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硝酸濃度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市售硝酸濃度m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發永寫的 水質工程學實驗、實踐指導及習題集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 黃志彬所指導 林彥志的 複合薄膜化金屬觸媒處理廢水中高濃度硝酸鹽氮之可行性評估 (2021),提出市售硝酸濃度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硝酸鹽氮、觸媒、活性碳、還原、氮氣選擇性。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劉敏信所指導 黃冠維的 利用現地化學還原法及生物整治法降解地下水三氯乙烯污染物 (2021),提出因為有 乳酸亞鐵、現地化學還原法、生物整治法、三氯乙烯的重點而找出了 市售硝酸濃度m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市售硝酸濃度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質工程學實驗、實踐指導及習題集

為了解決市售硝酸濃度m的問題,作者李發永 這樣論述:

  水質工程學實驗、實踐技術對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雖然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水處理實驗技術的指導教材,但是總體而言對實驗、實踐環節的概況介紹還不夠全面,另外,各個大學院校的實驗設備差異較大,沒有統一的教材,各學校傾向於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編教材供學生在校內使用。   本教材的編寫旨在培養學生使用水質工程學實驗儀器、設備的相關能力。同時,透過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和科技創新能力。  

複合薄膜化金屬觸媒處理廢水中高濃度硝酸鹽氮之可行性評估

為了解決市售硝酸濃度m的問題,作者林彥志 這樣論述:

含硝酸鹽氮(NO3-N)廢水的排放,對環境以及人們的健康可能會造成危害。常見的高濃度 NO3-N 處理方法如生物脫硝,具有佔地面積較大、生物污泥多、反應速率慢、需額外添加碳源等缺點。反之,若使用觸媒還原來處理 NO3-N,則具有反應快速、所需面積較小、不產生污泥等優勢,可為用地不足的工廠提供新的解決方案。而本研究在反應過程中,添加了脫硝觸媒(DNC)進行反應,此觸媒是以活性碳(AC)為基材,在表面披覆了多種金屬氧化物,形成複合薄膜化金屬的觸媒。而觸媒表面所負載的多種金屬氧化物,有助於提高催化能力,並且在反應過程中,添加硫代硫酸鈉(Na2S2O3)作為還原劑共同反應。透過一系列的實驗與分析,來

評估此組合應用於 NO3-N 去除的可行性以及最佳的反應條件,並測試應用在實廠工業廢水中的去除率、氮氣選擇性及加藥成本。在可行性評估時,分別使用 AC、DNC,進行連續 5 批次的實驗對照,而僅有使用了 DNC 的實驗組,不會隨著反應批次增加而使 NO3-N 去除率下降,且反應後所產生的 NH4-N 濃度皆低於使用 AC 的實驗組,此差異的原因可能與 DNC上披覆的金屬氧化物有關。並經由實驗得知,當使用 DNC 與硫代硫酸鈉,用於去除 NO3-N 時,最佳的初始 pH 為 9,反應溫度對結果的影響並不明顯,DNC 的添加量為反應總體積的9 %至 16 %即可。而當初始 NO3-N 大於 1 g

/L 時,添加的硫代硫酸鈉為 NO3-N 濃v度的10 倍 (w/w)時,能夠達到約 80%去除率,而初始 NO3-N 為 300 mg/L 的時,硫代硫酸鈉則需添加至 NO3-N 濃度的 15 倍 (w/w),才能達到約 80%去除率,但再持續添加更多的還原劑,對於去除率的提升,效果並不明顯。而將前述較佳的操作條件應用於實廠工業廢水中時,反應的結果與先前的實驗相符,在去除率為 80%的情況下時,其氮氣選擇性經計算皆為 100%。而當市售的純度為 99 %的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每公斤單價為 16 元時,去除公斤的NO3-N,所產生的加藥成本約為 308 元,相對其他化學加藥

方式具有競爭力。

利用現地化學還原法及生物整治法降解地下水三氯乙烯污染物

為了解決市售硝酸濃度m的問題,作者黃冠維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VIII致謝 XI目錄 XII表目錄 XV圖目錄 XVI 第一章 緒論 181.1 研究緣起 181.2 研究目的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2.1 三氯乙烯之簡介 212.2污染土壤主要整治技術 232.2.1現地化學氧化法 (In-situ Chomical Oxidation, ISCO) 232.2.2 生物整治法(Bioremediation) 242.3 厭氧還原脫氯介紹 272.3.1 生物性厭氧還原脫氯 272.3.2非生物性厭氧還原脫氯 312.4結合現地化學還原法與生物整治法之相

關研究 33 第三章 材料與方法 373.1 研究架構 373.2 現地地下水特性分析 413.2.1現地地下水基本特性 413.3自製乳化液試驗 433.3.1 最適乳化劑種類組合試驗 433.3.2 自製大豆油乳化液穩定性試驗 443.3.3 複合型乳化劑比例試驗 463.4自製脂肪酸酯乳化液試驗 463.5 乳酸亞鐵添加比例試驗 493.5.1 乳酸亞鐵對地下水特性影響試驗 493.4.2 乳酸亞鐵還原三氯乙烯成效評估試驗 503.6微生態試驗模場(Microcosm)建立流程 523.6.1 微生態模場建立組別種類 523.6.2 不同種類微生態模場建置

方式 533.7 微生態試驗模場(Microcosm)分析方法概述 573.7.1 即時水質參數分析方法 573.7.2 水質環境參數 583.7.3 關切污染物與其代謝產物 613.7.4 微生物菌項 623.8現場生物模場試驗 663.8.1 現地生物模場概述 663.8.2 現地生物模場藥劑注入方式 693.8.3 現地生物模場成效評估方式 703.8.4現地生物模場藥劑灌注作業 743.8.5現地生物模場成效評估 743.9使用藥品與分析儀器 7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814.1 自製乳化液配置成果 814.1.1最適乳化劑種類組合試驗成果 814.1

.2自製大豆油乳化液穩定性試驗 824.1.3複合型乳化劑比例試驗 854.2自製脂肪酸酯乳化液最佳配比試驗成果 874.3 添加乳酸亞鐵對地下水水質影響評估 90(1) 乳酸亞鐵對於 pH 值之影響 90(2) 乳酸亞鐵對於 ORP 之影響 91(3) 乳酸亞鐵對於 DO 之影響 93(4) 乳酸亞鐵對於 EC 之影響 944.4乳酸亞鐵還原三氯乙烯成效評估 954.5微生態試驗模場(Microcosm)成效評估 974.5.1 即時水質參數之變化 974.5.2 水質環境參數之變化 1014.5.3關切污染物與其代謝產物降解成效評估 1054.5.4 微生

態模場菌相分析 1104.6現地生物模場試驗 1124.6.1場址地下水現場水質及TOC濃度變化 1124.6.2 場址地下水一般水質項目變化 1184.6.3 場址地下水關切污染物濃度變化 1214.6.4 現地生物模場菌相分析 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5.1 結論 1275.2 建議 131參考文獻 133 表目錄表 2.1三氯乙烯之理化性質 22表 3.1 某場址地下水水質特性分析 42表 3.2 供試乳化劑基本資訊 44表 3.3 乳化劑添加比例組合試驗表 44表 3.4 乳化液及最佳組合乳化劑比例試驗 45表 3.5 乳化劑A與乳化劑B比例試

驗配比表 46表 3.6 市售脂肪酸酯主要成分表 47表 3.7 脂肪酸酯試驗組別 48表 3.8 乳酸亞鐵主要成分表 50表 3.9 乳酸亞鐵基本性質分析項目 50表 3.10 乳酸亞鐵三氯乙烯試驗組別 51表 3.11 微生態試驗模場組別相關資料 56表 3.12 各項試驗分析方法 64表 3.13 還原脫氯菌種之電子利用形式彙整 65表 3.14 功能性脫鹵菌種DHC及DCA1之彙整 65表 3.15 模場試驗注藥前水質檢測成果 69表 3.16 現場水質採樣頻率及項目 76表3.17 使用藥品資料 77表 3.18 使用器材資料 79表 3.19 名詞簡稱對

照 80表4.1 乳化劑組合與比例試驗結果 81表 4.2 不同食用油及乳化劑比例模擬注入地下水後穩定性試驗成果彙整表 84表 4.3 Simple Green與脂肪酸蔗糖酯比例試驗結果 85表 4.4 自製乳化液最佳配比 86表 4.5 自製脂肪酸酯最佳成分比例 89表 4.6 微生態模場qPCR分析結果 111表 4.7 現地模場試驗一般水質檢測結果 120表 4.8 現地模場qPCR分析結果 126 圖目錄圖 2.1三氯乙烯及其他降解產物之化學結構 23圖 2.2 生物性厭氧還原脫氯程序 28圖 2.3 TCE形成乙烯過程中的功能性基因 30圖 2.4 三氯乙

烯生物及非生物還原脫氯過程 32圖 2.5 乳酸及零價鐵試驗組別之反應成效 33圖 2.6 乳酸及零價鐵試驗組別之產物分析結果 35圖 2.7 現場設備設置 36圖 2.8 藥劑注入設備設置 36圖 2.9 管線設置 36圖 2.10 藥劑存放 36圖 3.1 研究架構(1/2) 39圖 3.2 研究架構(2/2) 40圖3.3微生態試驗模場建立情形 55圖 3.4 陰離子分析圖譜 61圖 3.5 模場監測井及整治井分佈狀況及注藥前背景水質調查結果 68圖 3.6 模場區域土壤質地調查結果 71圖 3.7 傳統灌注井及雙封塞滲透灌注工法藥劑傳輸差異 72圖 3.8雙

封塞灌注方式照片及示意圖 73圖4.1不同食用油及乳化劑配比模擬注入地下水後穩定性試驗成果照(1/2) 83圖4.2不同食用油及乳化劑配比模擬注入地下水後穩定性試驗成果照(2/2) 84圖 4.3 脂肪酸酯試驗成分比例及乳化效果比較(1/2) 88圖 4.4 脂肪酸酯試驗成分比例及乳化效果比較(2/2) 89圖 4.5 不同體積比之乳酸亞鐵對地下水pH值之影響 91圖 4.6 不同體積比之乳酸亞鐵對地下水ORP值之影響 92圖 4.7 不同體積比之乳酸亞鐵對地下水DO值之影響 94圖 4.8 不同體積比之乳酸亞鐵對地下水EC值之影響 95圖 4.9 乳鐵亞鐵還原三氯乙烯試驗

96圖 4.10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pH值變化 99圖 4.11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ORP之變化 99圖 4.12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DO變化 100圖 4.13 微生態模場各組別之EC變化 100圖 4.14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TOC變化 103圖 4.15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硝酸鹽之變化 103圖 4.16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亞硝酸鹽之變化 104圖 4.17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硫酸鹽之變化 104圖 4.18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TCE去除效率 108圖 4.19 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cDCE產生量 108圖 4.20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tDCE產生量 109

圖 4.21各組微生態試驗模場之VC產生量 109圖 4.22、現地模場試驗各監測井注藥前後TOC濃度變化 116圖 4.23、現地模場試驗各監測井現場水質參數變化 117圖 4.24 現地模場試驗各監測井VOC濃度及TOC濃度對照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