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音唱片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大地之音唱片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夏緹寫的 一定要會唱歌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蘇碩斌所指導 熊信淵的 熱門、搖滾到民歌——臺灣青年的音樂世界(1950’s-1970’s) (2016),提出大地之音唱片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門音樂、搖滾、民歌運動、音樂史、美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鄭梓所指導 劉柏毅的 台灣黑金屬音樂對本土主體的建構與闡述─以閃靈樂團的「母島認同」為例(1996-2016) (2015),提出因為有 台灣認同、國家認同、閃靈樂團、重金屬音樂、黑金屬音樂、母島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地之音唱片行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地之音唱片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定要會唱歌

為了解決大地之音唱片行的問題,作者林夏緹 這樣論述:

  這是一個六年四班的女生,唱歌資歷達25年,教學經驗有12年,年紀輕輕已經唱過兩百多首廣告歌,旁氏保養系列、NISSAN汽車、斯斯膠囊、立頓紅茶、舒跑near-water、統一冰紅茶……林夏緹每天除了唱歌,就是教唱歌,不然就是聽歌,音樂已經成為她的空氣,不可一日無它。林夏緹說:「唱歌帶來健康、快樂、美麗、聰明、財富,特別是台灣近年來上班族自殺案頻傳,有六成左右的上班族,認為自殺浪費寶貴生命不值得,但進一步談到工作或生活壓力指數時,在上班族平均壓力指數高達71.01分之下,還有高達兩成三的上班族,坦承曾因此有自殺的想法……」唱歌最直接的功效是紓解壓力,這是人人都有的經驗,但是卻沒被強力推廣

,所以如果大家都愛開口唱歌,而且都會唱歌,那該有多好?林夏緹身體力行寫書並且錄製隨書附贈的12分鐘一定學會唱歌練習法,擁有本書再加上CD,如果確實天天練習,除了學會唱歌,還可瘦身變苗條喔!名人推薦:亞洲唱片暨大地之音唱片行董事長 陳李素珠 林夏緹老師一直都專注在自己的本業裡盡情與熱情的發揮所長,像她這樣集演唱家、專業教唱專家又是創作研發者的人,實為罕見!若不是長達二十幾年人事物功夫的累積,是無法具備如此深厚的歌唱功夫與教學內涵!私立東吳大學音樂系系教授 邱玉蘭老師音樂最簡單呈現的方式就是唱歌,唱歌在我的人生中也同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看到自己的愛徒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前進實為感動與肯定,甚至感

到光榮與榮耀!我們當老師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青出於藍,然而我真的替她感到驕傲,有如此這樣的成就!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教授 謝明哲博士林夏緹老師在書中提到「腦內嗎啡」的醫學專有名詞,我很高興她真的很認真,而且能將一些正確的訊息傳達給社會大眾,唱歌的確可以活化我們的腦細胞,並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尤其是我們在接受聲音頻率振盪或是在演唱的狀態時,就能讓身體自行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份,所以說,唱歌的確可以讓人變得健康與快樂,相對的,無論女性或男性當然也就可以變得年輕又美麗!命理專家 雨揚老師林夏緹老師是個很美麗又很認真的女人,同時也是一位專業領域的高手!她

能夠用心為了自己與學生群們去設計出如此有趣且效果顯著的發音課程實為難得!再加上她推廣唱歌的理念,在現今忙碌的社會裡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唱歌的確可以讓人變得健康與快樂!作者簡介林夏緹老師LV級演唱教唱者。演唱240 多首廣告歌曲:「小美冰淇淋」「雪碧」「插電香」「夏豔椰果」「隆美布料」「匯豐銀行信用卡」「HI-NET」「漢堡點心麵」「統一二十一世紀炸雞店」「味王食品」「白博士」「化妝品37度C」「立頓紅茶」「舒跑near-water」「統一冰紅茶」「EXTRA藍莓口香糖」「好樂迪KTV」「味全果汁」「NATIONAL離心力洗衣機」「白蘭強效洗衣精」「水平衡」「TO TO」「IRIS喜餅」「鎮金店」

「統一御便當」「曼黛麗連內衣」「蜜泥洗面乳」「統一鮮乳酪」「魯啦啦」「澎澎香浴乳」「國歌」「華歌爾」「康師傅」「詩芬洗髮乳」「安佳脫脂奶粉」「滴可明」「TEANA汽車預告篇 」「東森ADSL網路」「和信電訊」「旁氏洗面乳」「統一超商韓式泡菜便當」等等電視電影廣告歌曲及旁白。

大地之音唱片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或曾經有著迷的偶像吧?在什麼機緣之下喜歡上,又對我們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呢?

小妖小時候的偶像是周杰倫,可以把「范特西」這張專輯的歌詞倒背如流!鎮宇哥則是當年在唱片行對著蘇慧倫跟伍佰的專輯猶豫,最後選擇伍佰的《愛情的盡頭》,深受伍佰的精神影響,從此人生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鎮宇哥談起九二一大地震時,伍佰義賣他最鍾愛的Gibson電吉他的故事,還眼光泛淚深受感動!

再聊到鎮宇哥另一位偶像木村拓哉,他主演的日劇《Grand Maison Tokyo》,描述曾在巴黎拿下米其林二星的主廚,因為一次意外成為「日本之恥」,再回到日本力拼米其林三星的奮鬥故事;而劇中出現的葡萄酒盛傳是日本Grace Wine的「灰之甲州」,但從酒色、釀造氣候來推估,真的是這瓶嗎?還是只是酒商的行銷手法?

00:01:30 周杰倫與方文山最神組合,風靡全台的周式風格
00:06:00 為了拿到周杰倫親筆簽名,無所不用其極!
00:13:10 周杰倫真的不是沒有才華,是缺乏誠意嗎?
00:15:00 小妖的學生時期影響最深的音樂,是蛋堡《Skool Life一中生活》
00:19:20 蘇慧倫《鴨子》vs.伍佰《愛情的盡頭》
00:21:55 伍佰搖滾精神的精髓:創造是從破壞後開始
00:23:50 鎮宇哥的反叛精神如何體現在工作上
00:30:30 九二一大地震伍佰義賣電吉他的故事,讓鎮宇哥講到泛淚
00:32:50 因為一部電影喜歡上木村拓哉,效法木村不輕易放棄的精神
00:36:10 木村日劇《Grand Maison Tokyo》劇中出現的葡萄酒是「灰之甲州」嗎?
00:43:00 從酒色、採收季、釀造方式來判斷

■收聽「喝吧!葡萄酒」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26428720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5DpwG8LeMCDfRtiweJXSod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tipsywithme
kkbox|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8oE7dBrlYbbwngBB2b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qXVdD
Pocket Casts|https://pca.st/mitk1fdx

熱門、搖滾到民歌——臺灣青年的音樂世界(1950’s-1970’s)

為了解決大地之音唱片行的問題,作者熊信淵 這樣論述:

臺灣的音樂研究在文化現象方面已有豐富的著作,本文試圖連接現象間的斷裂,以熱門音樂出現到民歌運動走向尾聲的25年間為對象,將搖滾樂在台灣被接受與本土化的歷程做為軸線,觀察沉迷於搖滾樂的不同世代青年如何發展出新的音樂認同,透過不斷的鬥爭帶動表現風格的轉變。在寫作手法上,本文以音樂社群內重要人物的活動為主敘事線,逐漸帶出外圍的產業發展與政治變遷等背景。50年代中期,西洋流行歌在戒嚴的封閉氛圍中快速得到外省青年的擁護與權力集團的庇蔭,以熱門音樂的名稱快速發展起來。搖滾樂於此時加入後,在50到70年代間共經歷了三次轉換。以青年為主要支持者的熱門音樂始終無法真正走進音樂產業,在60年代中期投身於夜總會等

新興的娛樂場所,使得社會觀感急速惡化。70年代之初,知識青年開始使用搖滾樂一詞來稱呼自己喜愛的60年代美國民謠,抱著改革臺灣樂壇靡靡之風的理想的他們吸收搖滾樂的養分,帶動社會各領域在70年代中期一同展開以民歌為名的音樂運動,最終卻因官方對青年自主意識高漲的顧慮無法繼續擴張規模,政治力的審查、改作等粗暴行徑也讓青年的理想火焰逐漸熄滅,悄悄走向尾聲。

台灣黑金屬音樂對本土主體的建構與闡述─以閃靈樂團的「母島認同」為例(1996-2016)

為了解決大地之音唱片行的問題,作者劉柏毅 這樣論述:

金屬樂是呈現社會面向的一種音樂風格,展現了社會某部分群體的共識,此一共識多為重金屬樂手們對社會的批判,於是這些批判透過音樂向大眾傳遞樂手們的想法。在台灣,金屬樂這種音樂形式並沒有受到主流音樂的注意與歡迎,因此台灣一直被視為金屬樂的沙漠,而閃靈樂團的「特異獨行」在這樣的音樂環境之下反而容易受到大眾所注視。此種不太接受其它曲風的社會風氣在剛解嚴的1990年代便已是如此,因此金屬樂這種「非大眾」的音樂形式傳入台灣之後,初期並沒有太多亮眼的表現,直到閃靈樂團的出現與成長,打破了此種社會的刻板印象而逐漸被人所知。本文將溯源閃靈樂團的發展歷程以及音樂風格,同時分析閃靈作品背後的社會意涵,證明閃靈樂團所代

表的聲音仍是屬於社會的一部分,而非獨立於社會之外。為了達到該目的,本文以金屬樂的發展歷史為開頭。做為搖滾樂底下的一種曲風,金屬樂在搖滾樂發展之下,發現搖滾樂逐漸失去「批判社會」的特色,導致樂手們開始反省搖滾樂的意義,金屬樂便由此誕生,並承繼了搖滾樂批判社會的精神。然而金屬樂的發展也產生質疑自身的聲浪。金屬樂逐漸走上搖滾樂的後塵,在失去批判社會的精神之前,金屬樂產生一股反省的力量,這股力量便是多元的金屬樂曲風,如:歌德金屬、力量金屬、民謠金屬、死亡金屬、黑金屬等等不同的種類,「金屬樂」儼然成為一個大的母集,底下包含著許多不同風格的子集。金屬樂批判社會是以激烈的方式展現出來,其中一種灰暗、晦澀甚至

邪惡的曲風便是閃靈樂團所採用的黑金屬音樂風格。閃靈樂團使用了「黑金屬」的音樂風格作為創作方向,這在90年代的台灣可以說是非常「前衛」,他們所面臨的是對「新的音樂」不太接受的台灣社會,更何況「黑金屬」是一種極端的音樂形式,接受者更為稀少。隨著樂團發展漸上軌道,閃靈樂團的作品於2003年獲得金曲獎肯定,在這個大眾所矚目的頒獎舞台上,其「台獨樂團」的身分就此被大眾所知。之後,閃靈樂團持續的成長,團員於2005年之後也不再有大幅變化,然而該樂團的形象卻逐漸受到大眾質疑。2007年,閃靈樂團於歐美巡迴的同時,宣傳了台灣被聯合國打壓一事而備受外國矚目,卻受到「扁政府」威信低落的影響,使得台灣大眾對該樂團的

形象是負面的。2008年選舉,結果由親中的國民黨取得執政權,台灣社會的選擇儼然與閃靈所堅定的認同相反,因此閃靈展現了他們對政治的憤怒,於是他們將「憤怒」表現在作品上,藉由作品的故事內容大肆發洩,進而達到對閃靈樂團認同的再現。2012年的選舉結果,雖然仍由國民黨繼續執政,但閃靈樂團對於選舉結果所呈現的社會氛圍感到樂觀,並表現在2013年的作品上。2013年的作品藉由描寫許多抵抗威權者的故事,傳遞給大眾閃靈認同的方向以及他們所傳遞的歷史故事。最後於2015年,樂團主唱直接參與選舉,終將自身的認同帶進政治圈。透過上述的爬梳,將閃靈樂團的發展與社會政治連結,說明該樂團與社會互動的結果,進而產生自身認同

在呈現上的變化。本論文同時聚焦於閃靈樂團「母島認同」的形塑與轉折,藉由其歷年專輯的歌詞,地毯式地拆解歌詞中所代表的「母島認同」意涵,並由此方式建構樂團與社會互動之下所呈現的「母島認同」,進一步勾勒出「母島認同」的形塑與轉折,以及其所代表的社會意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