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苗龍,李政峰寫的 新世紀海軍:全面解析各國新式水面作戰艦艇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海軍公布新計畫重啟國造神盾艦- 台灣醒報Awakening News ...也說明:海軍訂於20日將公佈海軍未來12項建軍計畫,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新一代主戰艦」案,將重啟國造神盾艦。 ... 神盾級軍艦來取代現有的紀德級驅逐艦。該艦應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王高成所指導 孫亦韜的 中共航母發展戰略之研究 (2020),提出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共軍事戰略、中共海軍戰略、中共航母、航母編隊。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葛惠敏所指導 馬文中的 習近平主政時期解放軍海軍功能與發展(2013-2020) (2019),提出因為有 海權、警察功能、軍事功能、外交功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一代巡防艦則補充:... 新一代中堅一級主作戰艦艇。 而海軍也將另外發展使用與新一代巡防艦相同艦體的多 ... 2018年5月7日,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小神盾艦)從原構想4500噸調整到5500噸的船體儎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世紀海軍:全面解析各國新式水面作戰艦艇

為了解決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問題,作者苗龍,李政峰 這樣論述:

  海軍水面作戰艦艇在二十世紀末期有極大的進展,主要是美國為水面艦配備    功能強大的相位陣列雷達,被稱為神盾戰鬥系統,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除了神盾系統及雷達可以縮小化,配備在較小型的艦艇上,使小型艦也能具備強大防空能力。   另外,歐洲國家也發展了類似的相位陣列雷達,使得類似的防空系統不再由美國獨佔。而美國的神盾系統功能也比過去更強化,不僅只是應付飛機及飛彈這些來自空中的威脅,或是實施空中預警或是空域管制而已,目前美國配備神盾作戰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伯克級驅逐艦,都具備區域反彈道飛彈能力,其作戰部署再不僅限於海上作戰而已。   水面艦的另一項發展是匿蹤設計被導入艦

艇外型的設計,這多少也是因為相位陣列雷達可以貼平在艦艇上層結構上,不需設置獨立的桅杆來裝置雷達天線,經由各國造艦工程師的努力,還有外露的船艦配備被改成隱藏在艦體內,艦艇上層結構及艦體由垂直改為傾斜,以反射雷達波,使得新世紀海軍艦艇呈現出和早期艦艇完全不同的風貌。

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日外交國防質詢簡單幫大家摘要,有三大點:
第一是 高教機進度
第二是 釋商的人力需求跟考核項目
第三是 魚雷買進來之後的國防軍購規劃

我們自 2016 起「國機國造、自研自製」,「勇鷹」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由空軍、漢翔公司和中科院航空所研發、製造,從整機外型設計分析、風洞吹試、藍圖繪製、結構測試、地面整合測試、飛試驗證、部分系統件開發、生產製造組裝、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到整體後勤支援系統,皆由國人自主完成。

日前已知國防部於 6 月進行高教機首飛,因為高教機首飛不僅是成果展示,還要透過試飛做精進和調整的建議基礎。我期望事前準備方面能夠完善、順利,如果有障礙儘速排除。畢竟新式高教機從研發、製造、出廠到現在要首飛,乘載國人很大期待,此外首次試飛,將往量產邁進,未來66架新式高教機是否需要精進、構改,也需要透過測試做調整,盼相關單位不僅將這次的試飛看做是「成果展示」,同時也是改進、修正、除錯的機會。

國防資源因為釋商的關係,我也提出幾項重點,首先我十分關心《國防產業發展條例》配套法規進度,也期望國防部能廣納各界的意見,盡量完善。
我們的釋商金額年年都在增加,事實上包含軍備、科技,都不太可能是一套標準從開始到最後都沒有變動。那制定一個新的東西,我們需要用現況去規劃未來的東西。此外,釋商的金額逐年增加,就表示我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管理的責任越來越重,配合的廠家理論上也會增加,即便廠家未增加,科目也一定變多或金額變大。那安調的人力,就非常重要了,包含保防、管理,有時可能還得去廠家場勘或調查,特別是機敏專案,目前編制 16 個人,16 個人看一千多億的案子,我們的保防編制是否足夠,很值得留意。
最後,近期可以看到一些採購新聞,如 MK-48 AT 重型魚雷的軍購案,媒體也報導了一些可能的採購計畫。針對軍購的問題,我想強調,不論是軍購或是國造,我們都要根據戰略目標、戰術運用,去決定我們需要的武器。

以傳出美國有意汰除的「伯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神盾驅逐艦」為例,若台灣接手,雖然具備戰力成熟、相對優惠、能一對一汰換基隆級驅逐艦等好處,但也要思考它堪用的服役時間究竟能多久?是否會影響國艦國造政策和艦隊戰力更新時程,以及過去提出的「新一代主戰艦」和研發艦載戰鬥系統的「迅聯專案」?打個比方,我手上有一隻 iPhone 4,現在出到11,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蘋果禁賣 11 給我。我應該用現在的科技,找人生產一隻 iPhone 11 同級品呢?還是直接買人家不用的二手 iPhone 7 ?雖然 iPhone 7 穩定、相容、確定能用、而且比我的 4 好多了,問題是買了可能要換電池,而且其他零組件老化不知道能用多久。而且我拿著 iPhone 7 出去,感覺還是弱一截啊。我找人生產一隻新手機,處理器、相機...都能用最新科技,但後續整合不知道順不順利?而且我真的做得出來嗎?

國防整備的規劃,需要大智慧,期許國防部能運用智慧,好好規劃。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中共航母發展戰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問題,作者孫亦韜 這樣論述:

中共在20世紀末期80年代,開始面臨一連串海洋安全上的問題,海權的意識才開始覺醒,其軍事戰略之重點也由陸上轉向海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乃至於習近平主政後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在經濟、軍事等全方面崛起,已經引起東亞區域各國的防備。中共的崛起改變了東亞地區原有的國際「權力平衡」,其在東亞地區一同以美、日為主的海權國家逐鹿爭霸,已成為基於「國家利益」所必然的局面。由於中共的軍事戰略對內直接帶動其經濟發達,對外與世界各國貿易往來產生經濟利益,在中共以經濟為導向的政策上,仍將居於關鍵性的地位。對於軍事戰略的持續發展,包括「海洋控制」、「海洋阻絕」、「海岸兵力投射」與「戰略嚇阻」,中共將需要一支強有

力的遠洋海軍武力來達成其戰略目標。中共若要由將其主權自近海向遠海延伸,乃成為一個海權大國,擁有航母是其戰略所必須達成的第一步。中共的眼光已經超越臺海,未來必須有適切的海上戰力與其戰略眼光相配合,航母的發展帶動了整體海軍戰力的建設。最後,以航母保護海外經濟利益與能源運輸安全,進一步構築強大軍事力量。當中共擁有航母編隊時,在國家安全戰略的意義將會有所改變。中共將擁有同時可制海與制空的儎台。可藉由擁有航母編隊延伸中共海軍的打擊範圍,鞏固其近海海域,並藉此確認與擴大中共的海洋疆界,對東海及南海的主權紛爭提高嚇阻的能力。

習近平主政時期解放軍海軍功能與發展(2013-2020)

為了解決新一代主戰艦神盾驅逐艦的問題,作者馬文中 這樣論述:

習近平自2012年主政後,已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演變及國家安全需要海軍戰略出現了新觀點,亦即從「近海防禦」轉向「近海防禦、遠海防衛」,該戰略勢必影響解放軍海軍後續的任務與功能發展,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採取戰略研究途徑,聚焦於習主政時期的2013-2020年,並於結論首先指出,現階段海權發展是在積極防禦理念架構下,以維護主權完整與保障海內外權益為主的有限海權。其次整理出解放軍海軍功能反映出下列特徵。首先在警察功能方面:於國際海洋法規範下的作為,將以協助中國海警為主,不到緊急狀況絕不輕易介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政治聯想,另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下的執法權則積極參與,以形塑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其次在軍事功

能方面則有三點:購買或自製航空母艦與兩棲登陸艦,以強化武力投送的能力;進行海軍艦艇現代化,以增強三度空間作戰能力;建置後勤補給艦,以掌控區域的海洋管制能力;運用水面飛彈及潛艦,提升海洋拒止的能力。在外交功能方面也有三點:「展示國旗」任務的增加;以強大軍事武力來運用於「炮艦外交」達成威嚇效果;積極參加多國的軍事演習,以推動跨國的合作與交流,展現國際大國負責任的形象暨強大軍事武力與執行多功能任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