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中小學校園裡的繽紛世界:學校行政個案集 和廖柏森的 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空數位圖書 和眾文所出版 。

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學習領導與教育發展碩士班 潘慧玲所指導 林芳芝的 中層領導者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個案研究 (2021),提出教務主任英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層領導者、十二年國教課綱、校訂課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教育學碩士在職專班 林明地所指導 陳怡萍的 國民小學推動行動學習之個案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行動學習、個案研究、國民小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教務主任英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教務主任英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小學校園裡的繽紛世界:學校行政個案集

為了解決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台灣國中與小學校園形形色色風貌的書。書中所呈現的是國中與小學校園繽紛世界的最佳寫照。透過數十位教育現場實務人士的努力協助蒐集資料,本書納入了309則學校行政個案。這本學校行政個案的書,主要呈現了國中與小學校園的風貌,內容相當豐富,是一本極為寫實的教育類小品故事書。     本書全書乃由一篇一篇學校行政個案組合而成。全書所蒐羅的這些個案,篇篇盡是生動、發人深省與感嘆的校園小故事。書中所呈現的是多樣貌的學校人文風情、人情事理與人際之間變化多端的互動方式。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莞爾,有的則又令人無限感嘆與心情沈重,更多的則是面對學校形形色色的各種校園風暴與危機,校長如何保持鎮定,以清

晰的頭腦,冷靜思考,盡力釐清各種相關因素,以做出最佳的判斷與解決方案。     本書分為下列15章:(1)校園內外風土人情與創意發想;(2)教師理念的實踐與挫敗;(3)編班轉班教師級務與成績爭議;(4)校長的領導;(5)校長的行為;(6)校長的難題與校園危機處理;(7)校園體罰、校園暴力、學生輔導;(8)校園安全與校園意外;(9)校園紛爭與風波;(10)校園插曲、校園風雲;(11)人事與人員管理;(12)不適任教師;(13)兩性之間、性案件、性侵犯;(14)學校更新、學校工程與營繕。(15)校長敘說校園故事。     閱讀本書的心情,就好比吾人於春暖花開時,開開心心的與三兩好友到郊外踏青,沿途

輕鬆地吹著口哨,並悠然地欣賞著大地一片美麗的景色。出遊者舉目所見,大地百花齊放,一片綠意盎然,令人心情無比愜意。     讀者在每天工作之餘,茶餘飯後與三兩好友聊天,或臨睡之前,閱讀本書,對於人性之間真實面貌的展現,也許有時會有一絲絲的嘆息,有時又令人拍案叫絕。但毫無疑問地,大部分時間大概都會莞爾會心一笑,說不定會有一種無比暢快的感覺呢!

教務主任英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學如何廣納更多元的人才?
▶是否有比科系更適切的學習體?
2018.03.27 教育小聚 No.29 人才vs大學

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三方,在主持人帶領下,與現場來賓進行一場思辨饗宴!

--
☞主持人:台灣賞識教育協會 副理事長 陶倢

☞學生代表:
▶吳慶蓀 NCCU Toastmasters 政大國際英語演講社 VPPR 公關副社長
▶劉昌豪 TimeMap科系探索實作 共同創辦人

☞教師代表:
▶鄭敬儀 新北市金山高中教務主任

☞社會代表:
▶郭瑤萍(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秘書長)
▶楊承霖 (接棒啟蒙計劃執行秘書)

--
★教育小聚:
在他人的經驗中看見不一樣的學習。每個月第四個周二晚上,接棒啟蒙計畫都會舉辦教育小聚。我們討論分享關於關於教育,學習的生命經驗。只要與教育有關,您可以來分享任何的想法,認識各行各業,許多對教育有一份心的朋友們。甚至,找到願意與自己一起行動的夥伴。
https://batonproject.com/portfolio/shareevent/

中層領導者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作者林芳芝 這樣論述:

邁入二十一世紀,教育要培育學生具備面對現在與未來的能力。隨著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學校課程進行重大變革,需要不同層級的課程領導者,但國內缺乏中層領導者之研究。故本研究以中層領導者(含教務主任、學年主任及領域召集人)為探究對象,瞭解一所個案學校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校訂課程的脈絡、中層領導者推動校訂課程之領導作為以及中層領導者面對的課程變革挑戰與因應策略。本研究以質性個案研究為取徑,針對校長、教務主任、學年主任、領域召集人及教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另輔以文件分析進行研究。根據個案分析結果,本研究得到結論如下:壹、個案學校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是在外部教育改革與內部領導者促動的脈絡下展

開。貳、中層領導者是領導個案學校推動校訂課程的關鍵人物。參、中層領導者推動校訂課程挑戰含課程、結構與人員的三個層面。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育人員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

為了解決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作者廖柏森 這樣論述:

第一本給國內翻譯教師的教學指引, 從為什麼要教理論、如何教翻譯,到執行翻譯研究的方法, 為國內的翻譯教學奠定學術地位!   近年來翻譯系所深受學生喜愛,各大專院校在這股趨勢潮流下廣設翻譯系所,全台有超過百餘所大專院校提供相關的翻譯學程與課程,然而這其中大部分的師資是來自英語系所的教師,老師們雖有豐富的學養,卻少有翻譯教學的專業訓練,教學時難免會有徬徨無助之感。   為了幫助教師們解決課堂上「要教什麼?」「該怎麼教?」的困擾,臺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在系列暢銷書《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中,為教師解答了要教什麼的疑惑,現進一步以這本《英中筆譯

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提供翻譯該怎麼教的方法。   全書先從中西翻譯學派切入,闡述理論與教學的共存關係,接著再進入教學的實際操作,從翻譯技巧、教學法、評量方式逐一說明,並提供教案實例,實際演示如何在課堂上執行翻譯教學。最後,提供多元的研究方法,期待國內學者能有更豐富的發表,以擴大國內翻譯教學的研究視野,取得更進一步的學術地位。   適用對象   ■    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教師   ■    對翻譯教學理論和方法有興趣的自學者 本書特色   中英理論學派,完整建構   從嚴復的「信、達、雅」,到錢鍾書的「翻譯化境」,從美國語言學家Nida 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到比利時

學者Lefevere 的「翻譯即重寫」,囊括所有重要翻譯理論。   各種教法教材,一次備齊   從傳輸式及溝通式翻譯教學法的理論,到詞彙、單句、多句的翻譯技巧解析,再到翻譯檔案教學、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電腦輔助翻譯教學等教學法,完整建構翻譯教學的理論與操作。   翻譯教學教案,實作演練   提供步驟清楚的教案設計,分為教案提要、教學簡案和教學詳案三部分,以提供教師詳盡的翻譯教學指引,並以一則真實的教學教案作為實際操作示範。   多元研究方法,比較分析   分別介紹實驗法、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及放聲思考法等研究方法,並透過案例概述各自的執行過程及重要概念,提供給有志執行研究的教師、學者參

考。

國民小學推動行動學習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教務主任英語的問題,作者陳怡萍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所國民小學推動行動學習的動機、歷程、前後變化情形、面臨的困難及成效,希冀能提供給欲實施行動學習的學校做參考。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邀請個案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三位教師、六位學生等11位擔任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獲致了以下結論:一、個案學校在行動學習的初始動機因為資訊評鑑不及格,後參加教育部行動學習成果發表會,促使該校推動行動學習。而持續能推行的原因在於獲得教育部全國績優學校與教案特優的肯定,讓學生學習有幫助並獲得正向回饋,同時教師們願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更得到歷任校長與家長的支持與認同。二、個案學校在實施行動學習的歷程包含師生熟悉軟硬體使用與操作的

準備階段;教師運用多樣軟體及平台於多元教學中,協助學生學習的實施階段;擴展到全校性活動、學生自主學習特色課程及疫情停課不停學線上學習應變的成熟階段;最後發展5G新科技,把AR/ VR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願景階段。三、個案學校實施行動學習發展的情形主要有,實施前校內教師對行動學習的了解程度不高;承接教育部計畫前,校內實施行動學習情況有限;並調查2014-2019年載具數量逐漸充實、2014-2020年實施行動學習的教師人數變多、2014-2020年實施行動學習的科目增加、2014-2020年實施行動學習的班級與學生數增多。四、個案學校在實施行動學習所面臨的困難有,網路流暢度、載具順暢度與教學資源之

不足;教師備課時間增加;全校性活動、學生上課秩序及載具操作過程等問題會影響課程進度;以及該校教師少,社群無法擴散。五、個案學校實施行動學習後,學生學習動機提升且成效明顯,並使校內教師教學更加精進,且讓學校整體發展有顯著效益。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論提出進一步的研究建議,對個案學校之建議為,依據教學目標進行行動學習,而非為了行動學習而去做行動學習、增加校內實施行動學習的教師人數。對國民小學欲實施行動學習之學校的建議為,可由行政主導成立教師專業社群、申請計畫、提供獎勵措施、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採漸進模式施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則是,針對學生的訪談,除了以質性取向之外,可增加量化設計、並將家長列入訪談參

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