心誠則靈」,靈力增加後,會祈求到靈界高靈(如上帝、神、佛、菩薩等)的助益,甚至能與靈界高靈溝通訊息。因此,靈修是幫助我們轉化身、心、靈,超越自我的一個途徑,引導我們自「文字般若」提昇至「實相般若」,再提昇至「觀照般若」。作者以見證者的筆

法,如實的告訴我們,她本身如何以不懈的靜坐修持,擺脫了心底深處多年的抑鬱,得以重新呼吸健康快樂的人生。   作者又向讀者披露了許多的出世解法,密宗黑教的出世解,也是在幫助我們疏導鬱悶的氣,提升低沉的氣,若是一個人的氣得到調整,轉弱為強,轉低為高,由消極到積極,由焦慮到舒坦,身心平衡,那麼得病的機率自會降低。本來密宗黑教的出世解法與修持大法,均屬密不可言,且為不共傳的密法,有著尊貴密與慎重密的本質,應本著「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的原則傳授。但是嘉琪一秉以愛心助人之初衷,若不將林雲大師的療癒密法寫出,如何使需要被救助的有緣善士們共霑法益?嘉琪的善心善行真是可感可佩,可欽可敬。   本書前面

的章節裡,作者娓娓道來與林雲大師結緣、折服、及從學的經過,並以自己成長的經歷,來驗證大師的出世解法與靜坐修持法的靈驗效果。從中我們看到了大師的智慧慈悲、平等包容、濟世情懷與先知卓見。本來,宗教在我們內心深處召喚的感動,靜坐靈修時獲致的感應和體悟,還有林雲大師的指點救助,都是屬於純個人經驗,嘉琪卻如此無私誠懇的與讀者分享,這真是值得我們向她學習的。   林雲大師將人類知識的總和,分為「已知界」和「未知界」。「已知界」是我們現在所有已知知識的範疇,但是宇宙間還有很多人類不了解、而等待發掘的知識,統稱為「未知界」。自有人類以來,「已知界」便無時無刻、未曾停止的在向「未知界」擴充。今日科學、科技一日千

里,各個領域也不斷的有新發明、新發現。不幸的是,科學的信仰者,認為要經過科學的檢驗,才算是「已知界」的知識,而「非科學」者即「非知識」。林雲大師的看法則是,「非科學」者是屬於「未知界」的知識,等到人類科學認定進展到某一程度時,昨日尚屬於「未知界」的知識,今日便已在「已知界」的領域中。因此,先知者是在科學認定前,便已掌握且能運用「未知界」的一些知識;先驅者則是勇於探討、研究、發現、發明,欲將「未知界」的知識納入「已知界」。時人認為林雲大師便是一位先知,他的理論揭露許多宇宙的真相,他的功力透視人生的吉凶禍福,他的智慧洞察世事的來龍去脈。嘉琪則是一位先驅的研究者,她與其他勇於挑戰主流知識的探究者一樣

,以她的專業為主導,她的經驗為信念,她的信仰為驅力,走入了「未知界」的領域,一心要將已知界的版圖擴大。   林雲大師尊重所有的宗教,從不批評任何一個宗派,他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行善,也給予信仰者心理的依靠與慰藉感,在人們處於低潮無助時,宗教往往會發揮很大的力量。大師常勸導人應有宗教信仰,信任何宗教都可以,不一定要信密宗黑教。皈依大師的千餘名中外入室弟子,均可信仰自己原來的宗教,祇要依「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原則,便可有「乙善避千邪」的效果。四十餘年來,林雲大師在世界各地講學弘法,授課內容包括了顯密佛法、靜坐修持、易經易道、氣學理論、陰陽哲學、唐詩、書法、勘輿、占卜、密醫秘術、靈學、及民俗學等

等,有中外弟子數千人。有許多優秀資深的外籍學生,已成為風水專家、作家、老師、鑑定師。大師自己與美籍弟子羅四維小姐,亦有四本合著的英文風水著作,並翻譯成七國不同語言的版本。林雲大師教導他的學生們,不要批評任何宗教或任何不同的風水學派,切忌「為了提高自己而矮化別人」。如果聽到任何人批評大師,或是批評佛門密宗黑教時,不論是善意或是惡意,都不可申辯或反擊,應當先做自我檢討,有過則改,無過也應感謝批評者的關懷,浪費了他們寶貴的時間與精神。林雲大師的風範、胸襟、氣度、寬容、睿智、與詼諧,在顏嘉琪博士的書中亦隨處可見,鉅細無遺,無微不至。   相信這本在市面上尚無相似內容的書,是在心理疾病學界的一大突破,林

雲大師與作者顏嘉琪博士則為此一突破的最大貢獻者。企盼嘉琪再接再厲,能將此書再以英文出版,必會引起不平凡的震盪與迴響。也期盼有緣讀者誠心閱讀,不論是心理疾病患者、患者的家屬親友、心理疾病諮商師、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另類醫療師、靈療師、或民俗醫療師,都不妨參考此書所提供的資料與方法,必定會有不可思議的靈效。辱承嘉琪囑我為序,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乃惶恐為之。鄙陋之見,願與有緣讀者共享,並就教於各界靈學前輩、專業心理治療專家、上師林雲法王,及佛門密宗黑教同修大德們。 推薦序 兩種世界觀的會通黃光國教授   心理治療是人類社會中最古老的一種行業。每一個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都會發展其獨有的世界觀,

教導文化中的個人:如果認識世界中的諸般事物,包括:人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遭遇到各種苦難?人該如何從苦難中得到解脫?文化教導個人如何脫離苦難的方法,就成為該文化所獨有的「心理治療」。   在每一個文化裡,都有一些奇人異士,他們或者懂得某些「心理治療」的技巧,或者瞭解這些治療技巧背後的世界觀,其中甚至還有少數人具有「通靈」的能力,能夠一眼看穿求助者問題癥結之所在,用該文化中盛行之世界觀來加以解釋,並告訴求助者該如何解決他個人所遭遇到的問題。這種「通靈」的能力,在西方心理學中稱為「超感官的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雖然有些心

理學家試圖用科學方法來加以研究,但因為擁有這種能力的人甚為稀有,無法滿足科學實驗「隨機取樣」(random sampling)及「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的要求,因此很難為一般科學家所認可,進不了「科學」心理學的「大雅之堂」,甚至可能被人看做是「迷信」。   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哲學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體會到:所謂的「科學」心理學,尤其是以西方「主客對立」的世界觀作為基礎,根據某些預設,針對人類共有的「心智」(mind),所建構出來的理論模型。對於某一特定文化中所獨有的許多心理疾病,西方的心理治療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對於包括精神分裂在內的許多心理疾病,西方的心理治療其實

也是無能為力的。   換句話說,所謂「科學」的心理治療,其實不過是基於西方文化中某種特定世界觀,所發展出來的一套解釋體系,它和非西方文化中的解釋體系本質上並沒什麼兩樣;西方心理治療師的治療效果也不見得比非西方文化中的「大師」來得高明。主張「科學無政府主義」的科學哲學家費耶本德(Feyerabend)便強烈主張理論的多元主義,認為不應讓西方的科學理論獨佔宰制的地位。從後現代的科學哲學來看,非西方文化長期發展出來的各種理論也各有其價值,也應當受到同樣的尊重。   我所認識的林雲大師,便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奇人異士」。數十年來,他風塵樸樸,四處奔波,以密宗密法濟世救人,廣受弟子們的愛戴。本書作者顏

嘉琪博士,則是我在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同學,她主修心理治療,獲有心理諮商的博士學位。三十年前,我因為她的介紹而得以和林雲大師結緣;三十年來,我們分別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見證了林雲大師的功力。在這本書中,顏嘉琪博士根據她追隨林雲大師三十多年的經驗,現身說法,說明密宗密法對舒解各種心理困擾的治療效果。這不是西方心理學的「實驗」,而是她個人的「體驗」,用中國傳統哲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體知」的工夫。除此之外,她一面從西方心理治療的觀點,討論各種心理疾病的成因和治療,一面再從密宗密法的觀點,針對同樣的議題,再作不同的詮釋。從「建構實在論」(constructive realism)的

科學哲學來看,這是把一種概念系統「翻譯」成另一種概念系統,是在兩種不同的概念系統之間,作「理論會通」的工作。   我誠摯地盼望:在後現代科學哲學當道的今日,顏博士這本著作的出版,能夠讓世人更清楚地認識到心理治療的意義,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 推薦序 新世紀的福音——心靈整合與信仰的力量許麗玲教授   生命中處處有傷痛,但是為了讓生命之流持續向前,所以受苦的個體會決定負傷前進,或是選擇遺忘。不過,生命的奧秘也在此埋下伏筆,腦袋選擇遺忘的就由身、心來承接!觀察大自然,我們會訝異於萬物結合環境而存活的本事與美麗。這也是進化論所要揭示的適者生存之道。由於人有選擇的能力,更由於人的環境在於文化而越來越

少在自然挑戰,所以,文明人的傷痛來自於人與人的關係,或者說,來自於家庭與社會,而甚少來自於大自然。   由於天生的趨避本能,包裹傷痛成為人類巨大的生命動能,但也是所有身、心症狀的源頭。當個體想要充分完成他的生命時就無法再逃避或遺忘,他必須面對那永?的人面獅身獸所提出的謎題——只有揭開它才能進入城內;這又是一個象徵,代表的是進入生命的另一境界,也就是朝向自己的宿命。正如同西方神話中的依底帕斯的悲劇,如果解不開獅身獸之謎,那麼英雄必得死,一旦解開謎底,那麼他會進入城內走向自己殺父娶母的宿命,這就是人,而「人」也正是司芬克斯在城門口所握持的謎底。   幸而,生命在命運的詛咒之外,也同時埋下祝福。或者

說;人的宿命既是詛咒也是祝福,端看個體是如何解出他的生命課題。只是面對苦難,人必需承認其渺小與無力,在這個時刻,宗教所重視的心靈力量就成為人類的強大救贖。一如顏嘉琪博士在書中所描述的,她生命的轉變契機來自林雲大師的點醒,不過點醒她的不只是大師的話語,還有就是她承認自己是不快樂的,這樣的體認正是佛家所謂的佛性,而心理治療的第一機轉也在於當事人有意識地想要了解自己的生命。除了這種對自身處境的了解之外,另一個改變的重要因素來自信仰,而這也是受過科學教育的知識份子最難接受的。   顏博士是一位無論學識或經歷都十分完整的專業心理治療師,不過她的著作並非是一般心理著作,專以他人的案例作為分析的對象,相反地

,作者以自身的生命經歷為個案,其用心大大有別於現代西方的心理醫學。西方傳統的解剖學理論對於人類的心理也是根據分析解剖的方式來進行了解與對治。這樣的醫療方法對於醫者有十分方便的分類對治之優點,但其缺失則是容易流於將人的身心症狀標簽化,認為只要給予相似的症狀一個名稱即可對症下藥,完全忽略個體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另一個西方心理醫療的盲點則在於強調治療師的非人格特質,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醫者與個案之間有著無法踰越的鴻溝,這道鴻溝就西方的醫療倫理觀點來看是?對必要的,因為,如此才能防範個案產生過度的心理投射及醫者藉此濫用其影響力。姑且不論這樣的倫理規範是否真能防止上述的問題,我們可以提出疑問:這樣刻意的超

然態度所造成冷漠的醫病關係,是否是當初立此倫理規範的本意?   在顏博士的書中我們看到一位以己身的生命之苦為剖析對象的心理師,而她的療癒之道除了當事人勇於面對生命的難題之外,還有陪她走過那座人面獅身所看守的命運之城的是一位談笑風生,自由流暢的宗教大師。作者經過親身力行大師的教法之後,她成為一位擁有信仰的人,透過自身的苦難,作者更能了解他人之苦,而信仰佛法之後,使她成為一位謙卑圓融的專業治療師。   我認識林大師及顏博士只有短短兩、三年,但一見面即深為林大師的長者風範與悲憫之心所吸引:大師常愛到紅包場聽歌,這也頗受衛道之士所評議,但是,大師從不將這些評論放在心上,記得有一天大師邀我一同前往,我回

以怕吵而?去,稍晚又和大師在他下榻的飯店碰面,他對我說:「我也知道那地方吵鬧,但是,在那種地方,你可以看到許多社會底層人物的辛酸與苦難」。大師常要身邊的弟子點歌讓?人捧場的歌手上台,不著形相的教化令人感佩。   顏博士邀我為其著作寫序,雖自覺學識與歷練之不足,但有感於現今崇尚科學、講究專業訓練的分工社會,往往忘了心靈追尋與信仰的重要性,因此僅以讀完本書的些許心得與讀者共享,期盼本書作者的親身體驗,能對讀者有所啟發,讓各行各業之士皆能重視心靈與信仰的力量,勇於面對與追尋,則不啻為新世紀的最佳福音。

「勞工神聖」之前——晚清華工小說探析

為了解決夏威夷大學碩士的問題,作者倪舒妍 這樣論述:

本文聚焦晚清華工小說,其出現、空間地理書寫、苦難書寫。這波集中出現於20世紀初的創作熱潮,基於鴉片戰爭後大量華工半迫於生計半由外國誘招而出洋的事實,同時離不開晚清小說界革命、1905年反美華工禁約運動的直接推動。運動中近代報刊發揮關鍵作用,華工小說也多在此面世,通過報刊脈絡的梳理,可以發現不同報刊有不同宗旨和行動,有的闡發自己的教育理念、有的追逐商業利益、有的背後是黨派鬥爭,潛移默化影響小說的呈現。小說作者主要是職業作家、報人,尤多懷有桑梓之情的粵籍作家。華工小說密切關照現實又帶出了不一樣的歷史和詮釋。小說的空間設計有其特別之處,作家極力通過對壓榨、禁錮、排斥的形象化書寫,表現華工受擠壓的生

存空間,使得原本有著大幅度空間位移的作品呈現出緊張的空間感受。異域書寫方面,本文引入晚清地理著述和文人士大夫的域外遊記進行對照,當整個知識系統把文明的野蠻性去掉,只讚頌文明先進性之時,華工小說提供了一個底層的受壓迫的視角觀看資本主義世界,留意到了西方現代性的黑暗面,展現和書寫的異域顛覆了以往上層知識分子的刻畫。連帶著在晚清由「天下」變為「世界」的地理觀也在小說中有了再突破,打破以國為界限的認識,看到了全球種族主義的問題。最後從種族、階級、性別三個維度觀察華工小說的苦難書寫,呼應到現實中華工進入資本主義世界遭受的多重壓迫,還關注到小說中複雜的黑人形象及其背後晚清時人對種族優劣論的接受、華人族群內

部對工人權益的忽視以及晚清文人爭取各階層平等的呼聲、作家有異於當代華美文學的刻畫華工時女性化的書寫方式及其激發民族主義情感對抗殖民主義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