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歌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山歌歌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清明寫的 客家口語詩詞寫作工具書:《客語韻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呂鈺秀所指導 官曉蔓的 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研究 (2020),提出山歌歌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家民謠比賽、客家音樂、民歌採集、中廣苗栗電臺、客家民謠研進會、《苗友(中原)》月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羅烈師所指導 李文宏的 傳承與限制:鬧熱打擂台對台灣客家山歌之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客家山歌、山歌比賽、鬧熱打擂台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歌歌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歌歌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客家口語詩詞寫作工具書:《客語韻書》

為了解決山歌歌詞的問題,作者徐清明 這樣論述:

  以前我以為──世界上就只有漢人的詩詞才有押韻,後來接觸到西方文化,才知道全世界各族群的詩詞,都講究押韻。所以,押韻係全人類共同的偏好,不是漢語獨有的專利。   傳統詩詞的創作者,一定會準備一本《詩韻》,譬如《詩韻集成》、《詩韻合璧》,這是一種工具書,帶給創作很大的方便。但是,客家話的韻與傳統詩韻有些出入,想要寫作客家詩詞,總是感覺韻腳字難尋。寫作傳統古典詩固然是文人雅士的興趣,不過,唐詩到今作品之豐富,不勞贅述,想要寫出超過前賢的作品,實在不簡單。加上,傳統詩詞的用詞遣句,與客家話有太多差異,所以我就想到用客家話來寫詩、寫山歌歌詞、寫創作童謠,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寫客家詩詞,要押韻

就要有一本《客語韻書》,這是我編寫這本韻書的原由。   語言是文學的基礎,早期漢書先生教下許多文讀的字音,除非有不同的用法,好比「青天白日」、「白頭公」;「白果」、「較直白」,前者讀pag,後者讀ped。不然,我認為那就是多餘的音,假使為了符合傳統詩韻的格律來設,就難免「削足適履」之譏。譬如「鳥」讀成niauˋ,「馬」讀成maˋ,「友」讀成iuˋ,「美食」讀成miˋsiid,「買菜」讀成maiˋcoi,有誰聽得懂?講出來人聽不懂,就失去語言的功能,所以應當要回歸語言,以語音為主。   本書分成56個韻類 合計188個韻目,全書含括使用說明、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附錄音標對照表、客家韻新編

童謠。   主編者簡介 徐清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結業,苗栗縣社區大學客語相關課程講師。 陰聲韻 一、之(-ii) ------ 1 二、稀(-i) ------- 2 三、姆(-e/ue)----- 6 四、花(-a)-------- 8 五、多(-o)--------10 六、夫(-u)--------12 七、雞(-ie)-------14 八、野(-ia)-------15 九、靴(-io)-------16 十、有(-iu )------18 十一、偷(-eu)------20 十二、包(-au)------22 十三、買(-ai)------24 十四、開(

-oi/ioi)--26 十五、龜(-ui/iui)--28 十六、瓜(-ua)------30 十七、嬌(-ieu)-----31 十八、叼(-iau)-----32 十九、乖(-uai)-----33 陽聲韻 -m 廿、 針(-iim/m) ---34 廿一、心(-im)-------35 廿二、砧(-em/iem)---36 廿三、甘(-am)-------38 廿四、尖(-iam)------40 -n 廿五、真(-iin/n)----41 廿六、斤(-in)-------42 廿七、丁(-en/uen)---44 廿八、山(-an/uan)---46 廿九、官(-on/ion)--

-48 卅、 溫(-un)-------50 卅一、天(-ien)------52 卅二、軍(-iun)------54 -ng 卅三、冷(-ang/uang)-56 卅四、腥(-iang)-----58 卅五、方(-ong)------60 卅六、風(-ung/ng)---62 卅七、香(-iong )----64 卅八、弓(-iung)-----66 入聲韻 -b 卅九、濕(-iib)------67 四十、急(-ib)-------68 四一、屑(-eb/ieb)---69 四二、甲(-ab)-------70 四三、接(-iab)------71 -d 四四、質(-iid)------

72 四五、必(-id)-------73 四六、黑(-ed/ued)---74 四七、八(-ad/uad)---75 四八、割(-od/iod)---76 四九、出(-ud/iud)---77 五十、缺(-ied)------78 -g 五一、赤(-ag/uag)---79 五二、各(-og)-------80 五三、竹(-ug)-------81 五四、遽(-iag)------82 五五、腳(-iog)------83 五六、肉(-iug)------84   【附錄1】音標符號對照表--------------------86 【附錄2】客家韻 新編童謠----------------

-95 【跋】楊政男--------------------------------141  

山歌歌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雲南山歌一向具有“大膽”、“激情”、“奔放”的特色,這首歌完全符合,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頭腦是有點“小邪惡”的人大多數能聽懂每句歌詞所包含的不同意思。山歌教的山歌一向都是走這條思路的,比起其他歌曲來說他們的歌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不做作,不拉音,這才是雲南山歌的靈魂所在。

下面是《現打斑鳩現鉗毛》的歌詞,體現一下:
瘦婆娘:小哥哥來聽妹來說,莫嫌妹子瘦戳戳,瘦人的身材多苗條,你聞幹屁都聞不著
雷敏敏:太陽出來紅丟丟,我有一窩小斑鳩,這只斑鳩嘴最攙,專吃妹家小泥鰍
胖婆娘:小傢伙來聽我說,咋個撒尿當水喝,妹子脾氣生得怪,把你拿了透根割
雷敏敏:這個胖婆不知羞,咋個要來逮斑鳩,小心斑鳩飛起來,啄著你家小泥鰍
胖婆娘:小哥說話給害羞,你說有窩小斑鳩,當心小妹逮著你,挨毛拔光身體補
雷敏敏:胖婆娘來莫囂張,我有一桿小手槍,我把槍口對準掉,打在你的腦門上
胖婆娘:妹家房前為你開,只要你敢飛過來,不信你就試試瞧,現打斑鳩現鉗毛
雷敏敏:站在高山打一槍,槍聲響起震四方,捂著耳朵聽見響,震得胖妹喊心慌

胖婆娘:你有一桿小手槍,我也有得手一雙,你有槍口對准我,撕做兩半丟一旁
雷敏敏:管你甘心不甘心,白日青天發神經,今晚鬧到你認輸,三日不想吃頓飯
瘦婆娘:不甘心來心不甘,妹子想你好幾晚,今日總算得見你,問你給會打幹絆
雷敏敏:前晚我到小妹家,望見小妹生娃娃,粗腳大手就彷我,細皮白肉像他媽
瘦婆娘:這個小哥莫自誇,年小身體實在差,不信你就等著瞧,整了胯乍胯乍喊爹媽
雷敏敏:勸你小妹莫去嫖,嫖上性病難治療,小妹生病看見著,閻王要你命一條
胖婆娘:昨日我到大哥家,望見大哥切乾巴,大哥乾巴你不切,一直按著胯襠抓
雷敏敏:胖婆娘來胡亂說,當著觀眾撒爛藥,你神經錯亂來勾我,脫掉褲子來嚇我
胖婆娘:勸你小哥莫貪花,貪出病來多肉麻,姐姐我來見著你,腦髓不重把桿爬

山歌三人組

山歌三人組,亦被稱為「雲南三寶」和「猥瑣山歌三人組」,是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的民間雲南話山歌組合,組合中的三人均為當地的農民,分別為「胖婆娘」張建翠、「瘦婆娘」李文仙與雷敏敏。三人以昆明腔雲南話演唱了多首男女調情的山歌,歌詞中不乏有大膽的性愛、色情暗示。在他們主演的山歌專輯MV中,雷敏敏通常居於胖瘦兩「婆娘」之中,三人相互對唱,並隨著音樂的節拍不斷煽情地扭動身體。MV的背景往往只有山坡、綠地與竹林。2006年,該組合的誇張表演被網民上傳到了網際網路上,從而開始了在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上的快速傳播。中國大陸的眾多大型論壇均曾出現過相關的主題討論區,如百度貼吧的「山歌」吧、天涯社區的「山歌教」等等。

但實際上三人只是臨時一起唱歌,並非固定組合,稱之為「三人組」是一種誤解。例如雷敏敏與高碧波,馬麗波合作次數更多。

歌曲列表

給你捏了喊老娘
青水龍潭插竹竿
兩個婆娘一個郎
新潮褲子倒著穿
現打斑鳩現鉗毛
兩個都是發情貓
專抓我的小冤家

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研究

為了解決山歌歌詞的問題,作者官曉蔓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作為課題,研究資料為1967年史惟亮與許常惠進行民歌採集運動之採錄成果,目前留存下來的全省客家民謠比賽錄音,存於《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以及《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兩批檔案中。這批錄音意義非凡,不但能夠忠實的還原當年的比賽,展現1960年代人們演唱客家歌謠以及比賽的盛況,更能具體幫助史學家了解1967年苗栗客家人的生活景況。本論文分為三部分撰寫,第一部分探討「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的歷史源流,並透過文獻的蒐集與比對,建構起1960年代苗栗客家山歌的發展狀況。第二部分為梳理民歌採集與全省客家民謠比賽之間的關係,並還原

這場賽事的樣貌,以及刻劃比賽中的五種角色,主持人、評審、伴奏、參賽者以及觀眾。第三部分研究客家民謠決賽中的歌謠,以9位獲獎者演唱之曲調進行採譜分析,於歌詞結構與內容、虛字、襯字,以及節奏、音程、旋律等方面進行觀察,呈現客家民謠與社會背景之間的關係和客家音樂發展之脈絡。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距今54年,是臺灣第一筆留下有聲資料的山歌比賽,本論文透過此錄音,追溯客家民謠比賽的源頭,並透過比賽的相關人物,型塑客家音樂活動的發展脈絡,呈現全省客家民謠比賽的社會背景與音樂變化,反映客家社會文化的轉變。

傳承與限制:鬧熱打擂台對台灣客家山歌之影響

為了解決山歌歌詞的問題,作者李文宏 這樣論述:

2003年客家委員會成立了「客家電視台」,同時也開播了「鬧熱打擂台」客家歌謠比賽節目,十七年來,將山歌透過電視媒體傳送,成為客家歌謠推廣與傳承功能上重要的媒介。惟節目的比賽及評審規定之比賽規則,使原本具有樸實和富有客家情感獨特韻味的客家山歌,產生了表現方式的變遷與限制,並在客家族群山歌互動的脈絡下,逐漸轉變成系統化山歌的表現形態,期盼透過本研究,擺脫制度上的限制,逐步找回客家山歌自然韻味的美感,有助於對傳統韻味山歌的傳承與延續。本論文分五章,以「鬧熱打擂台」節目之山歌比賽為主軸,剖析台灣客家山歌的演變歷程:第一章「緒論」內容陳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流程與架構、研究範圍及限制。第二章

「客家山歌與比賽」探討客家山歌的老山歌、山歌子、平板三大調之源流、當代山歌發展現況與研究及山歌比賽的源起與發展。第三章「鬧熱打擂台節目」則從節目之歷史沿革談起,探究歌唱比賽節目的主要角色、主持人、評審、參賽者訪談內容等及從節目比賽制度說明及客家山歌班與節目之關係。第四章「鬧熱打擂台山歌比賽」,以筆者學習山歌背景起底,再至學習成果,並以親身參與「鬧熱打擂台」傳統組完整賽事的經歷,論述節目對客家山歌的影響及賽後的發展動向,再論當代客家山歌的新思維。第五章「結論」透過本文的資料整合、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分析當代客家山歌傳承的限制因素,探討「鬧熱打擂台」影響客家山歌變遷的原因。並以親身參與觀察的過程

,對「鬧熱打擂台」山歌比賽研究作出結論,並以傳唱客家山歌薪傳師的角度,對客家山歌推廣與傳承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