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孟紫強(主編)寫的 現代環境毒理學 和宇琦,崔娟的 24節氣順時調養全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開窗不對流能通風嗎?如何改善室內通風? - 老驢網也說明:如果只開一側窗戶,沒有形成對流,那麼通風換氣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人們在室內活動和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烹飪油煙等汙染空氣都沒辦法及時地排出去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環境科學 和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潘振宇所指導 劉哲成的 臺灣南部高齡日照機構室內換氣環境品質調查暨改善策略可行性研究 (2021),提出室內通風換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日照機構、室內通風環境品質、空調設備、機械換氣設備、改善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環境工程碩士班 洪明瑞所指導 陳楚文的 利用CFD-FLUENT模擬不同開窗模式對於單一空間有無傢俱擺設之流場特性與差異性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CFD、ANSYS-FLUENT、開窗、風擊不滿意度、室內自然通風的重點而找出了 室內通風換氣的解答。

最後網站— 通風換氣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則補充:增加室外空氣量和長時間供應新. 鮮空氣,可稀釋室內累積之污染物濃度,有效減少病態. 建築症候群的發生(Seppanen et al., 1999)。 通風換氣設計通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室內通風換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環境毒理學

為了解決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作者孟紫強(主編) 這樣論述:

《現代環境毒理學》共四篇三十七章,是一本大型環境毒理學著作,力求從各個領域全面介紹現代環境毒理學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實際應用技術。第壹篇(第壹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紹現代環境毒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學科歷史,對環境污染危害健康的基本規律、環境化學物毒性作用和致癌變、致畸變、致突變的基礎理論和新發展進行了論述。第二篇(第七章至第十五章)論述了9個主要環境毒理學分支學科的內容和新進展,除大氣環境毒理學、水環境毒理學、土壤環境毒理學之外,《現代環境毒理學》新設立工業環境毒理學、室內環境毒理學、納米環境毒理學、食品環境毒理學、生物環境毒理學及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等分支學科,拓寬了本學科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第三篇(第

十六章至第三十章)對16類環境污染物(或因素)的毒性及其防護進行闡述,包括大氣顆粒物、大氣氣體污染物、重金屬、微量元素、農藥與肥料、環境致癌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石油、有機溶劑、電離輻射、電磁輻射、光污染、噪聲污染以及環境生物污染等。第四篇(第三十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介紹環境毒理學主要研究方法和實際應用技術。例如,環境化學物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的測試方法、大氣細顆粒物(PM2.5)毒性研究方法、環境流行病學實用方法與技術、環境化學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險度評價方法、環境化學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法以及環境評價方面的環境影響醫學評價與環境污染健康影響評價方法等。孟紫強,男,1939年2月出

生,山西省臨汾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大學環境醫學與毒理學研究所所長。曾任山西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58年山西運城農業學校畢業,1966年山西大學生物系畢業,1980年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曾在晉北土壤試驗站、臨汾市制藥廠、山西省地方病研究所、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等從事醫學或生物學研究。1986年至今在山西大學從事環境醫學與毒理學研究和教學。1989年2月-1990年3月,英國牛津大學藥學系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11月-1992年8月,德國漢堡大學環境與職業毒理學研究室客座研究員;1995年3月-1995年10月,美國

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環境毒理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組織申請並獲准山西大學環境科學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共培養環境毒理學博士和博士后20名,碩士40余名。 第一篇 基本理論第一章緒論一、環境毒理學概念與范疇二、環境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內容及應用三、環境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四、環境毒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環境毒理學史第一節古代和近代對環境毒物的研究史一、古代對環境毒物的研究史二、近代對環境毒物的研究史第二節環境毒理學史——現代對環境毒物的研究史一、啟蒙期(20世紀初期至1962年)二、誕生與形成期(1962—1968年)三、發展期(196

9年至今)第三節典型環境污染物研究史一、二氧化硫毒理學研究史二、大氣顆粒物毒理學研究史三、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研究史第四節中國環境毒理學史一、起步期二、快速發展期三、創新發展期第五節環境毒理學未來發展趨勢和展望一、加強環境污染物毒性作用與機制的研究二、重視環境毒理學基礎理論研究三、開展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應用四、加強環境毒理學的應用研究和實踐附錄:生態毒理學簡史第三章環境與健康第一節人類與環境的辯證關系一、環境的概念二、人類的環境分類三、人類與環境的辯證統一關系第二節環境與健康的生態學說一、生物圈、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二、食物鏈與毒物鏈三、全球性環境惡化與健康第三節環境與健康的毒理學一般規律一、環

境,基因相互作用二、健康效應譜三、人群易感性及其影響因素四、靶器官與敏感器官五、劑量—效應(反應)關系六、蓄積效應七、機體的耐受性八、免疫功能失調第四節環境天然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與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一、環境物理因素與健康二、環境化學因素與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三、環境生物因素與健康第五節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與環境污染性疾病一、環境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特點二、環境污染與公害病三、環境污染的急性危害四、環境污染的慢性危害與慢性疾病五、環境污染物的致癌變、致突變作用六、環境污染物對生殖發育的危害七、環境污染物的間接危害第六節環境與健康關系的研究方法一、環境流行病學基本研究內容與方法二、環境毒理學常見研究內容與

方法三、環境毒理學與環境流行病學方法的聯合應用附錄:沙塵暴與健康第四章環境化學物的生物轉運和轉化第一節生物轉運一、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二、環境化學物通過生物膜的方式三、吸收四、分布與貯存五、排泄第二節生物轉化一、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二、影響生物轉化的因素第五章環境化學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響因素第一節毒性作用一、基本概念二、毒性作用的類型三、環境化學物的聯合毒性作用第二節毒性作用機理一、環境化學物對靶分子結構和功能的作用二、環境化學物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作用三、修復與修復障礙第三節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一、環境化學物的結構與性質二、機體(宿主)狀況三、接觸條件四、環境因素第六章環境化學物的遺傳毒性、致癌性和

生殖發育毒性第一節環境化學物的遺傳毒性一、概述二、遺傳損傷的分類三、遺傳損傷的機制四、突變的不良后果第二節環境化學物致癌作用一、環境致癌與化學致癌二、化學致癌的機制三、環境化學致癌物的分類第三節環境化學物的生殖發育毒性一、環境化學物的生殖毒性二、環境化學物的發育毒性第二篇 分支學科第七章大氣環境毒理學第一節概述一、大氣環境毒理學概念二、大氣污染的來源與類型三、一次污染物與二次污染物四、影響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因素五、大氣環境毒理學研究的新趨勢第二節大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一、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特征二、大氣污染對健康的直接危害三、大氣污染對健康的間接危害第三節大氣污染與癌變、畸變和突變的關系一、大氣污

染與肺癌的流行病學調查二、工業發展與肺癌三、大氣污染物中的致癌物質四、大氣污染物致突變、致癌變試驗五、大氣污染與畸變第四節大氣環境污染的預防與控制一、加強環境法制、完善環境標准二、調整產業結構、加強環境監督三、加強科技創新、進行綜合治理第八章水環境毒理學第一節概述一、水圈、水體及水體資源二、我國水資源概況三、水體污染的來源四、水體污染物類型五、水體富營養化第二節污染物在水體的遷移轉化與生物富集一、污染物進入水體的途徑二、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三、水體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第三節水環境污染對人體和動植物的危害一、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二、對水生生物的危害三、對植物的危害第四節水中有害物質的毒性作用及其機

理一、藻毒素二、氯化消毒副產物三、氰化物四、酚類化合物五、氟第五節水體衛生防護一、水體衛生的相關法規二、水體衛生的相關標准三、水體污染的調查和監測四、水體污染的管理第九章土壤環境毒理學第一節土壤環境的一般性狀一、土壤的物理性狀二、土壤的化學性狀三、土壤的生物學性狀第二節土壤的污染和自凈一、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環境容量二、土壤污染物的來源與類型三、土壤污染的特點四、土壤污染的自凈第三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環境行為一、影響土壤中化學物質遷移轉化的因素二、土壤中重金屬的環境行為三、土壤中農藥的環境行為第四節土壤污染的生物效應一、土壤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二、土壤污染對其他生物的危害第五節土壤環境保護措施一、土

壤衛生標准二、土壤環境質量標准三、固體廢物控制標准四、污水灌溉防護措施第十章工業環境毒理學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工業環境有毒污染物的種類及來源一、按工業行業划分二、按工業有毒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划分第三節工業環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一、金屬與類金屬二、有毒氣體三、工業性粉塵第四節工業環境有毒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與防治一、工業環境有毒污染物識別二、工業環境有毒污染物接觸評估及危險度評價三、工業環境有毒污染物的防治第十一章室內環境毒理學第一節概述一、室內環境毒理學概念和意義二、主要研究內容和任務第二節室內環境污染物的種類和來源一、室內環境污染物的分類二、室內環境污染物的來源第三節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一、常見

室內化學性污染物的毒性作用二、常見室內物理性污染物的毒性作用三、常見室內生物性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第四節室內環境相關疾病及其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概述二、動物試驗研究方法的進展三、呼吸系統疾病及其研究方法四、免疫系統疾病及其研究方法五、與室內環境相關的癌症及其研究方法六、神經系統疾病及其研究方法七、心血管系統疾病及其研究方法第五節室內環境污染的預防控制一、從源頭控制,避免引入污染源二、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三、加強室內監測,執行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四、采用室內空氣凈化技術第十二章納米環境毒理學第一節概述一、納米環境毒理學的概念二、納米環境毒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任務三、納米材料環境毒性研究難點四、納米科技發展簡

史及展望第二節納米材料及其獨特性質一、納米材料的概念二、納米材料的分類三、納米材料的獨特性質第三節納米污染物及其環境行為一、納米污染物的概念及其特征二、納米污染物的來源三、納米污染物進入環境的途徑四、納米污染物的環境行為第四節納米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系統的影響一、納米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二、納米污染物對生態系統的危害第五節納米污染物危害的預防一、納米材料的職業危害事件二、提高納米技術安全性的措施三、職業環境中納米污染物危害的預防第十三章食品環境毒理學第一節食品污染與食源性疾病一、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二、食品的化學性污染及其預防三、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預防第二節食品添加劑一、概述二、常見

的各類食品添加劑第三節保健食品一、保健食品概述二、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第四節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一、綠色食品二、有機食品第十四章生物環境毒理學第一節動物毒素一、動物毒素的特性二、毒蛇及蛇毒的有毒成分三、蜥蜴四、兩棲動物五、海洋生物六、節肢動物門/蛛形綱七、昆蟲八、哺乳動物第二節植物毒素一、植物毒素的化學成分及毒理作用二、引發胃腸炎的植物三、含洋地黃的植物四、含尼古丁和毒芹鹼的植物五、含阿托品的植物六、引起痙攣的植物七、含氰化物的植物八、積累硝酸鹽的植物九、引起皮膚病的植物第三節毒蘑菇一、肝臟損害型中毒二、神經精神型中毒三、胃腸炎型中毒四、溶血型中毒五、光過敏性皮炎型中毒六、呼吸循環衰竭型中毒第四節

真菌毒素一、真菌毒素產生的條件二、真菌毒素的毒理學效應三、幾種典型真菌毒素的毒性作用第十五章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第一節概述一、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概念二、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與內容三、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的研究方法第二節現代環境分子毒理學研究一、基因分子結構研究二、環境—基因—疾病相互作用的研究三、基因多態性研究四、基因表達研究五、表觀遺傳學研究第三節現代分子毒理學技術在環境毒物研究中的應用一、基因芯片研究技術及其應用二、分子克隆研究技術及其應用三、基因沉默研究技術及其應用四、基因組學技術及其應用五、蛋白質組學技術及其應用第四節環境分子毒理學展望……第三篇 環境污染因素第四篇 方法與應

用附錄索引詞(Subject Index)

室內通風換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國內疫情三級警戒已經兩個多月,下週將降級,部分行業也可望鬆綁,不過國內專家表示,要控制疫情,民眾需打完2劑疫苗,要有6成5民眾產生保護力,才能達群體免疫,而且開放餐廳內用,除了人數需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措施也很重要,才能減少環境染疫風險。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65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臺灣南部高齡日照機構室內換氣環境品質調查暨改善策略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作者劉哲成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選定臺南市、高雄市9間社區高齡日間照顧機構,利用儀器進行現場實測,並利用迴歸統計與CFD模擬工具,分析影響各機構之室內關鍵因子,並擬定後續改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夏季室內溫濕度與空調設備、浴廁換氣設備配置及保養狀況有關;冬夏兩季室內CO2濃度與開窗通風行為、室內人員密度有關;冬季室內溼度則與外氣濕度有關。各機構改善策略,主要建議開窗進行自然通風;本研究驗證夏季開窗可使室內CO2濃度下降,下降速率區間為每分鐘3.8~14.7ppm,同時室內溫度上升速率僅每分鐘0.005~0.03℃,室內熱舒適性幾乎不受影響。空調系統建議應檢核空調容量、空調分區設計、回風設計等;換氣設備則建議檢核保養計畫、

換氣風量、換氣有效性;本研究亦證明全熱交換器確實具有提升日照機構室內空品效果,防止夏季室內密閉造成空品惡化。

24節氣順時調養全書

為了解決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作者宇琦,崔娟 這樣論述:

一年有四時變化,有24節氣的更替,不同的節氣有不同的氣候,這些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影響着人類臟腑功能的活動、氣血的運行、機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等。中醫養生強調順應天時,根據24節氣的變化規律,調整人體節律,平衡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應,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24節氣養生是中醫養生的瑰寶,是幾千年養生智慧的結晶。本書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挖掘了古代及近現代醫家的養生精髓,對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氣候特點、養生重點進行總結,深入淺出地解釋了24節氣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解讀順應節氣養生的奧秘,針對現代人的生活特點和體質特點,提出了24節氣日常養生全方案,講解每個節氣的

氣候特點和養生總原則,最適宜的養生方法,並從飲食、起居、運動、防病、治病等各個方面提供了詳細指導,囊括了中醫藥膳養生、中醫運動養生、中醫按摩、針灸等諸多養生手段和治療手段,方法簡單,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易於家庭操作,安全有效,全家老少都可使用,呵護全家健康。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為讀者分析春夏秋冬的養生智慧、一年四季的養生提醒和24節氣的養生關照。跟着24節氣來順時調養,掌握人體節律周期健康法則,做到養生養對時機,把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延年益壽。

利用CFD-FLUENT模擬不同開窗模式對於單一空間有無傢俱擺設之流場特性與差異性分析

為了解決室內通風換氣的問題,作者陳楚文 這樣論述:

近年來工業的興起,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已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並導致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等現象日趨嚴重。在全球開始重視「永續」的今天,節能減碳已成為全國的趨勢。然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使得節能意識也跟著提高,如何在減少空調耗電的前提下,並且維持室內環境的舒適度,成為重要的課題。台灣建築普遍使用空調設備來改善室內熱舒適性,但使用機械通風方式改善室內環境亦會消耗大量的能源;若能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風,將可達成建築物節能減碳之目的。為了找出室內空氣品質不良及通風不佳之解決方案,因此本研究「利用CFD-FLUENT模擬不同開窗模式對於單一空間有無傢俱擺設之流場特性與差異性分析」引用以數值模擬分析為基礎的計算流

體動力學軟體,針對室內空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及比較,綜合探討其室內是否因「擺放傢俱」以及「不同開窗模式」而影響室內通風效益。根據研究結果表明,表現較好的為垂直型、錯位型及穿堂型開窗模式,因整體室內環境受到的影響範圍是最小的,且在建築室內中後段仍能維持較好的風速表現。顯示出窗戶開口設計為非對稱位置,如:錯位型及垂直型,透過自然對流通風可以提供良好的混合條件,最大限度地減少局部氣流。在外氣風速2.5 m/s時,室內平均風速大小為側穿型(0.84)>錯位型(0.78)>垂直型(0.76)>穿堂型(0.70)>側過型(0.51)>正排型(0.14)>逆排型(0.04);室內整體風擊不滿易度(DR%)依

序為穿堂型A級(15.0)、垂直型B級(16.39)、錯位型B級(15.48)、側穿型B級(16.40)、側過型A級(11.93)、逆排型A級(0.08)、正排型A級(1.63)。在室內各風速區間所佔之面積百分比進行比較,在不良風速區間(風速低於0.01 m/s)所佔之室內面積百分比,表現好壞依序為:錯位型(3.86)<垂直型(5.31)<穿堂型(5.80)<側穿型(9.18)<側過型(14.98)<正排型(83.57)<逆排型(97.58)。所有模組在外氣風速0.5 m/s時,風擊不滿意度大約能滿足ASHRAE規範之A級標準(DR≤15%);而外氣風速2.5 m/s時,除了入風口及出風口區域

,風擊不滿意度大致能維持在B級標準(DR≤20%);若外氣風速超過5 m/s,除了逆排型及正排型,其餘開窗模式即到達C級標準,因室內風擊不滿意度會隨著外氣風速增加而提高,故應注意過大室內局部區域之風擊現象,才能兼顧通風效益及風擊不滿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