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天氣預報10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蔣偉寧所指導 郭柏成的 HEC-HMS結合WASH123D模擬中港溪淹水潛勢 (2018),提出後龍天氣預報10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HEC-HMS、WASH123D、水文頻率分析、淹水潛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土木與防災博士班 謝龍生、朱子偉所指導 黃哲瑋的 降雨觀測誤差對於水庫集水區逕流量推估之影響 (2015),提出因為有 降雨觀測誤差、傾斗式雨量計、半分佈並聯型線性水庫模式、水庫防洪操作的重點而找出了 後龍天氣預報10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後龍天氣預報10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HEC-HMS結合WASH123D模擬中港溪淹水潛勢

為了解決後龍天氣預報10天的問題,作者郭柏成 這樣論述:

近年來,世界各地漸漸開始重視環境巨災所帶來的重大迫害,其中淹水為最常發生之環境巨災,而台灣四面環海,常有颱風侵襲,且地勢陡峭、河流短又湍急,一旦遇到暴雨,容易引發嚴重淹水災情,故對於如何面對淹水所造成的經濟人員損失,已成為當今重要課題。 華道明(2018)為製作淹水風險評估模型,他利用水文數值模式WASH123D模擬台灣中港溪流域,進行定量降雨和重現期降雨的淹水模擬,但因華道明(2018)僅使用WASH123D三個波模式的其中一種,並沒有使用另外兩種波模式來模擬上游地區,導致其結果在上游地區產生了些許誤差,淹水潛勢結果較不精準。 本研究主要是修正華道明(2018)在模擬上所產生的誤差,使

用HEC-HMS模擬上游地區逕流,並結合WASH123D進行模擬,並探討這兩種作法有何差別,結果顯示本研究的模擬結果比華道明(2018)的模擬結果在不管是上游山地地區還是下游平地地區,都來的更精準。

降雨觀測誤差對於水庫集水區逕流量推估之影響

為了解決後龍天氣預報10天的問題,作者黃哲瑋 這樣論述:

台灣山高坡陡,河川流短湍急,加上梅雨與颱風季節帶來豪大雨,使得各地經常傳出淹水災情。為了降低水災之衝擊,政府建置氣象水文觀測系統,以提升對颱風及梅雨等致災性天氣系統的觀測精度,期望減少災害的損失。然若這些監測系統在觀測上有較大的誤差,勢必影響預報精度。近年來台灣受到氣候變異之影響,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頻發生,觀測雨量的低估對於水文分析、水庫防洪操作以及洪水預警系統的運作上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若能有效修正降雨觀測的誤差,將有助於防災上的操作,並提供可靠的雨量監測資料。本研究旨在探討雨量資料觀測誤差對於曾文水庫集水區逕流量推估之影響。研究過程中,首先針對傾斗式雨量計降雨觀測資料進行修正,分析降

雨量修正前後之差異,並計算各降雨事件在修正前後之逕流係數;接著應用半分布並聯型線性水庫模式,模擬雨量資料修正前後之逕流量並分析其結果的差異,最後評估此差異對於水庫防洪運作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各場降雨事件儀器觀測值有2%至15%的低估,13場降雨事件資料經過修正後,逕流係數大於1的不合理情況從9場事件改善為3場;降雨-逕流模式模擬過程中,雨量資料修正前的逕流量模擬結果皆低於修正後雨量資料的模擬結果。流量模擬結果顯示雨量修正前、後之流量模擬結果間,存有2次曲線的變化趨勢,此關係可進一步應用於未來逕流量之修正。最後以莫拉克颱風事件為例,修正後雨量經由模式模擬之後所產生的逕流量會造成曾文水庫達到正常滿

水位的情況,導致可能潰堤之風險。以上結果說明了降雨量觀測誤差對於曾文水庫集水區逕流量推估造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建議未來各水庫在防洪操作上,應重視並準確評估降雨觀測誤差對於逕流量預測所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