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街261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丁祈方所指導 謝麗華的 電影數位修復應用模式之研究—以國家電影中心為例 (2015),提出康樂街261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家電影中心、加值運用、授權、修復、數位修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 林淇瀁所指導 李淑薇的 《破周報》霸權抵抗策略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破周報》、另類媒體、次文化公共領域、霸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康樂街261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康樂街261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影數位修復應用模式之研究—以國家電影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康樂街261巷的問題,作者謝麗華 這樣論述: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原名稱為電影圖書館,後易名電影資料館,以下簡稱國影中心)成立於1979年,是我國惟一電影文化資產保存的單位,以典藏我國電影資產、推廣電影文化及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為宗旨。國影中心進行電影數位修復計畫已有數年,至今已累積相當程度的修復案例,除了利用數位科技還原影片的原貌,延長影片的使用年限,更向外發展出不同型態的再利用模式。數位修復經費來源,主要來自政府補助的年度預算,同時也透過募款取得修復資金,修復完成後,再透過授權、加值與推廣,將電影賦予再創新的生命與價值,並達到保存、教育、推廣及再利用的目標。任何類型的電影資料館與博物館的作業,都應該遵循致力保存這些歷史物件的完整,並藉

由文獻、詮釋藏品與歷史資料,提供其適當的理解脈絡原則。因此,國影中心勢必面臨的幾個重要議題,包含運用數位方式修復影片所涉及的倫理議題,也就是當國影中心在投入數位修復前,是否有健全而具體的修復政策與執行策略,修復的目的是什麼?影片修復以後呢?該建立起何種再利用的模式?以及何種經營模式以達到長期發展的目標?國影中心標榜為非營利組織,執行數位修復計畫有其永續經營的退場機制,國影中心如何面對這項挑戰?本文將以國影中心所進行的數位修復計畫為背景基礎,輔以其修復後的電影加值推廣上的作為與成果,對應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宗旨與宣言,並以現階段國內數位修復產學界主事者、專家與學者,以及國家電影中心現任執行長的訪談

資料與意見,建構出數位修復的具體目標,以及確切可行的作法。以上述之資料為基礎,歸納整理出「電影數位修復」所引發的相關議題,以及現階段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本文之研究方法,透過質性研究,以探索研究的基礎,採取方式包括歷史文獻資料搜集法、次級資料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與訪談法等四大部分執行,其研究方式與範圍包括:一、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大會對於電影資料館與數位修復科技之文獻分析;二、搜集商業電影公司相關修復業務之執行與經驗分享;三、國影中心電影數位修復現況、面臨之困境與解決途徑之探討;四、深度訪談資料綜合分析。本文針對某些重要制度做了歷時性的對照,提出具時代觀點的脈絡分析,各項對應數值與文獻資料經過綜合分

析,可以讓我們對於數位修復建立一定的觀念,才可能對於國影中心執行修復的策略與加值利用的經營,有進一步的理解與評論。最後以電影的長久保存與永續經營的主客觀條件,提出研究結論與展望。

《破周報》霸權抵抗策略研究

為了解決康樂街261巷的問題,作者李淑薇 這樣論述:

本文以《破周報》(1994-2014)為研究對象,透過分析其編制運作、報導論述與社會運動的介入,期了解《破周報》抵抗當代主流媒體霸權的策略。在研究理論方面,則以Jurgen Habermas的公共領域理論為基礎,爬梳台灣媒體公共領域的發展,並援引次文化公共領域作為描述《破周報》發揮抵抗策略的框架。1994年誕生的《破周報》是一群俱備不同文化背景的學運外圍青年之實驗性產物。他們以青年反文化藝術活動為報導起點,同時透過自身迥異的文化實踐經驗建構《破周報》另類、激進與次文化風格。在1995年獨立出刊後,其報導焦點進一步轉戰至新社會運動場域內,展開對邊緣議題的關懷,進而成為一份關注青年文化、弱勢議題

與社會運動參與之綜合性文化刊物。《破周報》多元異質的編輯組成及自由開放的編輯文化,成為其包容多元與邊緣議題的基礎。而1998年轉型為免費報的形式,更展現另類媒體逃逸單一經濟依賴與開創左派刊物另類經營經驗的努力。在這些物質基礎之上,《破周報》傾向報導難見於主流大報上的地下文化與弱勢族群,並超越客觀中立的傳統新聞義理,對主流媒體的再現進行再詮釋。其記者更曾於抗爭運動中作為組織抗爭的動力來源,同時在報導中展現自身對抗爭的同理之情,使報導者與抗爭者的意志趨於一致之餘,更進一步召喚讀者投入抗爭,展現動員受眾的強烈企圖。如此「報導者」與「行動者」的越界,擴大傳統記者的定義與內涵。本研究認為,上述三種向度的

另類媒體實踐策略,使《破周報》成功改寫主流新聞的專業定義,並展現其作為容納多元異質文化、抗擊封建化之媒體公共領域之次文化公共領域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