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賴瑛瑛所指導 許正賢的 公私協力的博物館營運模式─ 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行動者網絡為例 (2021),提出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者網絡、公私協力、利害關係人、社會創新、在地實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盧秀琴所指導 周奕柔的 培訓國小「蝴蝶小志工」以培養蝴蝶飼養與解說能力 (2021),提出因為有 蝴蝶園、服務小志工、蝴蝶飼養、解說能力、口語表達的重點而找出了 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私協力的博物館營運模式─ 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行動者網絡為例

為了解決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的問題,作者許正賢 這樣論述:

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肆虐全球,而臺灣的防疫政策從2020至2021年封鎖國境,使得國人無法出國旅遊,影響國內旅遊型態的變化。本研究對象黃金博物館位於水、金、九聚落,在疫情期間面臨著國際觀光客的驟減,聚落中的利害關係人在這變動中,出現各自的生存危機。由於黃金博物館有著地質公園豐富礦業的優勢,以及新北市政府與文化部的資源配給,透過這個品牌優勢,得以利用公私協力模式,成功地整合礦山聚落中,利害關係人彼此的強制通行點,遂而產生聚落觀光能動性。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為主,並利用「文獻分析」、「訪談法」、「參與式觀察」交叉使用,為黃金博物館的轉型策略,以三角驗證法進行資

料檢查。之中研究者將黃金博物館的公私協力作為行動者焦點:一是推動「參與式預算」,結合社區共創,加深聚落連結;二為規劃共創目標,以公私協力模式,將「導覽」置入於採購法標規中,串聯不同的行動者,以提升導覽正當化,透過上述兩者得以產生聚落的文化階序,同時增加文化部與新北市政府的資源提供。本研究結果發現,在COVID-19疫情下,公私協力的成功與否與各利害關係人的導覽與品牌曝光有關,由於在採購法融入三個軸線「歷史」、「地質」與「人文」的核心理念,並利用擴增實境、智慧導覽、人文影片以及藝術季等方式行銷。研究者依循行動者網絡的脈絡,找出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困境,搭建他們的強制通行點,共創礦山文化的聚落資源。

培訓國小「蝴蝶小志工」以培養蝴蝶飼養與解說能力

為了解決導 覽 解說員培訓 2022的問題,作者周奕柔 這樣論述:

自從108課綱改革後,國小自然領域著重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實作」,也重視環境議題的融入;許多國小學校內有蝴蝶生態園或生態教材園,除了提供課程教材外,也藉此培養國小學生愛護生態環境、尊重生命等觀念。 本研究所在之學校已於數年前成立蝴蝶生態園,每年會定期招募並培訓蝴蝶小志工,教導小志工飼養蝴蝶、了解蝴蝶生態外,能導覽外賓與學弟妹認識蝴蝶生態園,提升解說技巧與口語表達能力。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法,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實驗組為新招募之四年級的蝴蝶小志工24人,對照組為四年一班學童24人,一共有48位學童。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都有教導本校蝴蝶生態園的蝴蝶種類、食草、觀察飼養蝴蝶幼蟲等

;實驗組學童增加培訓教學,包含:蝴蝶生態園的養護、蝴蝶幼蟲的飼養與觀察、蝴蝶生態園的導覽解說等,為期一學年的時間,評量的研究工具有「蝴蝶知識小學堂測驗、昆蟲飼養紀錄、學習態度檢核、解說技能評估」。研究結果說明如下:一、在認知方面,實驗組學童經過培訓後,對於蝴蝶相關知識的學習明 顯優於對照組學童;對照組學童僅認識五大校蝶,對於其它的蝴蝶 都不熟悉。二、在情意方面,實驗組學童對於幼蟲死亡的經驗印象較深刻,較能體 悟生命的價值、蝴蝶羽化的辛苦;對照組學童大多沒有親自飼養蝴 蝶,體悟蝴蝶生命的價值較為淺薄。三、在解說能力與口語表達方面,實驗組學童經過導覽培訓後,飼養幼 蟲

經驗的解說非常豐富,講解蝴蝶種類內容也顯著進步,面對陌生 人不會緊張,發表非常有條理,部分個性內向的學生也變得比較開 朗。對照組學童沒有經過解說培訓,小組發表比較害羞,蝴蝶主題 報告內容也沒有實驗組學童報告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