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資源回收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南華大學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 劉華宗所指導 陳惠文的 資源回收基層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 (2016),提出岡山資源回收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源回收、志工、永續發展、慈濟環保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王志弘所指導 黃大祐的 垃圾的倫理化?台北都會區垃圾治理與資源回收體制的轉型 (2012),提出因為有 垃圾、資源回收、治理、倫理、主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岡山資源回收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岡山資源回收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資源回收基層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

為了解決岡山資源回收場的問題,作者陳惠文 這樣論述:

  我國於1974年7月26日,總統公布實施「廢棄物清理法」,由此開始,相關單位對於廢棄物的管理辦法不斷的進行修正,期間也實施了許多與廢棄物有關的政策,例如垃圾分類、強制回收、設置資源回收桶、焚化爐的啟用、四合一計畫、專用垃圾袋的使用等等,其目的都是為了將隨著時代進步而產生的廢棄物做妥善的處置。而穿梭於資收站,不畏回收物的髒亂與惡臭,總是汗流浹背的志工身影為何能夠長期的出現其中?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從「自我成長」、「利他因素」、「人際追求」、「休閒動機」與「宗教信仰」五個面向,透過相關文獻分析及與慈濟環保站、里鄰資收站的環保志工進行深度訪談,最後整理分析結果作彙整歸納的陳述,來探討資源回收

基層志工參與動機為何,進而提供政府環保相關單位政策規劃及推動之參考。  根據訪談結果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一、在自我成長方面:環保志工在進行資源回收工作中,學習了回收物如何分類、如何做事先的處理、分辨哪些是回收物等等,對於回收的意義有更深的體會,因此能夠付諸於行動,身體力行環保的生活,環保志工們也因此從志工的工作中獲得了自我肯定。二、在利他因素方面:環保志工以能夠為地球、為社會、為社區、為資收站服務而感到榮耀,另外還能夠將正確的環保知識傳授給家人,期望人人都能夠確實做好資源回收的工作,所以環保志工願意持續為大家服務。三、在人際追求方面:環保志工進入資收的團體,都交到了許多朋友,彼此的關心使環保

志工深刻感受到志工們就像是一家人。四、在休閒動機方面:環保志工們參與了資收的工作後認為生活更加充實,像是一家人的環保志工們彼此分享,彼此學習,也因此擴展了生活的視野,增加了愉悅感,此外,活動了筋骨,也使身體更加健康。五、在宗教信仰方面:慈濟環保站的環保志工追隨證嚴法師在環保方面的理念,所以願意到環保站擔任環保志工;而非宗教性質的里鄰資收站其環保志工並未受到本身信仰的宗教影響。

垃圾的倫理化?台北都會區垃圾治理與資源回收體制的轉型

為了解決岡山資源回收場的問題,作者黃大祐 這樣論述:

長久以來,垃圾都是都市環境治理的重要課題,消費社會降臨而與日俱增的固體廢棄物,更釀成都市環境治理的危機。本文首先爬梳台北市垃圾處裡的轉變,勾勒1980年代起經歷的掩埋場飽和及焚化爐公害的兩次垃圾危機。為了紓解危機,台北市將垃圾終端處理方式由掩埋轉向焚化,繼而轉變成當前倡導資源回收的全民運動。本文主張,這個轉變過程透露了一個兼具條理秩序和道德意涵的「垃圾倫理化」趨勢,資源回收是一種塑造垃圾秩序的新機制,讓民眾知曉不同垃圾的特性和處理方式,同時進入了環境主義論述下的垃圾減量和愛惜資源倫理觀。再者,不同的資源回收場域也日益增加,除了公部門接手資源回收工作,慈濟等民間宗教團體、私人企業回收場也慢慢興

起,替代了傳統的拾荒,這些場域都展現了不同的垃圾處理秩序和邏輯。「垃圾倫理化」的治理趨勢轉變,促使台北市處理垃圾的日常生活實踐有了變化。市政府為了推展資源回收工作,發展了一套更細緻的治理術,以改變民眾生活習慣為目的,令垃圾治理術深入了民眾日常生活,並要求民眾承擔更多的減量、分類、等待回收的工作與職責。市政府不同於過去掩埋與焚化爐對於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的偏執,晚近的資源回收體制則在技術之外,建立起社會面的垃圾處理之道。進步的城市必須要有文明的垃圾治理術以為搭配。近年來,乾淨的都市空間和環保意象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競爭與行銷的利器,垃圾作為環境清理的主要對象,必須展現其「棄之有道,處之有方」。然而本文也

發現,市政府雖以綠色環保作為民眾從事資源回收的道德號召,據以建立資源回收體制,但是,實際的回收實踐則展現了多重的主體樣貌,而非完全遵循垃圾治理的規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