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墊片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密封墊片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志虎寫的 乘用車用橡膠與輕量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產品介紹-洋欣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橡膠客製化OEM、ODM代工也說明:襯墊又名墊圈,英文名Gasket。迫緊又名墊片,英文名Packing。屬於機械密封件,在兩個接合物中達... 襯 ...

南亞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機械與機電工程碩士班 張志毅所指導 黃憲輝的 雙層鋼板引擎密封墊片之有限元素分析 (2019),提出密封墊片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層鋼板密封墊片、有限元素分析、接觸壓力、引擎。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李其源、陳嘉鴻所指導 李狄儒的 低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增程器內部即時診斷工具雛型開發 (2018),提出因為有 燃料電池堆、微機電系統、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增程器、無線微觀診斷與控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密封墊片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液壓橡膠密封圈的相關術語、定義及英文對照 - 每日頭條則補充:密封 定義:在一種基材(密封件材料)之上,用印刷工藝生產的橡膠密封件墊片。 2.粘合密封件. 密封圈英文:adhesive seal.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密封墊片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乘用車用橡膠與輕量化

為了解決密封墊片英文的問題,作者李志虎 這樣論述:

本書由多位元主機廠材料界的專家編寫,書中對橡膠在乘用車上的應用做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將橡膠的性能與汽車零部件的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   本書內容涉及較廣,包括各種橡膠材料的性能、橡膠在汽車零部件及主要車型上的應用情況,以及橡膠材料相關的試驗方法、標準、工藝等,本書重點對橡膠零部件的輕量化技術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本書在介紹橡膠的應用及輕量化技術過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行業標準、行業應用案例等,並通過大量的橫向、縱向比對,總結出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僅可讓讀者瞭解當前橡膠在乘用車上的應用情況,還可指導其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書適合材料工程師、質保工程師、產品工程師、銷售工程師以及對乘用車用橡膠零部件

感興趣的愛好者等人士閱讀,包括來自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以及研究院所、高校等的相關人員。 李志虎,高級工程師。本科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獲得武漢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學碩士學位。先後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控股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部從事汽車用材料應用開發、驗證、認證、管理等工作。現為浙江眾泰汽車控股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部副總師。著有《汽車用橡膠零件失效分析與預防》(獨著)、《汽車非金屬材料輕量化應用指南》(參編)。 第1章 乘用車輕量化概述 1.1 乘用車輕量化的意義3 1.1.1 輕量化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3 1.1.2 

輕量化可以提高續駛里程4 1.1.3 輕量化可以提升車輛操控和安全性能5 1.1.4 輕量化是提升汽車工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5 1.1.5 輕量化是提升自主品牌車企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5 1.2 乘用車輕量化材料6 1.2.1 高強度鋼6 1.2.2 鋁合金7 1.2.3 鎂合金8 1.2.4 塑膠8 1.2.5 複合材料10 1.2.6 橡膠11 參考文獻12 第2章 乘用車用橡膠材料 2.1 橡膠的特點13 2.1.1 橡膠的分子結構及組成特徵13 2.1.2 橡膠的性能特徵14 2.1.3 橡膠的加工特性15 2.1.4 橡膠的老化17 2.2 橡膠的分類18 2.3 常用橡膠材料

20 2.3.1 天然橡膠20 2.3.2 乙丙橡膠22 2.3.3 氯丁橡膠23 2.3.4 丁腈橡膠24 2.3.5 丙烯酸酯橡膠24 2.3.6 氟橡膠25 2.3.7 矽橡膠26 2.3.8 熱塑性彈性體28 2.4 橡膠材料的常用性能30 2.4.1 硬度30 2.4.2 拉伸強度31 2.4.3 撕裂強度31 2.4.4 壓縮性能32 2.4.5 老化性能33 2.4.6 低溫性能34 2.4.7 耐介質性能34 2.4.8 其他性能35 參考文獻36 第3章 乘用車用橡膠零件及選材 3.1 輪胎37 3.1.1 輪胎的分類與結構37 3.1.2 輪胎的材料選用39 3.1.3 

輪胎的標準42 3.1.4 輪胎的發展趨勢43 3.2 車用軟管43 3.2.1 空氣管路44 3.2.2 燃油管路52 3.2.3 制動管路65 3.2.4 離合系統管路70 3.2.5 助力轉向管路73 3.2.6 發動機冷卻管路78 3.2.7 電池冷卻管路85 3.2.8 變速器冷卻管路86 3.2.9 空調管路89 3.2.10 風窗洗滌/前照燈清洗管路97 3.2.11 天窗排水管100 3.3 橡膠密封件101 3.3.1 密封圈102 3.3.2 密封條126 3.3.3 防塵罩135 3.3.4 其他密封件142 3.4 減振橡膠件151 3.4.1 橡膠懸置152 3.4.

2 懸架緩衝塊155 3.4.3 橡膠襯套157 3.4.4 橡膠阻尼塊158 3.4.5 排氣管吊耳162 3.4.6 橡膠空氣彈簧163 3.4.7 其他減振橡膠件166 3.5 表皮/墊片及護套168 3.5.1 儀錶板表皮168 3.5.2 車用電線電纜絕緣與線束護套170 3.5.3 內飾墊片174 3.5.4 鑰匙護套175 3.6 刮片膠條/傳動帶/安全氣囊蓋板176 3.6.1 刮片176 3.6.2 傳動帶178 3.6.3 安全氣囊蓋板181 參考文獻18 第4章 乘用車用橡膠的輕量化 4.1 通過橡膠材料的配方優化實現輕量化188 4.2 通過低密度材料替代高密度材料實

現輕量化191 4.2.1 TPE替代傳統橡膠191 4.2.2 軟質塑膠替代傳統橡膠200 4.2.3 低密度橡膠替代高密度橡膠205 4.2.4 發泡橡膠替代密實橡膠206 4.3 結構的輕量化207 4.3.1 輪胎的輕量化207 4.3.2 空氣橡膠彈簧替代傳統的金屬彈簧207 4.3.3 線束的薄壁化209 4.3.4 橡膠製品的小型化209 4.3.5 拓撲優化210 4.4 輕量化相關的工藝211 4.4.1 發泡工藝211 4.4.2 可變截面擠出技術212 4.4.3 TPE密封條共擠等技術212 4.4.4 TPE與其他材料的複合技術212 參考文獻213 附錄 主要專業術

語中英文及簡寫對照表

雙層鋼板引擎密封墊片之有限元素分析

為了解決密封墊片英文的問題,作者黃憲輝 這樣論述:

引擎為汽車及工程機械設備中提供動力來源的重要總成組件,由多個零件及多個次級組件構成,透過墊片(Gasket)來達成各組件之間的密封需求,墊片為一密封功能零件,主要的功能是防止工作介質如氣體、液體、氣液混合體於各個零組件之間洩漏的現象,而墊片密封性能的重要依據可由運作時墊片的接觸壓力來判斷,當墊片接觸壓力小於工作介質壓力時即可能發生洩漏現象。本論文探討市售的雙層鋼板密封墊片,以有限元素法模擬雙層鋼板墊片在工作負載下變形行為,為了驗證分析結果,設計製作一個檢測治具以量測同樣負載下的墊片接觸壓力,模擬與實驗獲得一致的趨勢結果。此外也針對將影響墊片密封性能的關鍵因素,螺栓鎖緊扭矩,螺孔位置,壓痕尺寸

…等因素進行研究探討,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雙缸雙層鋼板墊片的改善中,得到顯著的改善成果。利用本論文的分析方法,對於預測雙層鋼板密封墊片之工作性能將有非常大的助益。

低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增程器內部即時診斷工具雛型開發

為了解決密封墊片英文的問題,作者李狄儒 這樣論述:

封面 ..…………………………………………………………………… i書名頁 ..………………………………………………………………... ii中文摘要 ..…………………………………………………………..iii英文摘要 ..……………………………………………………….…iv致謝 ……...…………………………………………………………v目錄 …………………………………….…………………..………….vi圖目錄 ……………………………………………………………….x表目錄 ………………………………………………………………xiii第 1 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燃料電池堆發展

起源 31.3 電動車的發展 41.4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介紹 61.4.1 發電原理與結構 61.4.2 低溫燃料電池 81.5 研究背景與目的 81.6 文獻回顧 91.6.1 電池堆設計與測試 101.6.2 溫度分析 131.6.3 流量分析 151.6.4 電壓分析 161.6.5 電流分析 181.6.6 相對濕度分析 211.6.7 無線遠端感測 251.6.8微感測器 271.6.9增程器 281.7 研究方法 29第 2 章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整合與製程設計

312.1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之整合設計 312.2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之感測原理 322.2.1 微電壓感測器 322.2.2 微電流感測器 332.2.3 微溫度感測器 332.2.4 微流量感測器 352.2.5 微濕度感測器 362.3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之製作流程 37第 3 章 低溫燃料電池堆 463.1 金屬集電板與端板 463.2 雙極板的材料選擇與流道設計 483.2.1 雙極板的材料選擇 483.2.2 雙極板的流道設計 493.3 膜電極組之選擇 513.4 防漏墊片

與密封環 523.5 低溫燃料電池堆組裝方式 523.6 低溫燃料電池測試機台 543.7 低溫燃料電池堆性能測試 55第 4 章 整合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與低溫燃料電池堆 564.1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之封裝 564.2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之可靠度測試 574.2.1 微溫度感測器之可靠度測試 (溫度校正) 574.2.2 微流量感測器之可靠度測試 (流量校正) 594.2.3 微濕度感測器之可靠度測試 (相對濕度校正) 594.3 可撓式五合一微感測器嵌入燃料流電池堆 60第 5 章 低溫燃料電池堆內部量測與

微觀診斷 625.1 低溫燃料電池堆操作條件 635.1.1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性能測試 645.1.2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局部溫度分佈 655.1.3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局部流量分佈 655.1.4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局部電壓分佈 665.1.5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局部電流密度分佈 675.1.6 低溫燃料電池堆之局部相對濕度分佈 695.2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比較與有線及無線感測之操作條件 705.2.1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局部溫度分佈與有線及無線之差異 715.2.2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局部流量分佈與有線及無線之差異 725.2

.3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局部電壓分佈與有線及無線之差異 745.2.4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局部電流密度分佈與有線及無線之差異 755.2.5 正常流量與低流量之局部相對濕度分佈差異 76第 6 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786.1 結論 786.2 未來展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