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繳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幼兒園繳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田嶋英子寫的 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二版):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 和李政亮的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繳費登記-新人首單立減十元-2022年8月|淘寶海外也說明:學員繳費退費登記本檔案薄課時表幼兒園學費學生開學印刷信息報名培訓學校教育招生管理輔導班課時表記錄本. 新品秒殺. ¥. 7.5. ¥10. 已售43件. 6評價. 幼兒園學生繳費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夏日出版所出版 。

南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 江品俞、范惟翔所指導 林宏弦的 敘說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後的經營模式變革之初探究-以臺南市為例 (2021),提出幼兒園繳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私立幼兒園、準公共化幼兒園、經營模式變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黃源協所指導 張惠雯的 非營利幼兒園營運的挑戰與因應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非營利幼兒園、經營管理、融合教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幼兒園繳費的解答。

最後網站爸曬私幼繳費單勸「生小孩前要三思」 網嗆別牽拖:自己選的則補充:小朋友的幼兒園分為公立、私立、準公共化、非營利等等,政府也大力推動相關補助,一名爸爸就在網上分享一張小孩就讀私幼的繳費單,光是單月就必須繳4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幼兒園繳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二版):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

為了解決幼兒園繳費的問題,作者田嶋英子 這樣論述:

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是習慣與品格!   ‧想上廁所卻忍著不說→遇到問題,用「壓抑」來面對   ‧不會說善意的謊言→缺乏「同理心」,容易「自我膨脹」   ‧不會自我讚美→缺乏「自信」,不認同自己的優點   ‧總是撐到最後一刻才交作業→不貼心,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一被讚美,就想有獎賞→一旦「沒有獎勵」,就會心生不滿   ‧為孩子整理房間→覺得侵犯別人界線沒什麼大不了   ‧幫孩子送東西到學校→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總是臨時抱佛腳→遇到困難時,選擇「逃避、擺爛」   ‧不放過任何一個試吃攤位→無法分辨「想要與需要」   本書不是教導你養出一百分的小孩,而是教你如何不

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造成的影響,接著再告訴你「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媽寶男、公主病、阿宅、啃老族的36計。   身為父母的你,需要知道好成績不代表人緣好、能力好,高學歷不等於高成就、高收入,當大學生、高學歷「滿街跑」,畢業證書成了一張「繳費證明」後,除了在乎孩子的成績,你更應該教育孩子比讀書和成績更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斷絕壞習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改變教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 本書特

色   ●佳音電台「真愛在我家」專訪   ●漢聲電台「天亮就出發」專訪   ●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內容提綱契領的說明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當發現孩子有這些壞習慣時,家長要注意唷!   ●每一個壞習慣都提供「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魯蛇、失敗者的36計。   ●搭配上有趣的情境漫畫,教養概念生活化,貼近父母的需求、閱讀沒負擔。 名人推薦   ★育兒顧問/親子團帶領人 大樹老師(趙崇甫)推薦   ★《戒吼媽》作者 Jaguar小姐 推薦 作者簡介 田嶋英子   •親職教育專家   •1961年出生,畢業於廣島大學教育學院。已婚,育有3子,皆進

入一流國立大學就讀(東京大學1人,神戶大學2人),親自實踐並驗證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大學畢業後,至廣島縣內的高中服務,因懷孕生子離職。之後轉任大型補習班,負責模擬考業務並教授古文、國文科,輔導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或私立名校。   •2006年對只有考試的教育產生疑惑,於是辭去補習班的工作,開始從事協助為人母者強化教育子女的能耐。   •2010年展開全國巡迴演講,與民眾深入討論教育議題,2011年擔任株式會社未來創造力的專任訓練師。   •現為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的專家,從協助解決孩子翹課、學習不佳、不良行為等煩惱,提供兼顧家庭與職場的建議以及如何子女長大成人後重返職場?如何創造生

活的意義感?夫婦之間如何溝通等等,從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各種需要出發,給予強大的支援。   •著有《如何讓孩子說出口、動起來?》 譯者簡介 黃瓊仙   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希望讓讀者感受輕鬆、愉悅的閱讀經驗。   第0章 你是否用「舊觀念」來思考孩子的未來? 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忠告呢? 「夢想」與「想做的事」全都可以實現 不要再用世俗觀念來思考「未來」 培養孩子具備「任何時代皆適用的價值觀」 就算未來不可知,也要盡己所能好好活著   第1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對社會適應不良」 上課時肚子痛,卻忍著不上廁所 回答老師的音量比老師還小聲 不上學就不刷牙 不會說善意的謊言 每天早

上都賴床 父母跟著一起準備上課要帶的東西 從不自我讚美   第2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容易「輕言放棄」 總是撐到最後一刻才交作業  一被讚美,就想開口討禮物 認為爸媽為他整理房間是理所當然 因為「怕麻煩」,所以遲遲不行動 老是忘東忘西,都要麻煩父母送東西到學校 不管做什麼,「就是覺得累」 總是臨時抱佛腳    第3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人緣差、溝通不良」 把「執著」當成美德 努力是因為怕失敗、怕被罵  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挨罵時不說話 不會說「謝謝」、「對不起」  記不住同班同學的名字 做不好的時候,總是有藉口 希望自己的事全由自己決定    第4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成為

「職場上的討厭鬼」 喜歡逛超市或便利商店的試吃區 和父母一起做出超完美的暑假作業 擁有許多買了卻不玩的玩具 零用錢不夠時,會跟爸媽拿 作弊沒被發現,就覺得自己運氣好 常常丟三落四,東西老是不見 每次輪到當值日生時,就打混摸魚   第5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變得「不在意家人感受」 到吃到飽餐廳用餐,總會剩下食物沒吃完 始終認為「家事」是父母的事 功課沒做完就不去上學 成績好,是為了贏得讚賞 聽到爸媽喊「快點」才動作 不跟家人打招呼 認為對自己親近的家人不用費心   後記   序 獻給家有幼兒的父母   你現在正為什麼事煩惱呢?覺得做父母好輕鬆?育兒好幸福?你是否曾經想過「到底要如何教養

孩子?應該有所謂的『正確教養模式』吧?」   老實說,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在我這麼想的期間,育兒工作一點都不快樂,查本無法體會所謂幸福育兒的真義。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找到原因了!   我之所以對育兒工作戰戰兢兢,是因為我怕被別人指指點點。   不想聽到別人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教養小孩!」   因為不想被另一半、自己的父母、公公、婆婆、鄰居、周遭的人說三道四,不想聽到任何人的批評,心裡為了得到大家的「稱讚」,所以拚命努力追逐那個看不見的「正確教養模式」。   我一直在找尋會對我說「妳這麼做很棒」的人,渴望大家認同我的教養方法,但是到頭來我發現,自己竟然一直抱著這樣的心態來教養孩子

。   我才明白,一直以來我都用堅不可摧的框架束縛著自己和孩子。   這不是愛,這是源於心裡的恐懼所產生的行為,就算努力實踐這種行為,也不會有幸福的感覺。原來,教養孩子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教養孩子的「正確答案」,其實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你,自己決定就好。   雖說如此,但還是希望能有個指標,告訴自己如何判斷、做決定。所謂的育兒目標,到底是什麼樣的?   首要之務是讓孩子健康長大、培育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就算孩子患有疾病或身心障礙,也要配合孩子的狀況「健康」的養育,這是最基本的。      接下來,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習慣,還要培養孩子的個性、社交能力及協調能力,讓孩子適應家庭

、地區社會、幼兒園、托兒所、學校等團體生活。   最後,要培養自立生活所需的知識及能力、判斷力、行動力。   哇!要教孩子的東西還真不少,對吧!放心,不用覺得害怕或恐慌,等孩子能夠獨立,至少要二十年,只要在這段漫長歲月慢慢教養、陪伴孩子,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至於結果,二十年後就會知道了,在這段期間,父母也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此外,父母不是孩子唯一的人生導師,也不是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的教導。人生旅途上,老師、朋友、同學、學長姐和學弟妹等,孩子所邂逅的每個人或經驗,都是他學習的對象。別忘了,人生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會經歷什麼樣的人生?身為父母

的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我們不該害怕某人的批評或失敗,而是應該將內心對孩子的愛,直接傳達給孩子知道,想為孩子做些什麼。   這本書是一本育兒書,但是觀點完全顛覆。   當孩子長大成人出社會後,什麼樣的人會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存在」呢?   如果你是人事部門的人,會錄用什麼樣的求職者?   如果你是上司,希望擁有什麼樣的下屬?   如果是同事,想跟哪種人共事?   如果是客戶,希望對方是什麼樣的客人?   如果是丈夫或妻子,想跟哪種人共度一生?   基於上述觀點,你很容易就能想像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成果)。   只要具體想像最終目標的景象,就能看清現在的問題點(現在辦不到

的事)。也會知道該如何改變。   一旦目標明確,就不會再為「別人會怎麼說?」或「孩子會變成什麼模樣?」而擔心受怕,因為你的心中已經確立「穩固」的行為指標。   本書撰寫目的是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透過本書傳授讓孩子「馬上改掉」壞習慣的妙招。養成良好習慣固然重要;不過,在這之前必須先斷絕壞習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育兒期終究會結束,希望那一天到來時,你可以光明正大地說:「就算不是十全十美,但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教養從現在起改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   希望這本書能

助你一臂之力。   1上課時肚子痛,卻忍著不上廁所你的「理所當然」,跟孩子認知的「理所當然」並不同當你聽到別人說「上課時就算肚子痛,也要忍住不能說要上廁所」是不好的行為,此時你心裡是否這麼想:「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樣的「理所當然」其實是習性所致。所謂的「理所當然」,每個人的認知皆不同。對認為「不必忍痛」的人而言,他無法想像世上竟然有人能忍住肚子痛的感覺。如果這樣的人是一位老師,他或許想不到班上有學生忍著肚子痛在聽課。另一方面,認為「忍痛」是理所當然的老師看到學生表情有異時,或許他會主動問學生:「有沒有人想上廁所啊?」這兩個例子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在彰顯「差異」而已。在世上,能夠清楚自覺自

己認知的「理所當然」與別人想的「理所當然」不同;自己所認為的「理所當然」跟自己孩子所認為的「理所當然」不一樣的人,可說是鳳毛鱗角。認為「不必忍耐」是理所當然的父母,沒辦法教孩子「不必忍耐」的方法。因為他只能對孩子說:「你肚子痛不要忍,跟老師說就好了。」可是,認為「要忍耐」的孩子,卻不曉得該如何對老師說。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做不到。如果父母能明確告訴孩子方法:「勇敢舉手,然後跟老師說你想上廁所」的話,孩子就不會如此難受。訓練孩子向老師報告的方法在課堂上本來就不能利用與課業無關的事,企圖引起老師注意。而且,因為肚子痛想上廁所是多麼丟臉的事,更不敢說出口。這時候孩子覺得丟臉,而且也不想打斷授課,

如果要說出口,必須突破這兩種心情。這麼做需要勇氣才行,身為大人的你應該想像得到吧?大人一定要教導孩子,如何提出勇氣發言,如何超越害羞的心理,告訴老師:「我想上廁所。」告訴孩子舉起你的手,大聲地說:「老師」,當老師轉向你時,用只要老師聽得到的聲音說:「我想上廁所。」依照上述步驟,試著讓孩子練習把手舉起,大聲說:「老師!」讓老師注意到自己。不能確實做出以上步驟的孩子,就算你告訴他:「跟老師說就可以了。」還是於事無補。我認為即使肚子痛,還是忍著不說的孩子的人數,遠比大人所想的還多。因為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大人就算難受痛苦,也是選擇一直忍耐著。

幼兒園繳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全國延長三級警戒,停課到6月14日,教育部宣布家長6月不用繳費,等到復課後,再依上課日數比例來收費。不過幼兒園還是得支付房租、薪資等,又有家長表示要休學、退班,許多幼兒園業者紛紛表示撐不下去了。他們希望政府提出紓困方案補助,也讓第一線幼教老師比照第四類志工優先施打疫苗。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14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敘說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後的經營模式變革之初探究-以臺南市為例

為了解決幼兒園繳費的問題,作者林宏弦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相關關係人,包含幼兒園負責人、園長(實際經營者)為研究資料蒐集對象,擬探討政府推動之重大幼兒教育政策變革之準公共化對私立幼兒園加入後營運之影響,透過本研究討論可做為政府單位、幼兒園管理階層以及教師等相關人員未來研究與參考,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評價優質共創雙贏才是政策的核心  私立幼兒園經營模式涵蓋教育發展與營利市場機制,政府推動準公共化政策應勿追求量的目標,質的要求才更是雙方長久合作關係。2.著重自由市場機制  私立幼兒園是以營利為主要導向,準公共化政策幾乎明訂統一收費標準,是否會影響幼兒教學品質是一大隱憂。3.收費標準與教保員薪資福利相輔相成  目前業者自行吸收教保員

調高薪資壓力,兩者應是明定相輔相成辦法,如此能照顧教學品質與友善工作環境,穩定經營提升教學品質。4.增進專業成長的組織功能  建構教師教學的發展平台提高教學素養與保有教學品質。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

為了解決幼兒園繳費的問題,作者李政亮 這樣論述:

CHINA 這個複雜的整體,你猜的透嗎?這樣的中國,要怎麼"拆哪"?   臺籍陸師李政亮從流行文化、兩岸三地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角度,  寫出最重要、最犀利、最好看的中國觀察。   中國特殊性讓現代中國呈現極為複雜而矛盾的樣貌:品牌消費的時髦商業廣告與僵硬的政治宣傳話語,同時出現在電視牆廣告中;投資移民美國與偷渡韓國打工,則成為貧富差距的再現……種種匪夷所思的景象不斷出現。   這十多年來,北京已成為作者李政亮的生活重心,從塞車、排隊看病、房價飆漲到大學制度的運作等,作者因生活在其間而得以深度分析中國繁華社會背後的真相。在這本新書裡,作者將從流行文化核心、兩岸三地國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現場等三個面向

,由外而內層層帶讀者深入現代中國現場,揭示中國崛起榮景背後潛藏的問題。   媒體的市場化與網路的普及,已讓中國流行文化出現極為複雜的樣貌,而官方對流行文化的控管,以及人民對此控管的批判嘲諷,也形成你來我往的拉鋸態勢。作者從馮小剛的電影軌跡、白領族文化的改變、網路世界所創造的奇蹟以及韓寒旋風,一一分析在娛樂與道德之間搖擺的中國流行文化。   此外,中國與臺灣、香港與日本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影響著中國官方政策與人民生活。作者不僅從兩岸影視作品分析其中的國族想像,也逐一探討中國與香港、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西方,自清末迄今的關係變化,從宏觀的歷史面向解說現今中國的內在性格。   最後,作者帶我們深入中國生

活現場,展示小市民在都市生活的縮影。在過度市場化所造成的權錢時代中,從醫院手術的紅包到幼稚園、小學的贊助費,潛規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一一分析中國面臨的大學教育、買房和看病這三座大山之外,還挖掘出更多潛藏的大山。   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聲崛起。這本書將有助於認識真正的現代都會中國,是作者繼《走進都會中國》後,進入中國現場再一課。 本書特色   1.每一章皆整理出相關重要事件年表,讓讀者對於現代中國有縱深式的瞭解。  2.全書條列出65個中國關鍵詞,讓讀者看懂現代中國的精髓。  3.為《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

年的文化觀察》的進階閱讀,兩者相輔相成。 作者簡介 李政亮   現為臺籍陸師,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 輔仁大學法學士、臺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2009)《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2008)、《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臺灣向度的思索》(1999)。   二○○○年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同一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十一年。這十一年也正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

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聲崛起。   十一年來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曾發表於《中國時報》、《聯合報》、《新臺灣週刊》、《兩岸雙贏》、《旺報》、Taipei Times等報刊。 ◎推薦序 <走進中國看拆哪> ──周奕成(專欄作家、政治運動者)◎前言:讓人驚豔、疑惑又難以理解的中國景象 ◎認識的第一步──詞彙裡的中國 第一篇  流行文化核心【流行文化 重要事件年表】 .從主旋律電影到主流電影:馮小剛啟示錄馮小剛的拍片軌跡僵硬的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文化政治.英雄形象,殺人遊戲與白領職場小說勝者為王的生存邏輯從消費情境回歸職場現實上班族的通關秘笈中產階級的現實困境.需要快感的時代《娛樂

至死》的反思激情的演員們網路世界傳奇.韓寒旋風與迷思八○後作家韓寒批判者韓寒兩個韓寒.無力者的反抗與道德壓抑快感潔淨社會的管理機制管理媒介的力量道德旗幟的飄揚.中國足球啟示錄呼喚足球悲情不斷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國足球為何扶不起?中國足球內幕◎注釋 第二篇  兩岸三地國族想像【兩岸三地 重要事件年表】 .兩岸影像的文化想像 香港電影在臺灣間諜片時代鞏固意識型態的軍事政宣電影臺灣電影的中國想像中國電影裡的臺灣國共和解下的影視作品.中港之間的香港故事從避居之所到家在香港回歸之路中港之間的價值衝突.一觸即發的中日關係?相互纏繞的近代史層層疊加的日本想像緊繃的中日關係二○一一年,中日兩國的歷史轉折點.重層的

進化思想與「西方」想像社會進化論的西方源起與西方現代性的初步接觸社會進化論在中國的初始福澤諭吉與梁啟超中國的國民性問題毛澤東時期的改造鄧小平時代的轉化開始裂解的「西方」想像百年圓夢.人人都在用歷史文化熱之下的歷史想像陳寅格與顧准熱大國崛起與資本堆積下的歷史想像魯迅或胡適?◎注釋 第三篇  日常生活現場【日常生活 重要事件年表】 .尋醫記過度市場化之下的醫療體驗中國醫保vs. 臺灣健保求醫潛規則.中國的房事問題房價飆漲下的眾生相房屋拆遷悲劇感性將克服現狀?.第四座大山:光怪陸離的幼兒小學教育幼兒園入園難入學贊助費沒有歡樂的童年教育,不只是教育問題.大學的想像與亂象大學角色的變化中國學術環境觀察抄

襲造假惡風.過度市場化的臨界點中國式市場化欠缺討論的「公共」真假難辨的市場神話過度市場化的道德危機.「平民經濟學家」郎咸平郎咸平旋風的出現冰棍理論與郎咸平批判平民經濟學家. 公民社會之路從新權威主義、民主先導論到civil society的出現公共性的喪失與媒體新空間公民社會該走向何方?◎注釋 ◎後  記 推薦序 走進中國看拆哪   李政亮是這個世代的臺灣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進行觀察與評論的重要一人。這個重要性首先來自他參與了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民的生活。從西元二○○○年起,政亮在中國求學、研究、教學、寫作,先是在北京大學讀博士,後來在天津南開大學任教職,在中國社會裡有融入的身分與持續的生活,

這或許正是他的兩本中國文化評論集—一年多前的《走進都會中國》,以及這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都有比一般臺灣人「走得更進去」的感覺。政亮走進中國,與中國的人民大眾一同呼吸吃飯喝茶搭車讀書看電影,北京和天津的每一天,也是政亮的每一天,這使他比一般訪調旅行式的研究者更能體察民間細微的脈動,也獲得了非在地生活者無法擁有的洞察力。   對中國社會的觀察評論,李政亮採取了廣義的文化研究取向,這在中國研究的領域裡還是比較非主流的路線。美國為主的西方社會科學界一般所稱的「中國研究」,從前是一個不正常地受到戰略與經濟利益需要過度影響的研究領域,除了對中華語言歷史即所謂漢學的研究之外,基本上可以說是被「討厭中

國、害怕中國與利用中國」這樣的幾種需求所主導。至於中國當代文化或民間流行文化的研究,由於沒有顯著的戰略與經濟價值,受到政府與大學的忽略。政亮所採取的文化研究取向,不僅是以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更把文化定義為廣泛的社會性活動,考察其與政治經濟結構的關係。   做為臺灣解嚴世代的一分子,政亮的生命背景,給予他思想內涵與問題意識,從而讓他的中國觀察與評論更具代表性。「解嚴世代」是我在幾年前提出來的概念,用以描述在臺灣八○年代後期至九○年代這段戒嚴解除後的年代裡,接受重要的政治社會化的世代群體。解嚴世代中,有些人曾參加追求民主自由的學生運動,所以也被稱為「學運世代」,但「解嚴世代」是一個意義比較寬闊,也

比較具有歷史感的名稱。解嚴前後的年代,是臺灣歷史上繼一九二○年代臺灣新文化運動之後,第二個思潮澎湃人才輩出的年代。當年,政亮與他的同輩們,包括我自己,在黨國教育體制鬆動的裂隙下,大力呼吸清新開放的思想空氣。那時候的困知勉行,養成了今日對文化價值議題的敏感性,對政治經濟變遷的理解力。對一個從封閉轉為開放,國家權力逐漸讓位給市場的社會裡面的種種現象與問題,我們這代臺灣知識分子特別有興趣,也有很多的看法與想法。   就這種對變遷社會觀察理解的興趣而言,政亮是幸運的。他在臺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之際,到中國大陸繼續深造。中國成為他在故鄉臺灣之後的下一個注視與深思的對象。他所看到的中國都會文化的勃興、大眾媒體

的變化、世代文化的差異、社會價值的轉變、知識分子的轉型,乃至電影與流行音樂對時代背景的反映,都是營養豐富的思想糧食。很自然地,出於對臺灣未來不可遏抑的關切和停不下來的思考,也基於青年時代無法磨滅的經驗和感受,政亮會把中國現況與臺灣做比較或對照。這樣的比較、對照,或者說是反思,有時候隱而不顯,但卻是他在走進中國這兩本書中不斷迴旋的主調。   雖然試圖走進去,但是政亮還是保持著一種略帶距離感的客觀態度,使讀者似乎較難判斷作者對某些事情的主觀好惡。這或許是出於對被敘述之對象—當代中國的尊重及同情的理解,也可能是作者謙遜善意的性格使然。雖然是一本評論集,政亮卻把他自己的意見平滑地置入在他所引述的各類事

實中。比較具有敏感度的讀者,仍然能夠讀出政亮的基本立場:他對中國很有感情,對中國的一切都有興趣,他對有理想的中國文化與思想工作者懷有敬意,也期望中國能因為他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好,在任何方面他都對中國是善意的。但是他不像一般中國熱的作者,對中國未來抱著一種僥倖式的期待。文化研究者必定對現況抱著批判的立場,對於期望和預期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這樣的立場,其實正是我所認為這個世代臺灣人對中國大陸應有的態度。知識分子應該先對自己的社會抱有熱望,又能夠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冷靜的批判。唯其臺灣知識分子能夠愛臺灣又批判臺灣,才能夠改善臺灣;能夠愛中國又批判中國,才能夠幫助中國。如果說臺灣目前對中國的認識與交往,

大多被政治恐懼與經濟貪婪兩種心態所籠罩,那麼文化上的友愛與批判將是最具進步性的第三種取向。這樣的文化介入行動,是這個世代臺灣知識分子對中國所能做的最好的貢獻。以此,我期待政亮繼續帶著我們走進中國,看看這個「拆哪」,什麼不該拆的拆了,什麼該拆的不拆。 周奕成(專欄作家、政治運動者) 前言 讓人驚豔、疑惑又難以理解的中國景象   本書是《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的延續作品。在《走進都會中國》出版之後,有些臺灣的大學教授將之作為兩岸關係或是通識課程的參考書,香港和中國的網站上也有人推薦這本小書,甚至也有來臺灣交流的大陸學生寄信告訴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   這些都是《走進都會中國》

這本書小小的好運氣。對我來說,《走進都會中國》比較像每學期開學之初的前幾堂課,得用較輕鬆、面向較廣的說法,讓學生對課程保持新鮮感與興趣,特別是書中也加入當今中國社會文化的關鍵名詞解釋,希望讀者能夠更進入當今中國生活脈動。   異質時間共存的國度   當然,有興趣的讀者會問:現今的中國景象發生了什麼變化?本書與《走進都會中國》又有何不同?在我看來,中國景象就如同萬花筒,每轉一次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景觀出現,其景象時而讓人驚豔、時而讓人疑惑、時而讓人無法理解。這種差異,一如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結尾的「我現在到底在哪裡」所呈現的茫然與錯置感。   驚豔是有的。在北京或上海的商業中心,矗立著高聳的

大廈,各種名牌轎車行駛穿梭在這些昂貴地段的馬路上,這裡的人們總是西裝筆挺、行色匆匆。當然,數量逐漸增加的老外面孔(也許他們還會講些中文),點綴了這個與國際接軌的世界市場景象。   這是一個仿如與紐約、東京同步的時間向度。這樣一個中國崛起的時間向度,也展現在一家家精品旗艦店的出現、中國觀光客的消費能力提高,或是二○一○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等現象上。   困惑是有的。在這些商業中心,偌大的電視牆已成為現代城市的必要裝備之一,只是,品牌消費的時髦商業廣告與僵硬的政治宣傳話語,不協調地同時出現在電視牆的廣告中。就像是家中的電視螢光幕裡,充斥著各種時髦廣告,但共產黨對日抗戰及國共鬥爭的電視劇卻也屹

立不搖。   此外,這樣一個世界市場中國的景象,不僅已是中國大城市的自我定位,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然而,世界市場中國的受益者─金字塔頂端的富人們卻爭先恐後地外移。二○○九年被稱為富人移民潮,依照美國國務院的數據,二○○八年十月到二○○九年九月,投資移民的核准數為四千兩百一十八人,其中七成來自中國。根據二○一一年中國招商銀行與美國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所發布的「二○一一中國私人財富報告」的數據,可投資資產在一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頂層人群中,已有百分之二十七成為投資移民。這份報告也提到另一個驚人的數據,可投資資產達一千萬元人民幣者在二○一一年預計達到五十九萬人。此外,

二○一○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的總和是六十二萬億元人民幣;而個人可投資資產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者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十五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占人口百分之零點零四的富裕人士,享有中國將近四分之一的財富。   不僅頂層的有錢人急著離開中國,他們的移民也與子女教育有關。相當於建國中學、北一女的北京四所中等頂尖高中,也在二○○九年下半年紛紛開設「出國班」,也就是不參加中國高考(大學入學考試)直接申請美國大學的專班。二○一○年,北京已有七千名考生放棄中國高考而申請美國學校。富人移民的主要理由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高中生赴美基本上與家庭資源有關,而其理由多是對中國教育體制失望。   無法理解的事情也是

有的。這個移動的群體是追求心目中更好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群體為生存一搏。儘管中國作為世界市場已成事實,然而昔日偷渡的戲碼卻依舊上演,二○一○年一個中國赴韓國旅遊的旅行團團員中,四十四名團員在入境韓國後脫逃,理由無非是在韓國打工。這是一個尚未終結的舊時代故事,然而卻不只有這個個案。   在中國,一般人對錢與權結合的不滿也在快速上升中,如近年來頻頻出現的土地拆遷抗爭,或是挾當官父親自重的「李剛門」事件等等。在過度市場化的腳步中,一些制度的運作也瀕臨危機,像是在幼稚園與醫院門口大排長龍等著登記入學與就診的人們,便說明著基層教育與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二○○九年出版的《蟻族》一書,是介紹大學畢業生低收入

群體的生活狀態採訪實錄。更是揭開了大城市的另外一道風景線─大學畢業生在城市邊緣過著低收入、低生活品質的生活,每年夏天的北京火車站前,總是群聚就地而睡的農民工。這些還僅是城市中國的景象,還有一大片的農村中國不在此列。   萬花筒是由許多碎片組成的,中國這個萬花筒的碎片則是由快速甚至過度的市場化、官方的管理主義與意識形態,以及隨之而來的錢權合作、潛規則、倫理危機等元素組成。   中國景象最亮麗的一刻或許是二○○八年北京奧運前後,北京奧運是集結所有資源於一役的國家儀式,就時間上來說,是中國百年前的辦奧夢想的實踐,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紀念,所有的民族激情盡在其中,所有的社會矛盾也在激情中消解。然而

,在北京奧運之後,萬花筒中的那些碎片依舊存在,如北京奧運那樣的亮麗一景卻已難再出現。或者應該說,以十三億人口規模為基礎的中國,其總體影響力在世界上將扮演強勢的力量,但是中國最大的挑戰則是自己─萬花筒裡碎片所排列出來的,這些不無荒謬甚至光怪陸離的景象,已滲入流行文化、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   流行文化、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   本書的構成分為三個部分:流行文化核心、兩岸三地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現場。   第一部分聚焦在流行文化。對我來說,流行文化不僅是流行的文化,其背後有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共同造就而程,我的角色就是如同偵探柯南一樣抽絲剝繭,解讀流行文化背後的意涵。   自九○年代中期以來,各類媒

體陸續市場化加上網路的普及,讓中國流行文化的樣貌變得極為多樣複雜,既有爭取觀眾目光的誇張演出,也有透過網路對文化管制進行嘲諷的聲音。有趣的是,無論是誇張的演出或是嘲諷的聲音,都出現了一些新的流行語言。   然而,文化管理機制依然使用舊的規範與語言進行批判和管制。文化管理機制真的已經失效了嗎?現今,從主旋律電影走向主流電影是一種新的趨勢,官方意識形態與資本、巨星聯手演出,大家在娛樂的文化政治中狂歡─官方認為意識形態有效達到宣傳、電影公司荷包滿滿、低於行情價演出的巨星們完成政治任務、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巨星,大家各取所需,結局完美。這或許是當今中國最為重要的一景──娛樂化的政治。現今中國如同一個文化實

驗場,伴隨主流電影出現的,則是重慶「唱紅歌」的道德動員。在娛樂與道德之間,是現今中國文化的弔詭之處。   第二部分的主軸是歷史,包括從影像討論臺灣與香港的身分認同與中國想像、千絲萬縷的中日關係等。篇幅最大的〈重層的進化思想與「西方」想像〉是從許多年前的好奇開始的:為什麼「落後就要挨打」之類的想法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言談中?為什麼中國與西方的對比經常被提出?為什麼「趕超」之類的說法從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甚至到現今始終都有人談論,這種說法是從何而來?又有何侷限?   此外,歷史在中國並非僅是過去的故事。在崛起的年代裡,昔日的榮光歷史成為電視劇內容;在高度市場化的年代,老祖宗的養生之道成為健康

熱潮的最重要元素;在中國走向困惑之際,魯迅與胡適成為象徵,論戰者對孰優孰劣激情論戰。這些也構成了當今中國另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第三部分則是走進生活現場。這一部分穿插了一些個人經驗在其中,是小市民都市生活的縮影。在過度市場化所造成的權錢時代中,潛規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醫院手術的紅包到幼稚園、小學的贊助費,讓一般市民的生活已到了某種臨界點。此外,在筆者的觀察中,兒童教育問題也將成為中國社會的「第四座大山」。現今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僅是孩子背負沉重的升學壓力,更成為父母社會資源的展現。最值得注意的是,權錢當道的時代也是倫理備受考驗的年代,真真假假難以辨認,「挾屍要價」的照片更是一種時代寫照。  

 到底中國社會未來能否克服眼前的種種危機?公民社會能否成功打造將是關鍵。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公民社會的文化政治〉便從歷史面回顧公民社會概念在中國的討論歷程。在筆者看來,部分媒體與新媒體確實已成為推動公民社會的力量,不過媒體的力量多集中在單一議題的窮追猛打上。在整個社會的想像上,中國社會內部仍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社會的構成單元到底是公民社會中的「公民」,還是傳統共產黨論述下的「人民」(或群眾)?這個議題,可能將是中國內部最大的爭議之一。   最後,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感謝黃冠棟、張百達、楊詠翔、鄭又銘(大熊)、蔡卓芬對初稿的閱讀以及意見的提供,特別是百達細心地訂正了其中的許多錯。此外,感謝朱一南照

片的提供以及楊齡對注釋部分的協助。最後,感謝陪我度過十年中國生活的妻子陶然以及兩歲半的小兒育昇。 後記   本書的寫作,其實是從兩個關懷出發:一是另類中國觀有無建立的可能,二是個人在知識迷宮中的求知歷程。   如同清華大學教授吳介民在〈第三種中國想像〉(收錄於《秩序繽紛的年代:一九九○ ~ 二○一○》)中所批判的,臺灣主流的中國觀不外乎國民黨的世界市場觀以及民進黨視中國為威脅兩種觀點,而許多臺灣人的中國觀也隨藍綠分歧。事實上,這兩種主流觀點不僅相互對抗,也壓抑了另類中國觀的可能,甲說中國是世界市場,臺灣必須加入世界經濟的潮流中,乙可能反駁中國飛彈對準臺灣,西進中國是不可靠的。在這些對話之下,又

可以延伸出一大堆臺灣人已然相當熟悉卻是圍繞政黨政治出發的論述。   在筆者看來,想在主流的兩種想像中另闢途徑,必須拉開另類的觀察視角,而認識當今現實中國的不同面貌顯然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否則我們只是在討論想像中的中國。在《走進都會中國》中,我嘗試從日常生活的不同片斷切入,主要原因在於日常生活是在地政治經濟社會脈絡的縮影,在影像、流行歌曲、消費關係、語言差異,與當地人的實際互動接觸中。每一個生活片斷都像是馬賽克,我們必須打開一個個馬賽克,才能瞭解當下中國發生什麼事情?這種想法的出現,既有個人觀察視角的改變,也有另類視角中國觀之必須的想法。   作為高中看黨外雜誌長大的五年級末段班的筆者來說,大學

與研究所選讀法律與政治似乎是一種自然的選擇,國家、政府與政黨政治理所當然就是世界運作的最重要單元。雖然侯孝賢、楊德昌、萬仁、小津安二郎等導演的作品一度走進內心世界,楊照的文化評論、蔡珠兒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社會人類學式的深度文化報導等,都讓筆者懷疑是不是選錯科系。然而,在內心的天平上,對於這些影像與文字作品的悸動,似乎仍比不上當時本土意識高漲圍繞在國家層面的宏大話語,乃至一場場激昂的群眾運動。這種內心的矛盾有點像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人間失格》中,兩個自我不斷糾結甚至嘲笑的過程,在曾經參與的抗議活動的人群中,也始終像個無法入戲的行動者,或僅是個城市晃遊者。這種壓抑於內心的欲望,似乎直到北京讀書並

確認進入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領域才得到解脫。   從宏大的國家與政黨政治位移到文化研究所關注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是一個看似不小的差距。這個差距指的並非從關注對象的「大」或「宏觀」移轉到「小」或「微觀」,而是從國家與政黨的視角移轉到社會面向,進行批判性的觀察與分析。文化研究,用最簡潔的話來表述,就是已逝的英國文學理論與文化評論家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所說的,「文化即生活」,也就是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而其研究對象,借用英國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霍爾(Stuart Hall)的話來說,文化研究處理的就是「文化政治」(cultural p

olitics)。   舉例來說,廣州亞運楊淑君事件在臺灣所激起的反韓情緒,對文化研究者來說,會追問這個現象究竟是在什麼樣的脈絡下出現?哪些脈絡彼此交織、接合,產生了這樣的情緒?臺灣與南韓在企業競爭下的訂單情結?在臺灣現代化之眼中,昔日位居下風的後位者的崛起?真實性有待查證的「南韓動輒說○○○是韓國人」的報導(這背後隱然藏著「文化正統」的確認與爭奪的味道)。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觀察兩岸關係,可以發現法政取向與文化研究取向的差異。對法政取向的人來說,ECFA對兩岸經濟的衝擊,乃至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接班過程,以及中國的兩岸政策,毫無疑問是關注焦點。   然而,對文化研究者

來說,可能會關注在中國崛起之後,電影、電視、唱片等文化產業的生產模式與內容,是否因資本的移動出現分工的改變等?如果有所改變,這對華人圈的流行文化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電影、電視劇和「春節聯歡晚會」等,如何再現當下的大國崛起?文化管理的機制與標準又出現了哪些改變與相對應的批判與挑戰?   文化研究聚焦日常生活的視角,確實讓我像個社會人類學家似的,在中國這個偌大的田野中找尋有趣的現象。片斷對我而言是個重要的概念。片斷的討論源自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George Simmel)與文化評論家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面對二十世紀初期乃至威瑪共和時期崛起的新興城

市柏林,他們以許多篇幅不大的文化評論,記載了他們眼前的時尚、社交、飲食、電影院等等城市生活片斷。這些片斷不僅是表象、象徵,而是政治經濟社會脈絡的聚合。   這些異質的片斷,其實都需要更多深入的個案研究與討論。異質的片斷也必須與中國特殊性的論點對話。不容否認,當今中國的景象極為複雜,面對如此複雜的景象,中國特殊性的論者經常提出國情不同之類的說法。然而,特殊國情或者整體的中國的說法,經常也只是遮蔽了政治經濟脈絡檢驗的可能性。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或者只有城市中國與農村中國的粗略區分)恰好忽略了中國內在的複雜程度,即便在大城市內部(如北京城南與城北之間的差異),其樣貌就已十分複雜。   與另類中國觀相對

應的,是另類兩岸交流的可能。兩岸交流不必然就是衣著光鮮的官員或企業家的交流,在政治與資本之外,還有社會成員對話的空間,議題可以是對發展至上主義的批判、社會運動者的對話等等。當然,這個前提是要不斷理解雙方的社會實景,希望本書對此能提供一些幫助。 尋醫記 「教育、買房和看病」被稱為中國社會的「三座大山」。「三座大山」的說法語出毛澤東,他原來的說法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猶如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身上,以致人們無法喘息。教育、買房和看病,分別指大學的學費高漲問題導致上學難,到大學擴張使大學生突增,因而求職困難;房價高漲,使一般人買不起房子;看病則是沒錢看不起病。一切都與錢有關,確實如此

。一九八五年之前,中國醫院經費由政府全額補助,之後政府補助減少,醫院必須自謀財源。一九九七年,大學學費狂漲。一九九八年,原本社會主義特色的核心之一「福利分房」在朱鎔基任內正式取消。教育、買房和看病於是成為壓在現代中國人身上的三座大山。過度市場化之下的醫療體驗 這三大山中,我對醫療體會特別深刻。從二○○○年在北京生活開始,十年之間總有身體病痛造訪醫院的經驗。在這幾次的尋醫記中,也累積了對中國醫療體系的觀察。第一次到醫院,是因為牙痛。兩岸的醫療資源分布有著很大的不同,在臺灣,各種醫療診所林立,從牙科、內科到外科等不一而足,不過中國並非如此,私人診所很少,看病基本上就得到醫院。 當時朋友

告訴我,北京的口腔醫院最富盛名,但是去看病得提早,大概得早上五、六點就去排隊,否則掛不上號。果然如此,我大約六點到醫院排隊就已經大排長龍。從掛號排隊、等待叫號到看完牙齒,已經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後來發現,這是在中國看病的「基本格局」。「關係」在醫院中是存在的,如果有認識的醫師,只要在約定時間前往即可,剩下的掛號程序等可以補辦。 排隊僅是尋醫記的第一關,接下來的掛號也是一門學問。在醫療市場化的趨勢之下,每位醫師的掛號價格有所不同,從五元人民幣的普通號到上百元人民幣的專家號掛號費都存在。既然排隊如此麻煩、掛號費價格差異如此之大,這也延伸出兩個現象:第一是「票販子」的出現,第二則是評價醫師網站

的出現。票販子就是類似黃牛的角色,許多病患想掛專家號,不過專家每天所看的病患人數有限。這些票販子所做的就是提前排隊掛專家號,然後將這個號高價賣給掛不上號的病患。 依照二○○九年北京《法制晚報》的新聞,一個十四元的專家號掛號費可以賣超過三千元人民幣的價格。票販子已成中國醫療環境中的畸形產物。《法制晚報》所報導的狀況,或許是誇張的特例。不過,如果根據二○一○年八月中央電視臺節目〈焦點訪談〉,記者以隱藏式攝影機採訪北京最富盛名、專以兒童為診療對象的「兒童醫院」,票販子所售的價格是掛號費外加兩百元人民幣。此外,既然專家號的掛號費如此之高,許多病患也會懷疑這些專家的實際能力如何?於是諸如「好大夫在

線」之類的醫師評價網站也陸續出現,這些網站裡會有病患對醫師的評價乃至醫師的聯繫方式,求診的病患甚至可以直接與醫師取得聯繫。 歷經千辛萬苦的排隊與掛號之後,接下來便是看診。這十年的看病經驗中,有幾個與臺灣經驗相當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照X光與驗血的次數增加。我曾因為發燒與咳嗽等症狀到醫院,醫師多會要求照X光與驗血,當然這些檢查另收費用。我不是醫師,不清楚我的病情是否需要照X光與驗血,只是病人對醫院的不信任態度是普遍存在的。 二○○七年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新聞是,浙江一位記者拿茶水代替尿液到十家醫院檢查,結果有六家醫院的檢查結果是茶水有發炎症狀,受檢者需接受醫院進一步檢查,醫院的專業與公信力

於是受到質疑。類似的情形是打點滴。兩歲多的小兒曾有幾次發燒與拉肚子的症狀,我也帶著小兒到過幾家較富盛名的三甲醫院求診,有趣的是,醫師們的反應多是除了開藥之外,也應該打點滴。 市場化之下的醫師與病人關係非常弔詭,病人需要醫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來判斷自己所患的疾病與醫治的方法;然而,病人又擔心醫師獅子大開口,多做了一些無謂的診療。醫院的績效取決於看病的人數與掛號費、診療費等收入,對醫師來說,看最多的病人、做較多的診療、開較貴的藥成為趨勢。 事實上,這個趨勢背後的壓力來自醫院管理階層。二○一○年,中國雅虎網站製作了一個醫療專題報導,一位執業二十多年的醫師便指出了整個醫院的運作:他所在的醫

院領導每年制定業績年遞增百分之十的目標,然後把這個目標層層分配到每個科室,這個目標可能細化到每人平均出院費用多少錢。這樣的作法也為求診者所知,在網路上可以看到非常多關於疾病及其診療手法的討論,特別是關於孩子生病,甚至包括外國求診的經驗比較。 其中,中國醫師喜歡開出的吊點滴治療也受到許多負面的討論,有趣的是,有些病人也習慣生病吊點滴。身邊的中國朋友曾發生這樣的故事:當他被公司指派到新加坡出差時,不幸發高燒,他一下飛機直奔醫師診所並直接要求吊點滴退燒,新加坡醫師被這個要求嚇壞了,因為點滴只有病情嚴重時才會使用。根據中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官員的說法,二○○九年中國點滴的消耗量達一百零四億瓶,以十

三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消耗八瓶,遠遠高於國際二點五到三點三瓶的平均數量。 在北京不同等級的醫院中,醫療資源與設備有不小的差別。二○○三年SARS爆發前夕,我曾因發燒就近到住家附近的非三甲中醫院看診。儘管非三甲醫院,掛號費同樣分等級,而專家號最高達一百元人民幣。就診時,醫師先叫我照X光,等報告出來之後,邊看X光片邊問我症狀,然後寫藥方。當我詢問病情時,她只說:「沒什麼大問題。」雖然是中醫院,卻也沒有把脈看診;要看我喉嚨有無腫痛時,竟然拿出一般家用手電筒,而不是專業手電筒。更讓我驚訝的是,拿著醫師所開的藥方去繳費,才知道藥費高達一百八十多元人民幣,而且醫師所開的藥方,都是一般成藥店裡可以買得

到的藥。而在領藥之際,醫務人員的電腦連線竟然中斷了。 那幾天中國媒體的報導重點之一,就是中國防止SARS的成績如何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所肯定,但這樣的醫院品質卻無法讓人信任。

非營利幼兒園營運的挑戰與因應之研究

為了解決幼兒園繳費的問題,作者張惠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非營利組織承接非營利幼兒園營運的挑戰與因應之研究,以了解非營利幼兒園運作及經營中所面臨的困境、挑戰及因應措施,為回應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進行深度訪談,共計採訪六位參與非營利幼兒園之管理者,針對訪談內容撰寫逐字稿並彙整相關重點;最後,深入分析與探討所彙整之資料以提出結論與建議。具體而言,本研究所獲得之結果如下:一、非營利幼兒園營運採用創新策略,形塑自己的辦學理念與特色。二、非營利幼兒園之招收規範,特殊學生需求過多,因而融合教育需要足夠人力資源才能維持好教育品質。三、公立幼兒園教職員工薪資福利優於非營利幼兒園,導致師資不穩定。四、培力非營利幼兒園人才,強化員

工向心力及凝聚力,穩定人力資源才能永續經營。本研究的建議如下:一、提供合理薪資制度及穏定工作保障。二、承接非營利幼兒園法人能參與標案後相關事宜,有助完善業務推展。三、零拒絕與其優先收托不利條件幼兒規範,可搭配減班機制。四、以專案方式培力非營利幼兒園人才增加政策執行力。五、建置不同非營利幼兒園所間共同資源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