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成大先(主編)寫的 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彈簧(第六版) 和成大先(主編)的 機械設計手冊(第3卷)(第六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許倍銜所指導 蘇薇晨的 基於張拉整體結構探討動態性結構 (2012),提出拉 伸 彈簧應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張拉整體結構、模組化、動態性、記憶合金。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國饒所指導 蔡宗明的 螺旋壓縮彈簧最佳化設計 (2012),提出因為有 螺旋彈簧、彈簧設計、最佳化分析、靜態安全、疲勞分析、重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拉 伸 彈簧應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拉 伸 彈簧應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彈簧(第六版)

為了解決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作者成大先(主編) 這樣論述: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 《機械制圖·精度設計》 《常用機械工程材料》 《機構·結構設計》 《連接與緊固》 《軸及其連接》 《軸承》 《起重運輸件·五金件》 《潤滑與密封》 《彈簧》 《機械傳動》 《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 《機械振動·機架設計》 《液壓傳動》 《液壓控制》 《氣壓傳動》。本書為《彈簧》。主要介紹了彈簧的類型、性能與應用,詳細介紹了圓柱螺旋彈簧、截錐螺旋彈簧、蝸卷螺旋彈簧、多股螺旋彈簧、碟形彈簧、開槽碟形彈簧、膜片彈簧、環形彈簧、片彈簧、板彈簧、發條彈簧、游絲、扭桿彈簧、橡膠彈簧、

復合彈簧、空氣彈簧、膜片、波紋管、壓力彈簧的結構類型、工作特性、材料和參數、尺寸、設計計算和應用等,同時還介紹了彈簧的特殊處理及熱處理方法。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拉 伸 彈簧應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伸縮桿」萬用、好收納、無痕的特性
在每個家庭都有它的身影
但是...你知道你可能安裝的方式有錯嗎?

正確、錯誤的安裝方式
經測試耐重力差了接近"3倍"!
O桑今天來教你如何正確的安裝伸縮桿

✨ 客串商品 ✨
日本伸縮桿專家|平安伸銅
👉 https://srtc.io/j1fa2r
.內建兩段式彈簧,更有彈性更好調整
.伸縮長短隨你調整,旋轉圈環安全鎖定
.打破租屋釘牆限制,伸縮桿幫你增加收納空間
.巧妙應用機靈空間,收納空間多一倍
.安裝便利~無須特殊工具
.搭配S形掛勾、架子等收納小物,可打造無限可能
------------------------------------------------------------
Follow鈴木太太
官網:http://srtc.io/loveiizakka-yt
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iizakka/
FB:https://www.facebook.com/loveiizakka.tw/
LINE:https://line.me/R/ti/p/%40dyy9030w
------------------------------------------------------------
#伸縮桿 #安裝教學 #居家必備

基於張拉整體結構探討動態性結構

為了解決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作者蘇薇晨 這樣論述:

可動建築中大致可分為永久性建築與臨時性輕型構築,其中較常應用在臨時性建築的張拉整體(Tensegrity)結構發展非常有限,較多以巨型雕塑品或戶外空間公共藝術的方式存在,其輕量性(Lightness)與變化性(Morphing)的優勢少被應用,本研究針對其臨時性、可動性做深入探討,以張拉整體結構的連接方式及可動性為發想,提出多種結構型態在動態上的探討,並提出可模組化的優勢型態,預期未來可在建築皮層或臨時性輕型構築方面做應用。本研究藉由探討張拉整體結構的組接方式,發展出最終型態的可動結構,符合其輕量性與變化性的優勢,發展出最佳化的型態。結構考慮張拉結構原本的自應力、自平衡性特點,深入討論變動性

的活動範圍、活動向度,對動態結構所需的組構方式進行設計,改變原本變動範圍非常有限的張拉整體結構模式,使最後的型態能有全面性的型變或位移的可能。最後與記憶合金做結合,把張拉整體結構中具有伸縮性的繩索構造(cables)替換成記憶合金,觀察記憶合金在大形結構中的驅動狀況。本研究發展的最後結構在型態上的變化,相較於張拉整體結構明顯增加許多,可動範圍增大,降低整體型態在變動時的破壞性。單一個體可在水平、垂直方向連續相接、無限連接,可依需求調整多寡,達到可模組化的功能。不同於張拉整體結構以往使用在巨型雕塑品,本文發展的型態具有高度柔軟性、可塑性佳,但欠缺自體支撐力,在應用上需要外力介入輔助支撐,例如吊掛

、懸掛方式使用時需要固定在依附架構上,類似建築皮層的概念,藉由不同伸縮桿件的使用與感應器的結合,可做出比張拉整體結構在以往使用上更多元的表現方式,在控制型變上更加便利。

機械設計手冊(第3卷)(第六版)

為了解決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作者成大先(主編) 這樣論述:

第六版共5卷,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設計資料,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形狀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結構,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構,機械產品結構設計;第2卷包括連接與緊固,軸及其連接,軸承,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潤滑與密封,彈簧,螺旋傳動、摩擦輪傳動,帶、鏈傳動,齒輪傳動;第4卷包括多點嚙合柔性傳動,減速器、變速器,常用電機、電器及電動(液)推桿與升降機,機械振動的控制及利用,機架設計;第5卷包括液壓傳動,液壓控制,氣壓傳動等。第六版是在總結前五版的成功經驗,考慮廣大讀者的使用習慣及對提出新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編寫的。保持了前五版的風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實

用性,從機械設計人員的角度考慮,合理安排內容取舍和編排體系;強調准確性,數據、資料主要來自標准、規范和其他資料,設計方法、公式、參數選用經過長期實踐檢驗,設計舉例來自工程實踐;反映先進性,增加了許多適合我國國情、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采用了新標准和規范,廣泛收集了具有先進水平並實現標准化的新產品;突出了實用、便查的特點。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內頁插圖 第11篇 潤滑與密封第1章潤滑方法及潤滑裝置11-31潤滑方法及潤滑裝置的分類、潤滑原理與應用11-32一般潤滑件11-52.1油杯11-5

2.2油環11-72.3油槍11-72.4油標11-83集中潤滑系統的分類和圖形符號11-104稀油集中潤滑系統11-134.1稀油集中潤滑系統設計的任務和步驟11-134.1.1設計任務11-134.1.2設計步驟11-134.2稀油集中潤滑系統的主要設備11-174.2.1潤滑油泵及潤滑油泵裝置11-174.2.2稀油潤滑裝置11-284.2.3輔助裝置及元件11-514.2.4潤滑油箱11-685干油集中潤滑系統11-725.1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分類及組成11-725.2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設計計算11-765.2.1潤滑脂消耗量的計算11-765.2.2潤滑脂泵的選擇計算11-765.2

.3系統工作壓力的確定11-775.2.4滾動軸承潤滑脂消耗量估算方法11-785.3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主要設備11-805.3.1潤滑脂泵及裝置11-805.3.2分配器與噴射閥11-925.3.3其他輔助裝置及元件11-1035.4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管路附件11-1105.4.1配管材料11-1105.4.2管路附件11-1106油霧潤滑11-1256.1油霧潤滑工作原理、系統及裝置11-1256.1.1工作原理11-1256.1.2油霧潤滑系統和裝置11-1256.2油霧潤滑系統的設計和計算11-1266.2.1各摩擦副所需的油霧量11-1266.2.2凝縮嘴尺寸的選擇11-1286.2

.3管道尺寸的選擇11-1286.2.4空氣和油的消耗量11-1296.2.5發生器的選擇11-1296.2.6潤滑油的選擇11-1296.2.7凝縮嘴的布置方法11-1307油氣潤滑11-1327.1油氣潤滑工作原理、系統及裝置11-1327.1.1油氣潤滑裝置(摘自JB/ZQ 4711—2006)11-1337.1.2油氣潤滑裝置(摘自JB/ZQ 4738—2006)11-1357.2油氣混合器及油氣分配器11-1377.2.1QHQ型油氣混合器(摘自JB/ZQ 4707—2006)11-1377.2.2AHQ型雙線油氣混合器11-1387.2.3MHQ型單線油氣混合器11-1387.2.

4AJS型、JS型油氣分配器(摘自JB/ZQ 4749—2006)11-1397.3專用油氣潤滑裝置11-1407.3.1油氣噴射潤滑裝置(摘自JB/ZQ 4732—2006)11-1407.3.2鏈條噴射潤滑裝置11-1417.3.3行車軌道潤滑裝置(摘自JB/ZQ 4736—2006)11-142第2章稀油潤滑裝置的設計計算11-1431概述11-1432稀油潤滑與液壓傳動在技術性能、參數計算方面的差異和特點11-1433稀油潤滑裝置的設計計算11-1473.1稀油潤滑裝置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11-1473.2稀油潤滑系統技術性能參數的關系和有關計算11-1483.2.1稀油潤滑系統簡圖及參

數標示11-1483.2.2裝置供油量及泵的台數11-1483.2.3裝置泄油量11-1493.2.4供油壓力的確定及多供應支管時壓力的調整11-1493.2.5從泵口至供油口的最大壓降11-1503.2.6潤滑油泵功率計算11-1513.2.7過濾器的壓降特性11-1523.3高低壓稀油潤滑裝置結構參數、自動控制和系列實例11-1533.3.1結構參數的合理確定11-1543.3.2自動控制和安全技術11-1553.3.3部分系列實例11-158第3章潤滑劑11-1711潤滑劑選用的一般原則11-1711.1潤滑劑的基本類型11-1711.2潤滑劑選用的一般原則11-1712常用潤滑油11-

1732.1潤滑油的主要質量指標11-1732.1.1黏度11-1732.1.2潤滑油的其他質量指標11-1822.2常用潤滑油的牌號、性能及應用11-1852.2.1潤滑油的分類11-1852.2.2常用潤滑油的牌號、性能及應用11-1863常用潤滑脂11-1973.1潤滑脂的組成及主要質量指標11-1973.1.1潤滑脂的組成11-1973.1.2潤滑脂的主要質量指標11-1973.2潤滑脂的分類11-1983.3常用潤滑脂的性質與用途11-1994潤滑劑添加劑11-2035合成潤滑劑11-2055.1合成潤滑劑的分類11-2065.2合成潤滑劑的應用11-2066固體潤滑劑11-2086

.1固體潤滑劑的分類11-2086.2固體潤滑劑的作用和特點11-2086.2.1可代替潤滑油脂11-2086.2.2增強或改善潤滑油脂的性能11-2086.2.3運行條件苛刻的場合11-2096.2.4環境條件很惡劣的場合11-2096.2.5環境條件很潔凈的場合11-2096.2.6無需維護保養的場合11-2096.3常用固體潤滑劑的使用方法和特性11-2106.3.1固體潤滑劑的使用方法11-2106.3.2粉狀固體潤滑劑特性11-2106.3.3膏狀固體潤滑劑特性11-2117潤滑油的換油指標、代用和摻配方法11-2137.1常用潤滑油的換油指標11-2137.2潤滑油代用的一般原則1

1-2137.3潤滑油的摻配方法11-2138國內外液壓工作介質和潤滑油、脂的牌號對照11-2168.1國內外液壓工作介質產品對照11-2168.2國內外潤滑油、脂品種對照11-225第4章密封11-2521靜密封的分類、特點及應用11-2522動密封的分類、特點及應用11-2543墊片密封11-2583.1常用墊片類型與應用11-2583.2管道法蘭墊片選擇11-2604填料密封11-2614.1毛氈密封11-2614.2軟填料動密封11-2624.3軟填料密封計算11-2665油封密封11-2685.1結構型式及特點11-2685.2油封密封的設計11-2695.3油封摩擦功率的計算11-

2736漲圈密封11-2747迷宮密封11-2758機械密封11-2768.1接觸式機械密封工作原理11-2768.2常用機械密封分類及適用范圍11-2778.3機械密封的選用11-2808.4常用機械密封材料11-2848.5機械密封的計算11-2898.6機械密封結構設計11-2938.7波紋管式機械密封11-2958.7.1波紋管式機械密封型式11-2958.7.2波紋管式機械密封端面比壓算11-2968.8非接觸式機械密封11-2978.8.1非接觸式機械密封與接觸式機械密封比較11-2978.8.2流體靜壓式機械密封11-2988.8.3流體動壓式機械密封11-2998.8.4干氣密

封11-3018.9釜用機械密封11-3078.10機械密封輔助系統11-3108.10.1泵用機械密封的冷卻方式和要求11-3108.10.2泵用機械密封沖洗系統11-3128.10.3釜用機械密封潤滑和冷卻系統11-3218.11雜質過濾和分離11-3248.12機械密封標准11-3258.12.1機械密封技術條件(摘自JB/T 4127.1—2013)11-3258.12.2機械密封用O形橡膠密封圈(摘自JB/T 7757.2—2006)11-3268.12.3機械密封用氟塑料全包覆橡膠O形圈(摘自JB/T 10706—2007)11-3298.12.4焊接金屬波紋管機械密封(摘自JB/

T 8723—2008)11-3338.12.5泵用機械密封(摘自JB/T 1472—2011)11-3388.12.6耐酸泵用機械密封(摘自JB/T 7372—2011)11-3458.12.7耐鹼泵用機械密封(摘自JB/T 7371—2011)11-3509螺旋密封11-3539.1螺旋密封方式、特點及應用11-3539.2螺旋密封設計要點11-3549.3矩形螺紋的螺旋密封計算11-355……第12篇 彈簧第1章彈簧的類型、性能與應用12-3第2章圓柱螺旋彈簧12-81圓柱螺旋彈簧的形式、代號及應用12-82彈簧材料及許用應力12-103圓柱螺旋壓縮彈簧12-153.1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計

算公式12-153.2圓柱螺旋彈簧參數選擇12-173.3壓縮彈簧端部形式與高度、總圈數等的公式12-183.4螺旋彈簧的穩定性、強度和共振的驗算12-193.5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計算表12-203.6圓柱螺旋彈簧計算用系數C,K,K1,8πKC3(摘自GB 1239—2009)12-283.7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計算示例12-293.8組合彈簧的設計計算12-323.9組合彈簧的計算示例12-333.10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壓力調整結構12-353.11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應用實例12-354圓柱螺旋拉伸彈簧12-374.1圓柱螺旋拉伸彈簧計算公式12-374.2圓柱螺旋拉伸彈簧計算示例12-384.

3圓柱螺旋拉伸彈簧的拉力調整結構12-414.4圓柱螺旋拉伸彈簧應用實例12-425圓柱螺旋扭轉彈簧12-445.1圓柱螺旋扭轉彈簧計算公式12-445.2圓柱螺旋扭轉彈簧計算示例12-455.3圓柱螺旋扭轉彈簧安裝及結構示例12-465.4圓柱螺旋扭轉彈簧應用實例12-476圓柱螺旋彈簧制造精度、極限偏差及技術要求12-486.1冷卷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制造精度及極限偏差12-486.2冷卷圓柱螺旋拉伸彈簧制造精度及極限偏差12-486.3熱卷圓柱螺旋彈簧制造精度及極限偏差12-496.4冷卷圓柱螺旋扭轉彈簧制造精度及極限偏差12-506.5圓柱螺旋彈簧的技術要求12-517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

彈簧12-517.1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計算公式12-527.2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有關參數的選擇12-537.3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計算示例12-54第3章截錐螺旋彈簧12-561截錐螺旋彈簧的結構形式及特性12-562截錐螺旋彈簧的分類12-563截錐螺旋彈簧的計算公式12-574截錐螺旋彈簧的計算示例12-595截錐螺旋彈簧應用實例12-60第4章蝸卷螺旋彈簧12-621蝸卷螺旋彈簧的特性曲線12-622蝸卷螺旋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12-623蝸卷螺旋彈簧的計算公式12-624蝸卷螺旋彈簧的計算示例12-644.1等螺旋角蝸卷螺旋彈簧的計算12-644.2等節距蝸卷螺旋彈簧的

計算12-664.3等應力蝸卷螺旋彈簧的計算12-68第5章多股螺旋彈簧12-691多股螺旋彈簧的結構、特性及用途12-692多股螺旋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12-693多股螺旋彈簧的參數選擇12-704多股螺旋壓縮、拉伸彈簧設計主要公式12-705多股螺旋壓縮、拉伸彈簧幾何尺寸計算12-726多股螺旋壓縮彈簧計算示例12-73第6章碟形彈簧12-761碟形彈簧的特點與應用12-762碟簧(普通碟簧)的分類及系列12-763碟形彈簧的計算12-793.1單片碟形彈簧的計算公式12-793.2單片碟形彈簧的特性曲線12-813.3組合碟形彈簧的計算公式12-814碟形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12-824

.1碟形彈簧的材料12-824.2許用應力及極限應力曲線12-834.2.1載荷類型12-834.2.2靜載荷作用下碟簧的許用應力12-834.2.3變載荷作用下碟簧的疲勞極限12-835碟形彈簧的技術要求12-845.1導向件12-845.2碟簧參數的公差和偏差12-845.3碟簧表面的粗糙度12-855.4碟簧成形后的處理12-856碟形彈簧計算示例12-857碟形彈簧工作圖12-888碟形彈簧應用實例12-88第7章開槽碟形彈簧12-901開槽碟形彈簧的特性曲線12-902開槽碟形彈簧設計參數的選擇12-903開槽碟形彈簧的計算公式12-914開槽碟形彈簧計算示例12-92第8章膜片碟簧

12-951膜片碟簧的特點及用途12-952膜片碟簧參數的選擇12-963膜片碟簧的基本計算公式12-974膜片碟簧的計算方法12-985膜片碟簧的技術條件12-98第9章環形彈簧12-991環形彈簧的特性曲線12-992環形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12-1003環形彈簧設計參數選擇12-1004環形彈簧計算公式12-1005環形彈簧計算示例12-1026環形彈簧應用實例12-1037環形彈簧的技術要求12-103第10章片彈簧12-1041片彈簧的結構與用途12-1042片彈簧材料及許用應力12-1053片彈簧計算公式12-1054片彈簧計算示例12-1075片彈簧技術要求12-1086片彈簧應

用實例12-108第11章板彈簧12-1101板彈簧的類型和用途12-1102板彈簧的結構12-1102.1彈簧鋼板的截面形狀12-1102.2主板的端部結構12-1112.3副板端部結構12-1122.4板彈簧中部的固定結構12-1132.5板彈簧兩側的固定結構12-1133板彈簧材料及許用應力12-1143.1板彈簧材料及力學性能12-1143.2許用彎曲應力12-1144板彈簧設計與計算12-1144.1板彈簧的近似計算公式12-1144.2板彈簧的設計計算公式12-1154.2.1葉片厚度、寬度及數目的計算12-1164.2.2各葉片長度的計算12-1164.2.3板彈簧的剛度計算12

-1184.2.4板彈簧在自由狀態下弧高及曲率半徑的計算12-1194.2.5葉片在自由狀態下曲率半徑及弧高的計算12-1194.2.6裝配后的板彈簧總成弧高的計算12-1194.2.7板彈簧元件的強度驗算12-1195板彈簧的技術要求12-1216板彈簧計算示例12-1226.1葉片厚度、寬度及數目的計算12-1226.2葉片長度的計算12-1236.3板彈簧的剛度12-1246.4板彈簧總成在自由狀態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徑12-1246.5葉片預應力的確定12-1246.6裝配后板彈簧總成弧高及曲率半徑的計算12-1256.7板彈簧各葉片應力的計算12-1266.8板彈簧工作圖12-1267板

彈簧應用實例12-128第12章發條彈簧12-1291發條彈簧的類型、結構及應用12-1292螺旋形發條彈簧12-1312.1發條彈簧的工作特性12-1312.2螺旋形發條彈簧的計算公式12-1312.3發條彈簧材料12-1322.4發條彈簧設計參數的選取12-1332.5螺旋形發條彈簧計算示例12-1332.6帶盒螺旋形發條彈簧典型結構及應用實例12-1353S形發條彈簧12-1353.1S形發條彈簧計算公式12-1353.2S形發條彈簧計算示例12-136第13章游絲12-1381游絲的類型及用途12-1382游絲的材料12-1383游絲的計算公式12-1394游絲參數的選擇12-1395

游絲的尺寸系列12-1406游絲座的尺寸系列12-1417游絲的技術要求12-1418游絲端部固定形式12-1419游絲計算示例12-14210游絲的應用實例12-142……第13篇 螺旋傳動、摩擦輪傳動第1章螺旋傳動13-31滑動螺旋傳動13-41.1螺紋基本尺寸和精度13-41.2滑動螺旋傳動計算13-41.3材料與許用應力13-81.4結構13-92滾動螺旋傳動13-142.1滾珠絲杠副的組成(摘自GB/T 17587.1—1998)13-142.2滾珠絲杠副的結構及分類13-162.3滾珠絲杠副的標准參數 (摘自GB/T 17587.2—1998)13-192.4滾珠絲杠副滾珠螺母安裝

連接尺寸(摘自JB/T 9893—1999)13-202.5滾珠絲杠副精度標准(摘自GB/T 17587.3—1998)13-242.6滾珠絲杠副軸端型式尺寸(摘自JB/T 3162—2011)13-292.7常用滾珠絲杠副系列產品尺寸及性能參數摘編13-352.8滾珠絲杠副的計算程序及計算實例13-482.9滾珠絲杠副的潤滑與密封13-562.10滾珠絲杠副防逆轉措施13-57……

螺旋壓縮彈簧最佳化設計

為了解決拉 伸 彈簧應用的問題,作者蔡宗明 這樣論述:

彈簧是不可缺少的機械基本元件,從日常用品、交通工具到精密機械幾乎都必須採用,由於彈簧應用的屬性具多樣化,可影響彈簧性質的設計與製造等因素亦有多數,在設計彈簧時並無法僅考慮單方面因素就得到良好彈簧設計決定。因此,以往彈簧設計過程中需依賴設計人員的經驗判斷,在設計製造過程時亦需耗費時間及精力做測試,影響了產品的設計速度與效率,對於最終產品設計決定也就無法保證以提供最合理結果。螺旋壓縮彈簧是最常見且最重要的彈簧類型,本研究將應用電腦輔助分析方法來進行螺旋壓縮彈簧設計程序建立,先說明螺旋壓縮彈簧所需理論基礎,包括幾何尺寸關係、彈簧應力分析、彈簧剛性與變形計算、靜態安全與疲勞設計理論、自然振動頻率與挫

曲界限之計算。並利用Matlab軟體進行彈簧設計分析來評量其機械特性與安全因素,包括變形、靜態與疲勞安全係數以及穩定性等,並應用其GUI模組完成螺旋彈簧設計的圖形化操作介面開發,以方便設計者使用。此外為有效同時考慮各項彈簧設計製造的影響因素,最後則進行彈簧最佳化分析程序建立。本研究所討論的彈簧設計變數,以一組初始變數條件的彈簧設計,考慮在能夠滿足其限制條件下,使用最佳化程式進行彈簧最佳化分析以得到其最佳設計變數,並獲得輕量化的最佳彈簧設計分析,直接應用將有助於彈簧的材料成本降低。本文研究成果可應用於螺旋彈簧的各種設計需求的分析,希望有助於其設計規格滿足、設計效率增加以及最佳化彈簧設計目標之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