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溫亞凡寫的 當一隻健康的社畜:遠離辦公室的「細菌培養皿」,生病了你還怎麼賺錢! 和陳健民,黃大駿的 新編環境毒物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這四種室內空氣汙染不但常見,而且很可怕! - 風傳媒也說明:編按:外面空氣一定比較髒?在家空氣一定比在外面好嗎?專家說得可能顛覆常人想像,沒想到空氣污染在室內也如此駭人!大多數人忽略的室內空汙陳保中表示:室內空間如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新文京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吳燦中所指導 陳有慶的 校園空間裝修施工對空氣品質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室內空氣汙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室內裝修、空氣品質、施工人員健康、校園空間。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公共衛生學碩士班 陳培詩所指導 廖冠瑜的 室內空氣清淨技術介入對工業區氣喘病人健康改善之成效評估 (2020),提出因為有 空氣汙染物、空氣清淨機、血壓、肺功能、呼出一氧化氮、症狀、小分子核糖核酸的重點而找出了 室內空氣汙染的解答。

最後網站室內空氣汙染,傷身又致癌! - 照護線上則補充: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緊閉門窗也擋不住PM2.5! 第一樣汙染源,就是來自室外的空氣汙染,具有大家熟悉的的懸浮微粒(particulate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室內空氣汙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一隻健康的社畜:遠離辦公室的「細菌培養皿」,生病了你還怎麼賺錢!

為了解決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作者溫亞凡 這樣論述:

  看似平凡的小動作,竟讓健康招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毋須花錢購買昂貴的營養食品,魔鬼其實就藏在細節裡!     朝九晚五的坐在辦公桌前,眼痠腿疼身心俱疲?   天天陀螺似的打轉,社畜生活讓你健康亮起紅燈?   手機、電腦、各種辦公室配備……輻射竟無處不在?   高壓導致免疫力下滑?如何善用週末時光來放鬆自我?     ★上班族的「健康殺手」,你中招了嗎?   冷氣越吹越低溫,當心「冷氣病」找上身!   建材母湯,所有人都暴露在致癌的高風險下!   密閉辦公室=毒氣室?!每天上班相當於慢性自殺?   高科技時代,每天身處電磁波汙染的環境而渾然不覺?     ★要想擁有健康人生,飲食須得

下足工夫   甜食控注意!過量食用甜點小心提早衰老!   喝飲料≠補充水分!小心「慢性脫水」喪命   應酬飲酒不可免,但過量不僅傷肝又累及下一代?   紅肉消耗量最大的地區,也是罹癌率第一名的地區?   一天的開始:忽視早餐可能招來慢性病和胃腸道疾病?     ★點點滴滴,把健康濃縮在工作裡   通勤族:候車搭車的同時也可以鍛鍊身體?   辦公室的「細菌培養皿」:門把、電話、飲水機……   減碳生活從你我做起,條件允許用單車取代騎車吧!   工業化汙染:面對霧霾和大量廢氣,請用口罩保護自己!   喝茶好處多多,但你知道飲茶也講究時機跟「對症下藥」嗎?     ★特別收錄:孕媽咪該怎麼兼顧職場與

胎兒?   本書特色     ◎當今社會,由於工作壓力日益增加,健康管理已成為上班族必備的技能之一。     ◎本書是你生活中一位不可或缺的貼心知己,更是你的私人保健醫生,針對你的工作特點和生活狀況,幫你合理管理膳食、科學健身,使你「吃」出健康,「練」出美麗。

室內空氣汙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空氣汙染日益嚴重,讓民眾常常出門都憂心不已,但是除了室外空汙外,室內也有空氣汙染,而且可能比想像中的更嚴重!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調查顯示,室內空汙的危害性是室外的2至5倍。

室內空汙更嚴重?焚香、擦指甲油暗藏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她有一個同學每次在家要「擦指甲油」的時候,先生都會要求她到陽台去擦,但真的有那麼誇張?為什麼不能在室內擦指甲油?主要是因為指甲油可能含有像是甲醛的有機溶劑,當室內空氣較不流通時,就容易吸入人體造成危害。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文宏表示,空汙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各國都是避之唯恐不及,都有相關的防治政策。台灣已經做到室內全面禁菸,這其實已經降低室內空汙的第一個指標。

黃文宏醫師指出,室內空汙常常被大家漠視,我們都認為室內的空氣品質絕對會比室外好,但事實上並不一定,因為室內有太多會汙染空氣的東西。

譚敦慈老師就透露,自己最害怕別人在室內燒香,因為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曾發表研究指出,只要一點香室內的PM2.5就會非常高。黃文宏醫師也補充,包含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等物質都會因焚香而釋放出來。

病態建築物症候群你也有嗎?

除了上述情形,黃文宏醫師表示,還有一種跟建築物本身(例如裝潢用的隔板)有關的空汙,叫做「病態建築物症候群」。主要是因建築物室內空氣汙染,導致使用者出現多種不適症狀,包括神經及黏膜症狀,但只要一離開該建築物,相關症狀就會消失。也就是說,跟可移動的傢俱、電器、人們自身行為無關,可能是由建築物本身造成的空氣汙染。

神經症狀:頭暈、頭昏、頭痛;精神上出現焦慮、心神不寧、坐立難安等現象。
黏膜症狀:眼睛乾澀、鼻子過敏、喉嚨乾腫痛等。

室內還要注意什麼汙染源?

傢俱與裝潢與裝潢建材
黃文宏醫師指出,現在使用的建材很多都可能含有「甲醛?,而研究已證實甲醛是一致癌物質,因此保持室內通風是必要的。

影印機、雷射印表機
黃文宏醫師說明,這些器材使用過程中都可能產生「臭氧」及「一氧化碳」。

擁擠的秘密空間
若在人潮眾多的密閉空間,二氧化碳的濃度就會上升,若是過多就會造成換氧量不足的現象,人體就可能出現一些神經症狀。

何時開窗戶通風最安全?

要降低室內空氣汙染的威脅,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是首要之務,也是解決室內空汙的最佳方法。但萬一挑錯時間,反而會讓室外汙染源跑進來,得不償失。

黃文宏醫師表示,如果開窗時發現室外透光度沒那麼好,或聞到異味,例如汽機車通過排放廢氣或大型車燃燒柴油的味道,此時就要多加注意,因為這表示外面的空氣品質比室內更差。他建議,這種情況還是把門窗緊閉,避免室外不好的空氣飄進來會比較安全。

此外,若是家中有空氣清淨機或空調等設備,可以在門窗緊閉後打開,有助於排除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8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胸腔科醫師護肺,一定會做這件事【蘇一峰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INhkIYAhYBE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 【顏宗海醫師/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十大死因都與它有關!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蘇一峰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mZDO7dxSFg8

【相關文章】

美研究找到天然肺藥!3種水果挽救80%肺功能退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678

橄欖油竟能抗空污!這樣吃,除血栓降血壓壞膽固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392

乾咳痰多、中氣不足!胸腔保健3招遠離肺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755

#譚敦慈 #顏宗海 #鉛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校園空間裝修施工對空氣品質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作者陳有慶 這樣論述:

現代人對生活品質要求日漸提升,無論住家或公共空間也越來越重視整體環境的改善,有些老舊的建築也不得不隨環境的需求而需要改變。因而整修的工作是不斷的在進行,然而在提升住宅環境需要的過程中,也必然會產生「汙染」這個實際問題,而校園的環境品質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改善。本研究針對校園裝修施工中環境空氣品質進行探討,了解實際的裝修汙染因素,以便日後能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使裝修施工人員也能對施工環境可能造成健康危害有必要的防護。許多研究報告均指出,長期工作接觸在有粉塵等不良環境可能會造成鼻腔及肺部皮膚等方面的疾病,輕則呼吸道受損,重則產生癌症等症狀。一般裝修的工人對於室內空污的防範,也並不是那麼的重視。本

研究預計配合學校環境裝修施作過程中,針對不同環境、不同時間、及各種不同材質施工時所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物質影響,並取與裝修過程中較直接有害人體的甲醛(HCHO)及揮發性有機物質(TVOC)、PM2.5這三項,藉由空氣品質檢測儀來檢測施工階段空氣品質變化情形,取得實際的量化數據,作為爾後於裝修施工時能有效運用與參考。

新編環境毒物學

為了解決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作者陳健民,黃大駿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充實廣泛,架構完整,循序漸進的編寫方式,可全方位導引讀者對於環境毒物學之通盤瞭解,是一本值得推薦於環境保護和研究用的教科書,也是綜合理論、實務及具國際宏觀是一本綜合理論、實務並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優良教科書。   全書共12章,首先介紹環境毒物學,讓讀者瞭解藥、毒物之分別,毒物在生物體中的毒性和時間之關聯,其次分別就突變物、致癌物和環境荷爾蒙,詳細闡述其作用機制,進而依農藥、金屬、戴奧辛、多氯聯苯、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和室內空氣汙染物等,介紹相關的特性、毒性、宿命、影響和管理,可以讓讀者先有基本的背景概念,再依個人興趣,作更深入的研讀。書中環境荷爾蒙的觀點新穎,可供

讀者瞭解毒物之特性和危害,以及預防原則應用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環境毒物學是學習毒物對環境影響的重要基礎學科,也是提供毒物對環境生態影響評估時,政策及決策重要知識依據。因此對於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科系而言都是重要的學科。這本環境毒物學是此一課程絕佳教科書,也是實務從業人員進修充實的首選!  

室內空氣清淨技術介入對工業區氣喘病人健康改善之成效評估

為了解決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作者廖冠瑜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高雄市是一座位於南台灣的工業重鎮,又以工業發展為主的小港地區,都市發展時難以避免在工業製造或交通運輸的過程中產生許多不同種類的空氣汙染物。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分為兩類,一類是室內來源,另一類則是來自室外,例如工廠或是汽機車排放。平均而言,人們一天之中在室內環境中的時間超過80% ,並且已經有研究表示,與室外環境空氣污染相比,室內空氣污染可能對發病率和死亡率造成相同甚至更高的風險。然而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我們看到使用空氣淨化技術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相關文獻中大多在所測量的空氣汙染物種類不超過三種或是健康效應項目未一致,因此需要進一步做系統性的研究。研究目的評估室內空氣淨化的介入是否可以

改善受試者健康。方法對高雄市的36名受試者中進行了一項交叉介入試驗。在每位受試者家中的客廳和臥室各放置一台空氣清淨機,交替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或假空氣清淨機各13天,假空氣清淨機為移除三合一濾網,並在中間間隔2週的時間做為重置期(不做任何介入)。測量了室內空氣汙染物,包含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1、2.5、4和10微米(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1, 2.5, 4, 10µm, PM1, PM2.5, PM4, PM10)的懸浮微粒、總懸浮微粒(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Total PM)、超細微粒(

Ultrafine particles, UFP)、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 NO2)、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甲醛(Formaldehyde, HCHO)、細菌、真菌和內毒素,以及健康狀況,包含肺功能、血壓、呼出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和呼吸道症狀。同時,也評估受試者血液中5種新興的

生物標記物—¬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結果與使用假空氣清淨機相比,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室內客廳PM1、PM2.5、PM4、PM10、Total PM、NO2、真菌和內毒素濃度顯著降低。在健康方面,介入13天後,與使用假空氣清淨機相比,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顯著下降6.2%和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顯著下降3.3%;在大多數的肺功能參數,例如用力肺活量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vital capacity percent predicted, FVC%predi

cted)、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 percent predicted, FEV1%predicted)、第3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3 second percent predicted, FEV3%predicted)、最大中間呼氣流速百分比預測值(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predicted)和25%分點呼氣流量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percent pred

icted, FEF25%predicted),以及FeNO和症狀分數有改善趨勢。其中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與介入前相比,第7天的搔癢/打噴嚏症狀風險為0.47倍,顯著降低。相關性分析顯示內毒素變化量與SBP變化量顯著正相關;UFP變化量與FeNO變化量呈顯著正相關;FEV1%predicted、FEV1/FVC%predicted、MMEF%predicte變化量與PM(PM1、PM2.5、PM4、PM10)變化量呈顯著負相關。在新興生物標記物miRNA中,改善室內空氣品質7天後,miR-199a-5p、miR-222-3p、miR-146a-5p、miR-21-5p有增加的趨勢。結論本研究初

步證明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對健康的有利影響以及改變miRNA的分佈,因此,未來應該進一步評估更多的人群或探討更長時間的空氣清淨機介入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改善人類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