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IngridSClay寫的 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科學解析:從解剖學與生理學的機轉改變體態 和KevinCarr的 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從人體的構造、動態運作與功能出發,精準打造完整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全身肌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你可以像龐德一樣訓練!丹尼爾克雷格的5–2健身必勝法也說明:這種運動順序將給予你最好的結果,最大化地增進你的肌力與耐力。 ... 也可以將重量物換成一條高過頭頂的彈力帶或纜繩來增加一些變化。 斜腹側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旗標 和臉譜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研究所 陳美芳所指導 鮑泓宇的 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與健康老化之影響 (2021),提出彈力帶肌力訓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者、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健康老化、功能性體適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 劉影梅、何德榮所指導 白芳齊的 探討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對社區高齡者睡眠狀態、功能性體適能及步態表現的效應 (2019),提出因為有 高齡者、睡眠狀態、足部離地高度、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新冠狀病毒的重點而找出了 彈力帶肌力訓練的解答。

最後網站一條彈力帶也能動全身?CP值最高的居家運動(上集)則補充:一條彈力帶可以訓練到多個不同的肌群,只要學會正確動作和施力方式,可以讓身體各個主要肌肉群或小肌群都可訓練到,同時也深受健身老手的喜愛。 好處三:促進家庭感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彈力帶肌力訓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科學解析:從解剖學與生理學的機轉改變體態

為了解決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作者IngridSClay 這樣論述:

   [ 內容最豐富、圖解最精緻的 HIIT 專書 ]   講到燃脂和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因為 HIIT 結合了具燃脂效果的有氧運動與增肌效果的阻力訓練,只要短時間認真揮汗 20 分鐘就能完成,並且只需要啞鈴、彈力繩、瑜伽墊等簡單的道具,無論居家或在健身房都能做。   本書藉由探討運動背後的科學原理來解釋 HIIT 是可行且有效的訓練方法,並以精緻的動作解剖圖詳細介紹運動所用到的肌肉與關節狀態(離心收縮、向心收縮、等長收縮),教導你如何正確執行各項運動以及應該特別注意之處。

唯有確實理解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實踐方法,才能達到燃燒脂肪、精實肌肉、轉變體態的最佳效果   [ 多樣性的課程安排, 可依喜好自由輪換 ]   本書區分為核心肌群訓練、上半身訓練、下半身訓練、增強式訓練、全身性訓練共 95 種運動,無論是剛開始的初學者、減重者或是健身狂熱者、運動員皆適用,本書特為初級、中級與高級等不同程度的讀者設計各 14 種訓練課程(共 42 種),豐富的變化性讓讀者可以自由輪替,不會一直重覆同樣的內容而感到乏味。 本書特色   ● 精緻的運動解剖圖,搭配四種顏色標示各肌肉部位的離心收縮、向心收縮、等長收縮等狀態。   ● 包括核心肌群、上半身、下半身、增強式、全身性訓

練共 95 種運動詳細圖解。   ● 42 個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程度設計的訓練課程,可分別專注在不同的訓練重點,增加變化性與樂趣。   ● 本書請到運動生理學網站 王順正博士、林玉瓊博士擔任審校,務求內容正確。   ● 本書使用不易反光的高級紙張印刷,並以軟精裝方式裝訂,便於完全攤平閱讀。  

彈力帶肌力訓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SBD怪獸Podcast #向上適應 #邱個Podcast
本集節目,由竹北【Level UP - 向上適應】贊助播出。
邱個新竹最愛的力量健身訓練中心!大推!👍
/ 一對一個人教練課程 / 量身規劃個人專屬訓練計畫
/ 自由教練教學場地租借 / 孕婦肌力訓練
/ 中高齡肌力訓練 / 軍警消肌力體能訓練
地址:竹北市莊敬七街55號

【烏烏醫師 - 孕婦運動指導教練研習】❤️
日期:2021/11/14(日)
報名:https://lihi1.cc/4HI9u 👈
時間:上午10點-下午五點 (中午12點-一點午餐時間)
地點:竹北市莊敬七街55號(Level Up 向上適應)
研習費用:NT$ 6000 (含上課講義研習證書、烏烏醫師彈力帶)
兩人團報價NT$ 11600

【課程內容】
■孕期運動迷思破解 ■孕期運動的好處
■孕期生理變化 ■孕期運動安全須知
■各孕期的運動安排 ■孕期營養簡介
■孕期訓練動作分享與建議 ■產後回歸計畫與評估
■產後回歸常見困境
上午課程以學科課程為主,下午則包含學科課程、孕婦經驗分享,以及分組實作練習。學員需分組帶領不同孕期的孕婦進行肌力訓練指導,實際將學科課學習的知識應用於訓練中,並於訓練後進行團體報告、孕婦心得分享以及問題討論。
👇👇👇👇👇
報名連結:https://lihi1.cc/4HI9u
臉書:Levelup 向上適應
IG :levelup.zhubei

#52 想瘦腿?切除小腿腓腸肌就好|想瘦腰?切除腎臟就好?【SBD怪獸Podcast】
➤ Delta病毒來襲?健身房業者有要倒霉了?
➤ 防疫為什麼都先停健身房/運動中心?
➤ 研究期刊指出,防疫封鎖反而是染疫的危險因子之一?Why?
➤ 肌肉是防疫部隊!儲備健康,肌力訓練很重要~
➤ 英國的疫情開放狀況,SBD英國的分享:疫苗有用
➤ 任何風穿草動就關閉運動中心?我們提出質疑會被獵巫.....
➤ 社會上的相對強勢產業讓人民變有錢,提高GDP。
健身產業讓人民變健康,提高SBD三項數字,卻是相對弱勢。
➤ 因疫情倒掉的健身房,真的是體質不好而被淘汰??可能只是資本的投資轉移....
➤ 健身房的防疫調整相對容易
➤ 蔡政府的居家運動,請大家在家做『仰臥起坐』?WTF?政策智庫/教育部.......無言薯條
➤ 邱個再說一遍:不要再做仰臥起坐了!NO!!!!!
➤ 肌力訓練 + 動態生活:讚的
➤ 肌肉量很重要,肌肉很寶貴!
➤ 因為覺得小腿太粗而去切除小腿肌肉的懺悔文分享:https://lihi1.cc/8pMIH
➤ 小腿腓腸肌肥大症候群?真的是一個疾病嗎?
➤ 異肢症?心理症狀|身體變形症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人們會想要去切除小腿?
➤ 何博士認識這麼多運動員,訓練這麼多專業選手,培訓這麼多體能教練,沒有人會嫌自己肌肉太多......
➤ 我想起來了,那個女生的新症狀叫做:【假胯寬】根本三小
➤ 有人切除小腿肌肉,相反的也有人隆腿,小腿填入矽膠灌大~
➤ 切除肌肉,就像是你叫長距離耐力運動員切除肺臟一樣.....
➤ 切除小腿肌肉,其他肌肉會代償回來,人體的自然代償機制。
➤ 主流媒體並沒有關注這件事情,是一件可怕的事實.......
➤ 身體形象的定義,必須是由自己來決定,並非是別人的眼光。
➤ 邱個雙標?!邱個覺得:
如果有人要去割雙眼皮,去整容,隆乳,打童顏針,請不要阻止他。
但如果有人要去割小腿腓腸肌,或是有人要去抽脂,請你阻止他!(邱個雙標?)
差別在於,手術是否降低身體功能?
➤ 抽脂手術?同樣費用推薦去買教練課啦!
➤ 身體形象產業,在乎別人的眼光?
➤ 健身產業,到底是不是服務業?
➤ 邱個曾經是韓風紙片男?窄肩人夫?
➤ 建議:【建立新的目標】👍
➤ 要知道做決定之前,是否還有其他選項?
➤ 地球上有一群人,很強壯,也樂在其中。在乎自己的健康,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 好不好看?很容易觀念扭轉,常常變化。好不好用?則要用力訓練。
➤ 何博士文章【還有膽量愛自己嗎?】:https://lihi1.cc/XLEe8 👍
➤ 你真的不需要為自己的身體形象苦惱,不是健康問題的話,都很簡單。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支持地表最棒的SBD護具商品: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 Instagram: @SBDTaiwan
📍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email protected]
📍 邱個IG: @chiougrr

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與健康老化之影響

為了解決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作者鮑泓宇 這樣論述:

有效率的高齡者社區運動課程,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預防失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持續身心健康以享受晚年生活。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9週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與健康老化之影響。研究方法採量化與質性研究並行,量化研究對象為19位年滿65歲以上高齡者(平均年齡72.16歲),參與9週社區多元運動課程,每週2次,一次90分鐘,課程內容:(1)心肺耐力訓練:音樂有氧操、拳擊有氧。(2)肌力強化訓練:水瓶、彈力帶肌力訓練。(3)柔軟度訓練:椅子伸展、簡易瑜珈。(4)敏捷與平衡訓練:彈力球反應協調運動、繩梯訓練。並接受功能性體適能前後檢測,檢測項目包含:(1)上肢肌力:30秒肱二頭肌手臂屈曲。(2)

下肢肌力:30秒椅子站立測試。(3)心肺耐力:兩分鐘抬膝。(4)柔軟度:椅子坐姿體前彎、抓背測驗。(5)平衡及協調:軟表面開眼和閉眼平衡測試、2.44公尺(8英呎)椅子坐起繞物測驗。以單一組別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探討高齡者在參與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後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高齡者的功能性體適能在下肢柔軟度、下肢肌力、敏捷性、動態平衡、心肺耐力皆有顯著增強。而在健康老化方面,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和三角檢定法進行質性分析,並分為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與社會參與三大構面進行探討,研究結果發現高齡者在參與社區多元運動課程後,能保有健康的身體功能與正向情緒去從事日常活動,並增進人際互動關係與投入社區活動之意願。研究結論

為社區多元運動課程介入,可有效提升高齡者的功能性體適能及健康老化效益。本研究之社區運動課程方案可作為高齡者在地健康老化之參考,並適合週期性舉辦,進而使高齡者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及維持身心健康。

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從人體的構造、動態運作與功能出發,精準打造完整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全身肌力

為了解決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作者KevinCarr 這樣論述:

「花點時間研究閱讀。十年後,人們還是會打開這本書並繼續討論凱文.卡爾,但到時每個人都會知道他的名字。讀下去——相信我。」 功能性訓練專家 麥克.波羅伊(Michael Boyle)──專文推薦 一本所有肌力訓練專業人士都該擁有的書 從理解、學習到執行,全面掌握功能性訓練的最佳指南 MBSC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凱文・卡爾(Kevin Carr) × 麻州春田學院肌力與體能教授瑪麗・凱特・菲特博士(Mary Kate Feit, PhD) 逾百張全彩清晰訓練動作肌肉運作解剖圖 7大類訓練 × 56項關鍵訓練操作方式、肌肉運用及功能剖析 × 課表設計方法與範例 幫助你完全掌握功能性訓練的原

則與技術 設計出能均衡打造所需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肌力的高效安全訓練計畫 所有體能訓練者、專業教練、運動員必讀! 「功能性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是近年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肌力訓練方法與思維之一, 它打破從前過分強調單一關節、以機械為主、只追求肌肉尺寸或力量的肌力訓練方式, 從人體的解剖構造與實際功能出發,以整體性的觀點,有目的性地選擇訓練項目與安排課表, 從而真正有效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增進運動表現, 讓身體獲得最佳健康狀態,滿足日常生活和運動場上的各種需求。 而要真正掌握功能性訓練的精髓,你就必須先了解「功能性解剖學」, 也就是人體在進行動態動作時,身體是怎麼

運作的。 在這本書中,知名肌力與體能專家凱文.卡爾和瑪麗.凱特・菲特博士, 將從「什麼是功能性訓練」開始,帶我們理解我們為何、如何學習功能性訓練, 並完整介紹7大類、共56項關鍵功能性訓練動作的詳細操作步驟及功能, 每項動作皆搭配清晰的全彩解剖圖,讓你清楚看見使用的主要和次要肌肉以及結締組織, 檢視它們在身體內部是如何運作,為所有想學習功能性訓練的讀者打下堅實基礎。 最後,作者更將示範如何將訓練項目結合,建構一個完整、有目標且高效的功能性訓練課表, 可以說是一本既全面,又適合所有運動、所有階段訓練者的功能性訓練全書。 不論你是入門者、教練或是專業運動員,不論你是為了日常生活或者運動競賽, 

只要你有肌力訓練的需求,本書將由淺入深,交給你一套完整的功能性訓練系統, 讓你能夠為自己、學員及運動員,設計出最符合需求且安全的功能性肌力訓練計畫, 幫助你以最有效率、最低風險的方式達成目標── 不論是要恢復、維持、提升身體日常機能,或是突破自我紀錄,創造你的最高水準表現。 【各界推薦】 花點時間研究閱讀。十年後,人們還是會打開這本書並繼續討論凱文.卡爾,但到時每個人都會知道他的名字。讀下去——相信我。 ──麥克.波羅伊(Michael Boyle),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著有《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New 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

) 對所有教練來說,擁有堅實的解剖學實務知識是必要的,而《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以簡單而有效的方式,拆解了關鍵運動與舉重技術裡的解剖學重點。教練們能從本書中透過解剖學的研究成果,對這些動作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最終改善他們的課程設計。《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應該要是每位年輕教練書架上的必備讀物。 ──蘇.法松(Sue Falsone),個人教練與運動醫學顧問,著有《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Bridging the Gap from Rehab to Performance) 在奠基於肌肉的觀點與奠基於動作的觀點之間,《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做了對肌力課表設計上來說極為必要的連結,強調了對所有運動來說

皆為基礎的訓練模式。透過呈現一個有效的訓練動作分類系統,以及如何正確操作這些高效訓練動作的訣竅,《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是所有健體與運動表現專業人士極佳的資源。 ──凱文.尼爾德博士(Kevin Neeld, PhD),波士頓棕熊隊運動表現總教練 《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對於「為什麼」做了極佳的解釋。我高度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要認真鑽研訓練與運動表現的人。 ──班.布魯諾(Ben Bruno),知名個人教練 如果要說有哪個關於訓練的問題不斷被提出來,那一定是「我要怎麼開始?」。《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正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查理.溫格洛夫(Charlie Weingroff),加拿大國家男子棒球

隊體能表現總監及肌力與體能總教練

探討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對社區高齡者睡眠狀態、功能性體適能及步態表現的效應

為了解決彈力帶肌力訓練的問題,作者白芳齊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台灣在2018年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預計在2025年達到20%,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不幸的是,在2020 年初全球進入新冠狀病毒危機,台灣防疫政策禁止社區據點的各項群聚性活動,這是大多數高齡者的生活重心。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與心理功能會逐漸衰退,尤其是在防疫期間減少外出機會、缺乏社交活動、社會支持與團體參與更容易發生不良的健康問題而加速老化。睡眠問題對高齡者的生理與心理有很大的影響,不良的睡眠品質嚴重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與身體功能表現,這是一項惡性循環,必須使用積極的方式處理。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世界越來越發達,多媒體遠距視訊方式已經是現代人與外接交流的方式之一

,在病毒防疫期間,遠距視訊成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主流方式。互動多媒體遠距視訊結合運動訓練是一項可以造福以社區據點活動為生活重心的高齡者,使其維持原本運動習慣的方式之一。運動訓練是非藥物、低成本且易於獲得的治療方法,多數研究指出,常規的運動訓練可以顯著改善睡眠狀態、肌肉功能和步態表現。近年來研究證明夜間睡眠質量和白天步態表現處於動態且相互制約的循環中,透過觀察白天的步態表現,有可能發現夜間睡眠問題和潛在的疾病表現。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對社區高齡者是否也能調節夜晚睡眠狀態,增進白天步態表現與日常身體功能需要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下列四項研究目的。一、探討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介入對社

區高齡者睡眠狀態之成效。二、探討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介入對社區高齡者步態表現之成效。三、探討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介入對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成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於台北北投區招募滿60歲社區高齡者,並分為兩組,實驗組 (n=40) 進行12週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本研究利用多媒體器材 (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與智慧電視) 與社群軟體 (LINE、YOUTUBE) 為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教學工具,主要訓練內容選擇拳擊有氧、徒手/彈力帶肌力訓練、平衡訓練、柔軟度訓練。每週進行2次、每次60分鐘,每週提供運動單元影片、手冊及運動監督表給予運動課程進度資訊。運動課程包含6分

鐘關節活動暖身,提高關節活動度與肌肉溫度,以避免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主運動利用不同體位之漸進式設計,由椅子坐姿、站姿、墊上坐姿至躺姿四階段,肌力訓練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自身體重,第二階段加上彈力環阻力,強度為中等費力強度 (RPE 12至15),彈力帶阻力選擇以個人的下肢肌力表現分配,分為三種程度 (15-20磅、25-30磅及35-40磅),主要運動後會以6分鐘呼吸練習當作生理與心理上的放鬆。在介入期間,提供實驗組至少六次的當面運動諮詢,解決個人對於遠距教學中不了解的訓練動作並給予個別化的動作修正,以及解決多媒體設備使用上遇到的問題。控制組 (n=33) 在實驗組進行介入期間不介入任何改變,

維持日常生活習慣,在實驗介入完後給予運動訓練手冊與視訊運動指導,兩組皆會在介入前、第六週以及實驗組介入結束後進行睡眠測驗、步態表現測驗及體適能測驗。統計分析以觀察兩組資料描述性統計分析,前測同質性檢定使用卡方檢定及獨立t檢定,組內比較以配對t檢定,組間比較以獨立t檢定,前測不同值變項進行相關性分析及線性回歸觀察是否確實因組別而產生差異,最後才進行廣義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經12週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後,控制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身體活動量及其他在迴歸模型中產生顯著差異的變項。 研究結果:本研究實驗組人數

共40人,其中男性5位 (12.5%),女性35位 (87.50%),平均年齡69.13 ± 5.09歲;對照組人數共33人,其中男性6位 (18.18%),女性27位 (81.82%),平均年齡70.97 ± 6.00歲,兩組在前測時慢性病、藥物使用總數 (降血壓藥)、身高、肌肉量、靜態平衡與雙腳MaxTC2不同值 (p.05)。經過12週的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後,在主觀睡眠分析中,實驗組在主觀睡眠品質分數顯著進步4.58%;控制組在睡眠延遲期顯著退步20.70%、總躺床時間顯著退步43.94%。在客觀睡眠分析中,實驗組在總睡眠時間顯著減少11.42%;控制組則減少 7.85%且睡眠效

率退步3.65%。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中,兩組間在藥物使用頻率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 (β= -.332, p=.034),代表著經過十二週的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控制組睡眠藥物使用頻率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相較控制組減少了0.33分的藥物使用頻率;在客觀睡眠延遲期兩組間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 (β= -3.554, p=.022),代表著經過十二週的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實驗組在夜晚較容易入睡,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相較控制組的睡眠延遲期減少了3.55分鐘。在白天步態表現方面,實驗組一般及雙重任務走路速度顯著進步10.

24 %及11.11%,控制組則無顯著改變;在雙從任務步態變異性中,實驗組顯住進步2.69%,控制組則退步7.42%;經GEE分析結果交互作用項 (組別 × 時間) 一般步行速度 (β= .104, p=.019) 與雙重任務步行速度 (β= .097, p=.035) 皆有顯著差異,代表經過十二週的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實驗組在一般及雙重任務走路速度會有顯著的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相較控制組在一般步行速度增加 0.104 m/s、在雙重任務走路速度增加0.097 m/s。足部離地高度分析中。一般步行時實驗組MaxHC (R) 顯著進步4.89%、MaxTC1 (R) 顯著進步17.2

4%、MinTC (R) 顯著進步60.39%,控制組則在MaxTC2 顯著退步8.70%。經GEE分析兩組間 MaxTC2 (R) 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 (β= 1.993, p=.012),代表著經過十二週的互動多媒體遠距居家運動訓練實驗組在一般走路時左腳腳跟觸地前,腳趾離地最大高度 (MaxTC2)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相較控制組在會增加 1.99 公分。在功能性體適能方面,實驗組下肢肌力表現顯著進步41.47%、動態平衡顯著進步14.56%、心肺耐力顯著進步14.16%,控制組則無改變。GEE分析兩組下肢肌力表現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 (β= 6.69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