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隔熱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屋頂隔熱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imLovell寫的 阿波羅13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班 蔡尤溪所指導 潘士揚的 老人福利機構資料統計及建築節能改善分析 (2013),提出屋頂隔熱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人福利機構、節約能源、通風、室內空氣品質、建築節能改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屋頂隔熱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阿波羅13號

為了解決屋頂隔熱板的問題,作者JimLovell 這樣論述:

  人類何時將重返月球?何時能登陸火星?觀往以知來,看半個世紀前的太空英雄如何在外太空奮鬥求生,用智慧和勇氣挑戰科技的極限。     一九七○年四月,阿波羅太空計畫的鼎盛時期,航太總署派遣洛威爾等三人駕駛阿波羅13號,執行美國的第三次登月任務。任務第三天,不明原因的爆炸重創太空船,造成大量氧氣和電力損失,太空人被迫進入登月艙暫避。故事的焦點不只在太空船,也寫出控制中心人員的殫精竭慮,寫出洛威爾親人的牽掛之情。在全國矚目之下,太空人與地面人員緊密配合,克服萬難而最終化險為夷。雖然這趟任務沒能成功登月,但太空船指揮艙落海的那一刻,真可說是光榮返航。     本書原著出版於一

九九四年,隔年同名電影上映,是一個以暢銷書改編成賣座電影的成功案例。今年阿波羅13號任務屆滿五十週年,太空事業正走向商業化,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二十世紀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時候,也是像探險家一樣,冒著生命危險走在科技發展的浪尖上;如今每天都有千千萬萬的旅客乘著客機往來世界各地,飛行早已是既方便又舒適的交通手段。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飛離地球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老人福利機構資料統計及建築節能改善分析

為了解決屋頂隔熱板的問題,作者潘士揚 這樣論述:

本論文調查台灣本島之老人福利機構建築數量、規模及類型等,發現其數量達到一千家以上,並統計分析其結果,從中選取12案例進行現場探訪,調查各案例機構之空調設備、熱水系統、使用行為等,並進行簡易的空氣品質量測,最後評估該機構是否有空氣品質、設備耗能及通風不足等問題。整理現場探訪調查結果,並計算出12案例機構之EUI值,分析各案例之設備、使用行為、通風等與EUI值間的關係。再從這12案例機構中選取其中2機構,並以建築能源模擬軟體eQUEST進行實際耗能模擬,以目標機構實際電費單來比較此耗能模型的準確性,最後依此耗能模型進行建築節能改善,比較此2案例機構之耗能改善前後所節省的耗能量及金錢。調查結果顯示

,都市化程度越高之地區,其老人福利機構之數量也越多。而從現勘12案例機構之EUI值分析結果得知,空調設備之效率、熱水使用之系統、建築使用行為及建築通風都與EUI值有直接的關係。而eQUEST模擬改善結果顯示,案例一將空調系統改為中央空調系統、加裝外氣風機,並將熱水系統改為熱泵熱水器後,全年花費金額可減少850,758元,相當於節省了39.1%的費用,案例二將空調設備更換成新型、高效率之吊隱式分離冷氣機、在頂樓加裝隔熱板及加裝排風風機,並將熱水系統改為熱泵熱水器後,全年花費金額可減少85,238元,相當於節省了19.8%的費用。研究顯示老人福利機構具有甚大的節能潛力,以空調、熱水、通風及隔熱為主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