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寫的 吹鼓吹詩論壇二十九號:歌詞的一半是詩:歌詞創作專輯 和稻盛和夫的 努力,認真地活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陳龍廷所指導 邱丹霓的 廖峻「三百六十行」系列口頭表演文本研究 (2021),提出張秀卿的台語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口頭文學、表演文本、廖峻、餐廳秀。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莊賢智所指導 卿意媛的 葛萊美音樂專輯封面設計之魅力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專輯封面設計、魅力工學、評價構造法、數量化一類、葛萊美獎的重點而找出了 張秀卿的台語歌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張秀卿的台語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吹鼓吹詩論壇二十九號:歌詞的一半是詩:歌詞創作專輯

為了解決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作者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這樣論述:

  詩與歌自古同源。對大自然的詠嘆,對天地神祇的呼告,對思慕之人的讚頌,詩與歌攜手合作,鼓動人心,引領風騷,創造神蹟。然而,社會民情的演變,民族融合的巧妙變化,以及戰爭「創造性的破壞」與時代人性的遞嬗更移,在在隱約拉開了兩者的距離,分野逐漸明朗清晰,實則詩心中始終暗藏一股「抒情的力量」,安放在歌詞裡,等到閱聽人看到、聽到、感受到如同生命第一次萌芽般的喜悅時,我們不禁相視而笑,撫掌叫好!   相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柳永的詞主要描寫男女之情與羈旅行役生活場景,詞意「坦率生動,直言無諱,不避口語。」如果與現代社會情形相比況,柳永就是北宋那個時代的「流行音樂人」,他所

寫的詞牌裡的詞,即是現今「流行音樂歌詞」應不為過。蘇東坡曾盛讚柳永說:「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之『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足見通俗俚詞,只要寫得妥貼入情,一樣媲美詩句,引起強烈共鳴。   美國75歲的民謠教父巴布•狄倫(Bob Dylan,1941-)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肯定,諾獎評委會給鮑勃.迪倫的頒獎詞如下:「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甚至形容他「為耳朵寫詩篇」,「可能是在世最偉大的詩人」。再一次證明,現代西方文學界對「歌詞如詩」的廣義看法,與我們東方古代文學的視野與格局,其實是完全一致的。   《吹鼓吹詩論壇

二十九號:歌詞的一半是詩──歌詞創作專輯》特地探討詩與歌到底是看似遠親實則近鄰的「共生共榮」的依存關係,還是「歌詞的一半是詩」,無法分割的精煉語體?內容詳實豐瞻,不同世代(老、中、青三代)、不同職別(公務員、醫師、學者、老師、專職歌手、寫詞達人、勞工、家管、學生、藝術創作者等)、相異語境(華、英、台三語)以及共同信念:齊心創作2017年臺灣詩壇的「詩/歌詞」!   本專輯共分七個部分,分別是:一、詩人歌手訪談,二、歌詞創作體驗,三、歌詞創作評論,四、歌詞簿(上):歌戀詩,五、歌詞簿(下):詩戀歌,六、2017論壇詩作選,七、截句詩選小輯(1-2月)。   一、詩人歌手訪談:第一篇訪談由學者

詩人李桂媚採訪詩人吳晟、吳志寧父子檔談【課本作家與流行歌手的跨世代觀點】。在「吳晟篇」裡,吳晟老師說:「詩透過歌的傳播變得更普及,歌因為有詩的質素更深刻,兩者相輔相成。」而在「吳志寧篇」裡,志寧詩人說:「大抵而言,平易近人又能傳達『浪漫』與核心價值的詩作,會讓我想譜曲為歌,『浪漫』很重要,『浪漫』不見得是風花雪月,而是具備美學、意象,可以開啟閱聽人的想像,感覺自己好像在哪裡。」;第二篇專訪,則由詩人蘇紹連老師訪談作曲歌手孫懋文(圓圓)〈歌的一半是詩〉。在這篇專訪裡,蘇紹連老師的推薦詞如下:「聽嚴忠政(詩人)說,只要把一首現代詩給他,他閱讀之後,即可立即編曲而將現代詩演唱出來,歌的旋律能表達出詩

的意涵,真的是不簡單。他的歌藝才華出眾,同時寫歌作詞,」孫懋文自己說:「一首能流行傳唱的歌詞,大都具備了,押韻、文字的節奏性及邏輯性。…當然,歌詞與旋律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而當他們相互結合、交融時,所產生的化學效應,是相當厲害的!……而現代詩本身就須具備旋律、節奏及場景配置。詞彙的跳躍式連結將詩的空間及時間塑造出來;利用文字本身的音韻產生旋律;而詩的斷句及編排,讓讀者在賞析當下,腦海中自然就浮現出節奏!」   二、歌詞創作體驗:首先由「民謠詩人」張心柔現身說法,她將自己對詩與歌詞的看法,以及暢談如何經歷改變、柔性影響她成為吟遊詩人的作品、人物和文化。接著由「吹鼓吹詩論壇」網路平臺的站長葉子鳥因

參加巴奈.庫穗(阿美語:Panai Kusui,1969-,現為臺灣獨立音樂原住民女歌手。)的「音樂工作坊」活動,從而了解到歌詞如何誕生?「歌詞要誕生之前,必須先放鬆自己,傾聽自己內在深處,才可以找到自己的聲音。」(巴奈語)   三、歌詞創作評論:這一期專輯的評論內容相當豐富精采,有學者詩人陳徵蔚談【詩與歌的傾城之戀】,學者劉建志的【從劇場到專輯,談流行歌曲的文化流動】,學者詩人蕓 朵的【愛情的擴散與緊縮──從李宗盛的〈領悟〉比較詩與歌詞的差異】,學者詩人謝予騰的【筆記七段(二):淺談陳昇歌詞中的「中國」形象】,學者詩人李桂媚的【詩歌交疊──論向陽〈我有一個夢〉的音樂性】,學者詩人陳鴻逸的【

K 歌之王為你唱一首歌──兼論王宗仁《詩歌》】,學者詩人蔡知臻的【從詩到歌詞,如何可能:以顧蕙倩詩作為探討中心】,詩人孤 鴻的【一首歌詞的閃光點】,以及學者詩人蘇 善的【兒歌詩不詩?】。   四、歌詞簿(上):歌戀詩:我們特別邀請到金曲獎第6、7兩屆【最佳作詞人獎】(方言歌曲類)得獎者路寒袖局長(台中市文化局),第13、19兩屆【最佳作詞人獎】(國語歌曲類)得獎者方文山先生提供最新的歌詞創作,以及名詩人陳克華、唐捐、莫渝、顏艾琳、曾元耀、王羅蜜多、靈歌等人的歌詞創作。廣納不同聲腔、風格、語言的歌詞創作,其中最特殊的是詩人羅拔所創作的雙語(中、英)詩歌詞──“To Hallstatt”致哈修塔

特。喜愛詩/歌詞的您,千萬不能錯過!   五、歌詞簿(下):詩戀歌:這個部分我們也邀請到台灣詩壇重量級的詩人陳育虹、楊小濱的創作,以及名詩人蕓朵、林柏維、蘇 善、王厚森、陳金順、曾美玲、陳牧宏、劉哲廷、蘇家立等人的歌詞創作,以及許多新(詩)人初登場,唱「自己的歌」,名單如下:蔡雨杉、湘羽、張文柔、孤鴻、周建君、滴滴、唐詩雨、關琋、謝友勝、劉枝蓮等人。   六、2017論壇詩作選:【臺灣詩學暨吹鼓吹詩論壇】在今年 (2017年)底即將創設屆滿25週年,一直以來都是臺灣詩界網路平臺的佼佼者。每個月都由版主群精選詩友在論壇投稿的詩作,並予以簡單評析投稿詩作為何被「推薦置頂」的原由。也藉此提供詩友

們互相觀摩學習精進詩藝的發表園地。本期有賴文誠的詩作,坦雅的詩作【冰夕詩評】,張育銓的詩作【施傑原詩評】, 天使迷的詩作【葉子鳥詩評】,清 歡的詩作【游鍫良詩評】,簡 玲的詩作【劉曉頤詩評】,冰 夕的詩作【紀州人詩評】,謝予騰的詩作【李桂媚詩評】,周忍星的詩作【黃里詩評】,季 閒的詩作【曾美玲詩評】,以及翼 天的詩作【黃里詩評】。   七、截句詩選小輯(1-2月):由詩人白靈老師提出出版「截句詩集」的構想,他說:「一方面為慶祝年底25週年社慶,一方面呼應本社二十多年來推動的小詩運動,且對此運動(「截句詩」)有加分作用,亦即小詩形式及名稱越多樣,越有助小詩的能見度。截句一詞基本定義4行以內,可

新創、也可截自舊作,陳年舊詩或可獲新生。這也比過去台灣認定的10行以內小詩、乃至斷續流行的一行詩、三行俳句,更具彈性(1~4行均可),但更易為也更難工,對詩人具挑戰性,卻有助挑起庶民的創作慾。」又說:「自1月10日fb詩論壇刊出截句詩以來,1月份有275人次約410首詩,2月份有394人次約650首詩。蘇(紹連)兄一起初就置頂定了規矩(一天最多三首),但仍有貼詩如狂者。如今硬著頭皮從一千多一點的詩中,挑了下列20首,很主觀的挑風格差距大的,刊放下方,供讀者參覽了。」在本期獲選刊登「截句」的詩友,名單如下:蘇家立、周駿安、Syni Thorn、Winniefred Wang、寧靜海、杜文賢、邱逸

華、葉 莎、葉子鳥、Chamonix Lin 、吳啟銘、洪美麗、曾美玲、靈 歌、吳昌崙、Rui-shin Chang、胡淑娟、張威龍、項美靜和龍妍計20人。 本書特色   一、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從2015年6月開始改為季刊,每年3、6、9、12月出刊。   二、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是由一群網路老中青少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詩評家一起組成經營的刊物,每期聚集的來稿都是目前最活耀的詩人,已成為一個競相發表、互相觀摩的最佳網路與紙媒融合平台。   三、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每期詩刊都有一主題,如本期的「歌詞創作」為專輯主題,邀集名作詞家、歌手和各家詩人分享各自的歌詞創作,並由多位

詩評家針對詩與歌詞兩個文類之間的關係做深入剖析,以達到創作與理論並行,內容紮實,是台灣最熱血最光芒的詩刊。  

張秀卿的台語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LULU29

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說了個阿公阿嬤之間的愛情故事給煌奇老師
然後老師就給了我一個很溫暖又揪心的旋律
我光是收到曲已經先哭一次
很謝謝蕭煌奇老師用旋律就已經這麼打動人
很可惜
在收到曲還沒請武雄老師填詞時
阿公就先走一步了

送完阿公一陣子之後
鼓起勇氣聯絡上武雄老師
在電話這頭跟武雄老師說故事
故事內容都一樣
只是阿公不在了
很謝謝武雄老師這麼細膩又真摯的文字
每一句都寫到我的心裡
謝謝兩位老師

影像的部分要超級謝謝殷振豪導演團隊
我跟他們開過兩次會議
第二次會議上聽到他們的腳本幾乎完整呈現了阿公阿嬤的故事
會議上已經掉一次眼淚
他們真的太細心了
等到看到剪輯完成的版本
內心的澎湃已經超越我原本的想像
謝謝檢場大哥、丁梅卿大姐演出阿公阿嬤的角色
對我來說
這不只是一首音樂作品
更是全家人記憶的收藏

這首歌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唱好
獻給天上的阿公、還有已經忘記我們的阿嬤。
-
Lulu黃路梓茵《29》 8/21 全面發行
首批專輯內附"Lulu的時光縫隙盒"
打開裝置的瞬間,解壓縮Lulu的29歲時光
-
〈上美麗的情歌〉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
即使忘了自己 也記得相伴一生的那個人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做專輯的時候,Lulu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台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台語歌,小時後,當里長的阿公辦社區里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台唱台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台語電台打工,每天都在聽台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台語歌唱節目;定下唱台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

在阿公的晚年最後兩年,生了重病的阿公躺在床上,說話聲音越來越微弱,但只要他用盡全身力一開口講話,就是問Lulu的媽媽,「阿嬤有沒有吃飯?」但其實阿嬤在七八年前就已經失智,記不得任何人了,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喜歡哼著歌,身體也很健康,但是當Lulu的媽媽跟阿嬤說到阿公的名字時,阿嬤卻記得這個名字。對照阿公和阿嬤的狀況,Lulu不禁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愛情,能夠真的從年輕到老,維持一輩子?

年輕時的阿公去打八二三炮戰,有段很長的時間不在家,都是阿嬤一個人帶著五個小孩,撐起這個家,等阿公回來;所以前半生都是阿嬤撐這個家,但是後半生變成阿公撐起這個家,因為阿嬤失智了。阿公帶阿嬤散步、餵飯洗澡;兩人好像台語說的「相欠債」,在彼此的一生中輪流扮演看顧對方的角色。

Lulu跟蕭煌奇老師說了阿公阿嬤的故事之後,蕭煌奇老師很快的就寫了這首曲,Lulu聽著還沒填上詞的DEMO就已經被逼出淚來;收到曲時,阿公已經重病,在製作過程中,阿公也離開了,這首歌也陪著媽媽渡過難過的時刻。

之後Lulu鼓起勇氣聯絡心目中寫台語詞最崇拜的武雄老師,跟他說了這個主題,很快的收到了武雄老師的歌詞,歌詞非常美麗動人,Lulu也非常慎重地唱了三次,因為台語的咬字更難,而且唱自己家人,情感更容易過頭,所以一邊要hold自己的情緒,一邊也要把她唱好,因為這是阿公阿嬤的歌,就很想努力認真唱好,所以花了很多很多力氣,不斷重唱,在去年末先錄了兩次,覺得聲音狀況不是很好,隔了兩個多月後再重新錄唱,也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一些,沈澱出另一種平凡永恆的真摯情感。

希望將這首〈上美麗的情歌〉,獻給在天上的阿公,和每天開心唱歌的阿嬤,以及每一段堅貞的愛情。

#Lulu黃路梓茵 #開箱Lulu的29 #上美麗的情歌
-
👩🏻訂閱看更多Lu:https://bit.ly/3dpk7SK
👩🏻Lulu の粉專:https://facebook.com/Lulu.cti
👩🏻Lulu の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sunnygirl800424
-
〈上美麗的情歌〉

詞:武雄
曲:蕭煌奇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自少年 聽甲老 感動的心最時行

阿媽並無真大聲 阿公目睭瞌瞌嘛無講啥
一幕迷人的情愛 已經數十冬 時常出現阮兜大廳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聽我為伊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情情愛愛親像夢一般
無需要海誓山盟 做袂到的咒誓 只要真心的陪伴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日日夜夜無講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踮阮身邊 聽我唱這條歌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一世人雙人相依偎 已經袂當拆分散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甲我合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平平靜靜日子免虛華
無論是海角天邊 兩個人無變卦 猶原牽手做陣行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思思念念溫暖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願意陪我 永永遠遠來做伴
陪我唱這條歌 永永遠遠來做伴
-
///音樂製作///
製作人Producer:蕭煌奇 Ricky Hsiao(黑色吉他工作室)
編曲Arranger:袁偉翔 Fanda.Yuan(駿傑音樂 June J Music)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喬莎宏 Josa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r:田曉梅 Brandy
和聲演唱 Chorus:田曉梅 Brandy
鼓Drums: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師 Drum Recording Engineer: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Mr.Q Studio
弦樂 Strings: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 駱思云 SsuYun Lo / 盧思蒨 SzuChien Lu / 陳奕勇 YiYung Chen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朱奕寧 YiNing Ju / 黃雨柔 Nala Huang / 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 張心維 Hsin-Wei Chang
弦樂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楊敏奇Micky Yang Protools
工程師 Protools operato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助理Assistant Enginee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Cinema Studio
配唱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Vocals) :郭博文 Dr.Po
配唱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Vocals)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林正忠 Jerry Lin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
///MV製作///
MV 製作 PRODUCTION|Spacebar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黃世萱 / 林沁兒
主要演員 STARRING|檢場 / 丁梅卿 / 王靖江
導演 DIRECTOR|殷振豪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劉凡慈
副導演 1ST A.D.|林郁翎
製片 PRODUCER|阿豹
執行製片 P.D.|曾詠莉 / 歐順
攝影 D.O.P.|林子堯
攝影大助 1ST A.C.|陳璿任
攝影二助 2ND A.C.|胡晉瑋
實習生 INTERN|徐亞崴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燈光指導 GAFFER|林岑璋
燈光助理 ELECTRICS|賴威仁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美術 ART DIRECTOR|何景意
執行美術 SET DECORATOR|古又如 / 蔡佩蓉
造型 STYLIST|豆豆
造型助理 ASSISTANT STYLIST|顏美蓮
梳化 MAKE-UP ARTIST & HAIR STYLIST|丁鈺芳
劇照 STILL PHOTOGRAPHER|李邦豪
剪接 EDITOR|陳韶華
調光 CLORIST|繼續映畫 阿鞭
後期製作 VISUAL EFFECTS|王雅鈴
混音 SOUND MIXER|賴彥中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蘇景霈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蘇景霈
演員表 EXTRA|劉淑華 / 蔡美玉 / 史瑞香 / 詹秀惠 / 李致遠 / 林祐弘 / 吳廷華 / 林見良
場地協力 VENUE PROVIDED|台北市大同區公所 / 青年公園管理所 / 青年公園駐警隊辦公室 / 詹內科診所 / 3%迷子創意服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愛蜜莉古董婚紗行

廖峻「三百六十行」系列口頭表演文本研究

為了解決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作者邱丹霓 這樣論述:

1980年代是餐廳秀風行的時代。在西餐廳,觀眾可以邊用餐邊看脫口秀表演,後來因大受歡迎還錄製成錄音帶販售,紅遍全台。而「餐廳秀」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廖峻(廖滋源)。本文首先要研究是廖峻的成長歷程以及餐廳秀崛起,其次廖峻的創作靈感來源與相關有聲作品,最後就是他所錄製的《三百六十行》系列。這系列共38個單元,闡述不同職業、不同面相的情境故事。本論文將了解與廖峻共同合作的女藝人,分別為高玉珊、王莉、許秀年。他們三人都曾經是炙手可熱的電視歌仔戲明星或歌廳藝人,在這個時代為什麼會受邀來共同演出?而表演文本所再現的這些職業,反映著什麼樣的社會現象?並探討其口頭表演如何活用語言的發音差、諧音、雙關,將其變

成一種表演?如何透過不同國家的外來語來製造笑料,設計出只有台灣人才懂得的「梗」?而旋風式的火紅為什麼後來會走向衰退?透過研究其作品,可以讓我們尋找到語言的趣味可愛之處。因此筆者盡力將其口頭表演藉由文字記錄下來,進而分析其中的奧妙。透過整理後的口頭書面化資料,可提供更多語料,幫助學習台語的人了解關於台語的語音差異、語言轉換、語言混雜等現象。相信對於母語文學、口頭藝術、語言學的研究及推廣,具有相當的意義。

努力,認真地活著

為了解決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作者稻盛和夫 這樣論述:

我們要用真摯的態度,努力、認真地活過只有一次的人生。磨練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心不斷朝著慈悲、優美轉變,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認為美好、幸福的人生,是由內心反映出來的結果。所以努力讓自己的心變得美麗,人生也會變得更美麗。他一向秉持著「利他主義」和「努力!認真地活著」的信念,並以自身的經驗,不斷殷殷勸導世人如此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以及對生活、對工作的態度,也都應該要「認真而真摯」。他最希望的,就是大家都能擁有充實美好的人生。   稻盛先生也勸勉企業的經營者們,如果真心想做出好的經營,就必須抱持著「我想要給員工多一點幸福,我想要對社會做出貢獻」這種正大光明、無私奉

獻的想法,並自動自發成為表率。如此提升心性之後,企業的拓展也會與之產生連帶關係。   「努力!認真地活著」正是稻盛和夫一路走來未曾改變的人生信條。   我們要用真摯的態度,努力、認真地活過只有一次的人生。毫不鬆懈地讓人生好轉,培育出高雅、豪邁的人格,把與生俱有的靈魂磨練得更光輝、美麗。——(摘自第四章)   本書是根據日本NHK教育電視台〈以求知為樂,過好人生的方法.稻盛和夫談:努力、認真生活〉節目(二OO六年六月播出)的劇本重新架構而成。此節目描繪了稻盛和夫大半生的人生觀與經營哲學,播出後獲得廣大迴響。書內各章節根據各集節目的劇本改編、章節後段的「採訪筆錄」也是由節目中的訪談內容整理成篇。

  年逾八十歲的稻盛和夫總是秉持凡事「真誠去面對、認真去應對」的生活態度,並確信這種生活方式,必定帶來豐碩與充實的人生。稻盛和夫談話中經常使用「DO 認真」(譯註:原文為�,與努力的「努」的發音相同,為非常認真、努力認真之意)這句話,是因為他討厭凡事要求差不多就好的人,認為做事只求差不多,人就不可能過得好。不管從事運動、經營或學問,去做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認真的程度,也就是加上「DO」的程度,運用於經營之道也是如此。   書中針對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人生理論、對盛和塾的想法、如何轉化逆境開創未來……皆詳盡描述,為充滿壓力與挫折的現代社會人,提供了極具生命智慧的人生指南。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I

namori Kazuo)   一九三二年生於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一九五九年設立京都陶瓷株股份公司(即目前的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一九九七年轉任名譽董事長。一九八四年設立第二電電(即現在的KDDI)並擔任董事長,二OO一年榮任最高顧問,二O一O年擔任日本航空董事長,與日本內閣特別顧問。 譯者簡介 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譯著有:《5/8人生黃金律》、《即戰力》、《邏輯寫作力》、《品牌DNA》、《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塾 》、《敬天愛人》《聖經中的友情》、《一個人最好》、《感受力》、《閱讀整理學》(以上書籍均由天

下雜誌日本館出版)。 推薦序 努力、認真,過人生 唐松章推薦序 分享,善行的實踐 張芳民推薦序 努力、認真的人生哲學 蔡惠卿推薦序 努力認真地活著,留下更美好的世界 蔡國洲推薦序 恆持剎那,把握當下 沈文振推薦序 積極踏實,真心利他 許書揚前言 如何經營「美好的人生」 第一章 領導人的條件給支撐日本經濟的中小企業  牢牢記取經營的心身為人,這麼做正確嗎?在骯髒的工作中找出「驕傲」舉杯相敬,「心思」也能藉此傳遞能帶動「能力」的,是「個性」把學員的活躍當成精神糧食採訪筆錄 1 針對盛和塾的想法理念,一定要忠誠執守 第二章 充滿挫折的青春做什麼都不順考試失敗、就業也失敗為了逃離職場,也曾興起轉職念

頭…… 深入探究自己,人生也開始好轉經營者的出發點告別公司,然後創業忍受逆境,開創未來採訪筆錄 2 請努力讓自己喜歡工作 第三章 公司到底是誰的? 夢想很大,想當世界第一!用百米短跑跑完「經營馬拉松」由年輕員工造反衍生出的「理念」不景氣就是機會併購,源於想拯救的心為了員工、顧客、合作廠商,也為了公司採訪筆錄 3 經營上最重要的條件 第四章 人為什麼活著?辛苦是活著的證據六十歲開始邁入「靈魂出遊」的準備期由修行得到的幸福感財富是社會寄放的東西對京都不死鳥的足球隊選手們闡述「生活方法」「努力!認真!」就是我的信條採訪筆錄 4 人生的真正目的 投稿 稻盛和夫的話,浸透人心 藤井彩子(NHK主播)大事

年表 推薦序1 努力、認真,過人生∕唐松章   天下雜誌日本館過去曾經出版過許多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包括《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寫給青少年看的《你的願望必會實現》、講述經營會計的《稻盛和夫的實學》……等。每一本書都傳達了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經營哲學與對於人生的體悟。   稻盛和夫先生則是在本書《努力,認真地活著》中娓娓道來過去的經歷、挫折與對於領導人條件、公司的本質、人生的目的等,讓我們深刻了解、體會稻盛先生一路走來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以及克服挫折的勇氣與智慧。   其中稻盛和夫先生講述他進入職場後遇到困境,進而領悟到的道理:「無論你被放進如何惡劣的環境,被逼到如何絕望的境地,如果

心中充滿不平、不滿,想盡辦法要逃離,你的人生絕對不可能因此轉往好的境界……如果能打從心裡喜愛自己的工作,廢寢忘食地燃燒熱情、一心一意專注投入,工作就會變得愈來愈有趣,並且產生優異的成果,人生的際遇也會因此轉向光明。」像稻盛和夫先生如此卓越的領導人,深藏於內的智慧也著實令人受用無窮。身為一個領導人,應該不畏懼環境的困頓,勇往直前。在目前社會充滿一片不景氣的氛圍,人們對於未來充滿悲觀的時刻,這席話正是我們應該學習、深思的智慧。就如同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學—「努力,認真地活著」一樣,我們應該重視每一天、每一刻,努力充實地度過人生。   本書還收錄了稻盛和夫先生在日本NHK教育電視台的節目《以新知為樂

,過好人生的方法—稻盛和夫談:努力,認真地活著》中所接受的訪談、並經過整理的「採訪筆錄」,其中也可一窺稻盛和夫先生所抱持的人生觀與經營的智慧。隨著訪談者深入地提問,一步步提示出稻盛和夫先生所抱持的人生、經營哲學,不僅可以讓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讀者獲得更多的收穫;也令不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讀者獲得一定的啟發。   稻盛和夫先生的獨到之處,除了經營上的理念與智慧之外,他蘊含著佛家思想、「利他」的人生體悟與哲學,更是成就稻盛和夫先生的偉大之處。期望讀者能放下執見,吸收稻盛和夫先生長年的經驗所成就的善知識,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發光、發熱。 (本文作者為崇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盛和塾召集人兼幹事代表)

推薦序2 分享,善行的實踐∕張芳民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恩師稻盛和夫帶領三百位日本塾生,從世界各地前來參與台灣盛和塾的成立大會,創下盛和塾海外開塾以來日本塾生參與人數紀錄。當天台北天空飄著細雨,圓山大飯店的講堂上聚滿了求知若渴的來賓與盛和塾塾生,熱情地聆聽稻盛和夫塾長的開塾演講;「如果你真的想做出好的經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持著『我想給員工多一點幸福,我對社會做出貢獻』這類光明正大、無私奉獻的想法。如果你只是想到自己要賺錢、或者擴大所繼承的家業,抱持這種本位主義的自私想法,員工也不會開心地為你工作!無論你是自己創業或繼承家業,只要你當上經營者,就該領悟到這是一項必須擔負社會責任的工作。唯有自

動自發成為表率『拚命努力』去做好經營工作才行,如此提昇心性之後,企業的拓展也會與之產生連帶關係。因此,首先要磨練自己的心志,培養出偉大的人品與個性。我們要用真摯的態度,認真地活過只有一次的人生。」稻盛塾長如是說。   二十八年來,我因工作關係,從早期擔任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及近年來參與國家智慧化產業轉型計劃,協助工業技術研究院帶領國內執行長們前往各先進國家見學取經;有幸向日本京瓷(KYOCERA)公司學習多次,京都京瓷公司建物外牆由整面太陽能光電板建構,進入門廳後映入眼簾的是四個大字「敬天愛人」社訓;每次前往見學,讓心靈震撼的,無論是愛護地球的太陽能光電設置的實踐力道,還是企業文化經營哲學的無形

力量,引領我『要從未來的角度衡量自己的能力,堅信現在的自己不會,但將來一定會,只要一直挑戰能力的極限,努力、認真地不斷解決難題,就能逐次累積實際的學識與技術』。如此就能將稻盛和夫經營哲學啟發的善,成為追求全體員工物質、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做為我企業經營的理想。   《努力,認真地活著》是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的稻盛和夫著作系列書籍之一;以日本NHK教育電視台推出稻盛和夫人生觀與經營哲學,獲得廣大迴響,集結大眾化淺顯易懂的文字內容,從青春期充滿挫折的忍受逆境、努力讓自己喜歡工作開始,到體驗經營最重要的條件的『利他人才個性的養成大於能力的重視』;尤其是六十五歲出家時,更體會人生真正的目的,從修行中得到幸

福感,用優美的靈魂將財富與知識分享全人類,這已不只是企業人的導師,更是引導世界菁英共同開創未來的理想家、慈善家、教育家、哲學家、實踐家……感動之餘,分享為序,祈望您亦深受影響而善行。 (本文作者為生產力建設集團總經理) 推薦序3 努力、認真的人生哲學∕蔡惠卿   由於工作職涯的關係,我常有機會和年長的企業家互動,我發現,成功的人士幾乎都具有「認真努力」的人生態度與特質,而這本書的精采處就在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的人生態度實踐理念和賦予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生哲學支持著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那就是「努力,認真地活著」。   讀完這本書,讓我思想起一首台語歌「愛拚才會贏」:好運歹運,總嘛要照

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有人說人生如戲,但人生卻無法彩排,生命的旅程只有往前進,無法回頭,唯有認真努力的活著,所過的每分每秒才是真的。也有人說:「一期一會」,在同一時空,你所遇見的人事物不可能再出現相同的氛圍,即使同一個辦公室上班的同事,每天到崗位上的心情,也含有不同的元素。   在多次演講場合,我常會用一個比喻來鼓勵年輕學子,那就是「生命的橡皮擦」。從小到大,我們讀書做功課時,若有寫錯別字,只要用「橡皮擦」擦拭過就可重寫,後來發明了「立可白」又可塗改重寫;隨著電腦科技發達,字打錯了,只要把「刪除鍵」或「退格鍵」的按鍵按一下,就可重打,幾乎不著痕跡。然而生命的旅程,每一段

歲月都有不同的風景,所有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恩怨情仇都在堆疊生命的旅程,當我們五十歲時,回憶起二十歲時的年少輕狂,若不喜歡那時候的自己,我們能找到一個「生命的橡皮擦」把那段歲月擦掉,重新活二十歲嗎?當然不可能!因為時間的巨輪是不停止的。   很開心也很榮幸推薦《努力,認真地活著》這本書,尤其稻盛和夫是我最崇敬的創業家之一,之前讀過他的著作,就非常認同他的經營理念與工作哲學。這本書闡述著稻盛和夫精彩的人生智慧,相較於成功人仕的一般傳記,這本書顯得輕鬆易讀而且有趣,有些情節很快就可在腦海中跑出畫面,感覺熟悉又親切。   每個人都有一套人生哲學,無論你是在職場上或人生道場上扮演何種角色,每個人都是

獨一無二(unique)。心理學家或管理思想家,都會鼓勵我們挖掘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勢或展現自己的天賦。稻盛和夫並非自小天資聰穎,而是他的自我省思、正面思考能力、「當責」態度與利他胸懷,並秉持著努力認真活著的人生哲學,成就他不凡的一生。無論現在是幾歲,閱讀此書,你也可以做自己人生的教練! (本文作者為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4 努力認真地活著,留下更美好的世界∕蔡國洲   記得曾看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小男孩跟他的父親走在山中,小男孩不小心跌倒了,忍不住痛得大叫了一聲:「哇……。」但是令他吃驚的是,他聽到了一個聲音從山中的某處傳出來,重覆他的聲音「哇!」他很好奇地大聲問:「你是誰

?」結果他得到的答案也是:「你是誰?」小男孩生氣了,大聲地吼著:「膽小鬼!」這一次得到的答案也是「膽小鬼」。他很好奇的問他父親:「到底怎麼回事啊?」父親笑笑的跟兒子說:「兒子啊,注意聽喔,」父親大吼了一聲:「我敬佩你!」結果另一個聲音傳回來的也是:「我敬佩你!」;同樣地,父親再一次大聲吼:「你是最棒的,」這個聲音也回答:「你是最棒的!」小男孩感到非常的訝異,但又不解?此時父親向小男孩解釋說:「一般人們稱這是回音,但實際上這是『生命』,你所說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最後都會回應到你身上來!」就像本書作者稻盛和夫先生說的:「美好、幸福的人生,是由內心反映出來的結果。世界果真是一個龐大的回應系統;我們

的生命就是很簡單地回應我們所做過的事,如果我們要這個世界有更多的愛,那麼我們就要在我們的心中創造更多的愛;如果我要我們的團隊更優秀,那麼我也要先讓我自已更優秀;這樣的關係可以套用在每一件事上,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生命都會回應給我們每一件我們曾做過的事;生命中沒有意外,它就是我們的反射!」   「努力,認真地活著」是稻盛和夫先生一路走來未曾改變的人生信條。所以,這個世界回應他的,也是如此認真又美麗!   在職場上,人很容易去抱怨身邊的人不好、身邊的事或是周遭的環境不稱心。很多人「怨」力很強,抱怨的「怨」,不是「願力」;是乘願而來還是乘怨而來?我們總是忙著想「方法」去解決問題,想「手段」去對付別人

,卻忽略了回過頭來「檢視自己」,其實我們忘了自己也是環境中的一份子,希望環境變好或是與身邊人的互動變好,真正應該做的其中一件事是,從我們自身變好做起。因為生命中每一件事,最後都還是會回應到我們身上來!   十年、二十年我們認真努力地活著;當這一切都過去了,期待我們留下的會是最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本文作者為金可國際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5 恆持剎那,把握當下∕沈文振   稻盛和夫先生在此書字裡行間很自然地流瀉出真誠、勇氣、覺悟、澄澈、利他與殷殷切切的生命關懷,這是一本用深刻的生命譜寫出的美麗文章。他無私利,他的理念與實踐真讓人拜服。其願行與 上證下嚴上人慈濟宗門所稟持的靜思法脈殊途同歸,皆以

清淨無染之心走入人群,從事濟世教人志業。這無私的悲願,是身為中小企業主的我,實踐佛陀教化的指引明燈。   什麼樣的領導最具感染力與穿透力?我們可從稻盛和夫這位企業家、慈善家、實踐家、生命哲學家的書上,得到相當多的啟發。我認為最究竟的法則就是領導人自身德行的修持與無求的付出。領導人己身正,有正見、正信、正行,對信仰的理念忠誠地執守,從而感染團體中的成員,自然有效地將使命深植在團體成員的觀念中,進而在工作及生活上皆能以大善、利他的態度去面對及處理。   在古籍經典《尚書》裡有很完整的詮釋,《尚書》中以「正德,利用,厚生」定義政治家的責任,政治家要讓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豐厚眾生,和諧社會。千年前

的中國,社會中團體的領導人少有企業家。時至今日,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遷,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影響層面既深且廣。恆持道風德香的企業家在端正視聽、改善貪腐風氣的影響力甚至超越政治人物。所以《尚書》所標示出對於政治家責任定位的千年古訓,也一樣適宜現今的企業的「領導者」。這也就是稻盛先生創辦盛和塾、關懷中小企業第二代的心意。   稻盛先生所創辦的京瓷、第二電電、盛和塾與京都獎等,不論是發起的源由,或經營執行的過程與成效,都是「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體現。類似於稻盛和夫創業的過程,我三十多年前因緣際會下走上創業的道路,清楚的沈澱出以利他為先的五贏企業人文,並且以公司所有關係人「價值創造與共享」,也就是「共善與

加值」,作為公司經營的核心理念。二○○九年更全面推動「員工即股東,股東變志工」,也係基於讓員工更幸福、社會更祥和的共善精神為出發點。執行幾年下來,我們在兩岸推動的志工服務活動,都能得到同仁最真誠喜悅的參與以及社會的迴響,這是企業家應有的行止,也是個人最大的回報與成就。   佛家說:「恆持剎那,把握當下。」這也正是我所體會到稻盛先生此書「努力,認真地活著」所闡述的心法。怎麼做?學習稻盛先生的悲智與大行同時,也可以追隨上證下嚴上人的靜思法脈,菩薩道上勤精進。 (本文作者為拓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6 積極踏實,真心利他∕許書揚   在擔任日商保聖那管理顧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的二十多年中,時

常虛心學習日本企業家精神,了解日本企業文化。稻盛和夫先生是我非常尊崇的企業家,在日本被譽為四大經營之神之一,不僅創立了京瓷與KDDI兩家現在已經名列世界五百強的成功企業,更成立「盛和塾」,無私地將經營的智慧分享給日本中小企業主,澤惠無數後輩。近期最為人所樂道的,便是擔任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長後進行的改造重整,日航雖在二○一○年宣告破產,在稻盛先生的帶領之下,成功的縮減營運成本、提高利潤,在二○一二年終結連年的赤字,並重新返回股票上市公司之列。因此,他又獲得了「改造之神」的美譽。   達成這一切輝煌成就所需堅忍不拔的精神,源自於非常刻苦的兒時背景。對他而言,只要是挫折,都是可以讓日後的人生更美好的養

分。書中提及他年輕時身患重病、求學不順;第一份工作環境奇差,技術員出身的他,在剛踏入社會時頻頻遭遇挫折。身為該公司新錄取的五位員工當中,唯一一位留下的新人,他全心地投入工作,終日待在研究室當中,直到在研發上做出一些成果,才開始漸漸嶄露頭角。隨後,在身旁友人對於他的技術與理念的支持之下,創立了京瓷公司。初上任經營者的稻盛先生,曾面臨員工抗議的棘手問題。然而稻盛先生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精神,耐心地與每一位員工溝通了三天三夜,終於解決危機。更從這次事件當中,領悟到:「企業經營者要追求全體員工物質、精神兩方面的幸福,」這點我打從心底地認同。   稻盛先生將經營企業當作是一種修行,遵守基於佛教思想的商業道德

準則,提倡「敬天愛人」的理念。他更說到:「為社會他人做點貢獻,就是人活著的意義。」他所創設的「盛和塾」已收了上千名的學生,數十年來不間斷地與晚輩討論、溝通、分享經營的智慧。他用心培育人才的價值觀,以及諸多傑出的著書,都被日本本土經營者奉為圭臬。這份回饋社會的熱情,令我深有共鳴,每一位企業家都應當正視自己對於社會的責任,將一己之力回報於社稷。   衷心推薦這本書給各位讀者,不僅可從中看到稻盛和夫先生如何克服年輕時所遭遇的重重困難,淬煉出日後偉大的經營理念以及打造頂尖企業;也能學到他的人生態度,像稻盛先生一樣謙遜而踏實、積極而努力的前進;更能學到他的經營智慧、對所有同事秉持著一片真心,並將之運用在

職場工作當中。在台灣社會當中,人人都應該像稻盛和夫先生學習,秉持著「利他」的精神,努力認真地面對社會上、職場上的重重困難挑戰,保持信心,勤奮不懈地實踐每個人的人生目標。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前言 如何經營「美好的人生」   回顧自己的人生,青少年時代可以說是挫折連連。首先,我在十二歲時就罹患當時被視為不治之症的結核病。接著,中學、大學的入學考試又遭遇失敗,總是無法考上自己志願就讀的學校。還有,就職時,想進的企業不錄取我;好不容易進入的公司,卻是一家虧損連連的企業。同時進入公司的夥伴相繼離去,唯有自己還留在公司裡。我也曾為自己的時運不濟而多次慨歎。   但是剛進公司的

我,在幾乎無處可躲的情況下,終於放棄不平和抱怨,轉為努力、認真地埋首在眼前的工作當中。如今回想起來,好像就是從那時開始,我的人生際遇才開始大幅度地往好的方向轉變。   之後,在我二十七歲時,因為許多人的支援,我成立了京瓷公司。從那時開始,我一心想建立一個可以讓員工安心工作的好公司,全神貫注在企業經營,直到今日。無論醒著或睡覺時,我都想著企業與員工,無論再細微的小事,我都集中全副精神去做判斷,然後一面追求著身為人類應有的姿態,一面把員工的心集結在一起,用絕不服輸的精神,憨愚地努力不懈工作。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才讓我成功創立現在的京瓷和KDDI吧!   大約二十七年前,京都地區的中小

企業經營者,看到我帶領的京瓷業績快速成長,表示想學習我的經營方法,為了回應他們的要求,我設立了盛和塾。現在,在日本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都有盛和塾,學員總數大約六千人。在各地召開的塾長定期會議當中,我要求他們要幫助學員發展公司業務,並且帶給學員的員工幸福。我總是卯足全副精神灌輸他們領導人與經營者必須知曉的經營真諦。   與盛和塾同時展開營運的還有稻盛財團(譯註:即財團法人稻盛基金會)。此財團是本著我的人生觀,即「人類最高尚的行為就是為世界、為人類而竭盡心力」而設立,透過頒發所謂的京都獎(譯註:即京都賞)等彰顯事業的做法,努力對社會做出貢獻。   今年(二○一○年)二月,在日本的企業再生支援機構與日

本政府的邀請下,我又想到或許可以幫助日本經濟與日本航空的員工,因此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職務。現在我正在卯足全力、設法重建這家公司。   本書的書名《努力,認真地活著》,也就是我一路走來、未曾改變的人生信條。到目前為止,我非常重視每一天、每一瞬間,對任何事都得用上「努力」(譯註:原文為�,與努力的「努」發音相同,在此為強調語氣,有努力、或非常努力的意思)程度的認真態度,去面對和解決。就算快要活到七十八歲,我還是不想改變凡事真誠去面對、認真去應對的生活態度。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我確信這種生活方式,的確可以為我們帶來豐碩與充實的人生。   此書就是根據描繪我大半生的生活與人生觀,NHK教育電視台《以新

知為樂,過好人生的方法—稻盛和夫談:努力,認真地活著》節目(二○○六年六月播出)的腳本編撰而成。這個節目播出後,獲得很好的反應,NHK出版社的人因此對我說:「我們想出版這本書,讓這本書成為充滿閉塞感的現代人的人生指南。」   現在,此書也接近付梓階段了。   在前途晦暗不明的現代社會,我衷心期盼這本書可以成為讀者改變對於人生的看法的關鍵讀物,讓每位讀者的人生因而變得更加美好。 二O一O年八月稻盛和夫 財富是社會寄放的東西就在我思索如何準備踏出人生新的腳步,也就是為所謂靈魂出遊做準備的同時,我也想要比以往注入更多的熱情,去做對社會有貢獻的活動。我創立京瓷公司,成為身負經營責任的大股東,公司股票

上市後,結果連想也沒想到,我也成了一般人口中的有錢人。雖然我經常以自己對工作「非常認真」,一直比別人更努力而感到自負。但是,我並不覺得自己一定會變成有錢人,一切只是偶然的結果而已。如果我不是這樣想,而是認為因為自己有才華所以致富,或許不小心就會過著奢侈的生活,讓自己走入墮落的境地吧!但是,那麼做有違我的人生哲理。因此,不知何時,我開始產生以下的思維。「我手上得到的財富,只是社會暫時存放在稻盛和夫這個男人的名下而已。盡可能趁早還給社會吧!」這樣的心情就表現在設立「財團法人稻盛基金會」與「京都獎」上面。我設立「稻盛基金會」的直接緣由,就是一九八一年我接受「伴紀念獎」(譯註:原文「伴紀念賞」)。這個

獎是由東京理科大學的伴五紀教授,為了表彰對技術開發有貢獻者所設,運用自己的專利收入辦理,當成他的事業在營運。到那時為止,我也偶爾以經營者、技術者的身分得到一些獎項。被誇讚時總是很高興,我也總是充滿歡喜地去接受頒獎。但是在接受伴紀念獎、胸前抱著獎狀與獎品—水晶花瓶時,我感到好像被某種奇妙的氛圍震懾住,內在好像有一個我,突然對自己細聲地說:「你啊!不應該來授獎。你難道不該回過頭來頒獎給人嗎?你事業成功,社會存放在你身上的財富也夠多了,還在扮演這種高興受獎的角色,不是很奇怪嗎?」不論我怎麼想,還是認為另一個我說得很對。當時我真的感到很羞恥,我誠實地在日後的「京都會議」上,向所有與會者表明我的心情。所

謂的「京都會議」,是由日本的哲學家田中美知太郎(譯註:日本新潟縣人,生於一九○二年,卒於一九八五年,為著名的哲學家、西洋古典學者、文學博士,曾任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擔任主席、集合學者與經濟界人士的知識交流會,以京都大學的矢野暢教授(譯註:生於一九三六年,卒於一九九九年,專門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學家)與我為首召集會員,大約每三個月一次,在京都祇園的咖啡店聚會。成員包括藤澤令夫、岡本道雄、福井謙一、廣中平祐、伊谷純一郎、佐藤文隆、河合隼雄等京都學派的教授們,大家跨越不同研究領域,為尋求人類所需要的新哲學與睿智,熱絡地交換意見。他們非常贊同我想成立表揚機構的想法。「在日本,很少有機會表揚在研究、技術開

發上,具有偉大成就的人。請務必要做,既然要做,就要以成為諾貝爾獎那樣的世界級大獎為目標。」他們的話語鼓舞著我。就這樣,我在一九八四年設立「財團法人稻盛基金會」,也創立了「京都獎」。現在京都獎的表彰對象,主要是針對先進技術、基礎科學、思想與藝術這三個領域。我想頒獎給那些在不為人知的領域努力做研究,對世界的文明、科學、精神的深耕具有偉大貢獻的人。這個獎今年(二○○六年)已經是第二十二屆了。除了一開始就被認定是個世界級的獎,令人更高興的是,許多得獎者把獎金再回饋出來,從事有益社會的活動。例如;電影導演華依達(譯註:Andrzej Wajda,一九二六年生,波蘭人。一九八七年獲得京都獎)在他的祖國波蘭

設立日本美術中心;美國的生物學者簡森(譯註:Daniel Hunt Janzen,一九三九年生,一九九七年獲得京都獎)用他的獎金做為保護熱帶森林的基金;宇宙物理學家林忠四郎(譯註:生於一九二○年,卒於二○一○年,一九九五年獲得京都獎)在天文學會裡率先提供林氏基金。對我而言,最高興的事,就是因為設立「京都獎」引起一連串「善」事,這也是當初沒有料想到的。對抱持「為世界、為人類」的心態而設立此獎的人來說,真可說是一種福報呢!對京都不死鳥的足球隊選手們闡述「生活方法」我對地方公益也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一項就是,支援地方上的足球隊伍—京都不死鳥(譯註:全名「京都Sanga F.C.」,是歷史悠久的京都職

業足球,加盟日本職業足球聯盟的隊伍)。這是十餘年前,日本職業足球聯盟(J. League)剛誕生時發生的故事。當時京都市民之間,希望「京都也要有職業足球隊」的呼聲很高,市民代表會的代表,帶著二十五萬人的聯署名單來見我,向我陳情。當初我連日文裡「足球」的第一個字母「サ」(譯註:音「sa」,足球在日文用外來語表現,寫成「サッカ一」,發音接近「soccer」)的意思都不知道,當下便回絕了。但是,後來日本職業足球聯盟還有京都的足球協會也來向我請求支援,於是就愈來愈難逃避了。最讓當時感到不情願的我有壓力的是,市民竟然強烈要求,球隊一定要進入日本職業足球聯盟的甲組(譯註:日本職業足球賽分為甲組聯賽(J1)

與乙組聯賽(J2),J1是最高級的聯賽系統)。那種熱情,可能是由於京都不像大阪或神戶,沒有職業棒球隊,因此以年輕人為主的市民,愛上這種可以讓大家燃燒熱情的運動吧!

葛萊美音樂專輯封面設計之魅力研究

為了解決張秀卿的台語歌的問題,作者卿意媛 這樣論述:

近幾年,數位音樂市場興起,將音樂專輯發行漸漸轉型為在線上數位化的影音平台發布,現在人們在各大影音平台上都能隨時隨地的聽歌,唱片已不再是人們聽歌的唯一載體,從而轉變為收藏的層面。由此可知,一張經典的唱片,不只唱片中的音樂好聽,音樂專輯的封面設計也是讓人想要收藏的因素之一,當購買專輯的因素不單單只是音樂內容而已,反而多了許多感性的層面,使得專輯封面設計將做為視覺與聽覺的平面設計產物,設計師將透過唱片包裝設計在包裝的形式及封面設計上精心製作出,能讓聽眾、粉絲感受到聽覺的享受及視覺上的衝擊,享受這種多重感官魅力。一張優秀的專輯封面設計能為帶來不斐的銷售成績,能夠直接影響大眾購買專輯的因素,在傳播過程

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將採用魅力工學(Miryoku engineering)的研究方式來進行探討專輯封面吸引人並具有影響力得獎的魅力因素及特質,以及其抽象感受與具體設計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樣本以近三十年的葛萊美最佳音樂專輯封面設計獎(Grammy Award for Best Recording Package)之得獎作品來探索其魅力因素。首先透過質化的深度訪談法,來訪談10位在設計領域具有高涉入度者,將訪談結果整理並繪製評價構造圖(Evaluation Grid Method),歸納出影響專輯封面設計的主要魅力元素,建構出感性魅力因子和設計要素之間的關聯性,探討出提升樂迷與評審喜好因子

。最後再利用網路所發行的問卷資料,以問卷資料之結果,進行數量化I類(Quantitative Theory Type I)的分析。研究結果得知,在音樂專輯封面設計的魅力元素,可分為「專輯構圖」、「專輯配色」、「文字排版」、「專輯風格」這四大魅力因子,而其抽象感受與具體設計特質之間的關係如下:1.在專輯構圖方面,「文字畫面排版」是最看重的魅力,在視覺設計領域中,畫面構圖是非常重要的要素;2.專輯配色方面,可得知「具有吸引力」是會吸引大眾目光的重要具體因素,色彩在生活中占很大一部份,也是進入視覺的第一線;3.從文字排版方面,可知道「文字有設計感」是大眾對於文字排版的喜愛之具體魅力,在視覺設計中,文

字已是可以當作圖案還進行編排,從而吸引大眾之目光;4.而專輯風格方面,了解到「獨特的藝術風格」是吸引大眾的喜愛具體魅力,利用獨特新穎的方式來呈現,能夠滿足喜愛不同風格的消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