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名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專名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筱媛寫的 史上最簡單易懂的國語文法書(上中下) 和(清)俞樾的 諸子平議(全2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研創專輯(二) - 屏東大學機構 ...也說明:(二)請在適當的地方化上專名號與書名號. ※命運交響曲是由貝多芬所作。 用句子學書名號﹋﹋﹋. Page 57. 53. 23.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擎天生活新知股份有限公司 和鳳凰所出版 。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黃琇屏所指導 吳思穎的 運用蓋聶認知教學模式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複句句型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0),提出專名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蓋聶認知教學模式、複句句型造句、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葉興華所指導 李仁文的 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標點符號運用能力之行動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標點符號、標點符號運用能力、行動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專名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私名號- 教育百科則補充:一種標點符號。其形式為一直線,用於專有名詞,如國名、地名、人名、朝代名等詞的旁邊。也稱為「專名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專名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史上最簡單易懂的國語文法書(上中下)

為了解決專名號的問題,作者黃筱媛 這樣論述:

以簡單的方式呈現中文的文法,讓你輕鬆弄懂中文的句子結構!     你我的第一本國語文法書   想增強中文閱讀力,迅速看懂句子的結構,你一定會需要的參考書。   簡單、明確、內容生動、通俗易懂的《中文基礎文法》,讓您愛上閱讀、享受閱讀。     本書的編排方式完全按照難易度,讓你輕輕鬆鬆就學會中文常用的435個詞。   讀完這本書,你的中文困惑將被解答。為什麼讀不會? 為什麼說不清楚?   讀完這本書,你的語言程度將被刷新。實際經驗顯示:聽、說、讀、寫能力完全仰賴你的中文能力。   不要再忌妒口才好的人,弄懂中文的文法,你也可以有很好的表達力。     本書由擁有20年處理學習問題的黃筱媛老

師花費四年的時間研究並編輯而成。經過將近2000小時的試讀,眾多實際案例顯示:     ✧學生們的國語文能力提高   ✧閱讀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記憶力變強   ✧連帶其他科目也同時進步了   ✧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提高了   本書特色     ●擺脫老學究的枯燥教條式陳述,以輕鬆簡單的方式,講解看似複雜的中文文法;搭配豐富的圖解,使學文法不再枯燥乏味。   ●全套720頁,657張圖示。   ●搭配豐富的例句,更容易有效理解每個文法的主題。   ●把霧煞煞的文法名詞,用簡潔的方式點出精隨,把句子的結構直接講重點。   ●圖解句子的結構,讓你記得快,記得久。

專名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雖然漫威在電影界發展很好,但是在電玩上常常不如人意,但過去的漫威真的也是專出糞Game嗎?就讓我們跟著奇異博士回到過去來看看吧!~

從漫長的歷史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漫威遊戲並不是漫威自己開發,而是授權給廠商製作,備受歡迎的《漫威 VS. 卡普空》系列就是由卡普空開發,成敗盈虧都在廠商,從血淋淋的《漫威復仇者聯盟》就可以看到SQUARE ENIX的慘痛教訓,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為了漫威旗下的火熱英雄慕名而來的廠商,當年的遊戲爛Game大廠LJN想必也是一樣的心態,近年來也是不少漫威手遊打著官方正版授權的名號來吸引粉絲。

在大量授權之下,漫威或許無法一一把關每個遊戲的品質,導致市場上的漫威遊戲品質難免參差不齊,從金錢上來說漫威或許是最大贏家,但爛大街的漫威遊戲只有一兩款能玩,長久下來只會讓玩家對漫威遊戲徹底失去信心,相信不少人現在看到漫威遊戲不管家機或手遊都覺得是糞作吧,這對漫威恐怕也不會是好事,相信擁有廣大粉絲的漫威應該也不想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好不容易打造了如此壯闊的漫威電影宇宙,相信一定也可以做出媲美電影的遊戲大作,大家還會期待今後的漫威遊戲嗎?你想看到哪位英雄被改編成遊戲呢?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跟我們討論喔!

© 電玩宅速配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運用蓋聶認知教學模式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複句句型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專名號的問題,作者吳思穎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蓋聶認知教學模式設計的複句句型教學方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造句能力之成效。本研究為實驗法的時間系列設計,以臺東縣某國小高年級5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8週16節的「蓋聶認知教學模式句型教學方案」,此教學方案以大量例句使學生理解各種句型的差異,讓學生應用句型描述影片及漫畫的情節,並指導學生運用聯想和譬喻修辭改善造句。在實施教學方案前後,對學生進行前後測量化評量,並以學生訪談紀錄、造句評量等資料進行質性分析,檢核學生的學習成效。研究顯示,學生的造句能力明顯提升,其中以中表現組學生進步最多;在評分的五個向度中,「語句完整」、「情境恰當」成效顯著,學生造句字數增加、內容豐富,情境描述生

動,題材更多元,「語句通順」保留成效佳,教學方案結束後學生仍持續進步,「用詞正確」成效較不明顯,但改變學生用詞習慣,優美詞句出現頻率提升;「標點適切」方面,專名號、逗號使用有進步,但半數學生未適時使用驚嘆號;八類複句中,「因果複句」、「目的複句」學習成效略低於其他類型複句,學生偏好使用某幾組關聯詞;在本教學方案實施中,學生表現積極的學習態度,認為學習複句變簡單,並主動將教師提供的造句策略運用至其他造句練習。依據本研究發現,建議編輯國語文領域教科書時,應呈現更多樣化的關聯詞,增加複句統整教材,以便教師提供更有系統的句型教學。

諸子平議(全2冊)

為了解決專名號的問題,作者(清)俞樾 這樣論述:

俞樾《諸子平議》共三十五卷,校勘解讀先秦兩漢子書十五部,在文獻學尤其是校勘學和訓詁學方面,成就巨大,也成為後世校對子書的重要參考文獻。俞樾依各書文句次序,以劄記形式,逐條訓解,各卷皆標示書名,次列平議之章,於所釋句下,以小字注明篇名。儘管校釋偶有商榷之處,但瑕不掩瑜,該書仍是清末小學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本次整理本為《俞樾全集》之一種,整理本以鳳凰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春在堂全書》為底本,參校各個版本,吸取現當代學者整理、校勘之成果,力圖為學界呈現一個出色的點校本。 王華寶 男,生於1965年,江蘇揚州人。文學博士。現任東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東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所長。

前言一 序目一 諸子平議卷一 管子一 諸子平議卷二 管子二 諸子平議卷三 管子三 諸子平議卷四 管子四 諸子平議卷五 管子五 諸子平議卷六 管子六 諸子平議卷七 晏子春秋 諸子平議卷八 老子 諸子平議卷九 墨子一 諸子平議卷十 墨子二 諸子平議卷十一 墨子三 諸子平議卷十二 荀子一 諸子平議卷十三 荀子二 諸子平議卷十四 荀子三 諸子平議卷十五 荀子四 諸子平議卷十六 列子 諸子平議卷十七 莊子一 諸子平議卷十八 莊子二 諸子平議卷十九 莊子三 諸子平議卷二十 商子 諸子平議卷二十一 韓非子 諸子平議卷二十二 呂氏春秋一 諸子平議卷二十三 呂氏春秋二 諸子平議卷二十四 呂氏

春秋三 諸子平議卷二十五 春秋繁露一 諸子平議卷二十六 春秋繁露二 諸子平議卷二十七 賈子一 諸子平議卷二十八 賈子二 諸子平議卷二十九 淮南內篇一 諸子平議卷三十 淮南內篇二 諸子平議卷三十一 淮南內篇三 諸子平議卷三十二 淮南內篇四 諸子平議卷三十三 楊子太玄 諸子平議卷三十四 楊子法言一 諸子平議卷三十五 楊子法言二   前言 晚清俞樾(一八二一—一九〇七)留有《春在堂全書》近五百卷,有學術研究,也有讀書劄記以及詩文創作等,曾昭旭《俞曲園學記》分之爲考據、義理、文學、雜著、附録等五部;而其學術成就則主要體現在對群經、諸子的校勘、注釋以及對古漢語‘文例’的歸納總結等方

面。《諸子平議》爲其學術代表作之一,是研究先秦、兩漢諸子的訓詁校勘專著。該書歷來受到學人廣泛關注,研究論著也較豐富。作者事蹟參考《清史稿·儒林傳三·俞樾》、章太炎《俞先生傳》、徐世昌《清儒學案·曲園學案·俞先生樾》、繆荃孫《俞先生行狀》、周雲青《俞曲園先生年譜》、徐澂《俞曲園先生年譜》、俞潤民和陳煦《德清俞氏:俞樾俞陛雲俞平伯》、馬曉坤《清季淳儒——俞樾傳》、謝超凡《遊心與呈藝:晚清文化視閾下的俞樾及其文學著述》等。這裏參考王其和、李香平等人的研究成果,對該書的學術淵源與主要內容、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主要版本與整理研究等做一簡要的梳理,對本書的整理情況做必要的説明。 一、 學術淵源與主要內容

關於本書的學術淵源,《曲園自述詩》説:‘十年春夢付東流,尚冀名山一席留。此是研求經義始,瓣香私自奉高郵。’詩下自注説:‘是年夏間無事,讀高郵王氏《讀書雜志》《廣雅疏證》《經義述聞》而好之,遂有意治經矣。’結合《群經平議·自序》‘治經之外旁及諸子,妄有訂正,兩《平議》之作蓋始此矣’可知,俞氏於鹹豐八年(一八五八)研讀高郵王氏著作而定學術旨趣,且同時進行兩《平議》的撰寫。俞樾在本書的自序中又談及撰寫原因:‘聖人之道具在於經,而周、秦、兩漢諸子之書亦各有所得,雖以申、韓之刻薄,莊、列之怪誕,要各本其心之所獨得者而著之書,非如後人剽竊陳言、一倡百和者也。且其書往往可以考證經義,不必稱引其文而古言古

義居然可見。’即子書有其自身的價值,又可佐證和詮釋經書。並且:‘諸子之書文詞奧衍,且多古文假借字,注家不能盡通,而儒者又屏置弗道,傳寫苟且,莫或訂正,顛倒錯亂,讀者難之。’指出子書文本的獨特性、傳承的特殊性、閲讀的困難性等。由此可見,俞樾試圖‘以(諸)子證(儒)經’,經、子研究相輔相成,展示出諸子的特殊性,也順應了清儒對諸子學研究的重視。雖然如此,但勒成一帙則二書當有先後。本書序稱:‘樾治經之暇旁及諸子,不揣鄙陋,用《群經平議》之例爲《諸子平議》,亦三十五卷。’《諸子平議》此前的擬用名爲《群書訂義》。據相關史料可知,該書開雕於同治六年丁卯,刻成於九年庚午(一八七〇),晚於《群經平議》。 該書

內容豐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 從研究對象來説,全書涉及《管子》《晏子》《老子》《墨子》《荀子》《列子》《莊子》《商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春秋繁露》《賈子》《淮南內經》《楊子太玄經》《楊子法言》等十五部,涵蓋了先秦兩漢時期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雜家等學派的重要文獻,而《列子》《商子》《春秋繁露》《賈子》《楊子太玄經》五種爲高郵王氏《讀書雜志》所無,宗王氏而有所拓展。二、 在校勘、訓詁方法上,宗法高郵王念孫《讀書雜志》,體例亦與《雜志》相似,摘條校釋諸子字句,內外證結合,廣引古籍。然俞樾對王氏成果有一定的修正、補充,並對《讀書雜志》的某些校勘訓詁方法進行了反思與糾正。部分成果體現

於《古書疑義舉例》。三、 從所校釋的內容來看,據李香平《俞樾〈諸子平議〉研究》(第四頁)統計,‘共有平議二千四百一十條,其中主要屬於校勘的一千三百九十六條,占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八;屬於狹義訓詁的有一千零一十四條,占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二’。俞樾研究諸子著作,校勘方面,或用理校,或用經書校,或用他書校,考證文本的訛、衍、脫、倒、移,從理論方法,到材料運用,到具體結論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訓詁方面,或推其假借本字以求原義,或用訓詁條例來詮釋,在實踐上體現其‘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假借尤爲要’的訓詁原則,訂正前人不足,既豐富了傳統訓詁學理論,也糾正了不少前人誤説,補充和豐富了子書校釋

的內容,爲正確釋讀文本、理解諸子思想以及漢語史研究等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 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 《諸子平議》三十五卷,校勘釋讀先秦兩漢子書十五部,在文獻學尤其是校勘學和訓詁學方面,成就巨大,也成爲後世校讀子書的重要參考文獻。如王先謙撰著《荀子集解》,孫詒讓撰著《墨子間詁》,幾乎全部采録俞氏相關成果,且多贊同。俞樾的校釋,儘管仍有可商之處,如有些條目的觀點失之臆斷,有些條目存在誤讀,有時盲從古注,偶有錯用通假,本書據各家成果並結合個人見解略加校釋,但瑕不掩瑜,仍不失爲清末小學成就的代表作之一。王其和《俞樾訓詁研究》概括俞樾校勘的主要特點有:一、 結論較爲精審,多與古本暗合;二、 重視致誤之

由;三、 多闕疑,不妄校;四、 系統總結校勘條例;五、 善於綜合運用多種校勘方法。概括俞樾的訓詁思想與方法則有:提出了諸多訓詁的基本原則,首倡‘以子證經’的訓詁方法,音義觀、語法觀、語義觀、詞彙觀及其在訓詁實踐中的運用,據對文訓詁、據全書文例訓詁、據方言訓詁、據古人名字相應關係訓詁等訓詁方法。而俞樾治學的求新求異之精神和懷疑之態度,民國學者錢玄同深表敬佩:‘俞氏以前諸師……不敢創漢唐所無之新説,尤不敢大膽疑經。而俞氏獨不然,他是能夠衝決這個網羅的……俞氏這種態度,實在是我們的好榜樣。’ 對於該書,前人評價較高。如《清史稿》本傳稱‘生平專意著述,先後著書,卷帙繁富,而《群經平議》《諸子平議》《

古書疑義舉例》三書,尤能確守家法,有功經籍。……其《諸子平議》,則仿王氏《讀書雜志》而作,校誤文,明古義,所得視《群經》爲多’,章太炎稱‘治《群經》不如《述聞》諦,《諸子》乃與《雜志》抗衡’。 清儒對諸子學的研究,尤其在子書整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可以説諸子學是構成清代學術研究輝煌的一個重要方面。王念孫的《讀書雜志》自不必説;汪中的《述學》遍述諸子,獨出機杼;陳澧的《東塾讀書記》評釋《管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商君書》,有其創見;孫詒讓的《劄迻》,考釋子書七十八種。具體子書的注疏、校釋、集考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盧文弨校勘專著《群書拾補》,亦涉及《晏子》《韓非子》《列子》等多

部子書。《諸子平議》作爲清代校釋子書的代表作之一,與其他討論諸子的書一起,構成了對於經學獨尊地位的衝擊,並與清末民初的‘西學源於諸子説’等試圖以諸子的學説來消化吸收西學的運動有著內在的關係(見幹春松《俞樾與〈諸子平議〉》)。並且,俞樾出長杭州詁經精舍時,兼管浙江書局,以其在諸子校釋上取得的成果,主持精刻了子書二十二種,海內稱爲善本。蔣元卿評論清代的子學整理成就時説:‘若是談到校讎方面,則其成績貢獻最大者,仍當以諸子之書爲首。蓋治經一事,漢唐以來,已十分發達,清儒雖加精密,亦未能跳出範圍以外。而諸子之書,自西漢以降,已不見重於世,故治之者少,於是傳刻訛舛,漸不可讀。清代學者既提倡好古之風,因於治

經之外,兼及諸子,而子書乃有多數得以復活。’也由此可見俞氏諸子研究與傳播的文化意義。 諸子學研究也有致用之義,如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分析:‘如果説乾嘉學派還衹是從學術門徑中重視三家(道、墨、法)著作(這也是對傳統經學的偏離),不自覺地彰顯了諸子學的價值,那麽,晚清國粹學派和五四新文化健將則已自覺地闡揚了道、墨、法的思想價值和現代意義,並使之成爲批判正統儒學的思想武器。因而,道、墨、法成爲近代“以復古爲解放”(梁啓超)思潮中的學術中心。’當然,俞樾的研究與清儒一樣,仍重在校勘訓詁,屬於傳統諸子學,衹有到了他的學生章太炎輩,‘方才於校勘訓詁的諸子學之外,別出一種有條理系統的諸子學’(見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導言》),至胡適而完成諸子學的現代轉型。 三、 主要版本與整理研究 《諸子平議》最早的刻本是俞樾的門生、友朋們集資刊印、前有俞樾序目的開雕於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成書於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刻本。 此後主要收録於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春在堂全書》中,另有少量單行本。一九三五年,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收録《諸子平議》,以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春在堂全書》重訂本爲底本,確立了該版本的通行地位。二〇〇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續修四庫全書》,所收《諸子平議》即用此本。 然《春在堂全書》的版本比較複雜,謝超凡在《遊心與呈藝》一書附録《〈春在堂全書〉流傳情況》中説:‘

據筆者掌握的材料,依次有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刻本、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刻本、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刻本、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刻本、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刻本、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刻本、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石印本、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刻本、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刻本、光緒間刻本。’謝超凡博士查閲大量文獻,做成此表,對瞭解《春在堂全書》版本大有幫助,功不可沒,然尚有所疏漏,如光緒八年(一八八二)二百七十五卷本,爲兩函六十四冊,就未被提及。我們認爲,《春在堂全書》收書四十種左右,是不斷增補形成的。多次刊印,除石印改變出版方式外,並非每次重新雕版,而是多據舊版或修或增,根據需要不斷刷印而成。

與今日之某版某次概念不盡相同。先有同治六年《群經平議》、同治九年《諸子平議》單刊本等,後彙刊爲《春在堂全書》,至光緒二十五年仍在增補,最後於光緒二十八年刊定。俞樾去世後,仍在增訂重刊,是爲近五百卷本。據查閲多種版本所知,最後的增訂重刊本收書也不盡相同。 俞氏名聲很大,著作甚多,過去曾不斷刊刻,僅單行本就不下百種。然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重印句讀本《群經平議》《諸子平議》,新式標點《古書疑義舉例》《茶香室叢鈔》等數種書之後,除《春在堂隨筆》《古書疑義舉例》重印數次外,俞氏的大多數論著未獲再版。《諸子平議》一直沒有經過整理的新式標點本。 由於種種原因,有關俞樾的研究一度受到忽視。二十世紀九十年

代中期以後,有關俞樾的研究成果逐漸增多:俞潤民、陳煦《德清俞氏》,張欣《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們》,馬曉坤《清季淳儒——俞樾傳》等傳記,均對俞樾的生平與著述有較詳細的介紹和研究;羅雄飛《俞樾的經學研究及其思想》、謝超凡《遊心與呈藝:晚清文化視閾下的俞樾及其文學著述》等論著,則從不同角度探討俞樾的思想、學術及文化成就,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等。 當代專門研討《諸子平議》的論著不多,王智忠、王其和等有專文討論訓詁和校勘之失,劉如瑛《諸子箋校商補》與《諸子平議》相關的有二十餘條,李香平《俞樾〈諸子平議〉研究》(暨南大學二〇一〇年博士學位論文)則爲最爲系統全面的研究成果。該文以《諸子平議》爲研究

對象,通過與王念孫《讀書雜志》、孫詒讓《劄迻》進行對比,探討了《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術語的使用與校勘、訓詁方法的運用上呈現的特點,分析了俞樾《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上的成就與不足。王其和《俞樾訓詁研究》則採用傳統語言學與現代語言學理論相結合、理論與文獻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對俞氏在校勘、訓詁、雅學等方面的成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析,而對《諸子平議》之不足進行實事求是的討論,‘俞樾校勘失誤例析’涉及一百條,‘俞樾訓詁失誤例析’涉及三十二條,相對系統而全面。 四、 本書的整理情況 俞樾治學以經學爲主,旁及子學、史學,文學創作頗豐,又精佛、道,擅書法,懂遊藝、雜耍,所涉內容廣泛,著述巨集富。他以‘通經

致用’爲學術宗旨,以‘梯梁後學’爲學術取向,講學近四十年,培養了衆多人才,對國學的傳承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其大膽質疑、兼收並蓄、務求通博的學術風範,對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也産生過重要影響,被陳寅恪譽爲‘一代儒林宗碩,湛思而通識之人’。然而,學界對他的研究並不充分,除了俞樾涉獵廣博,研究者限於學養,難以把握之外,重要的是至今沒有整理出一部全面彙編、校勘俞樾著述的全集。鳳凰出版社前社長、總編輯薛正興先生倡議整理《俞樾全集》,以《九九銷夏録》爲嘗試,以測知整理工作的難易及可以提升的空間,先後撰寫了《〈九九銷夏録〉點校本斷句標點疑誤舉例》《〈九九銷夏録〉點校本專名號討論》《〈九九銷夏録〉點校本誤字脫字

舉例》等文。可惜天不假年,薛先生於二〇一〇年九月病逝。而不久,《俞樾全集》列入了‘二〇一一—二〇二〇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 承鳳凰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姜小青先生的信任,命我尋找能承擔整理《俞樾全集》之人。二〇一二年十月,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學術年會在杭州召開,會前會後,我極力勸請汪少華教授擔此重任,而汪教授則以我相助爲前提條件。二〇一三年上半年,汪教授與鳳凰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同年八月,‘《俞樾全集》整理校點’獲批准爲‘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規劃重點項目’。汪教授在《孫詒讓全集》之《周禮正義》整理告竣之際,全身心投入《俞樾全集》的有關工作。因內容廣、難度大,故邀請了復旦大學傅傑

教授、《文獻》編輯部張燕嬰編審、江蘇師範大學喬秋穎教授、江蘇大學倪永明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謝超凡副教授、山東師範大學王其和副教授等共同承擔,也將《諸子平議》等書的整理任務交給了我。 儘管我曾策劃光緒末增訂重刊的《春在堂全書》影印出版,精裝七冊,撰寫出版説明及書評,於書末附録相關的俞樾研究資料,並承擔了二〇一〇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山東大學鄭傑文教授主持)中的‘(清)俞樾撰《諸子平議》三十五卷’整理與研究工作,但對其中的難度估計不足。該書引文之多,涉及各種研究文獻之廣,對其是非討論之複雜,標點斷句之疑惑,令我大費周章。 本書以鳳凰出版社《春在堂全書》本《諸子平議

》爲底本整理,參考蔡啓盛《春在堂全書校勘記》,參閲現代學者整理本諸子成果,訂正文字,參考中華書局句讀本以及吳懷德整理、李國鈞審閲的整理本等標點分段,同時參讀《讀書雜志》、於鬯《香草續校書》、孫詒讓《劄迻》、陶鴻慶《讀諸子劄記》、徐仁甫《諸子辨正》、徐復《後讀書雜志》、劉如瑛《諸子箋校商補》、董志翹《訓詁類稿》、王其和《俞樾訓詁研究》、李香平《俞樾〈諸子平議〉研究》等論著,略加校勘記;校樣排出後,再校底本,以訂正排版之誤,修正標點問題,適當增補校勘記等。校勘記重在校正底本的排印之誤、引文文字的可商之處及討論俞氏可能存在的誤校誤讀問題,簡明扼要,不作詳細考證。 最後,對已故薛正興先生曾給予的指導

和幫助銘感在心!衷心感謝姜小青先生、汪少華先生、倪培翔先生等的信任,讓我有機緣更加細緻認真地閲讀俞樾論著!衷心感謝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支持,讓我有更充裕的時間從事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書稿的編輯與排印工作也非常不易,謹向鳳凰出版社諸位前同事和凱建圖文排版公司的諸位朋友致以真摯謝意! 筆者雖黽勉爲之,然學力或有不逮,精力有所不濟,誠惶誠恐,遺誤難免,懇請專家學者不吝指正,以便修訂完善! 王華寶 二〇一七年十月初稿 二〇二〇年一月改定  

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標點符號運用能力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專名號的問題,作者李仁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三年級標點符號課程設計及實施情形。研究目的包括三項:(1)設計及實施適合研究者班級的標點符號課程。(2)探究所設計之標點符號課程的合宜性。(3)瞭解學生在標點符號課程的學習表現。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訪談、教學觀察及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整理,所獲致的結論如下:一、在課程實施歷程方面(一)「標點符號活用」、「直接引述和間接引述轉換」等討論,易造成學生混淆,不宜過早加入標點符號課程(二)「標點符號檢核表」對改善學生標點符號「使用習慣」問題有幫助二、在課程設計方面(一)《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網頁,適合做為標點符號教學補充說明及互相對照用的課

程素材(二)「教師自製教學ppt」課程素材符合「教學個別需求」,幫助學生完整學習(三)「標點符號課後學習單」搭配「標點符號書寫」題型效果佳,可提供教學者作為學生補救教學及改進教學的參考依據(四)具有「互動特性」的課程素材,加以適度的搭配教學活動,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能(五)具有明顯「動態性」特質的活動設計能吸引學生,受到學生喜愛(六)「標點符號急救站」活動能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及建立標點符號正確使用(七)具創作性的「製作標點小書」活動,能幫助學生充分聯想與記憶標點符號的「標示符號」三、在學生的學習表現方面(一)標點符號課程對於整體學生在「冒號」、「刪節號」的正確書寫及「分號」、「專名號」

的提升最為明顯(二)標點符號課程能提升焦點學生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改變學習態度(三)學生對於「閱讀長句」較沒耐心,容易出現標點符號「漏寫、誤答」情形,造成錯誤;「分號」、「專名號」的使用學生不易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