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國小課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 王清思所指導 黃意靜的 兒童哲學與經典教育結合之研究 : 以「兒童哲學親子經典討論班」為例 (2018),提出崇德國小課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兒童哲學、經典教育、兒童哲學親子經典討論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楊昌斌、鄭芳梵所指導 鄧政偉的 增強式訓練對優秀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表現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增強式訓練、排球專項體能、運動自覺量表、優秀排球選手的重點而找出了 崇德國小課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崇德國小課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兒童哲學與經典教育結合之研究 : 以「兒童哲學親子經典討論班」為例

為了解決崇德國小課表的問題,作者黃意靜 這樣論述:

傳統的兒童讀經教學多以反覆帶讀的方式進行,本研究嘗試運用兒童哲學團體探究之方式,透過閱讀、提問、票選、討論、反思之方式進行經典探究,期望透過兒童哲學團體探究之方式,討論經典內涵之現代價值與意義。本研究以「兒童哲學親子經典討論班」( 簡稱「親子討論班」) 12次上課之情形為例,探討兒童哲學 ( P4C ) 團體探究在親子討論班實際運作之歷程與結果,以供未來有志於兒童哲學、教學創新或經典教育等教師之實務經驗之參考。透過「親子討論班」經典探究過程的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結論如下 :一、親子是可以共同探究經典,交流知識和經驗,親子共同探究可使討論過程更富深度和廣度。二、透過P4C團體探究與經典對話,讓經

典在討論中融入個人生命,體現其現代價值和意義。三、在團體安全氛圍的討論中,議題的展開提供親子情感交流的空間和管道,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做法。四、團體探究的歷程,讓大家重新建構對經典內容的認識,感受到思考和討論的樂趣。

增強式訓練對優秀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表現之研究

為了解決崇德國小課表的問題,作者鄧政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了解增強式訓練方法對於排球選手在專項體能上的影響,以文獻為基礎並經專家審查加以調整,設計10週的增強式訓練課表。增強式訓練項目包含定點跳躍、木箱訓練、單腳跳、雙腳跳和伏地挺身。訓練時期則分為五個階段:基礎期、增強期、適應期、爆發期和巔峰期,每一階段為期2週。以66名國內大專公開一級男子排球校隊為實驗對象,以隨機方式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每週3次的增強式訓練。介入過程中,則以運動自覺量表評估選手的接受程度,並進行滾動式修正訓練課表。研究數據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和詹森-內曼法分析。研究發現不同位置的研究對象在身體測量上有差異,但專

項體能無顯著差異。介入10週增強式訓練後,實驗組在垂直跳、助跑跳、立定跳遠、羽球擲遠、柔軟度和9公尺3次折返的專項體能顯著優於控制組。30公尺衝刺部分,實驗組少於4.9911秒時顯著優於控制組,但800公尺速耐力在兩組並無顯著差異。表示本研究所設計之增強式訓練課程能有效提升速度、彈跳力、上肢力量、敏捷性和柔軟度的表現,但對速耐力無顯著影響。本增強式訓練方案可結合排球訓練計畫,具有方便與實用性,對於優秀排球選手提升專項體能具有成效,而藉由體能數據資料庫的建立,提供選手與教練訂定訓練目標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