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富造船倒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施正權所指導 曾明斌的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2021),提出慶富造船倒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軟實力、海洋治理、海洋政策、海巡外交。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王惠玲所指導 趙德玉的 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制度實務問題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勞動基準法第28條、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歇業、分支機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慶富造船倒閉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慶富造船倒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為了解決慶富造船倒閉的問題,作者曾明斌 這樣論述:

總統蔡英文女士於2019年3月21日至26日率領內閣成員至南太平洋邦交國進行國是訪問,並將此行取名為「海洋民主之旅」,以海洋與民主為主軸,拜訪大洋洲的友邦帛琉、諾魯及馬紹爾等國,以實際行動穩固邦交,並與前揭國家簽訂《海巡合作協定》(Coast Guard Agreement)。海巡署近年展現的海上執法與救難成果似乎正幫國家開啟另一扇大門,吸引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海巡外交(Coast Guard Diplomacy)也成為臺灣新的對外交流模式。海巡署對外所展現的吸引力,似乎與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在80年代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相契合,強調國家除

了能運用軍事與經濟等硬實力外,仍有其他能力足以影響其他國家決策,不論是議程的設定或國際建制的建立,藉由彼此均認同的價值與系統,達到權力運用的效果與影響力。在奈伊的研究中,認為軟實力主要源於文化、政治價值與外交政策,惟本研究認為除了前揭三種來源以外,隨著非傳統安全與全球治理的議題逐漸被國際社會重視,國家在海洋事務各種層面的卓越表現,將成為新的軟實力來源,本研究將其稱之為「海事軟實力」。本研究將以奈伊所建立的「軟實力」理論為基礎,輔以海洋意識與行動等要素,結合權力分析的概念,進行理論推導與修正,建立「海事軟實力」概念架構,並分析「海事軟實力」可能的權力資源與行動,建立相關的評估指標與方法,並以海巡

署為例進行實際操作。

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制度實務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慶富造船倒閉的問題,作者趙德玉 這樣論述:

工資是勞工生活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維持一家生計的重要支持;退休金及資遣費則是勞工退休生活後重要的經濟安全支柱,一旦勞工辛苦提供勞力卻無法獲得工資,將造成個人及家庭生活上的經濟困境,甚者影響社會及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因此,工資的權益保障,不僅是勞動法上同時也是社會法上的重要議題。依照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第95號及第173號工資保護公約的精神,我國對於勞工的積欠資也有特別的保護措施,主要規定在勞動基準法第28條,除了規定工資有最優先受清償權,並設有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制度,目的就是為了當企業破產,雇主無支付能力時,由國家所設立的擔保機構能

優先清償勞工被積欠的工資,資遣費及退休金,保障經濟生活與安全。本篇論文主要探討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制度,其中包含104年勞動基準法第28條修法前後的情形,並提出墊償制度實務運作迄今之爭議問題,包括:歇業、清算及破產的適用順序、分支機構歇業認定、僱傭關係的認定、可墊償之工資、資遣費及退休金金額計算的問題以及雇主責任轉嫁的道德風險,並且藉由司法實務上的案例判決以檢視前開問題爭點是否可獲得解決,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期許未來我國的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制度能更加完善,真正落實保障勞工的積欠工資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