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青山元男寫的 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汽車玩家該懂,新手更應該知道的機械原理【暢銷修訂版】 和茉莉‧戈波提爾‧曼寧的 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T7 系列- Tier 4B (尿素引擎)車輛錯誤代碼也說明:3007 引擎冷卻液溫度感測器(下游)電壓高於預期. 3008 引擎冷卻液溫度感測器(下游)電壓 ... 3052 電池電壓:電壓過低 ... 3169 柴油濾清器加熱器執行器溫度過高錯誤.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時報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碩士班 袁明豪所指導 黃莫芸的 以柴油乳化燃燒法混合餐飲油煙之化學濕式洗滌廢液再利用研究 (2020),提出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餐飲油煙、濕式洗滌法、環保除臭吸收劑、削減效率、乳化燃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張錦裕所指導 盧冠憲的 氣冷式機車引擎入口流道設計 (2017),提出因為有 氣冷引擎、計算流體力學、共軛熱傳、流場可視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解答。

最後網站BMW F20 120i 儀表出現『引擎溫度過高』警訊 - 欣興汽車修配廠則補充:進廠原因:車主蔡小姐表示車輛儀表出現『引擎溫度過高』+『冷卻水位過低』訊息解決方式:進行 ... 引擎熱水管因高溫老化造成斷裂而大量洩漏冷卻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汽車玩家該懂,新手更應該知道的機械原理【暢銷修訂版】

為了解決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青山元男 這樣論述:

汽車知識的最佳入門書 ! 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 !   ◆為什麼車輪轉動,汽車就會行進?   ◆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有什麼不同呢?   ◆為什麼左右車輪會以不同的轉速過彎?   ◆確保車輪能安全著地的懸吊系統有哪些?   ◆為什麼車輪一旦停止轉動,煞車就會失效?   ◆為什麼休旅車在過彎時容易出現車身搖晃的現像?   本書以汽車引擎的機械原理為主軸,並從WHY與HOW開始圖文解說汽車各大部位的基本機械原理,引擎啟動、油門加速、方向盤掌控、煞車系統……幫助愛車的你更懂車。 本書特色   ◎簡單易懂,一篇一知識,幫助不懂車的新手也能快速理解汽車的行進原理和機械構造。   ◎循序漸進地圖文式

解說汽車行進原理和機械構造,幫助駕車者開車好放心,遇到故障不擔心。   ◎不僅是汽車新手或老手皆必備的汽車基本知識書,也是汽車維修相關人員的最佳保養維修參考書。

以柴油乳化燃燒法混合餐飲油煙之化學濕式洗滌廢液再利用研究

為了解決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黃莫芸 這樣論述:

常見餐飲與食品業之廢氣油煙化學濕式洗滌法,洗滌廢液中含有油脂與化學吸收液,將造成二次污染。本研究目標探討再利用餐飲油煙的化學濕式洗滌廢液,評估廢液作為乳化柴油燃料原料之一的最適化條件,及其製成乳化柴油後穩定性與燃燒特性,藉此作為餐飲濕式洗滌廢液之再利用途徑。本研究分成乳化柴油之穩定性實驗與燃燒實驗,實驗參數包括乳化燃料含水量(5、10與15 wt.%)、傳統乳化劑(不同HLB與添加量)與結合除臭吸收劑之最佳劑量、均質乳化轉速(2000、4000、10000 rpm)、時間(5、10、20、30 min)與溫度(不控溫與25 ºC)。穩定性測試包括離心機測試(轉速3000 rpm、運轉10 m

in)、室溫與4 ºC的14天靜置穩定測試。實驗結果發現穩定效果最佳為HLB=6 (H6);均質轉速和時間的增加,乳化柴油的穩定性提升有正面的影響。若均質過程結束溫度超過40 ℃,會導致乳化柴油不穩定,增加循環水冷卻控溫25 ºC,顯著改善均質過程溫升造成的不穩定性。由於含水量增加會導致乳化柴油的密度上升,密度過高將不利於柴油引擎性能,因而選定含水量15 wt.%以下做為最低添加量的研究範圍。結果發現,利用純水為材料製成的含水量為5、10與15 wt.%之穩定乳化柴油,固定添加L1XA 0.5 wt.%其H6乳化劑的最低添加量為0.085、0.147與0.21 wt.%;而以含化學吸收劑L1X

A的麻油實場油煙洗滌廢水為材料所製作的含水量為5、10與15 wt.%的穩定乳化柴油,其H6乳化劑的最低添加量為0.21、0.335與0.46 wt.%。乳化含油廢水所需的乳化劑劑量高於乳化純水所需。配製不同成分含水量5 wt.%的乳化柴油在柴油發電機(無負載)進行燃燒,收集尾氣進行分析並與純柴油的燃燒排放比較,實驗顯示在NOx排放方面,具有含水量的乳化柴油皆有減排效果,以5 wt.%麻油廢水與乳化劑H6及L1XA配製的乳化柴油,其NOx排放的平均值與標準差皆為最低,顯示其減排效果與燃燒排放的穩定性皆為最佳,其NOx的排放平均值較純柴油下降可達29.2%。本研究回收利用食品加工廢水製作穩定乳化

柴油。實驗結果顯示,含有L1XA的廢水乳化柴油可通過各項的穩定性測試,且動黏度與熱值能符合燃料規範使用;與僅添加傳統乳化劑H6相比,L1XA可以減少H6的使用劑量,有助於降低乳化劑成本;此外,在燃燒特性的比較上,含有L1XA的廢水乳化柴油呈現最佳的減排效益,未來有機會作為濕式洗滌廢液之循環經濟可行方案。

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

為了解決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茉莉‧戈波提爾‧曼寧 這樣論述:

一段文字威力不輸砲火的歷史,一個筆桿威力不輸刀劍的故事 出版史上最為動人卻已被遺忘的篇章 當德國在歐洲燒掉總數超過一億冊的書籍,美國出版商將一億四千本書送往前線, 壯大士兵們的心靈,最後贏得戰爭。   閱讀,是最有力的武器。   透過這段書本在戰爭時期崛起的歷史,讓人重新體會閱讀的力量。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將總數達一億四千萬冊的平裝書送往前線,確保美國士兵們能做好精神準備,它們隨處可見:士兵們在排隊等吃飯或剪頭髮時讀,被困於傘兵坑中或執行例行性飛行勤務也在讀。這些可以放入口袋中的平裝書,影響了無以計數士兵們受創甚重的心靈,陪伴他們熬過一次又一次的戰役。   這些口袋裡裝著書

的美國大兵衝鋒於諾曼第海灘,長途跋涉至萊茵河並解放了整個歐洲;他們從一座太平洋荒島跳到另一座,從澳大利亞的海邊直入日本的後院。有的人讀這些書是為了緬懷被他們拋在腦後的家鄉;有的人則是想藉此忘卻如地獄般的周遭環境。   書本提振了他們疲憊的精神並鼓舞了他們的心靈。書本能夠撫慰一顆傷痛的心,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並在你無處可逃時,提供一個棲身之所。對許多美國士兵而言,書本是他們戰時最重要的裝備。這個「書本戰時計劃」,意外於戰後引起平裝書大量發行,並將閱讀習慣散播給一般普羅大眾,眾所皆知的《大亨小傳》即是因此計劃成為永傳後世的經典作品。   美國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我們都知道書會起火

燃燒——不過我們更知道書是燒不死的。人會死,書卻不會亡。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可以摧毀記憶。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夠將思想永遠拘禁在集中營裡。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可以把書本從這個世界移除,少了它,誰來幫人類實踐永恆的戰鬥,誰來幫人類對抗任何型態的暴行?我們全都清楚知道,書是這次戰爭的利器。」      《書本也參戰》記錄了出版史上最為動人卻為人所遺忘的篇章,這段歷史讓我們重新體會到書本超越紙張乘載訊息的限制,影響人類心靈與歷史如此深遠而重大。 愛書人推薦   出版人.作家/陳夏民 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   我們常在歷史書籍中看到一九三三年五月柏林的焚書影像。卻少有人提及圖書如何成為美軍對

付納粹宣傳戰的一個策略。曼寧透過戰爭歷史的重述,特別著眼於書籍在戰爭中的作用,穿針引線地勾串出這段被先前大部分歷史書排除在外的「書對戰爭之影響」。愛書人和歷史迷應該會喜歡這種全新的切入方式。──艾咪.哈夫(Amy Huff) 國際媒體讚譽   《書本也參戰》講述了美國在二戰期間如何對抗德國納粹全面焚書的故事,是一本感動人心、具啟發性且每每令人振奮的戰爭故事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圖書館員、出版商發送出百萬圖書給美國陸海空軍,利用文字本身的正面力量痛擊暴政、思想控制、專制獨裁和歪曲的意識型態。我為此深受感動。──提姆.歐布萊恩,《負重》作者(The Things They Carr

ied,Tim O’Brien)   「無論你是不是一位愛書人,你都會被它那無可挑剔的探究功力所感動。曼寧不僅闡明了這一段鮮為人知,卻不時透過電影和電視提醒我們的二戰渾沌歷史,它也告訴我們文學曾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過如此重要的角色。評定:A。」──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討喜……令人著迷……曼寧有趣的敘述,令讀者懷想起那段看似久遠且書本高度主宰一切的年代。」──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一部筆法簡潔且扣人心弦的作品,它描寫出美國如何努力以好書來慰藉激勵它的士兵……曼寧的《書本也參戰》不僅肯定了書的文化薰陶功能,還詳述了許多人

在確保美國戰士的閱讀權利所付出的努力。曼寧看似平淡的戰爭描繪不僅生動多彩,它也在美國之所以成為現代美國的文化史中占了一席之地。」──USA Today.com 作者簡介 茉莉.戈波提爾.曼寧(Molly Guptill Manning)   茉莉.戈波提爾.曼寧在紐約的萊瑟姆村長大。她以榮譽學會及榮譽歷史社團成員的優等生身分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進而更獲得美國史碩士學位。二○○二年她搬到曼哈頓並進入班傑明卡多佐法學院就讀。現為美國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檢察官。   曼寧在二○一二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作品《伊弗列姆.塔特神話:亞瑟.崔恩和他的文學大騙局》(The Myth of E

phraim Tutt: Arthur Train and His Great Literary Hoax)。曼寧在同年開始替《聯邦律師理事會季刊》(Federal Bar Council Quarterly)撰文,並因此加入出版編輯委員會。她同時也在一些法律雜誌發表文章,探究不同的法律史專題。   曼寧的《書本也參戰》首版在二○一四年發行。書中真實地描繪出美國圖書館員和出版商如何教育國人有關書本在戰時的重要性,並在二戰期間發送逾一億四千萬冊的書籍給美國士兵的始末,它是為了紀念出版史上最為動人卻已被遺忘的篇章所寫的一本書。   茉莉現與丈夫定居曼哈頓。 譯者簡介 陳品秀   台大哲學

系畢業,先後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學和亞歷桑納大學藝術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主要關注為視覺藝術和大眾文化。現為英文老師,並從事翻譯。譯有《山本耀司:My Dear Bomb》、《生態設計經典1000》、《幹嘛要有小孩?》、《彩虹力量覺醒──同志解放運動第一人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傳》等多部作品。 導言 1      浴火鳳凰 2      總值八十五美元的衣物,睡衣除外 3      書籍土石流 4      思想戰的新武器 5      美國大兵抓本書,繼續戰 6      膽識、勇氣和英勇無比 7      久旱逢甘霖 8      審查制度和羅斯福總統的「第四任」 9   

   德國的投降與那些淒涼的小島 10     久違的和平 11     可惡的提高平均分數者 後記 導言   大衛.克利夫頓(Davis Clifton )在寫給貝蒂.史密斯(Betty Smith)的信中問說:「你是否曾對某件事激動到非得找人分享,非得坐了下來把它寫下不可?」並說:「這正是我現在的心情寫照,」   「如你所知,我只是一名二十歲的海軍陸戰隊隊員。但我卻感覺自己已經四十歲了。我經歷了兩年如地獄般的海外戰鬥生活……我希望你能瞭解,儘管我還算年輕,但也見過一些苦難。」   克利夫頓寫這封信的時候,正是他瘧疾纏身在醫院接受治療、終日臥床休息之時。但他竟說是瘧疾救了他的命。因為

在養病期間他拿到了一本「戰士版」(Armed Services Editions)的《布魯克林有棵樹》(A Tree Grows in Brooklyn)。「我已經讀完兩遍了,現在正在看第三遍,越看感觸越深。」   「自從我第一次抬著擔架,艱困地穿過深及膝爛泥…眼看著躺在上面的弟兄,他的生命正隨著寶貴的血液從擔架上滴落而漸漸消逝,而我卻無能為力之後,我便對這個世界感到難過、充滿懷疑,並深以為自己再也不能愛任何人及任何事了。」他就懷著「一顆枯死的心……灰暗的思想」在作戰,相信自己已失去了感覺。   直到他讀了《布魯克林有棵樹》以後才又覺得有某種東西在他的內心開始翻攪。「說不上來產生了哪種內心

反應,只知道我的確翻了過來,重現了生機。我全身上下洋溢著一股自信,並且認為像我這種傢伙在這世界上應該還有一搏的機會。謝謝你的書所帶給我的一切,我心中的感激和喜悅之情實非言語所能形容。」書帶來了歡笑也帶來了淚水。儘管對一個驍勇善戰的陸戰隊隊員而言,你很難想像他因為一小段故事而淚流滿面的嬌柔模樣。「我一點都不以為恥,」克利夫頓說。因為他的淚水證明了他畢竟還是個人。   「今夜我將徹夜難眠,」克利夫頓最後寫道,「除非我能向那位使得我的心再次跳動的人一吐心聲。」   美國的二次世界大戰部隊主要是由平民軍人——一群直到珍珠港攻擊事件發生後才知道戰爭是怎麼一回事的百姓所組成的。許多人志願入伍,再加上一

些徵召者,這群毫無準備且無所知的人發現自己得面臨令人喪志且設備簡陋的快速訓練、長達數日甚而數週的運送過程,以及無聊和恐懼。除了驚恐外,他們更親歷了在訓練過程中預習不且無法想像的暴力和摧毀場面,也因此造成許多士兵不得不在散佈世界各處的醫院療養。死亡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明明才跟他一起吃過早餐,到了晚餐時卻說他已葬了」的情況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戰爭為參戰者帶來身體上和心理上莫大的損傷。就拿步兵來說,他們得涉過一望無際的泥地,於槍林彈雨中往前推進,自如地睡在積滿雨水的傘兵坑裡——硬是把遠方呼嘯而過的迫擊炮聲,亦或身邊蜂擁的昆蟲鳴叫聲當作催眠曲。他們總是看起來濕濕髒髒、滿身泥巴、不安且精疲力

盡。他不但在炙熱與酷寒中前進作戰,面臨如瘧疾、傷寒等各類傳染疾病的威脅,而且還得躲避敵人的戰火攻擊。也因此他們會戲稱自己是「天殺的步兵」。   B-17空中堡壘轟炸機、B-24解放者轟炸機、B-25轟炸機、B-26劫掠者轟炸機和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的駕駛及機員,他們面對的是一些別的風險:在例行飛行中被高射炮射穿機身、捲入一場突然又危險的空中戰鬥、眼睜睜地看著機組人員在飛行途中受傷或死亡。由於飛機欠缺暖氣,長途飛行時他們的四肢會因為長時間忍受零下的低溫而麻木刺痛。他們也會為著某人平安歸來正想鬆一口氣,卻又得知其他成員未能飛完全程而陷入悲傷之中。至於緊急降落、飛到沒油或直接墜機更是時有所聞。B

-24和B-26之所以贏得「飛行棺材」、「寡婦製造機」的渾號不是沒有原因的。   海軍也有海軍自己的一套問題。在度過短則數日長則達數週看不見陸地,經常無所事事的船上生活之後,可怕的孤立感覺已將最初航海,從光鮮船艦看世界的悸動冷卻了下來。他們深刻體驗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孤獨感」和「無聊感」。航行中還得提防不時出現的潛行潛水艇;只要撇見一架敵機的欺近或聽到它的悶塞引擎聲,就連最勇敢的水手也會繃緊神經。公海裡並沒有偽裝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護航,當「音樂」響起,他們就如同遊樂射擊場中的靶鴨。   煎熬的日子、令人窒息的壓力、「在家真好」的念頭時而一閃而過。任何能讓人暫時忘卻戰爭的可怕的事物都非常珍貴。

士兵們珍惜家鄉紀念品。家書更是至寶。紙牌遊戲、益智遊戲、音樂和偶爾的運動比賽打發了等待軍事行動和睡前的空檔時間。但信件常延誤得令人感到洩氣——有的時候需四至五個月才能寄達——而遊戲運動所需的人數和精力,在歷經一整天的訓練或作戰後,不是湊不足就是玩起來力不從心。為了避免士氣低落,必須有隨時隨地皆可從事的娛樂來減輕戰爭的精神負擔。   戰士版書(Armed Services Editions)——例如深感動克利夫頓的《布魯克林有棵樹》,一種可攜帶、易親近且普及化的平裝書——就是絕佳的例子。它們隨處可見:士兵們在排隊等吃飯或剪頭髮時讀,被困於傘兵坑中或執行例行性飛行勤務也可以讀。它們是如此地無所不

在與受歡迎,因此有水兵開玩笑說如果一位士兵「褲後口袋不突出來的話,應視同服裝不整!」它們是適用於前線的最可靠消遣。每當某個士兵想要暫時逃避、解除焦慮、打發無聊、歡笑、受到激勵或有所期待時,他只需翻開書本,嚼一段文章,就可以遁入另一個國度。而每個士兵和水兵都嚴格遵守得不時互換這些書本的規定,無論它們有多破舊。儘管有的字跡已經髒污,有的書頁已經破損甚而掉落,這些書還是照樣傳遞循環下去。某個水兵說的真好:「將一本戰士版書丟進垃圾桶裡簡直就像是海揍你的祖母一樣可恥。」   書本不僅可供消遣娛樂之用。書本也是對付希特勒「思想戰」的利器。除了人的身體和領土之外,納粹德國還意圖控制人的想法。從一九三三年在

德國境內,由國家主導的焚書運動開始,直至後來遍及全歐,每個被希特勒所征服的國家之圖書館的肅清,「非德文」閱讀工具面臨了即將滅絕的命運。它們遭到破壞的程度可說是怵目驚心。經統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V-E DAy)為止,德國在歐洲總共摧毀超過一億冊的書籍。   但迄今許多關於戰士版書的故事仍不為人所知。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政府總共提供了超過一億四千萬冊的免費書籍,以確保美國戰士能做好精神準備,並決心帶著它們一起共度他們的每一場戰役。   這些口袋裡裝著書的美國大兵衝鋒於諾曼第海灘,長途跋涉至萊茵河並解放了整個歐洲;他們從一座太平洋荒島跳到另一座,從澳大利亞的海邊直入日本的後院。有

的人讀這些書是為了緬懷被他們拋在腦後的家鄉;有的人則是想藉此忘卻如地獄般的周遭環境。書本提振了他們疲憊的精神並鼓舞了他們的心靈。就如同大衛.克利夫頓寫給貝蒂.史密斯的信上顯示的,書本能夠撫慰一顆傷痛的心,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並在你無處可逃時,提供一個棲身之所。對許多美國士兵而言,書本是他們戰時最重要的裝備。   戰後,由於全新平裝書的大量發行——再加上美軍條款(the G.I. Bill)的通過——不僅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文化中產階級,也將閱讀習慣散播給了為數眾多且極具民主精神的普羅大眾。這個戰時的書本計畫令《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成為一部經典小說;促成了數十位作者與數

千名士兵之間的筆友關係;更觸動了數百萬男女士兵的心靈。   這是一個筆桿威力不輸刀劍的故事。 第3章 書籍土石流「前線的士兵不僅手中需要一把槍,心中也需要一個理念。」──艾米莉.米勒.丹東(Emily Miller Danton),圖書館員國防募書運動的志工們在一九一四年的十一、二月間都忙於組織和推動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募書活動。時間緊迫且工程浩大。瓦倫向她的同事坦誠:「為了讓國內廣大群眾能大量捐輸,我們花了足足快要一個月的時間在電台、圖片、故事、社論以及五十萬份的海報上。」這個活動需要一位宣傳總監。於是紐約圖書館協會一九四一年募書活動的前宣傳瑪麗.羅索(Marie Loizeaux)立即受

到雇用。羅索打算將募書活動的海報鋪滿全國,讓每個鄉村、城鎮和都市都撒滿了募書箱。每家圖書館、學校、百貨公司和火車站盡可能地加入勸募的活動,亦或告訴大眾哪裡可以捐書。羅索計畫和大公司、大眾運輸、連鎖商店合作,讓她的宣傳能達到最大的效果。她所獲得的回響驚人。全國車廂廣告公司(National Transitads)答應在它所代理服務的火車上刊登兩萬張「勝利募書運動」(Victory Book Campaign ,VBC)的宣傳海報。公車車票上也加印了一行鼓勵捐書的提醒詞。喜互惠連鎖超市(Safeway)同意在所有兩千四百家店面陳設捐書箱,並張貼一張募書運動的海報。數百個電台節目——從學院經營的到全

國聯播的節目——誓要在空中幫忙宣傳募書運動。報社記者則答應披露有關運動的消息,諸如指導鎮民如何達到收書地點,確認哪一類型的書最熱門等等。在運動真正開始之前,羅索的宣傳顯然已見成效。大眾的捐輸不斷地流入各個活動箱,甚至有一家等不及的發行公司送來一份高達十萬本平裝書的大禮。全國的捐輸熱誠令人悲喜參半:如果運動尚未開始之前就能募到這麼多的書,想像一旦它真正啟動後,所形成的書籍土石流可能會把志工們給埋了。於是瓦倫向報紙求救,急徵額外幫手以敷各分館之需。

氣冷式機車引擎入口流道設計

為了解決引擎冷卻液溫度過低的問題,作者盧冠憲 這樣論述:

機車在台灣以及東南亞為最普遍使用之交通工具,而小c.c數的機車冷卻系統以氣冷式為主。機車引擎的散熱系統是直接影響引擎性能的因素,過高的溫度會使零件損壞,過低的溫度會使熱效率降低與油耗增加,故冷卻系統的設計成為很重要的關鍵。本文建立光陽AFA9,163cc單缸氣冷引擎之冷卻通道外流場及引擎共軛熱傳分析模型。由於在高速運轉容易產生火星塞周圍的溫度過高,及汽缸頭與汽缸溫度分佈不均勻的問題,因此對高速運轉9000rpm進行模擬。為了改善火星塞周圍熱點溫度過高的問題,對導風罩上可能影響火星塞附近溫度的兩個特徵,分別為導風板及側凹板進行改良。首先對導風板高度進行改良,Case1為原始設計之導風板H=0m

m,Case2到Case5分別為將導風板向缸頭上方提高H=5、10、15mm及移除導風板,對不同導風板高度搭配原始模型之側凹板寬度W=4.5cm進行外流場分析與共軛熱傳分析。再對側凹板寬度進行改良,Case1為原始設計之側凹板寬度W=4.5cm,Case2到Case4分別為將側凹板寬度W改成4cm、3cm和移除側凹板,對不同側凹板寬度搭配原始模型之導風板H=0mm進行外流場分析與共軛熱傳分析。從數值模擬結果與光陽公司提供之實驗數據互相對照,發現最大誤差約為9 %。此外,以3D列印之方式印製一可替換不同導風板高度與不同側凹板寬度的透明導風罩,藉以觀察流體流動狀況,再將所觀察之結果以影片方式呈現並

與數值模擬之流場進行交互比對。模擬結果顯示,在不同導風板高度的Case中,從降低火星塞周圍溫度為首要目的來說,Case1(原始模型H=0mm)與Case2(向缸頭上方提高H=5mm)對火星塞周圍溫度差異不大,但比其他Case來的低,而在Case5(無導風板)時溫度最高,散熱最差。再從溫度均勻性為次要目的來說,Case2整體溫差比Case1的溫差來的小,因此以Case2(向缸頭上方提高H=5mm)的設計最佳。在不同側凹板寬度的Case中,從降低火星塞周圍溫度為首要目的來說,Case3(側凹板寬度W=3cm)在火星塞周圍平均溫度比其他Case來的低。再從溫度均勻性為次要目的來說,Case3的整體溫

差也比其他Case來的好,因此以Case3(側凹板寬度W=3cm)的設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