彿佛差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彿佛差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anjayGupta寫的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和LiliaMoritzSchwarcz的 巴西:被殖民掠奪的熱帶天堂,以狂歡掩飾創傷的森巴王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路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甘懷真所指導 李志鴻的 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 (2019),提出彿佛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東亞文化交流、佛教王權、寫經、舍利、禮儀空間。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武金正所指導 李茂榮的 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之運用 (2012),提出因為有 解放神學、哲學詮釋學、批判理論、實踐智慧、全球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彿佛差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彿佛差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為了解決彿佛差別的問題,作者SanjayGupta 這樣論述:

歐巴馬最屬意的衛生署長人選 白宮學者、CNN首席醫療記者 OpenBook年度生活書《大腦韌性》作者 桑賈伊.古普塔(Sanjay Gupta) 震聾發聵之作!     研究顯示,在我們有生之年,至少會再遭遇一場傳染病大流行,   那麼,從個人、社會到國家,應該從這次新冠疫情中學到什麼?     桑賈伊.古普塔是資歷長達二十餘年的CNN首席醫療記者,長期以來親臨全球重大災難現場,包括海地地震、日本海嘯,伊拉克、科威特和阿富汗戰事等,重要醫療事件更是無役不與,比如SARS與伊波拉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炭疽病毒攻擊事件,都可見他站上第一線,撰文或邀請專家一

同為美國民眾解惑。由於報導內容專業、持平又深入淺出,深受美國民眾信賴,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他的文章與節目也成了民眾了解相關事實的首選。     由於大流行病很可能每隔一段時間便捲土重來,古普塔以此次新冠疫情為鑑,為國家、社會乃至個人,整理出重要的因應之道。為此,他至今做了數千場訪談,對象包括華府決策要員、世界頂級公共衛生專家、流行病學相關領域知名學者、患者本人或家屬、私營單位主事者,以及與時間賽跑、迅速研發治療對策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藥廠之高層等,從而得知許多獨家內幕。     此書前半部,檢討了疫情爆發後美國犯下的種種失誤,像是政治角力導致正確防疫政策推遲、質疑口罩與社交距離的效果

、輕忽無症狀感染、誤判新冠肺炎為老人病、太晚關閉公共場所等。此外古普塔還調查並回應了幾個重大疑慮,像是:全球疫情爆發源頭在哪?是否有人刻意釋出病毒?「疫苗猶豫」甚至「反疫苗運動」抱持什麼考量與論點?它們又錯在哪裡?作者以科研成果和他國經驗,建議了更為理想的作法。     由於長年直接與大眾溝通,古普塔的著作往往非常實用。本書後半部從這波疫情對人類社會造成的長期影響切入,關照民眾切身的難題,探討日後生活方式應如何調整:日常生活如何與病原共存、如何安排財務計畫、為何應預立危急時的醫療選擇、如何調適心態並培養心理韌性、怎麼為年老的父母安排居住環境、外出旅行要特別注意什麼,乃至長新冠患者日後要

怎麼維護健康……等等。 全書讓讀者在掌握真實資訊的同時,亦使自己的生命更具韌性、更具保障。(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各界好評     ►「古普塔借鑑他在前線抵抗新冠肺炎的精彩報導,寫了這本充滿實用智慧的書,幫助我們在大流行病盛行的這個時代變得更有韌性。藉著近期吸取的經驗,這本帶著希望和樂觀的書為讀者在駕馭未來時提供了一個紮實的基礎。」——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賈伯斯傳》與《破解基因碼的人》等暢銷書之作者     ►「既像謀殺案推理小說,又是實用的生存指南,桑賈伊.古普塔醫生此書實屬傑作。在這本精彩的書中,桑賈伊向讀者揭發在疫情新聞中不

曾聽過的事(極少人有能耐這麼做),同時提供我們保持安全、並以前所未見的方式追求生命所需的日常工具。」——安迪.斯拉維特(Andy Slavitt),白宮新冠肺炎應對團隊前資深顧問     ►「憑藉著特有的好奇心、同情心和謙卑,再結合大師級的說故事長才,古普塔醫生介紹了這場我們經歷過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決定性的歷史,不管是個人還是整個社會,如果想要變得更強大就必須讀這本書。」——溫麟衍醫生,前巴爾的摩衛生專員     ►「口罩、肥皂、水、與人保持六英尺距離,再加上這本傑作,能讓我們在勢必得面對的下一場疫情中得以生存——也對我們剛經歷的這場疫情更加了解。新冠肺炎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但

這本書能讓你免受那些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的錯誤訊息和假消息所累。」——史考特.伯恩斯(Scott Z. Burns),電影《全境擴散》編劇     ►「桑賈伊.古普塔醫生的智慧,讓我得以在過去十八個月守護住家人。現在這本書將使我們更有把握,自己擁有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時應具備的資源和心態。」——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五度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得主     ►「這本書簡直是驚悚小說,我們暫時還不知道結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古普塔這位值得信賴、誠實且明智的嚮導,來告訴我們為何我們會走到這個地步,並幫助我們預見未來,以因應下一場大流行發生。

」——拉里.布萊恩特(Larry Brilliant)醫生,公共衛生碩士及大流行應對諮詢公司(Pandefense Advisory)執行長     ►「如果有哪本關於新冠肺炎的書是「必讀的,毫無疑問就是這本。」——彼得.傑.霍特茲(Peter Jay Hotez),貝勒醫學院熱帶醫學院院長及教授     ►「這本書對當前與未來的健康危機,做了充滿智慧且資訊完整的評估。」——《科克斯書評》     ►「寫實,但是帶給人的感覺並非愁雲慘霧、黯淡無光,反倒是令人振奮的期許。」——《出版者週刊》  

彿佛差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

為了解決彿佛差別的問題,作者李志鴻 這樣論述:

本文以「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為題,探討此一時期唐、新羅、日本王權如何藉由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認識與運用佛教知識,在自國建構王權的統治正當性與神聖性,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與使用多元的媒介:佛教書籍、聖物舍利、禮儀空間,來形塑讀者與觀眾眼中的佛教聖王形象。在七至九世紀的東亞大陸,佛教是儒教之外,王權建構統治合理性的核心文化與知識資源。除了東亞的諸王權外,亞洲跨域交流的僧人也是重要的行動者,他們在面對政治挑戰或困境時,以佛教經典、理念、傳說為行動的依據或靈感,藉此強化與穩固統治的正當性。另外,他們也透過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利用他們取得的佛教書籍、聖物、圖像等,作為權力施展的媒介,並根據

自國的政教需求,進行調整或創新。本論文透過考察多元的媒介,嘗試多角度地分析唐、新羅、日本佛教王權的特質,以及他們如何運用多樣的媒介,在自國建構與展示佛教王權。在第一部分「唐代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第一章至第三章筆者分別透過「佛教書籍」、「聖物舍利」、「禮儀空間」三個角度,來探討七至八世紀唐代佛教王權的特質。第一章分析與討論唐代前期官方如何透過「聖教序」的書寫,藉由佛教書籍、石碑等多樣的媒介,來向臣民傳播其佛教聖王的形象。「聖教序」位於新譯經卷與一切經的「卷首」,具有提示讀者的效果。透過書寫「聖教序」,皇帝成為讀者眼中的贊助者、作者與受到佛陀囑付的國王,有利於官方形塑皇帝的政教形象。在唐太宗(

598-649,626-649在位)至唐中宗(656-710,684/705-710在位)統治時期,「聖教序」成為歷任皇帝支持與贊助佛教的政教宣言,也乘載著他們對於國土與佛教世界觀的認識與想像。第二章則以考古出土的舍利容器為中心,從「器物」的角度探討七至八世紀王權如何利用舍利構築統治合理性,以及舍利容器如何視覺性地展示王權。在隋代,舍利成為隋文帝建構統治合理性的重要聖物,透過仁壽舍利塔的設置,隋文帝(541-604,581-604在位)彷彿就是阿育王(西元前304-西元前232,西元前268-西元前232在位)。隋代舍利石函上的佛教圖像與銘文,除了表達四天王鎮護國土的觀念,也是皇帝神奇感應的象

徵與符號。在唐高宗(628-683,649-683在位)至武曌(624-705,690-705在位)統治時期,舍利容器出現了新的變化:金棺銀槨,同時「舍利」也被視為佛陀的「真身」,居住於塔下的墓葬空間。當武曌稱帝後,她以隋文帝為靈感,利用舍利來強化君王的統治合理性與神聖性。此時,舍利容器與地下墓葬空間的新變,反映著武曌如何藉由禮儀改革,來伸張其權力。第三章則以「禮儀空間」為焦點,探討安史之亂(755-763)後的唐政權,如何在僧人不空(705-774)的影響下,建構新型態的佛教王權。在唐肅宗(711-762,756-762在位)至唐代宗(727-779,762-779在位)統治期間,不空透過多

樣的佛教禮儀,在不同的空間形塑佛教王權的視覺性。在長安城大明宮,他替皇帝灌頂,內道場成為皇帝私密的神聖空間。大興善寺與青龍寺,則是為國念誦密教真言、為國祈願的禮儀空間。除了皇宮與寺院,資聖寺與西明寺的「仁王百高座」與遊行隊伍,都形塑著人們眼中理想佛教國家的形象。藉由修功德的禮儀,不空連結都城長安與聖地五臺山,期盼文殊菩薩與護法善神能護佑王權與守護國土。第二部分「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新羅與日本」,利用東亞跨域交流的視角,探討新羅與日本王權如何在自國建構佛教王權,以及佛教如何形塑新羅與日本的王權與世界觀。第四章則藉由亞洲海洋文化交流的視角,探討新羅如何透過中國南朝的中介,在自國建構

佛教王權與國土的宗教論述。六世紀梁武帝(464-549,502-549在位)所構築的佛教王權與世界觀,影響著新羅官方的佛教認識。在七世紀,慈藏(生卒年不詳)深刻地影響新羅佛教王權的內涵與視覺表現。高聳的皇龍寺佛塔、巨大金銅佛像與「仁王百高座」禮儀,都形塑著新羅佛教王權的視覺性。另外,在慈藏的論述中,新羅不是東亞世界中的東夷,而是繼承阿育王的海上佛緣國土。在第五章筆者以孝謙女帝為中心,探究奈良朝的孝謙女帝(718-770,749-758及764-770在位)如何使用佛教,來強化與穩固女帝的統治合理性與神聖性。武曌可能啟發著孝謙女帝,我們可以見到孝謙女帝利用舍利的感應來構築王權的統治合理性。但不同

於武曌,孝謙女帝贊助與製作《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百萬塔,並利用印刷術來大量製作經卷。這反映著佛教王權的使用,是日本奈良朝技術創新的動力,亦可見到孝謙女帝的創意與能動性。最後,本論文以入唐求法僧空海(774-835)為焦點,分析空海如何利用入唐取得的佛教書籍、器物、圖像等,在日本平安朝前期建構佛教王權。空海十分崇拜不空,並強調密教傳承自不空與惠果(746-805)。在空海的佛教經典著疏中,我們可以見到空海對於理想佛教國家的論述,以及他對於不空教團佛教知識與政教論述的認識。此外,空海調整並改變平安朝初期的佛教禮儀,平城京東大寺、平安京大內裏與東寺都成為新穎的佛教神聖空間,在此進行新的密教禮儀。特別

是東寺,空海以唐長安的青龍寺為範本,建構密教守護王權與鎮護國家的禮儀空間。

巴西:被殖民掠奪的熱帶天堂,以狂歡掩飾創傷的森巴王國

為了解決彿佛差別的問題,作者LiliaMoritzSchwarcz 這樣論述:

巴西國內暢銷話題鉅作 《泰晤士報》、《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透過認識拉丁美洲,改變觀看世界的視角!   巴西,世界第五大國、拉美最大經濟體, 以足球、咖啡、嘉年華聞名於世,  它是熱情舞動著森巴的南美巨人, 卻也是飽受殖民暴力創傷的混血兒。 奴隸制帶來的遺毒滲透其文化基因,成為民主發展的絆腳石, 使它成為一位步履維艱的巨人……     一個守望著奇蹟和救世主的國家,   從16世紀到現代,南美巨人500年傳記     巴西名列金磚五國之一,物產豐沛,經濟成長備受矚目,然而,它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龐大的天然資源與積重難返的腐敗;非比尋常的財富與赤貧;美麗的沙灘與暴力蹂躪的貧民窟。巴西展現無

與倫比的壯麗和雄偉,也目擊最可怕的殘暴統治。對白種殖民者而言,巴西的機會似乎永無止境;對移入的黑奴而言,巴西是人間煉獄。在外人的想像中,巴西是耀眼、富有魅力的地方,然而大部分面向仍然不為人知。     本書是不同凡響的嘗試,由兩位首屈一指的巴西女性學者執筆,是結合歷史、人類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具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描繪巴西豐富、混雜而戲劇性的歷史,重新建構這個國族史詩般的故事,呈現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自歐洲人於16世紀抵達並展開殖民,至21世紀為民主而奮戰,所面臨各種勢不可擋的多元化與艱鉅任務。而巴西迄今尚未完成這些任務,仍處於嚴酷的試煉中。   獲獎紀錄     《泰晤士報》2018年度好書

  《金融時報》2018年度好書   國內專家推薦     陳韻如(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湯熙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在外人看來巴西這國家是如此複雜、矛盾: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卻也有聞名世界的貧民窟;伴隨著熱情的嘉年華會是冷酷的犯罪暴力;有最先進的憲法和完善的選舉制度,但政治卻無法穩定。今日的巴西仍舊是個充滿魅力的謎題。   本書作者,兩位知名的歷史學家強調歷史並非線性式發展,巴西歷史更不可能如此。她們描繪的巴西經歷過殖民時期的經濟開發,獨立後的君王體制,然後度過了獨裁政權,在進入民

主化和經濟發展之後,卻又陷入政府貪汙,民眾抗議的亂象。   有別於過往的書寫方式,本書透過多元的人物和聲音敘述巴西人的集體故事,更指出影響這個國家的重大決策、各項計畫之間的矛盾,以及所帶來的歷史轉折。這是一本史料豐富,而且相當有趣的讀本,讓遠在臺灣的讀者更了解巴西,也拉近了臺灣與拉美的距離。——陳韻如(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副教授)     巴西的種族混合形象塑造過程中,不能不提華人的角色,雖然人數不多,卻是具有某種意義的族群。十九世紀初期,華人攜帶了茶葉栽種的技術,首次受邀進入位於南美洲的巴西,可惜因土壤及氣候不適,未能順利開展。一九六○年代,為開發巴西廣大的土地,巴西政府向包括臺灣在內的

東亞國家公開招聘移民,掀起臺灣民眾移民巴西的熱潮。在不同種族參與巴西多元性的農業發展及經貿活動中,臺灣移民的貢獻是相當具體的,包括菇類的生產等。臺灣移民已經成為今日巴西多族群中的一分子。——湯熙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這是一部巴西人的史記;追溯了五個世紀香料、糖業和金屬稀有物奴隸殖民制的悲慘歷史。如此的歷史物質主義,不僅形塑了巴西種族主義的建構,也確定了命定的階級社會關係。儘管巴西人民經歷過眾多「熱帶起義」式的反體制運動,然而,「包法利主義」的民族執念,一而再地讓世襲主義、政治庇護和任人唯親統治集團繼續侵蝕人民民主。不禁要問,這部巴西歷史,不也是眾多第三世界的歷

史嗎?——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媒體讚譽     令人回味無窮……蘇瓦茲與史塔寧採用她們所謂的傳記手法,試圖說出巴西人世世代代的集體故事……她們敏銳的洞察力,對殖民地時期與帝國時期的巴西,勾起無限回憶……豐富且趣味盎然。  ──派翠克.威爾肯(Patrick Wilcken),《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本書是不經官方授權的傳記,關於一個名叫巴西的複雜角色。作者將這個角色各種不同的面貌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個角色的形成和轉變已超過五百年,而且顯然仍然在發展中。──鮑里斯.福斯托(Boris Fausto),《巴西簡史》作者     深思熟慮且深刻的旅程,探究巴西的靈魂……

的確,從本書浮現的巴西,是一種新奇有趣、錯綜複雜、五彩繽紛、自相矛盾且充滿挑戰的有機體;與其說它是政治、文化、與地理的實體,不如說它比較像是活靈活現的人物。──勞倫蒂諾.戈梅斯(Laurentino Gomes),《聖保羅頁報》     有一段時日,我們一直很需要一部詳盡的巴西史,細緻入微、扎根於嚴謹的研究;這部作品不僅確認過去五百年的進步,而且在建構完整的社會公民權、政治權與族群公民身分時,坦率處理許多固有的障礙。因此,這兩位最傑出的巴西歷史學家非凡的精心傑作,實際上是很中肯的作品。──肯尼斯.麥克斯韋(Kenneth Maxwell),哈佛大學「大衛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計畫創

始人     不拘泥於死板的詮釋法、擺脫文牘主義,不在乎讚美或譴責。這是新穎的詮釋敍述體,具有挑戰性,語言直白,沒有一般的學術術語。讀者會認可這個國家,連同它的光明和黑暗,而且受到鼓舞並參與這個國家的建構冒險。──何塞.穆里洛.德卡瓦略(José Murilo de Carvalho),《靈魂的形成:巴西的共和國意象》作者     扣人心弦且見解獨到……蘇瓦茲與史塔寧的一大優點乃剖析變遷中的種族認同。──傑夫.戴爾(Geoff Dyer),《金融時報》     詳盡且深入的推理……有啟發性、引人入勝,以及首尾一貫的縝密思維。──拉里.羅特(Larry Rohter),《紐約書評》

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之運用

為了解決彿佛差別的問題,作者李茂榮 這樣論述:

摘要如果有神的話,祂為什麼要讓這一切苦難發生呢?「父阿!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罷!」(路22:42),而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時,他說:完成了!(若19:30),苦難的存在對於人而言究竟是有何意義呢?面對自我的不幸時,我該如何自處?面對他者的苦難時,我又該如何回應?經濟上的壓力使得生活成為一種折磨;政治的迫害使得自由存在成為一種夢想;覺醒者痛苦無法改變現狀,尚未覺醒者則終日勞碌不得溫飽。我的信仰告訴我:人不應該這樣活著,尊嚴必須奮力一搏,天主恩寵乃是賜予準備好接受的人。如果人類生活需要倫理道德的話,為了得到幸福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理性、情感、意志與工

具來完成就不是絕對充分條件。幸福達成的背後都有著堅持的信念,包括哲學、神學、藝術與各種學問對「真善美聖」的要求,因此為了某種信念寧可犧牲其他事物,其目的正是為了就是完成對終極信念的追求。哲學帶來對宇宙世界關於真理的看法,也對認識的能力、倫理道德思辨進行解析,並且藉由對既有知識系統的批判進一步地增加見識,並解決不斷地出現在眼前的麻煩;信仰則帶來對人世間苦難的安慰,藉著在信仰中的安頓,人產生行動的勇氣與處事的智慧,這兩者就像是人的「雙手」使人得到想要的東西或者像是「雙腳」讓人可以走到想去的地方。「信仰與理解」的目的,若不是為了增加幸福,減少不幸的話,那又有何意義呢?然而怎麼樣的信仰可以帶來幸福?怎

樣的理解可以帶來包容與寬恕?更少一點苦難,更少一點貧窮,更多一點正義,更多一點和諧,而即是本文的主要動機。方法論:本文從哲學詮釋學方法的探究對解放神學進行理解與運用。對於兩者的論述都從現象描述開始,進行分析、詮釋和運用;其中必要性的對許多語詞概念進行澄清與回溯歷史意義或者思考其深層意義。核心概念則是圍著「解放神學」的主體性架構鋪陳,藉由哲學詮釋學的方法與探討其中批判性、實踐性與深層詮釋等三特徵,架構解放神學的意義與運用,作為整篇論文的基本方法。本文對馬克思主義與解放神學之間的差異做出比較,但實則也使用了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批判、階級鬥爭與社會結構分析等方法來進行理解。而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則是作為本文意指解放神學的基本精神之一。精神分析學派的術語與診治的磨視野對本文產生極大的影響,以上都是本文作為研究「解放神學」所使用的方法與策略。目標:解放神學作為神學而言,意圖在使的皈依者得到身、心、靈的安頓,在天主光照的恩寵下得到救贖希望,並使之在現世中得到解放平安。這個希望作為天主旨意是恩賜,但當我們面對社會諸多不公不義的情境時,吾人卻必須對此情境做出認識、判斷、回應與實踐,當此方能在清明的理智下分辨出恩寵的真義。這樣的認識與判斷需要人憑藉自己的理智與意志做出選擇,完成實踐行動。藉著哲學理性的思索尋找公平正義,也藉由信仰強化實踐的意志和動機。吾人認為理性與信仰之間並不矛盾,衝突之處往往在

於缺少智慧、缺少寬恕與包容的理解。因此,本文的目的試圖將哲學詮釋學的成就用來闡述解放神學,並使之內涵更加豐富,將「解放之精神」作為進步的原動力促使對「苦難」與「人為制度之惡」省思。思考第三世界神學、現代神學與信仰本土化的意義提出詮釋。內容大綱第一章 解放神學的內涵第一節 解放神學的思想內涵第一節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是探討解放神學的內涵與目標,並對解放神學歷史進行現象描述。解放神學之興起是以拉丁美洲的幾個國家為基礎,這幾個國家在地緣上有關,同時文化、經濟與政治形態上都有相關與相似之處;而作為天主教(羅馬公教)的解放神學則與教廷與教會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進而談到「解放」概念的意

義與層面,即是關於政治與精神兩方面的解放。然後分析幾位解放神學的基本思想之後,得到「解放神學」五個關鍵內涵:包括「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實踐優先於理論、透過哲學詮釋學對社會與自我進行批判、教會角色「窮人教會」與社會批判與靈修的一致性等。並列舉出四位解放神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古鐵熱、雷奧納多‧波夫、席昆度與博尼諾四位。而對於解放神學家的基本認識到對基本前提的描述,則必須提及基督宗教思想的核心:基督論、末世論(終末論)與上帝國(天主的國)的問題。如此吾人就可對於解放神學的歷史、代表人物的基本觀點與神學基本假設有所理解。並且為之後論述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的運用建立基礎。本節的第四部分則論及解放神學與意識

型態的關係,並談論它宗教真理與意識型態之間辯證關聯性問題。第二節 解放神學精神與馬克思觀點的差異第二節則是討論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問題,解放神學興起之時正是馬克思主義席捲歐洲之際,拉美地區的解放神學家先驅多是在這樣的歐洲氛圍中受到啟蒙。另一方面,馬克思思想所描繪的共產世界(儘管後來的歷史發展並未照祂的計畫前進)著實地感動著苦難世界的人們,期待在社會政治革命成為一種運動,而本節所意圖探討的是解放神學與共產主義的異與同、起點與目的、策略與手段的分別。首先從關於「貧窮」的問題開始,在解放神學中,貧窮、受壓迫與苦難者同是具有「優先」的位置,是神學上首先要援助與解放的人,但首先回到社會層面而言,

在經濟學中關於「貧窮」的定義則是客觀地決定何者是解放神學所關懷的對象,而這個客觀定義同時也是馬克思認定貧窮根源來自於剝削的主要根據。馬克思的資本階級剝奪無產階級的假設,使他認為唯一的解決之道只有透過階級鬥爭時能得到解放;而相對而言,這個假設的前提也使得馬克思認為宗教這種上層結構的飾物只能是為資本家服務,用來麻醉貧苦人民的鴉片;但解放神學的立場則是根本地與之相反,信仰的本質是實踐與解放,從耶穌基督的言行就已經清楚地說明,貧窮的問題來自於人為制度的罪惡,貧窮的結果不是上帝的考驗而是人對他者的傷害,所以解決之道不在以暴制暴、以牙還牙;而在教育、意識覺醒以及行動抗爭。兩者在目標上雖然都是「解放苦難」,

但本質差別卻甚為巨大。第三節 從解放神學詮釋宗教公共性之爭議在論述解放神學的概念和馬克思主義的差別之後,第三節所論述的關於解放神學在公共領域中的合法地位。宗教在公共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其特殊背景與過程,其中從宗教與政治、神聖化與世俗化的關係可以清楚看到其變化歷程。首先談到公共領域作為宗教實踐場域的合法性問題,並談論公共領域中宗教言說的有效性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成為了本節的基礎,如果無法證明宗教必須以公共領域為論述場域,則宗教對公共議題的論述都將成為被「懸置」的言論。在此節中主要以公共神學為參照對象,先論及公共神學的意義與目標,並且進行解放神學與公共神學兩者之間類比關係與辯證關係的討論

,解放神學作為一種公共神學的形態,並非只將焦點鎖定在政治議題上討論,雖然對於社會運動與各個層面的批判關懷,最終都要回到政治上的改革,但解放神學卻不是直接走入政治風暴中,反之是藉著不同對意識型態批判的角度,並主張不應將信仰與政治劃上等號,採用基層團契的模式維持著本身的理想。因此,解放神學回到「對話」理解的立場,主張透過批判性對話造成的溝通與改變,是以「解放」為核心的對話模式;同時也由此實踐行為帶來真正的改變。第二章 詮釋學方法與在解放神學的運用第一節 詮釋學方法繼第一部份對解放神學進行描述之後,第二部分則是對哲學詮釋學進行理解。本章首先從詮釋學與哲學詮釋學的定義開始;「詮釋」是人類知識的具體

活動,在生活中只要開始對外在事物進行理解,就不免要進行詮釋,透過解釋讓自己能夠明白存在事物的意義。特別是當人遇到神諭等難以理解的語言時,就更需要詮釋的方法來使其明白,因此「詮釋學」就從對聖經的解讀開始,進而將神的意思「轉譯」給人明白。但聖經解釋學只是詮釋方法運用的一種,哲學的發展從古典知識論到中古世紀神哲學關於信仰與理解的論述、現代理性經驗論的思辨、當代的現象學、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不斷地蛻變,聖經解釋學也獲得充足的養分,對內在意涵進行改造、批判與重新認識,並以「哲學詮釋學」的面貌呈現出一種結合性的方法與策略,其中有兩大轉向,必須一提:一是從「獨斷的客觀論」到「多元的主觀論」;二是從「解釋的

方法論」轉變成「解釋的存有論」的兩大轉向。其中轉向的意涵正說明了從現代哲學到當代哲學之間對於關注問題的轉換,其中又以兩個爭論為重,即關於「客觀實在性」與「真理」的爭論,這個當代哲學仍舊在持續爭論的問題,仍然是哲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儘管哲學詮釋學有其立場,但顯然地這個問題並不容易有一定論。哲學詮釋學方法對於解放神學而言,是一種神學理解的策略,這個觀點吾人可以從解放神學家古鐵熱對聖經《約伯記》中的解釋得到證明。宗教經典的特殊性不只是因為在信仰意涵上,它是神所說的話,由人記錄下的文字,還包含其作為時代問題的啟發,以及作為信仰者對眼前受難情境的安慰與指引,因此宗教文本更不同於其他經典,在於其實踐的

力量直接指向從從文本到行動的意義。談到解放神學與哲學詮釋學之對應問題時,吾人提出下列三點作為對應的論點:一是對「中心」概念的回應;二是關於詮釋的循環與對話的循環之間所產生的理解深化與重複性問題;第三則是從「交往行動」概念論述兩者之關連。第二節 詮釋與批判本文主張哲學詮釋學包含三種詮釋意義:「批判詮釋學」、「實踐的意義原則」以及「以精神分析為基礎的深層詮釋」三個意義。首先以「批判詮釋學」開始,本文主要以哈伯馬斯的批判理論作為「批判詮釋」的基礎:其中包括他對於人類興趣的第三分析,關於解放的興趣,這種解放興趣是以具備實踐意向的解放為主;以及行動交往理論和方法論上的無神論三個主要概念作為本文相關

論述的討論範圍。「批判詮釋」對於解放神學的重要性在於解放神學對社會問題的批判力度是強而有力,特別是對意識型態以及制度問題的敏感神經,往往都會對這種壓迫制度產生極大的抵抗。這種抵抗主要出現在對政治意識型態的批判與對權威的批判兩者。這種情況同樣地也被馬克思所意識,但如之前已經澄清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區別,因而從解放神學的觀點而言,儘管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在兩者在策略與本質上乃有所不同,因而本文提出幾位解放神學家是如何既利用馬克思的社會分析理論,又與之劃清界限。第三節 詮釋與實踐解放神學強調「正確的實踐優先於正確的理論」,因而認為「實踐」才是「做」神學的精神,但革命、階級鬥爭與社會運動甚至

連「哲學詮釋學」都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些不同領域對於「實踐」的觀點會都一樣嗎?因此對「實踐」的意涵進行澄清就成了論述的基礎。「實踐」的狹義定義就是實行、完成、動手開始,但這並不足以回答實踐為何成為原則的意義,回到亞里斯多德對於「實踐智慧」的深入探討,吾人可以明白,實踐是具備倫理意涵的行為與德行的合一,也是一種人生與處世的智慧;實踐的完成必須透過「反思」來加以確定;因此實踐是一種具體應用。透過對「實踐」的解釋,吾人可以在解放神學中認出「實踐智慧」的存在;其具體表現在三個說明中:第一、「宗教最好的表現方式是抵抗」,抵抗是實踐的具體行動,解放神學的特質正在它所具備的「抵抗精神」,目的則在於第二的

說明,藉由宗教解放苦難的他者,苦難者要求上帝給於他們不再受苦的可能,因此祈求「希望」,而在人所能達成的策略上是讓弱小的群體有優先發聲的權利,此即為第三個說明。本節所談到關於解放神學「實踐」的另一個關聯性是與「新政治神學」之間的關係問題。新政治神學劃分了過去政治與宗教的糾葛,旗幟鮮明地主張新政治神學在於不在政治中的干涉,而是公共領域的批判,同時這個批判直指「教會」本身,因而新政治神學的實踐原則不在以宗教立場介入政治事務,而是尋找公共領域廣泛地眾人事務的議題,並且表明其宗教立場;解放神學與之有同有異,同者在於解放神學同樣不主張介入政治事務,但介入公共領域的策略是信仰組織與教育的策略,而非批評攻訐。

解放神學根源於貧窮、受苦與不公義制度的第三世界,因而這些第三世界的神學往往更為現實,要求具體解決問題;新政治神學則是出現在二戰之後的德國,其背景脈絡仍屬於歐洲神學對社會與戰爭的反省,但兩者卻都表明了當代神學的不同表現。第四節 詮釋與精神分析關於哲學詮釋學的第三個詮釋意義是吾人稱之為「深層詮釋學」的方法,這個方法是藉由心理學領域中關於「精神分析」理論假設,將身處在不公義制度下受苦的人們「類比」某種心靈受到桎梏的病患,透過精神官能症患者藉由精神分析語言呈現,將潛意識中壓抑的情結逐漸意識化,而變成一個不再是無名的恐懼或者無意識的行為,意識化的問題則可以透過某種協助,例如藝術昇華、信仰團契與社群

結合的運動方法得到療癒。而精神分析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詮釋」,是精神分析師導引患者對自我處境與病症的詮釋,其中包含了對病患的暗示、引導與意義生成。宗教對於社會群眾也幾乎扮演一樣的角色,受苦群眾的呻吟與先知引導促使群眾明白自己受苦的意義,詮釋希望的進程,讓希望與即將實現的未來在當下結合。是以這是本文提出以精神分析作為深層詮釋的基礎。首先必須理解關於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基本假設,包含意識結構:前意識、意識與潛意識;人格結構: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治療過程的重要因素:移情與阻抗的條件。再者談到以「深層詮釋」的方法之特色,包括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的結合形式,以及對於社會制度造成的「系統扭曲的交往理論」結果。透

過這些概念的鋪陳,吾人方能進入「深層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的運用」之課題。這個課題實則涵蓋「內」與「外」兩個向度,從「外」的向度而言,論及認識「他者」與對此觀點的延伸,從自我眼中的他者反觀到自我的意識結構,以及對潛意識的「本我」慾望進行理解、釋放、超越與克服。並產生能與苦難他者談論上帝的實踐意義。從「內」而言,則是談論解放神學對「靈修」意義的詮釋,其中包含兩個部分:孤獨與默觀的靈修和以解放意向為目的之靈修實踐。第三章 解放神學的回顧與展望第一節 解放神學的回顧本文的第三部分包括回顧、對話與展望三個方向。藉著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運用的這個主旨,期望能夠闡明解放神學可經由哲學詮釋學的方法來深化

內涵並擴大其影層面,而這個期望出現的原因是對於拉美地區窮苦民眾信仰的關懷,進而詢問信仰究竟在人類社會中存在的意義?以及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幫助受難者,得到心靈與身體的解放?因而首先對解放神學的歷史加以回顧,本節目的不在於介紹解放神學興起的背景,而在於從「奧斯維辛之後」的神學與「死亡的角落中」神學兩方面進行對其受影響與產生影響的原因進行討論。第二是回顧哲學詮釋學的樣貌,本文對於哲學詮釋學的使用是片面與具有選擇性,故對於哲學詮釋學方法的「適應性」則應該再加以檢視。這個檢視則從六個主題來加以探討:分別是(1)「中心」的概念與爭議、 (2)界限經驗的反省、(3)「詮釋的循環」與宗教經典詮釋的關係、(4)

批判與詮釋、(5)反思與應用、(6)自我與他者的關係等論點。透過這些論點重新再一次探討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的運用。第二節 解放神學與宗教他者之對話第二節則是關於「對話」領域的探究;解放神學之興起有其特殊的背景,但其「解放精神」卻是一普遍的情懷,所以當「解放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興起時,就成為各種不同樣貌的神學,這還只是在基督宗教的氛圍下所形成的宗教現象,當解放神學面對差異宗教與多元宗教存在的事實時,它又會擦出何種火花,產生何種影響呢?因此與宗教他者的相遇與從解放神學對宗教多元論的討論就成了必然要面對的新課題。「理解就是詮釋」是哲學詮釋學的基本概念之一,而「詮釋」不是自言自語,而是「轉譯」

成另一種可以理解的文字、語言與符號。所以與「對話」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如果對話不是為了理解,那對話只是主權宣示或者威脅而已。但「對話」卻也不是附議,而是具有立場地傾聽、據理的批判和慈悲地接受。因此解放神學所主張的對話原則有二:批判性的宗教對話和詮釋性的宗教對話,透過這兩個原則,一種以解放精神的對話才能展開。經由此兩原則的自我反省,則更充分明白基督宗教「先知性」的特色;同樣地進行對話與詮釋時,我們應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詮釋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行為」的風險,這個風險卻是值得追求真理者奮力一試的旅途。第三節 解放神學在宗教全球化與本地化中的展望關於展望的部分,本節的構想事實上也是本文的核心目標:從解放神

學的角度看「全球化」現象的問題。「全球化」現象透過經濟與政治的主張似乎成為一種資本主義式「同一化」的現象,彷彿人類社群的價值觀、道德觀與希望都受到現代主義的決定,而成為「同一模式」,這種將全球化視為災難的觀點代表一種類型;樂觀看待「全球化」現象將成為烏托邦前奏曲的立場,則代表另一種類型,但現象必須經過詮釋才能呈現意義,因此本文主張應將「全球化」現象由哲學性思維面向來詮釋,從經濟、政治到宗教層面來討論方能持平,並且對於宗教領域中的全球化現象問題提出見解。而關於解放神學對全球化現象的觀點則從批判、實踐與詮釋立場認為「處境化」因素的重要性,這也是解放神學之所以能影響非洲、亞洲和第三世界本土化神學的重

要因素。「處境化神學」的興起說明了本土化神學不必然是侷限與封閉性質,同樣地也說明全球化現象下的神學也不可能是移植、消滅和霸權的宗教侵略。「全球化」現象是存在的事實,是隨著文明進步伴隨而來的現象,因此解放神學並不主張將其思想「行銷」國際,反之是讓各地原生宗教在接觸其解放精神後予以啟發。本節的第三部分則以台灣本土神學之興起與解放神學的關係進行分析。台灣本土神學的歷程與台灣歷史、政治與文化息息相關,本文從台灣本土神學的歷史開始,逐步解析其思想本質;進而證明本土神學事實上就是一種處境化神學,以基督新教神學家宋泉盛為例,他所提出的第三眼神學是以亞洲文化心靈之眼的角度,省思基督宗教解放與愛的道理,並且在政

治上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覺醒,不可諱言地對於台灣民主社會的進程起了相當大的提醒、反思與實踐的作用。從信仰的立場而言,解放神學在台灣未來的展望的重點在於對社會公平正義議題的關心、對政治制度清廉與否的關注、對弱勢團體包括窮人與受難者的發聲、對環境生態的保護以及其他不勝枚舉的公共議題。只要苦難存在,解放精神就與之相伴,這就是解放神學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