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e學園3d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故宮教育巡迴展當小祖宗遇到老祖宗| 大紀元也說明:右側的第一展覽室,放置了故宮花費鉅資的3D動畫虛擬展示系統,民眾可以透過 ... 公分),同時還提供了四部電腦,供來館的民眾進入故宮E學園延伸學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專班 林詠能所指導 陳家鳳的 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線上課程學習成效研究 (2020),提出故宮e學園3d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觀眾研究、博物館線上課程、觀看動機、通用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柯裕棻所指導 劉怡辰的 「我」在展覽中-社群中介的美術館觀展者 (2020),提出因為有 美術館、觀眾研究、社群媒體、Instagram、藝術參與的重點而找出了 故宮e學園3d的解答。

最後網站平安超防護立體口罩(黃) - 故宮精品網路商城則補充:PING-AN SUPER 3D MASK (Yellow). 本產品型號A380系列符合國家標準CNS14774,裁切符合人體工學,採用四層濾網設計,有效過濾PM2.5、細菌、病毒,安全透氣舒適好呼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故宮e學園3d,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線上課程學習成效研究

為了解決故宮e學園3d的問題,作者陳家鳳 這樣論述:

2020年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為了防堵疫情,人們保持社交隔離的狀態,促使博物館需思考觀眾服務策略的調整。不受限於特定空間及時間的數位學習,在COVID-19疫情下更顯現其優勢,成為博物館教育推廣的助益。本研究以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品味1884培育活動-滬尾之役創意料理線上課程」的觀眾為研究對象,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通用學習成效(GLOs)模式評量為基礎架構,探究線上課程觀眾的觀看動機及學習成效,並評估通用學習成效(GLOs)評量之效度。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計回收209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研究個案的線上課程觀眾組成多數為女性及博物館非經常性觀眾。觀眾觀看動機

分為社交互動、資訊學習及休閒娛樂三個因素,其中經常性觀眾更注重社交互動與資訊學習觀看動機。通用學習成效(GLOs)評量架構,在本研究中可再簡化分為古蹟歷史之情意態度、料理技能及古蹟歷史之認知理解三個評量因素,其評量構面的收斂效度可再加強。評量結果顯示,此線上課程有助於促進觀眾對歷史知識應用的正向態度,增進對淡水歷史的認識理解,並讓網路觀眾有意願實地參觀淡水古蹟。 本研究建議博物館在線上課程活動規劃上,考量觀眾需求,搭配生活時事議題及網路互動活動等,整合資源運用,促進教育學習與行銷宣傳的效益。根據教育活動計畫特色及評量目的,選擇調整通用學習成效(GLOs)中的類別或題項數量,建立更符合博物

館自我評量及實務需求的客製化評量架構。除了運用總結性評量外,可進一步規劃活動的前置性評量或形成性評量,更全面的瞭解觀眾學習需求,透過觀眾研究優化課程設計以及展現課程活動成效。

「我」在展覽中-社群中介的美術館觀展者

為了解決故宮e學園3d的問題,作者劉怡辰 這樣論述:

隨著攝影科技以及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拍照打卡已成為美術館觀展中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這些由觀展者在社群平台以圖文留下的觀展足跡,形成了可觀的觀展者研究資料庫。循此背景,本研究以「觀展者」為主體來思考,重新審視社群時代美術館觀展者與藝術展覽之間的關係,並從中剖析當今的藝術觀看與參與型態產生的轉變。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初步了解觀展者貼文樣態,並藉由深度訪談與田野觀察,進一步了解觀展者的思考與行為歷程。以強調視覺美感、與美術館展覽特性相互呼應的Instagram作為線上研究場域,由2019年《美少女の美術史》、2020年《一分鐘台北:歐文.沃姆個展》以及《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三檔

展覽作為案例,完整分析當今觀展者流動於線上社群平台和線下美術館的觀展樣態。研究者發現當今的藝術參與型態,不僅僅由館方開啟一條通路、觀展者被動地在引導指示下進行互動,而是立基於不同的展覽特性,由觀展者帶著各自的想法開展出多元的觀展樣態,主動將身體以視覺化的方式與藝術作品融合,使自身成為可被觀看的展示主體與藝術作品進行對話。此外,觀展者基於Instagram著重視覺美感的特性,對所見的藝術作品加工和再創,透過圖文編排形成具個人特色的貼文展示,使觀展者不只作為「觀看者」,同時也具有「創作者」與「策展者」的特質。從觀展者視角出發、結合傳播學觀點的觀眾研究,除了能提供美術館不同的思考觀點之外,亦在藝術參

與型態上開啟更多討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