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鉸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工業鉸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木工技能速成一本通 和吳偉國的 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上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崧燁文化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陳狄成所指導 黃冠惟的 利用田口方法對樞軸進行最佳化設計參數分析 (2021),提出工業鉸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樞紐軸承、扭力測試、田口方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張國明、劉永田所指導 陳建銘的 終端順滑模態控制於具液壓式放大機構之壓電進給刀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壓電致動器、波紋管位移放大機構、分數階、適應性、終端順滑模態控制、干擾觀測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工業鉸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工業鉸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木工技能速成一本通

為了解決工業鉸鏈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木工是傳統工種,在建築、裝飾裝修、傢俱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面向一線工人,介紹了木工材料、木工識圖、常用木工工具等基礎內容,著重介紹了木工接合、塗裝、裝飾裝修木工操作以及傢俱生產等內容。同時,根據技術工人的實際需求,結合常用木工工具及設備,提供了大量實際操作的教學視頻,讀者可以直接學習的仿製。   《木工技能速成一本通》注重基礎,深入淺出,使讀者可以快速入門,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巧,適宜廣大木工朋友參考學習。

利用田口方法對樞軸進行最佳化設計參數分析

為了解決工業鉸鏈的問題,作者黃冠惟 這樣論述:

本文旨在探討新型樞紐結構之扭力衰減趨勢,以盤型彈片厚度、轉軸干涉量、表面加工處理、潤滑油 脂種類為主要參數因子,執行多組實驗測試並將數據結合田口方法分析相互驗證求出其最佳參數設計組合,再將此最佳參數組進行實驗測試,其優化之實驗數據與原實驗組之數據比對後有較優異的扭力衰減趨勢,與田口方法分析得出之結果一致。 實驗結果顯示,以田口方法分析得出最佳參數設計組合之扭力衰減率相比其他組實驗數據有著更好的表現,其衰減率在搖擺50000次後最低可達到正反向扭力衰減率平均值0.4%,透過因子效應分析得出潤滑油脂種類對於扭力衰減具有較大之影響,轉軸干涉量因其搖擺數次造成表面摩擦係數減少則影響

較低,盤型彈片厚度會改變其剛性大小進而影響扭力,在表面加工硬度表現上無電鍍層衰減趨勢較明顯,其次為無電解鎳鍍層,表面再經由熱處理後則可達到較穩定之扭力衰減趨勢。

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上冊)

為了解決工業鉸鏈的問題,作者吳偉國 這樣論述:

  本書分上下兩冊,從工程設計角度出發,上冊詳細梳理和論述了操作與移動兩大主題概念下的現代工業機器人系統總論,工業機器人操作臂系統設計基礎、工業機器人操作臂機械系統機構設計與結構設計;下冊詳細梳理和論述了工業機器人操作臂系統設計的數學與力學原理、工業機器人操作臂機械本體參數識别原理與實驗設計、工業機器人操作臂驅動與控制系統設計及控制方法、工業機器人用移動平臺設計、工業機器人末端操作器與及其換接裝置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的模擬方法、面向操作與移動作業的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與應用實例、現代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總論與展望等內容。   本書為上冊內容。   本書適合於機器人相關研

究方向的大學高年級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從事機器人創新設計與研發的研究人員、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終端順滑模態控制於具液壓式放大機構之壓電進給刀座研究

為了解決工業鉸鏈的問題,作者陳建銘 這樣論述:

壓電致動器因具備體積小、高精密、響應快、高剛性,且無摩擦力及背隙等優點,廣泛地運用於各種精密機械工業如精密定位系統等,但其伸縮行程有限,故常需加入一位移放大機構來改善其有效行程。本研究利用兩個不同截面積之波紋管與液壓所構成的位移放大機構,建構加工機之進給刀座。首先,進行基礎特性實驗,施加50 V至壓電致動器,刀座所產生之位移為42 μm,位移放大率達4.6倍,有別於鉸鏈式位移放大機構,具有高剛性及響應快的優點。接著,為克服壓電致動器之非線性遲滯特性(Hysteresis),運用三種控制法探討其對於某一漸減振幅之加工路徑的追跡特性,其一為具有強健性的順滑模態控制(Slide mode cont

rol, SMC),其次為適應性分數階快速積分終端順滑模態控制(Adaptive fractional-order fast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AFOFITSMC),最後為基於干擾觀測器之分數階快速積分終端順滑模態控制(FOFITSMC based on a disturbance observer, FOFITSMC-DO).根據鑑別率為81.13 %的非線性系統,針對最大振幅為40 μm的加工路徑進行追跡模擬的結果,SMC、Adaptive FOFITSMC、FOFITSMC-DO三者的穩態誤差分別為3 μm、0.3 μm、0.

28 μm.最後,建構myRIO 1900即時控制系統,以加工路徑的控制點數為20000,進行控制實驗的結果,三者的初始追蹤誤差分別為5 μm、3 μm、3 μm,最後的追蹤精度分別為0.13 μm、0.03 μm、0.03 μm,但AFOFITSMC具有較大之抖振現象,而FOFITSMC-DO卻良好的抑制抖振現象,證明FOFITSMC-DO最適合應用於本研究之具液壓式位移放大機構之刀座的追蹤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