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游鑑明寫的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 和邱淑媞的 臺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推行的英文翻译與發音 - 線上字典也說明:推行英文 翻譯: 推行[tuīxíng] to put into effectto carry ..., 學習推行發音, 推行例句盡在WebSaru字典。 ... 政府集中推行減稅政策使之得到了人們的大力擁護。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臺灣商務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推行政策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何淑熏所指導 朱芳誼的 「企業的善意會受懷疑嗎?」消費者懷疑論的干擾角色 (2021),提出因為有 善因行銷、消費者懷疑論、品牌熟悉度、購買意願、企業社會責任的重點而找出了 推行政策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加強推行人口政策方案- 環境科學大辭典- 英文翻譯 - 三度漢語網則補充:中文詞彙 英文翻譯 出處/學術領域 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 The ROC Population Policy Guidelines 【環境科學大辭典】 人口政策 Population Policy 【環境科學大辭典】 人口政策 population policy 【土木工程名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推行政策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

為了解決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作者游鑑明 這樣論述:

臺灣女力崛起,閃耀於日治, 從被動隱忍到主動爭取,形成前所未見的社會群體, 職場女先鋒的篳路藍縷,讓女性不再無聲!   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推行現代化,鼓勵女性放小腳、受教育、就業,為她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能以嶄新的視野面對世界。她們為了成就夢想、為了經濟獨立,紛紛進入一貫以男性為主的職業領域,許多行業都出現了第一位女性,她們開始在職場發光發熱,走出自己的人生旅途。   跨越國族的不公,掙脫傳統的束縛,   她們在日治時代開拓出自己的路。   跟隨文獻檔案、報刊與口述者的回憶,   從女教員、女醫生、產婆、看護婦、女工等職業生涯,   回到那個女性思潮覺醒的年代。   女教員的愛心

堅定,令學生認真向學。   女醫生的熱心親和,廣受病患信賴。   產婆的悉心靈巧,造福無數母嬰。   看護婦的耐心順從,給予患者力量。   女工的勇敢發聲,讓社會聽見不平鳴。   游鑑明教授從各式史料檔案中追尋職場女先鋒,除了官方紀錄、相關出版品外,還有照片、廣告、報導等,更直接與她們對話。作者訪問近百名走過日治時代的職業婦女,以淺白的文字,呈現她們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種族與性別中拉鋸;就學、培訓、求職、就業過程的成就與辛酸;人際關係的演變,以及對家庭、社會的影響。透過她們的職場故事,看見最真實的日治臺灣女性史。 本書特色   1.    超過50張日治時期珍貴的人物照片、宣傳廣告、新聞報

導。   2.    從口述史中獲得家庭生活史、社會生活史和女性史,補足有形史料的缺口。   3.    細論日治時期臺灣的勞動形態如何漸趨現代化,觸發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 名人推薦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洪郁如(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教授)   謝金魚(歷史作家)/女力聯合推薦   本書改寫於作者博論,但所寫的並未過時,亦即相關研究仍能照觀職業婦女的現象,實有出版的價值。作者刪除博論中的部分圖表,盡量清楚地融入正文,並修改艱澀難懂之處,成為平實易懂,符合現代讀者口味之書,又加了博論後出現的新史料,如照片、新聞報導,以增加本書的可讀性。本書不再只服務學界,更

期盼打開國內外一般讀者的市場,使婦女有血有淚、有聲有色的真人真事,躍然紙上,使她們的故事能被廣為周知。——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所所長   這是一本必讀的台灣史經典著作,完整呈現了近代臺灣女性走入職場的重要歷史過程。作者不但以綿密的文獻史料,嚴謹的方法論為基礎,更以長年走遍城鄉,親身進行口述訪談累積的大量珍貴紀錄,突破了女性為研究主題所面臨的史料限制。正如導論中作者所言:「口述史料是主訪和受訪人共同完成的成果。」讓我們一起來傾聽歷史學家與日本殖民下她們的生命對白。——洪郁如/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教授   隔著一百年的時光,同樣身為職業婦女的游教授在另一頭細細地描繪著阿嬤們執業的身影,看完這

本書,我似乎看見她們手持火炬走在前面,而我們拿著手電筒緊隨其後,即便越走越明,卻依然有暗影,期待有一天我們的女兒與孫女,可以與她們的男性同輩一樣走在光中。——謝金魚/歷史作家

推行政策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初期,新加坡採取了積極的 「清零」 策略,但在 6 月,意識到 COVID 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政府宣佈將轉向與病毒共存,用疫苗控制疫情爆發。隨著限制放寬,每日本土病例激增突破一千大關,新加坡能否找到與病毒共存的方式?

📝 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網站 (相關文章 / 影片):https://ssyingwen.com/ssep55
🖼️ IG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本集 timestamps
0:00 Intro
0:56 第一遍英文朗讀
3:24 新聞 & 相關單字解說
15:36 額外單字片語
22:20 第二遍英文朗讀

———

臉書社團 (朗讀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307655551120691/

朗讀內容參考了
Al Jazeer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9/20/can-we-live-with-covid-19-singapore-tries-to-show-how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1/09/07/asia/singapore-covid-19-restrictions-intl-hnk/index.html
CNBC: https://www.cnbc.com/2021/09/20/singapores-daily-covid-cases-breach-1000-levels-over-the-weekend.html

———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
Singapore 新加坡
Aggressive 積極手段的
Social distancing 社交距離
Eradicate 根除
Strategy 策略
Policy 政策
Covid zero
Living with Covid
Restrict 限制
Vaccines 疫苗
Outbreaks  疫情爆發
Monitoring 監測
Hospitalizations 住院 (狀況、人數)
Denmark 丹麥
South Africa 南非
Chile 智利
Thailand 泰國
Pandemic 全球大流行病
Epidemic 疫情、流行病
Endemic 地方性流行病
Ease off 放鬆
Impose 推行、 施加
Re-impose 重新推行
Lockdown-weary 厭倦了封鎖的
Virtual 虛擬的、線上的
A rite of passage
Asymptomatic  無症狀的
Mild symptoms 症狀輕微
Free up 釋放空間
General practitioner (GP)
Vaccine passport 疫苗護照
Skeptics / sceptics 持​​懷疑態度的人
Booster jabs
Deja vu 似曾相識
Handout 講義
Flyer 傳單
Catalog
Brochure / pamphlet
Autumn / fall equinox 秋分



♥️ 喜歡時事英文 podcast 嗎?♥️
你可以支持我繼續錄製 podcast 👉 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podcast #國際新聞 #英文聽力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新聞 #taiwanpodcast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

臺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

為了解決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作者邱淑媞 這樣論述:

  新冠防疫不僅是科學判斷與政府效能問題,    更是檢視參與決策官員的能力、人品以及全民監督是否有效的問題     還記得,三年來的冷創意頻發和我們共同經歷的疫情日常嗎?—————     口罩之亂、白牌車司機、7+7、敦睦艦群聚、萬華清茶館、滾動式修正、微解封、三級警戒、類封城、疫苗之亂、EUA、校正回歸、搶殘劑、基隆小吃店、諾富特、新臺灣模式、3+11、Omicron、快篩之亂、3+4、九宮格之亂、防疫險之亂、0+7、自主應變、要怪就怪病毒?     建立責任政治是全民的呼籲、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臺灣各界良知推薦     毛治國  前行政院院長   江東亮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

授    馬英九  中華民國第十二、十三任總統    孫  震  臺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陳文茜 「文茜的世界周報」監製兼主持人   楊志良   前衛生署署長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盧秀芳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全球防疫權威專家推薦     馬丁.麥基 Martin McKee   世衛組織歐洲衛生體系與政策瞭望研究主任   華特.里西亞爾迪 Walter Ricciardi  世界公衛聯盟前任理事長   亞尼爾.巴爾楊 Yaneer Bar-Yam 世界衛生網絡共同創辦人     邱教授有SARS 防疫經驗,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受邀參與許多國際防疫工作

,對政府更是多所諍言, 由她來分析,為歷史留下紀錄,善盡言責,再適當不過,我給予大力推薦! ── 前衛生署署長 楊志良     在本書中,邱教授將全球各主要國家/地區的防疫政策與實施結果及數字,對照臺灣的情況,資料豐富、論理清晰,相信無論是醫生、醫學生、公共衛生學者及從業人員、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公共政策制定者或一般讀者,都能從書中獲益很多。──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防治新冠疫情,不能同島不同命,因為追求全民健康是公共衛生的終極目標!但是慈悲必須與智慧同行,才能解決難題與困境,而謙卑與學習,則是智慧的開端。──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江東亮     四十年前高希均教授曾提出「決

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及「決策延誤與決策錯誤一樣地可怕」。邱淑媞教授的新書以多年參與防疫的專業,同時也掌握世界公衛同行的相關政策與措施,在書中坦率與無私地分析、解讀台灣情況;其提出的批判與建議,值得公部門與一般民眾深思與重視。──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王力行     在臺灣最恐慌的那陣子,「中天辣晚報」團隊幾乎天天「騷擾」邱署長,在節目中聽不過癮的辣粉,早已多次呼喚署長出書。這本新作,大家引頸期盼多時,我也要藉這個機會,代表團隊表達對署長的最深感謝。──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盧秀芳   全球防疫權威專家推薦     在這場全球大流行的最初幾個月,國際公共衛生界將臺灣視為一個值得仿效的國家

。透過推行清零政策,臺灣成功的保護其人民免於病毒的蹂躪摧殘。然而,正如我們現在所知,臺灣並未充分利用此一優勢,它放棄了成功的方法,容許傳染性更強的變種得以大肆傳播。就如同所有國家一樣,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政治領域的因素。在這段時間裡,邱淑媞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共同致力於推廣疫情帶來的教訓,她的新書對於記錄過去這幾年的事件將是寶貴的貢獻,可將她臺灣的經驗帶給更廣泛的讀者。──世衛組織歐洲衛生體系與政策瞭望研究主任 馬丁.麥基 Martin McKee     本書是了解臺灣和世界新冠大流行應變措施的必讀之書。臺灣在新冠大流行的防疫表現很出色,防止了早期爆發,以及當 2021 年春季爆發疫情時能恢復清

零,直到 2022 年 3 月,臺灣一直做得很好。與病毒共存是極其昂貴的教訓,迄今沒有任何國家能輕易承擔得起。希望透過這本書對過去的回顧,臺灣能看到未來如何更妥善地對付這一場尚未結束的大流行,或在面對下一場大流行時能處理得更好。── 世界衛生網絡共同創辦人 亞尼爾.巴爾楊 Yaneer Bar-Yam      我們大家都很欽佩臺灣在大流行初期所採取的及時、精準的措施,然而,令人費解或者卻也不難理解的是——後來它竟放棄了所有預防措施,攀上流行曲線高峰,並付出了巨大傷亡的代價。── 世界公衛聯盟前任理事長 華特.里西亞爾迪 Walter Ricciardi

「企業的善意會受懷疑嗎?」消費者懷疑論的干擾角色

為了解決推行政策英文的問題,作者朱芳誼 這樣論述:

永續發展已然成為全球企業的使命與目標,經理人在使用善因行銷時,消費者的品牌熟悉度與消費者懷疑論成為影響購買意願的重要因素。旅館業風格與訴求多元發展,低碳旅館以節能減碳、永續發展為使命,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將此視為一個企業社會責任。於過去研究指出消費者在面對企業所推行的善因行銷活動時,品牌熟悉度與消費者懷疑論將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本研究將探討品牌熟悉度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及檢驗消費者懷疑論的干擾效果並瞭解兩變數將如何影響購買意願之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品牌熟悉度對於購買意願呈正向相關,但消費者懷疑論於品牌熟悉度與購買意願兩者之間不具干擾效果。若將實驗情境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在消費者持高度懷疑時

,不管品牌熟悉度高、低,消費者之購買意願皆會使購買意願下降;消費者持低熟悉度時,消費者懷疑論將直接負向影響購買意願,由此得知提高品牌熟悉度對於企業來說可避免受到懷疑論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