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價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批發價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湯瑪斯.林區寫的 詩人葬儀社【生死兩全套書】 和貝絲‧梅西的 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差價的意思- 漢語詞典也說明:差價是指不同等級,不同交割月份,不同商品,不同交割地點的期貨價格差異。也指同一商品因各種條件不同而產生的價格差別,如批發和零售的差價、地區差價、季節差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讀 和時報所出版 。

醒吾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 國安民所指導 廖欽森的 葡萄酒的文化變遷與消費分析-以台灣市場為研究對象 (2016),提出批發價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葡萄酒、消費文化、媒體行銷。

最後網站零售多少才算批發則補充:本文提供了與批發和零售不是一個意思嗎,什麼是批發零售業具體是什麼樣的, ... 市場商品供求價格變化情況,向生產者和批發業者提供市場信息,協助批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批發價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詩人葬儀社【生死兩全套書】

為了解決批發價意思的問題,作者湯瑪斯.林區 這樣論述:

  詩人葬儀社Poetic Funeral Home【生死兩全套書】   散文集I《死亡大事》× 散文集II《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好好活著,不容易;死了,就請好好安息吧!】   看美國得獎詩人禮儀師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怎麼扛家族事業   經手過多少死別,就看見多少顆缺了角的心   左手寫詩,右手納棺   雙手緊握生與死的界線   他走在生死的結界,勇敢與浪漫同行!   《死亡大事》+《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兩本散文集一起讀,更見相互對話生動之情   ※※※※※※   《死亡大事》   【本書,是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之作】   

《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說: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   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   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   【是禮儀師更是詩人,有關生死的思索,愛的追問】   每日每日為鄉親辦理身後之事   死亡從來不是輕鬆二字   要說的要表達的太多,要愛的要留住的太難   入火或入土均安,死者已矣,而我們在失落中堅強著   【這個世界讓人流淚,人類必死的命運讓人心如刀割】   這本書,是全體喪葬業者、禮儀師,以及你我的生死研習   「身兼禮儀師與詩人角色的作者,告訴活著的我們,該如何去做有關死亡的

功課,並將生與死的討論昇華成藝術性的語言。」   「辦喪事,儀式引領死者回歸天地,一切平靜;這儀式性行為則平撫生者,熨貼我們失落無著的靈魂,乃至送走隱隱深藏於心的愧疚自責。」   ●本散文集共分12篇,以第一人稱,貫穿全書書寫。   ●作者湯瑪斯.林區以其殯葬業葬儀師兼詩人的角色,以介乎生者與死者橋梁的身分,以自己親身其中的經驗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深刻思考,筆法冷凝,卻又不失溫暖與幽默。   ●作者湯瑪斯.林區並且深刻地思考、關心活著的人如何去「活」,如何面對信仰,如何面對紛呈的人際關係……他沒有什麼所謂的標準答案(事實上,關於人生,誰會有呢?),他只是真誠地書寫著,寫下一篇篇略帶悲傷、詩意

深沉的散文。   ●本書有個重要命題,那就是「愛與死亡,或說性與死亡」,它們既是同義字,也是反義字,甚至有某種推進的意味──「愛→性→死亡」。   ●因為愛與被愛,我們百感交集地感受著,紮實飽滿地活著;每日每日地見證死亡,作者湯瑪斯‧林區其實更是在說人與人、人與信仰之間有關「愛」的故事。   ※※※※※※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這本散文集,是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之作《死亡大事》一書續作】   20篇令人動人的散文,精彩溫馨、辛辣嘲諷依舊,   主題囊括好友、已逝鄉親、親愛家人,以及對殯葬業本質與市場的省思   人間大小事,是一場抓住和放手的永恆遊戲   抓

住了,卻要放掉,好難   愛與被愛、愛與被傷害,愛與宛若新生   我們天天都在重複練習著   「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湯瑪斯‧林區,身兼禮儀師、詩人兩種身分,書拿在手上,便有種『掌握生命真相』的安心感……真的,他以漂亮簡潔的文字,說著最誠摯的人間事,而有時行文、思想略顯偏激嘲諷的他,更是貼近人心,教人拍手叫好!」──好讀書評交流網站(Goodreads),網友Becca,5顆星推薦 各界動容推薦   文學界──詩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芳明   文學界──詩人、新銳歷史作家、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廖彥博   殯葬界──萬安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  吳賜輝   學術界──台

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吳庶深   醫學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  周希諴   醫學界──《親愛的,我不想太早離開》作者、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周昌德 好評推薦   【各界讚譽】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   ……林區讓人想起愛爾蘭詩人葉慈……他的文字如此強勁有力、充滿原創性,並深具精神層次與美感上的純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林區這些

下筆生動、情感強烈的散文,不僅揭露人類社會的隱蔽之境,也揭開了我們內在的隱密心情。──《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林區的散文充滿了對人的關切,並對生活中的悲傷、幽默,和偶爾讓人吃驚的那種不可捉摸,帶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強烈推薦此書,給那些對詩懷有特別情感的人、對愛爾蘭以及對喪葬與文化傳統有興趣的人閱讀。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他身為殯葬業者的生活點滴,更是長久以來,喪葬所帶給人類意義的觀察心得。──《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林區近乎撼動人心地帶我們一窺殯葬這門行業的點滴,真實感受其中的血和淚,也閱覽了人生的最後詩篇,撫慰了讀者的心……這是一本細緻

、感性而充滿智慧的書。──《波士頓週日環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   林區用了極大篇幅描寫自己所愛的人,他以生花妙筆表現出他們從容的幽默感,以及毫不掩飾的深情……這是一本讓人印象深刻、節奏明快的散文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引人深思的書,不會太煽情、也不至於太冷情,它恰如其分訴說了,死亡(以及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作者)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科克斯評論雜誌》(Kirkus Reviews)   非常激勵人心、非常特別的一本散文集,書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性、不以為然的嘲諷,以及再健康不過的坦白直率。──《國家雜誌》(

The Nation)書評   本年度的文學作品大概找不出比這本書首章〈入土為安〉更好的開頭──『每年,我都要埋葬好幾百位鄉親』,而接下來的內容也沒有辜負這驚天動地的開場白……即使在這以第一人稱觀點記錄文字的盛產年代,這也是一本獨樹一幟的作品。──《君子雜誌》(Esquire)   一本非比尋常又動人心弦的書。林區的文字優美動人……書裡每個章節都讓人沉迷其中,林區以他身為殯葬業者的觀點,引導讀者重新認識生、死,以及最重要的愛。──《她雜誌》(Elle)   林區賦予了死亡課題生命,更將生命與死亡化成藝術。──《閒暇雜誌》(Time Out)紐約版   太精采了……辛辣中帶著親切的文風,

讓人卸下心房暢快地讀著。──《優涅讀者雜誌》(Utne Reader)   林區是個十分特別的作家,他從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對生命的深思、道德的複雜扣問都寫進了這本散文集……他讓我們不禁深思起死亡的意義──為何我們總是迫不及待擺脫死去之人,然後才在回憶裡永遠惦念著……──紐約大學醫學院文藝暨醫學資料庫(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terature, Arts & Medicine Database)選書   【各方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4.5顆星推薦   ●邦諾網路書店(Barnes & N

oble),4顆星推薦   ●鮑威爾網路書店(Powell's Books),5顆星推薦   ●好讀網站(Goodreads),4顆星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愛爾蘭電視電影《Learning Gravity》 (aka the Undertaking) ,8.3分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美國公共電視製播影集《Frontline : the Undertaking》,6.8分推薦 作者簡介 湯瑪斯.林區 (Thomas Lynch,1948~)   【得獎詩人禮儀師】   愛爾蘭裔美國人。散文作家、詩人、講師,並在密西根州密爾福市經營「林區與子葬儀社」(Lynch &

Sons funeral home)。他從事禮儀師工作已超過四十年,此為家族事業,已傳承至其子姪輩第三代。   很難說他先是一名詩人,或是一名禮儀師,畢竟死亡與詩作之間,互文性如此深厚密切。林區長期為人文藝術類型雜誌、質報供稿,如《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倫敦書評雜誌》(London Review of Books)、《巴黎評論雜誌》(The Paris Review)、《哈潑雜誌》(Harper's)、《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基督教世紀雜誌》(The Christian Centur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

報》(The Washington Post),以及《泰晤士報》(The Times)等刊物,文體包括詩作與散文。   《死亡大事》(The Undertaking)是他於一九九六年完成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以精練冷凝、諷喻犀利又不失暖情關懷的詩意攫住了文學界、心理勵志界的目光,迄今已翻譯成八種語言版本。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Bodies in Motion and at Rest),是他前一部精彩散文集《死亡大事》的續作,精彩溫馨、辛辣嘲諷依舊,主題囊括好友、已逝鄉親、親愛家人,以及對殯葬業本質與市場的省思。前後兩本散文集一起讀,更見相互對話的生動之情。   林區目前共創作

了《與海瑟‧葛雷斯一同滑冰》(Skating with Heather Grace)等五本詩集、三本散文集、一本短篇故事集,以及與一位牧師合著有關喪禮的書《The Good Funeral》,目前仍創作不輟。   個人網站:www.thomaslynch.com 譯者簡介 王聖棻   譯有《大亨小傳》、《基督教的故事》等。 魏婉琪   清大中文所畢,曾任報社編輯,譯有《冰狗任務》等。   合譯作品有《卡娣的幸福》、《星星婆婆的雪鞋》、《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短篇小說選集》、《人性枷鎖》、《哭完了就要笑啊: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等。兩人目前旅居加拿大。 《死

亡大事》 ●開場白 01 入土為安 02 格萊斯頓 03 克拉普 04 上帝的右手邊 05 文字織就的肉體 06 高爾夫墓場 07 瑪莉和威伯 08 斯維尼 09 諸聖節前夕 10 艾迪叔叔的公司 11 潔西卡、新聞獵狗和棺木買賣 12 生前告別致詞 ●謝辭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寫在前面 01 動靜之間 02 再談斯維尼 03 讀經 04 子宮 05 大變化、小抱怨與未來的榮景 07 真愛備忘錄 08 德卡、汀吉、班吉與我 09 死了的神父 10 釣魚的故事 11 愛的盲目 12 殯葬反斗城 13 小約翰,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14 千禧貓 15 契機 16 橡樹林公墓的糾葛 17

諾拉 18 雷諾 19 再說兩句 20 時間啊時間 ●致謝 作者序 《死亡大事》開場白(摘錄) 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   一開始,我以為那表示他「把人帶去埋了」(took them under)。當時是一九五○年代,而我是禮儀師(undertaker)的小孩(正確地說,是好多個小孩的其中之一)。這對我來說其實沒什麼,但對當時玩在一起的朋友而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有個玩伴這樣問:「他都『做』些什麼事?他到底是怎麼『做』的啊?」   我就說,我覺得一定要有洞才行,就是要挖洞啊,然後還有身體,死人的身體。   「他把死人的身體帶去『埋』,懂嗎?放進『地底下』。」

  通常,朋友們聽到這裡就閉嘴了。   不過呢,我說是說得言之鑿鑿,心裡其實沒那麼肯定。我在想,為什麼不是叫做「埋人師」(underputter),也就是把死人「放在」(put)地底下埋葬掉。說是「帶」(take)他們,確實有點不太對勁;我是指,如果人已經死了,也就不需要有人「帶」著去地下了。就好比,你會「帶」妹妹去藥房,但你會把腳踏車「放在」車庫裡。那個時期的我,很喜歡把字詞和字義當成遊戲來玩。   為了當輔祭,七歲的時候,我被送去學拉丁文。那是我媽的主意。她說,如果我對上帝很小氣,上帝也不會對我大方。這句話似乎有它的道理,就算不是,也是我媽希望我明白的事,而那對我來說,已是最接近真理

的一句話。   拉丁文很神奇也很神祕,一大堆母音讓這個語言讀起來很有意思。每個星期二下午四點,我和聖高隆邦教堂的肯尼神父碰面,學習牢記這些古老的音節。他會給我一張卡片,上頭紅色的部分是神父的,黑色的部分是我的。他來自愛爾蘭,跟我爸的叔叔一起在神學院唸書。這位叔公年紀輕輕便死於肺結核,後來我出生時就是以他為名。當時,我隱隱覺得去當輔祭這件事是我媽和神父串通好的,後來還真的接受了任命。   多年後,神父把這件事一五一十說給我聽;那時他剛退休,回到了戈爾韋郡的鹽丘市。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和教會的改變實在太劇烈。我還記得他跟我爸在教堂後頭碰面的情景。   那時,我總在下課後去葬禮幫忙,我爸穿著護柩

人的禮服,戴著手套,別著胸花,從頭到腳一絲不苟;他背後,是一具棕色的棺木,和一群低低抽泣的亡者家屬。神父的祭服已經從黑色換成白色,原本說拉丁文的彌撒全都改說英文,連儀式的先後順序都不一樣了,肯尼神父對此完全不能接受。   「愛德華!」他一到教堂後頭就大吼,「人家要我和大夥一起『慶祝』葬禮,所以把你那張正經八百的臉給我拿掉,而且還要很親切地告訴葛利馬蒂太太,我們主教大人希望她高高興興地辦她死去丈夫的葬禮!」   葛利馬蒂家已很習慣肯尼神父這種諷刺的口吻,看起來完全不為所動。   我手上提著一桶聖水,站在神父跟我爸中間,一邊是白衣一邊是黑衣。   「告訴你,下回我們就會在洗禮儀式上,痛哭流涕以

示哀悼了……」肯尼神父還在繼續火上加油。   「神父,時間到了。」我爸說。   身穿白色十字褡、一臉忿忿不平的神父在靈柩上撒了一些聖水,然後轉向聖壇,管風琴師彈起新讚美詩中幾段輕快的旋律。神父狠狠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別彈了,然後從鼻孔深深吸了口氣,以他那憂傷的男高音音色吟唱來自自己家鄉的〈引進天堂〉,表達哀悼與慰藉。   神父很清楚,一切都變了。   這類事情見多了之後,我漸漸明白,我爸這一行在死者身上花的功夫少,更多的,是讓活著的人接受親朋好友逝去的事實。   隨著歲月遞嬗,言語更替,我爸所從事的這個行當也有了好些新名字。   「殯葬從業人員」(mortician)──這個名號他大概受不

了,因為聽起來活像什麼科學研究員之類的新奇東西,跟汽車、電視和各式家電一樣,總在永無休止地換包裝,創新,改良。   「葬禮指導師」(funeral director)──聽起來很符合現實,老爸也的確具備早期以「葬儀社」指稱業者、如今風向轉為「葬禮指導師」的特徵,他一直相信有困難的家屬需要的是「人」,而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所。   但是他照著鏡子,鏡裡的人還是當年那個禮儀師,那個總是和生者一起面對死亡、發誓會盡己所能做好一切的人。埋葬死者這件事沒有跟著名字一起變新,它還是很古老,在他認為,大概和生命本身一樣老。   跟我一起廝混的朋友還想多知道一些更驚悚的情節。   正如電視上大偵探喬‧

佛萊迪掛在嘴邊的話──「事實……就擺在眼前」,因此我們圍成一圈,抱著我爸以前上葬儀學校時買的兩本書《格雷解剖學》和《貝爾病理學》,看著一堆肢體殘破不全的、得病的,還有死亡的照片,模樣之鬼祟跟後來看色情書刊沒什麼兩樣。   但事實多半不如想像精彩。比如說,沒有誰會從靈柩裡坐起來,也沒有人看過鬼。我還沒見過哪個死人的指甲或頭髮會一直長長。屍體變僵硬並不稀奇,死掉的人其實很平常,平常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活著的人才一點也不平常,成人雜誌裡皮光肉滑的女性胴體也不平常,我們隨年華老去而越顯精彩及醜怪的生命,也一樣不尋常。   也許對每個世代來說都是一樣的──性與死亡,都是必須完成的功課。   我

的父母從高中時期便相識熱戀,畢業時正好碰上二次大戰爆發。我媽一邊繼續讀大學一邊在醫院工作,我爸則跟著陸戰隊第一師遠征南太平洋,之後又去了中國,兩人在戰爭結束後結了婚。他們的世界看起來充滿各種可能。他們的性,因饑餓與擦身而過的死亡而增強,又因擔心懷孕而壓抑,因戰事爆發而延遲,最終在嬰兒潮中開花結果。性和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反義詞;正如在我們心中,俠客與惡棍,貞女與蕩婦,這些人對那些人錯一清二楚的既定形象那樣。   在大戰時期與大蕭條期間出生的孩子如他們,通常帶有浪漫與忠貞的特質──強烈渴望保障,尋求安全感,希望一切長長久久,做生意能眼光精準,並找到一塊安身立命之地。他們結了婚就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住得離城市越來越遠,過著彷彿長生不老的生活。   我們嬰兒潮這一代則在核子武器的致命威脅下出生,在古巴和柏林飛彈的瞄準中成長,對待愛情和死亡的態度就像電視上播放的卡通影片。我們抬頭望天空,低頭看新聞。防空洞是我們遊戲的場所,而就在我們從防空洞走出、或說進入青春期之際,災劫降臨在甘迺迪總統身上。   那個星期四,我們這些讀高中或國中的青少年,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性幻想和骨盆腔裡代表青春與慾望的新生器官上,轉而思考生命裡發生的第一樁死亡事件。這是性和死亡的偶然交會嗎?是我們生命裡創造與毀滅力量意外地相互衝擊嗎?我們的生命與死亡是不是從此變得更隨機了呢?   於是,無論是不知不覺,是機緣巧合,是意

料之外,還是不顧一切,只要伸手能及,我們都要緊緊抓住自己喜好的事物。我們這一生也就走這麼一遭,如果不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那麼親愛的,至少可以去愛和我們在一起的人。有時,我們甚至託上天的福,萬事如意地老去……儘管借用視覺詩人卡明斯(e. e. Cummings)的細膩隱喻手法,這似乎帶點「北極熊穿起了溜冰鞋」的滑稽意味。   正因為擔心天有不測風雲,所以我們計畫著傳宗接代,結婚之前要先試婚,雙親的葬禮要事先安排。只因我們從旁人身上得知、並且深信,迎接新生命,迎接真正的愛情,乃至迎向死亡,這些感受全都可以事先預習。然而這所有的計畫、所有鉅細靡遺的安排,所有對於父母這沒做好那沒做到的牢騷抱怨,卻只

是讓我們挫折更多,離婚更多;相信,很快我們就會比這世上任何二十歲世代的人「凱沃克」(kevork)得更多,意即「試圖自殺」更多。(未完,待續) 《死亡大事》譯後記 葬禮,自始至終就是一種情感的產物 王聖棻、魏婉琪   死亡是必須面對的事,人生在世,沒有逃得過的。活得短,可能只需要面對自己的,活得夠長,還得加上許多別人的。活得越長,見得越多。   見得多了,對於死亡的看法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死亡大事》這本書就是另一個視角,來自一個四十多年經驗的美國禮儀師──湯瑪斯‧林區。當然,有些時候他也兼具家屬身分。   林區是個有意思的人,這也許和他所在的時代、和他的多重身分有關。他是個嬰兒

潮年代出生的美國人,他的父親參與了二戰,他自己則碰上了越戰,幸運的是他沒抽上去越南的籤。接著,他迎接了美國的反戰與嬉皮年代,自由、開放、女性主義萌芽,而他當時正年輕,正是最容易接納顛覆傳統思想的年紀。   但另一方面,他來自一個篤信天主教的愛爾蘭移民家庭,在保守的中西部長大,從小家中就有濃重的宗教氣氛,再加上喪葬業又是一門離不開宗教的行業。他對愛爾蘭有深厚的情感,相對於年輕歡樂的美國,古老的愛爾蘭對他而言似乎更有厚重的文化感。   他唸文學,寫作,尋找最精確最美麗的詞句;同時繼承了父親的葬儀社,與棺木骨灰罈屍體為伍。   這樣的背景,讓他在古板的儀式中有了自由的協調,卻又在開放的時代潮流

中出現頑固的老派思想,於是許多時候,林區對事物的看法很難預測──不知道是「嬰兒潮之子林區」,還是「宗教與傳統的林區」要現身。比如,當他說到自己年少輕狂時,烈酒藥物都碰過;說起那些自我追尋的過程,筆調神采飛揚,彷若身後有翼,蓄勢欲飛。但換個章節,又對傳統大家庭有不太合時宜的依戀,連姑姑阿姨們監視下的家中戀愛約會都寫得極為純潔可愛;對現代小家庭興起的社會傾向,則以一種「嗟哉禮崩樂壞」的搖頭口氣慨嘆著。當談論安樂死議題時,更是用盡譏嘲反諷,幾乎讓人覺得下一段他就要心臟病發。   以他這樣一個無論年代與地域、歷史與個人、社會與家庭,都處在新舊交界,有各種力量衝擊著中心的人來看死亡與葬禮,也就成了非常

有意思的事。對讀者來說,他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我們想知道又懼怕知道的;對他而言,卻只是日常生活。   當了這麼多年的禮儀師,林區很明白他這個行業在一般人眼裡有多神祕,不只是誰也不願碰觸的死亡、屍體,更可怕的是讓人覺得哪天也可能落在自己身上的生死無常,以及怎麼看都會被禮儀師大敲一筆的喪葬費用。他很明白的說,他處理屍體,和牙醫看到一口爛牙,醫生看到一堆爛器官,或會計師看到一堆爛帳沒什麼不同──那只是一份工作,必須做到好的工作。   但說是工作,也並非完全抽離自身感情。例如他提到,從他父親開始,因為看過太多意外,於是對自己的九個孩子一直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事」的恐懼。林區小時候只感覺到處處受限,但

等到他自己也當了禮儀師,他完全懂得了父親當年的感受,也開始恐懼了。有多少死亡毫無道理可言,無從防範,要是降臨在自己孩子身上,真不知如何承受。由於帶有父親身分的同理心,他會盡可能幫助失去孩子的父母,甚至棺木照批發價不多收一塊錢,也不收服務費(以做生意來說已是絕大的善意),只希望「上帝讓這些個父母承受掏空人心的傷痛時,可以跳過我這個做父親的」。   至於葬禮最根本的問題──為何而辦?為誰而辦?林區的答案百分之八十傾向於「活著的人」。他認為,人死了之後便無知無覺,靈魂去該去的地方,餘下的皮囊最好用處便是讓活著的家屬好好繼續生活。當然,也有人非常執著於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林區也會盡量做到,這就是剩下的

百分之二十了。   於是便有了〈瑪麗和威伯〉這一章所描述的,瑪麗為了讓自己的棺木能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進入墓園,不惜投資大筆資金與人力修橋;這個決定,林區顯然是贊成的。而在另一章〈潔西卡、新聞獵狗與棺木買賣〉,魯斯希望把自己燒掉,然後從熱氣球上撒下來的想法,就被他一再勸阻,因為考慮到魯斯家人將來會無處追悼。但魯斯認為那是「他的」葬禮,而林區認為「他的」葬禮不只是「他的」。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背負著這份悲傷活下去,能藉由讓家屬安心的葬禮多一分療癒,多一分平靜,都是好的。   當然,由於文化與宗教的差異,許多觀念在台灣是沒有辦法通用的。台灣的葬禮融合了太多佛教道教以及民間習俗,人們習於用凡人的

生活去想像死後的世界,於是要有錢有房有車有四季衣物,否則親人就會沒錢用沒屋住,過得不順心會託夢,子孫們便把祖先要的物事速速備齊燒去。    這種天堂觀(人死後依然可能寒冷,可能匱乏,擁有和凡人完全相同的七情六慾)說起來相當的「不天堂」,也常有邏輯難以解釋的部分出現,比如投胎觀念(好人會早投胎,然而另一方面,大家卻相信自己祖先的靈永在)、風水說(祖先墳墓所在位置可以庇蔭幾代或者禍害幾代,祖先移居外地或分葬不同處這些情況便沒有統一說法)之類的,這些都很「人間」,也就是林區認為的──什麼方式讓你安心,你就去做,想怎麼做都可以。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所謂過世的人在陰間所需,其實就是活著的人夢想自己死後能

擁有的一切。但是,如果這麼做活著的人可以覺得安心,甚至因此對自己未來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減少憂懼,又有何不可呢?     「假如在排場和隆重儀式上的小小升級可以讓你覺得舒服點,可以考慮把這當成一筆明智的花費。比起把錢花在精神科醫師、買藥、酒保或順勢療法上,高檔的墓地或宗教儀式說不定更有療效,葬禮再貴都划得來。」這是林區的專業意見,東西方同理,其實,也是世上所有葬禮的根源和最重要目的。   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說:「人腦就像一部電腦,零件失效後就停止運作,人死後並沒有任何事發生,就是停止運作而已。『沒聽過壞掉的電腦還有來生或是去天堂的,天堂只是害怕黑暗的人想出來的童話故事。』」這也許是死亡的

事實,然而葬禮自始就是一種情感的產物,大部分的人,對於他人或自己的死亡,心理素質都沒有霍金那麼強大,所以需要緩衝,需要寄託,需要期待,在無能為力的死亡面前,葬禮,是一件讓活著的人覺得「有能為力」的事。   我們如此脆弱。可以想見,只要人類還在的一天,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 《死亡大事》 第一章  入土為安(摘錄)  ……一個人的時間到了就會死,不管是一週裡哪一天,或一年裡哪個月份,如果就季節因素來考量,人也沒有明顯喜歡死在哪個季節。而星星怎麼排列,是不是滿月,或是教會年曆上某個節日也跟死亡沒什麼關係。就死亡的地點來說,哪裡都可以死。有人可以在自己的雪佛蘭車子裡或養老院裡站著或躺著死,也有人

死在浴缸裡,在州際公路上,在急診室或手術室,或在寶馬轎車裡。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把更多的設備跟死亡相提並論,或者是我們更看重死亡這件事,死在一些用縮寫表示的地點似乎比較不一樣,比如說死在加護病房(ICU)好像就比死在格林次布萊爾療養之家來得好,但事實還是一樣,死者不在乎這個。就這點來說,我埋葬和焚化的死者和以前並沒有兩樣,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空間已經是極不重要的事。其實,喪失空間時間感正是大事即將發生前第一個確切的兆頭。接下來便是停止呼吸。在這個時候,如果是胸部中槍或是外傷休克,肯定要比中風或是冠狀動脈硬化來得引人注目,不過死了之後,怎麼死的就完全不重要了。任何一種死法都行,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死的

是誰也沒有那麼重要。像「我還好,你沒事吧,差點忘了說,他死了!」這樣的話,是用來安慰生者的。 正因如此,我們才在河裡打撈屍體,在飛機殘骸和爆炸現場搜尋死者。 正因如此,執行任務時失蹤(MIA)比當場宣告死亡(DOA)讓人更痛苦。 也正因如此,我們會開著棺木,齊聲朗讀訃聞。 知情比不知情好,而知道死的是你,比知道死的是我要好上太多。因為如果死的人是我,不管你好不好,或是他好不好,跟我都沒太大關係。你大可以直接轉身走人,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當然,生者因為還活著,因為還有保險要操心,所以還是會在乎。現在,你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以及為什麼我還待在這個行業。活著的人是很謹慎的,常常要注意很多事情。死去

的人就沒什麼需要在意的,也可能是沒辦法在意了。不管是哪一種,死者不在乎這些。這些都是事實,沒什麼特別,想驗證也沒問題。

葡萄酒的文化變遷與消費分析-以台灣市場為研究對象

為了解決批發價意思的問題,作者廖欽森 這樣論述:

台灣於日治時期由日本引進葡萄酒,初期主要功能為天皇御賜或宴客之用,民間做為補藥酒之使用。二戰之後台灣政府為解決米穀不足之困境,開始釀造葡萄酒但未受民眾之青睞,直到1960年至1980年國民所得及生活品質有所提升之影響,葡萄酒才逐漸融入民眾生活當中,並成為節慶送禮選項之一。而自1987年政府開放菸酒進口之後,經進口商、代理商強力宣傳之下,進口的葡萄酒逐漸成為台灣葡萄酒市場主流,本研究藉由探討葡萄酒在台灣的發展脈絡,了解消費者與葡萄酒之間的關聯性變化,以及消費文化的轉折因素。發現其影響因素包括:政治、整體經濟、媒體行銷以及國人逐漸對健康之重視。關鍵字:葡萄酒、消費文化、媒體行銷

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為了解決批發價意思的問題,作者貝絲‧梅西 這樣論述:

這是一個人獨力抵抗中國廉價傾銷的故事 也是一間家具工廠逆勢再起的偉大商業故事 更是全球化悲歌下的希望之聲  ▍湯姆‧漢克(Tom Hanks)大力推薦 ▍  已買下影視版權將製作HBO迷你影集!   當產業外移,「中國製造」大舉入侵   工作消失,過往生活的小鎮沒落如鬼城   失業的勞工問:「為什麼我們不能繼續在這裡做同樣的事?」   忙著關廠與外移的富豪們無視於此,唯有一人打算出面反擊   ——這是為了拯救家族事業,也是為了旗下一千多名員工的生計。   若要開戰,就得摸清敵人。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Bassett III)反擊的第一站,   就從暗訪中國大連的家具仿冒工廠開始

⋯⋯   ★《紐約時報》、AMAZON網路書店暢銷書   ★《紐約時報》2014年度好書   ★《紐約時報》書評主筆珍娜‧瑪斯林(Janet Maslin)2014年十大好書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14年非小說類十大好書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2014年非小說類最佳選書   ★美國最大書評網讀者票選《Goodreads Choice Awards》商業類決選名單   貝賽特家具公司的年營業額逾五千萬美元,曾是全球最大的木製家具製造商,由貝賽特家族經營逾一世紀,堪稱維吉尼亞州貝賽特鎮(Basse

tt)的生活中心。但從1980年代起,隨著第一波進口商品叩關,美國家具業開始面對亞洲廉價家具的傾銷搶市,所有的生產據點幾乎都外移到亞洲,使得美國本土就業機會大舉流失,而整個貝賽特家族的事業也難抵潮流。   這時只有一個人出面反擊——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Bassett III)。這位精明且意志堅定的第三代工廠人,試圖對抗中國,拯救家族事業與貝賽特鎮。如今他領導逢恩—貝賽特家具公司(Vaughan-Bassett Furniture Company),旗下共有七百多名員工,產值約九千萬美元。   在本書中,作者貝絲‧梅西以精彩生動的筆觸,讓約翰‧貝賽特三世的事業與家族故事躍然紙上,她以

豐富多采的筆觸,勾勒出這個一度笑傲全球、如今可望東山再起的傳統企業。梅西追溯貝賽特如何運用法律對策、改善工廠效率,以及純粹的意志,挽救數百個就業機會,並在橫跨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的調查研究中,挖掘出美國工業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不同於一般媒體或經濟學者的著作主要由政府或企業觀點分析全球化,貝絲‧梅西述說的故事揭露了美國商業中令人震驚的真相,包括產業外移對美國本土及開發中國家勞工造成的衝擊。貝賽特的故事除了能為在地製造商品插上勝利的旗幟,也能讓現今每一個正遭受低價外來品威脅的市場,作為另一借鏡。 各界好評推薦       梅西的動人敘事,洋溢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報導生動。——《出版者週刊

》(重點書評)   作者以明快的筆觸及翔實的敘事,闡明全球化和境外生產的議題,巧妙地傳達了流離失所的低收入族群為此承擔的人力成本,可說是報導文學的精彩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星級推薦   梅西以生動、完整、誠摯、巧妙的書寫,勾勒出貝賽特家族的歷史,同時精彩地描述全球化的故事,讓真人實事讀起來猶如小說般引人入勝。——《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梅西以扎實的寫作風格,描述深陷困境的製造業前端那些豐富的人物故事,使這部作品成了最扣人心弦的全球化評論之作。——卡爾‧海斯(Carl Hays)|《書單》(Booklist)   精采絕倫的故事……敘事巧妙。——馬克‧萊文森Marc

Levinson|《華爾街日報》   這個精彩故事,描述維吉尼亞州一家堅韌不拔的家具製造商,拒絕讓家族事業及其勞工淪為全球化的犧牲品。——魯卡斯進步獎(J. Anthony Lukas Work-in-Progress Award)評審講評   媲美蘿拉.希林布蘭(Laura Hillenbrand)的《海餅乾》(Seabiscuit)、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的《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之類的超級暢銷處女作,這些非小說敘事比多數的小說更激動人心,更有戲劇性。梅西的生動筆觸讓人一翻閱就深受吸引,欲罷不能。——珍娜‧瑪斯林

Janet Maslin|《紐約時報》   最精彩的非小說敘事莫過於此……它做到了最佳商業書該做的事:運用大量扎實的研究及詼諧有趣的故事,讓人讀到最後,意識到自己學了東西……這是難能可貴的美國故事。——布萊恩‧伯瑞Bryan Burrough|《紐約時報》   精彩的研究紀實,不僅探究主題的每個面向,也重視每位相關人士的意見……持平對待故事裡的每個隱蔽角落,令人讀完深為慶幸,獲益良多。——盧卡斯‧曼恩Lucas Mann|《舊金山紀事報》   梅西的作品翔實勾勒出工廠勞工的生活風貌,追蹤家族、事業、城鎮發展之間縱橫交錯的關係,包括大家長式的複雜家族、眾人心照不宣的秘密、相互依存的棘手關連

等等。梅西以動人的筆觸,描寫這些企業鎮的勞工面臨工廠一一關閉、失業率飆升、喪失社群認同的情況。——凱特‧塔特爾Kate Tuttle|《波士頓環球報》   我深深認同梅西藉由本書所傳達的主旨:全球化造成數百萬人民的苦難,那是新聞媒體應該更盡責報導,政府應該更盡責紓解的議題。——喬‧諾切拉Joe Nocera|《紐約時報》   一如當代最優秀的非小說作家——馬上聯想到的包括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梅西以生動、完整、誠摯、巧妙的書寫,把對多數記者來說太枯燥、太複雜、太悲情的主題寫得絲絲入扣。——珍娜‧賽迪Janet Saidi|《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梅西的熱情在書裡的每一頁都躍然紙上……她把如今影響全球的複雜故事變得簡單易懂。——米米‧史瓦茲Mimi Swartz|《紐約時報》書評   富含教育意義又引人入勝的閱讀經驗……這是有關美國工作消失的動人故事,也是本世紀的一大議題。——史蒂夫‧溫伯格Steve Weinberg|《達拉斯晨報》   梅西從各個角度探索阿帕拉契山區某個家族的故事,造訪企業紛紛關閉的企業城,挖掘家族祕辛,說明左右我們生活的經濟力量。——伯里斯・卡奇卡Boris Kachka|《紐約雜誌》   想瞭解當前全球化動態和政治角力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梅西的著作是難得的重要傑作。——尚恩‧唐南

Shawn Donnan|《金融時報》   精彩生動、研究翔實、行文流暢……令人不忍釋卷的故事,涵蓋公司歷史、家族糾葛,以及遭到家族放逐的兒子憑藉膽識、毅力和政治手腕拯救公司的始末。——瑪格麗特‧賈沃斯基Margaret Jaworski|《成功雜誌》(Success Magazine)   在這個精彩翔實的敘事中,梅西一路從美國的藍嶺山脈寫到中國和印尼,記錄約翰‧貝賽特努力不懈拯救事業,也連帶拯救一個美國小鎮的故事。——《園與槍》雜誌(Garden & Gun)   貝絲‧梅西精彩描述美國這一代最宏大的經濟故事——如何在21世紀挽救美國的就業機會。約翰‧貝賽特三世渾身是戲,更是為其家業

、家鄉、祖國奮鬥的典型美國人。——喬納森‧奧特Jonathan Alter|《中間勢力》(The Center Holds)作者   在充滿藍領受害者的世界裡,從鐵鏽地帶到深南地區,工廠大門深鎖,貝絲‧梅西探索一間家具公司拒絕屈服的故事,這部得獎作品為我們帶來一絲希望,更是精采絕倫之作。本書記錄約翰‧貝賽特努力把就業機會留在本土,避免一個美國城鎮淪為空城的奮鬥過程。——瑞克‧布拉格Rick Bragg|普立茲獎得主、《他們的過往》(The Most They Ever Had)作者   書中令人意外的英雄,是個堅定、難搞、絕不服輸的企業家。貝絲‧梅西為我們帶來一個鼓舞人心、引人入勝的當代故

事,故事發展完全出乎意料。——艾利克斯‧瓊斯Alex Jones|普立茲獎得主、《新聞的消失》(Losing the News)作者   我閱讀梅西的作品多年,她是非常優秀的美國作家,觀察敏銳,細膩入微。——羅倫.拉森比Roland Lazenby|《麥可喬丹傳》(Michael Jordan)作者   約翰‧貝賽特的故事囊括了一切精彩的元素。有特別的豪門恩怨、激勵人心的訊息,還有我多年來讀過最棒的英雄人物。整個故事可說是面面俱到,從最私密的人際背叛談到全球經濟的現實狀況,從阿帕拉契山區小鎮的工人困苦談到我們整體文化的未來。我還真希望當初是我找到約翰‧貝賽特這號人物,因為這個故事充滿了張力

,但梅西把這個故事寫得精彩萬分,有時寫作有賴天時地利人和,好的故事在好的時機會遇到最適合的作家,本書顯然就是如此。——布雷‧威特Bret Witter|《圖書館裡的貓》(Dewey)、《小狗星期二》(Until Tuesday)作者   貝絲‧梅西從人文面探討全球化,讓每位相關者——從工廠勞工到政府官員,再到中國進口商——都有了真實的聲音和樣貌。翔實的報導與流暢的文筆,使本書以明快的節奏,精彩地陳述影響每個人的典型美國故事。——李‧史密斯Lee Smith|《地球訪客》(Guests on Earth)作者   貝絲‧梅西看到其他記者看不見的曲折微妙之處,她以毅力、誠實、優雅的筆觸,描述周

遭的世界。她有警探般的勤奮與決心,詩人般的絕妙文筆,以及渾然天成的精準敘事功力。——馬丁‧克拉克Martin Clark|《兄弟無間》(The Legal Limit)作者 作者簡介 貝絲‧梅西Beth Macy   身為工廠勞工之女,梅西常撰寫弱勢團體的相關報導,文章散見於全國性的報章雜誌及《羅安諾克時報》(Roanoke Times)。她的報導曾榮獲十幾次全國獎項的肯定,包括普立茲獎、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獎學金等。2013年她以「精彩的報導與敘事技巧」以及《工廠人》的撰寫,榮獲魯卡斯進步獎的肯定(該獎係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研究所與哈佛大學的尼曼新聞基金會合辦)。梅西現居維吉尼亞州的羅

安諾克市。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序幕|通往大連的滚滚塵路   Part 1 一  警訊 二  最原始的外包者 三  兔爸爸打造的城鎮 四  山頂階級   Part 2 五  關係企業 六  企業風雲 七  親上加親   Part 3 八  縱橫新領域 九  親愛老鮑 十  艾里山計策 十一 家族角力   Part 4 十二  指導華人 十三 

獵犬啟發 十四  賣給大眾   Part 5 十五  海嘯前的風暴 十六  城鎮麻煩 十七  把蛇拉直 十八  大連的邀舞卡   Part 6 十九  招兵買馬 二十  前進華盛頓特區 二十一  工廠輓歌   Part 7 二十二  百萬美元的逆襲 二十三  銅線和裁員 二十四  獅子大開口   Part 8 二十五  泥龜 二十六  替代者 二十七  「希拉,幫我聯繫州長!」   尾聲|史密斯河癮頭 附錄|維吉尼亞州的家具王朝 謝辭 註釋   序幕|通往大連的滚滚塵路 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D. Bassett III)在中國北方灰濛濛的鄉野道路間穿梭,展開為期三天的真相探查之旅。

時序是2002年,這位維吉尼亞州家具商的第三代傳人,為了讓自家工廠繼續營運下去,正為一場即將展開的大戰收集戰備物資。這裡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國與北韓的邊界,他正在找一種十九世紀法國宮廷風格的收納櫃。他只要能找到仿製路易腓力(Louis Philippe)風格家具的人,也許就能拯救他的事業。 他在美國加萊克鎮(Galax)的逢恩-貝賽特家具公司(Vaughan-Bassett),已經叫工廠的勞工徹底拆解那個收納櫃,並證明中國廠商以一百美元的批發價販售那種櫃子,售價遠低於材料成本,根本就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那個收納櫃的背後,標籤印著中國大連,所以他遠從八千哩外的藍嶺山脈(Blue Rid

ge Mountains)趕來這裡,試圖找出這種廉價櫃子的製造源頭。 這時是十一月,下著大雪,車子每次經過結冰的坑窪就咯吱作響。 幾個月前,他從某位友善的口譯人員口中得知:大連市一百哩外的內地有個廠主,誇下海口要讓貝賽特家族的家具事業關門大吉。 貝賽特告訴兒子懷亞特(Wyatt),假如要開戰,家族就要謹記拿破崙的箴言:摸清敵人。 今天,貝賽特算是這輩子以來第一次靜靜地坐著,車子不斷地往北顛簸前進,深入遼寧省的偏遠地帶。 XXX 貝賽特第一次造訪亞洲的工廠是在1984年,在酒足飯飽及太多酒精的催化下,一位年事已高的台灣工廠老闆才透露他對美國企業領導者的真正看法。那人講得實在太坦白,以至於一開始他

的隨行口譯還愣在現場,不願翻譯。 這位台灣企業家和許多歐洲及南美的業者談過生意,但他從來沒見過像美國業者這樣的生意人。 「什麼意思?」貝賽特追問。 「我摸清你們了。」譯者終於幫他傳譯。 哦?說來聽聽。 只要價格好,你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們從來沒見過有人那麼貪心──或那麼天真。 美國人不只搶著進口最便宜的家具以擊敗彼此,還教亞洲的競爭者製造家具的一切細節,完全不管那樣做也是在自毀美國本土的工廠。 那個人說,等我們青出於藍,就別冀望我們還傻傻地為你們代工,繼續做當初你們傻傻地教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