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煌雄寫的 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劉嘉薇所指導 麥浩禮的 選舉實體文宣與配票策略研究: 以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國民黨責任里候選人為例 (2019),提出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責任里、詞頻分析、議題區分、配票、SNTV、市議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張珣、陳文玲所指導 鍾秀雋的 艋舺角頭、廟會與陣頭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角頭、黑道、艋舺、廟會、陣頭、私人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為了解決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問題,作者黃煌雄 這樣論述:

陳定南人生最後的一篇訪問稿   最新出版的新書《人民的力量》(黃煌雄先生策劃∕玉山社出版),詳實記錄了陳定南先生如何投入政界為民服務的從政過程。並於日後創造了著名的「宜蘭經驗」及獲得法務部「陳青天」的美譽。此書更珍貴的收錄了他人生最後的一篇訪問稿,細說了他參政的動機及心路歷程。讓我們透過本書共同懷念這位政壇清流。 一探八o年代黨外運動的源起! 重現台灣民主聖地的永恆精神! 二十五年前, 人民的力量讓宜蘭縣成為民主的聖地, 二十五年後, 黨外的無私奉獻精神如今何在? 本書試圖喚醒蘭陽平原那場關鍵選戰的歷史記憶, 見證台灣民主政治運動史上最關鍵的一頁。   黨外精神是受傷的人民經過歷史沈澱,所

表現出的一種低沈的、深厚的、焚而不燬的集體現象,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特定歷史集體意識。1981年,宜蘭黨外縣長候選人陳定南,就是在這種集體意識之下,成功改變了國民黨三十年在宜蘭縣長專賣的政治局面,開啟宜蘭縣黨外二十四年綠色執政的序幕,也成功打破國民黨長期以來在台灣無法被打敗的政治神話,更讓宜蘭成為台灣民主的聖地、黨外精神的表率。   如今,就在當初參與形塑創造黨外精神內涵的工作者與支持者處於最低潮時期,本書希望藉由喚醒當年蘭陽平原那場關鍵選戰的歷史記憶,記錄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最關鍵的一頁,更期許這樣的人民力量與無私奉獻的精神,能發揮「麥子不死」的精神,繼續在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上扮演決定性的角

色。 作者簡介 黃煌雄   出身於宜蘭縣冬山鄉的貧苦農家,在研究所期間,曾擔任第一屆台大研究生協會主席,台大政治研究所畢業後,曾在企業界服務,1970年代即參與黨外,並從事台灣近代史的記錄工作。 學歷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學士(1963 ~ 1967)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1968 ~ 1971)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人(二年,1996 ~ 1998) 經歷 立法院第一屆增額立法委員(1981.2 ~ 1984.1) 立法院第一屆增額立法委員(1987.2 ~ 1990.1) 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1993.2 ~ 1996.1) 國民大會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1992

~ 1993) 台灣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監察院第三屆監察委員(1999.2 ~ 2005.1) 著作 《論戰國時代的合縱與連橫》(1975) 《台灣的先知先覺者:蔣渭水先生》(1976) 《台灣抗日史話》(1977) 《國民黨往何處去》(1978) 《到民主之路》(1980) 《台灣的轉戾點:訪問演講篇》(1983) 《台灣的轉戾點:國會質詢篇》(1983) 《國民黨支配時代的結束》(1986) 《從抗爭到執政》(1989) 《建國新藍圖》(1992) 《戰略:台灣向前行》(1995) 《在哈佛的沉思:從世界看台灣》(1999) 《還財於民:國民黨黨產何去何從?》(2000) 《蔣渭水傳——台灣

的孫中山》(2006) 監委行述 黃煌雄等著,《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2001) 黃煌雄等著,《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2004) 黃茗芬、廖茂發、莊智雅編著,《腳步:黃煌雄監委工作紀實(1999 ~ 2005)》

選舉實體文宣與配票策略研究: 以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國民黨責任里候選人為例

為了解決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問題,作者麥浩禮 這樣論述:

本論文為臺灣選舉研究,係臺灣首份以選舉文宣出發,針對其內容進行詞頻分析、以及透過選舉結果及質性訪談,從而探討責任里配票是否有效。研究目的是三個獲國民黨分配責任里的臺北市議員候選人,在單記非讓渡制(SNTV)選舉制度下,會否對各種議題進行合作,存在一定合作的可能與默契,是跟隨黨的「席次最大化」的方針,還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為了提升自身當選機會,互相撕殺以爭奪「選票最大化」。筆者先以接近投票日一個月前候選人派發的選舉紙本文宣,抽取當中字詞放入Python程式進行詞頻關鍵字分析,再利用國民黨分配責任里的資料,包括檢視候選人政見地區分布,以及最後選舉結果作數據分析,觀察責任里在

候選人的重要性,最後對議員、議員助理等相關人士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新人與連任者,文宣與內容及選舉策略,會隨著時勢是否符合該區選民口味而產生變化而行,且基於利益衝突,大部分候選人不會與其他同黨及同區候選人合作或進行「議題區分」。換句話說候選人為了增加當選的機會,難以在競爭與利益衝突的非零和氛圍下建構合作契機。而在責任里選區部分隨著年代的變遷,新舊議員對黨的認知差異,種種的因素促使責任里配票效用日漸式微,導致同黨相爭情況持續,然而責任里作為配票策略的一種,根據結果在實際操作時仍發揮一定程度功效,或是能幫助候選人當選的因素之一,所以本研究認為隨著社會風氣轉變,責任里的配票策略需在未來

選舉時或作與時並進的更新及改良。

艋舺角頭、廟會與陣頭之研究

為了解決宜蘭市民代表當選名單的問題,作者鍾秀雋 這樣論述:

角頭是臺灣民間社會特殊的存在,置於人文地理的範疇,係指某一地域範圍,以廟為運作中心;若作為黑道類型研究,則指擁有特定範圍為地盤,其成員、行動也多在該地盤內。二者相互層疊,使角頭與地方社會及信仰事務產生盤根錯節的緊密關係,相關視野的切入與探討,是完整詮釋角頭於民間社會多重面貌的必要面向。而艋舺是臺北市最早開發的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史蹟與廟會,活躍的特種產業與密集的市集,提供角頭勢力生長的溫床,是臺灣角頭文化的指標地區。本文以艋舺作為研究場域,以田野調查觀察當地角頭歷來於廟會與陣頭中的角色,及其在日常生活與地方社會的往來,深入理解在地與外界視角看待角頭的不同觀感,從而探討角頭、廟會、陣頭三者間的

關聯結構,以及角頭在地方社會中的多重身份,加以爬梳文獻,架構貫時性與共時性並進的研究取徑,同時解讀臺灣廟會在歷經社會變遷後所發展出的私人館生態,如何與既有廟會生態相互作用,及其背後承載的社會體系,探討地方社會在大環境的牽動下,所表現出的自我調適與功能轉化,並據角頭於地方社會與廟會中的多重面向,反映角頭在地方話語權結構中所佔有的位置,解析臺灣民間社會相對體制的潛在行事思維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