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開周寫的 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 和楊麗玲的 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市府3/10舉辦補助社區綠能智慧設施說明會 - 好視新聞網也說明:為推動社區節能減碳,臺北市建管處針對屋齡5年以上既有建築物,提供綠能智慧建築(綠屋頂、綠建築及綠能設施..等)免費評估診斷作業,並補助工程改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貓頭鷹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坤成所指導 洪傳智的 臺灣地區綠電發展對電力能源整合之研究 (2021),提出新北市綠屋頂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能源轉型、能源政策、綠電、負載管理、電力能源整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張斐章所指導 黃安祺的 都市農業在永續智慧城市水-糧食-能源鏈結下的協同效用 (2021),提出因為有 水-糧食-能源鏈結、都市農業、資源使用效益、系統動態模型、自組織映射網路、氣候適宜度指數、北台灣氣候類型與特徵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解答。

最後網站消暑省電一次到位!3招教你「清涼屋頂」,綠化家裡還有補助 ...則補充:而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都能達到綠化、節能減碳的效果,未來編也私心推推綠屋頂,畢竟比起前面兩種方法,種植美美的植栽,才能讓心情愉快啊! 圖片來源:Pexels. 新北市政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綠屋頂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

為了解決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作者李開周 這樣論述:

  現代人搞不定的「房」事,古代人就搞得定?   ◎和李開周吃過了宋朝飯局,這回我們將穿越時空去古代買房子。   ◎獨家收錄台灣版作者序。   你以為古代人都是過雞犬相聞的田園生活嗎?當然不是,從西周到民國,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為「房子的事」產生過多少苦惱!皇帝想擴建內城,還得考慮如何安置百姓,平民為求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努力打拼。而為了讓人民安心成家,讓房子運作順暢,政府便於管理,大小規章管束房市的交易,更衍伸出居間仲介的古代經理人。      本書帶領讀者穿越古今,觀看古代與居家有關的大小事情。從土地開發、房屋買賣、租賃、政策、居家環境、家居生活到裝潢整修。從官書到筆記,從書信到墓誌銘

,多元史料見證千年房市如何運作和轉變。      買不起房子只能玩大富翁嗎?還是想學古人練氣功斷絕買房子的「貪欲」?不妨先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處理這等人生大事:   █東坡弟弟為何六十歲才買房   不同時代對房屋需求不同,據說蘇轍當了數十年的官,年近六十都還沒置產。因為宋代家長不好當,有義務替兒孫買房,只好忍痛賣掉多年藏書,拿出存了大半輩子的工資,購屋安置全家。再不處理,兒孫可會群起抗議。   █史上最強房東會是誰   歷史上最強房東第一是皇帝,第二恐非五代人鄭建中莫屬。其人光在一縣就有數千處房產,每個月繳租金時,家門口被房客擠得水洩不通,收錢收到手軟,還得請到官府來維持秩序。因為「厝腳」人數

太多,他也不敢隨便漲房租,以免引發群起抗議。   █安心成家政策有哪些   從西周時代起,房屋買賣就得簽合同。雖古代也有牙人居中仲介,但要如何避免遭受欺騙?在清朝雍正年間,已有官方版本的合同問世,經過政府審核過的條文,讓一般平民百姓也能使用這些「定型化合約」安心成家。   █全能住宅改造王在清朝   清人李漁,生平最得意之事便是居家裝潢。在那牆上掛幅松樹畫,在樹幹的位置連牆壁一起挖個洞,放隻活鸚鵡,賓客每至,無不驚奇連連。為了人生三急,他又在牆壁上挖個洞,伸出一根管子,想撒尿時就往管子那兒一湊,舒服的是自己,苦的就是路過的行人!   █如果武大郎沒有死   當年潘金蓮曾變賣首飾讓武大典房

,可說是讓他從租房身分上升了一個層次,假以時日,或許有機會晉身為有房階級,只可惜他早早就被老婆給毒死,沒機會翻身。   █林黛玉為何紅顏薄命   《紅樓夢》中依照個人量身打造的個性住宅,令人欽羨。但若從風水一瞧,住在房子中軸線上的人似乎注定都不長命。鳳姐病逝、黛玉早夭,或許便是風水惹的禍?   我們從歷史中觀察古人生活,但同時也看見「現在」,今日《民法》中的「典權」和「買賣不破租賃」都可以在過去找到相似的例子,古人也和我們一樣有「居住正義」問題,一樣有「房奴」困擾。   每個時代都有居住需求,不論是房奴、房地產經紀人、還是風水師都存在不只千年,早於南北朝嵇康就已經和人爭辯風水效用之有無,

可說是今日風水師辯術的祖師爺。至於一般小民如何避稅也不是近代才有人「鑽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且看古人如何在政策夾攻下生存,在高房價之下求得一席之地。 ◎好評推薦   呂捷/補教名師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熱情推薦   李開周先生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從古人一個月賺多少錢開始,到宋代的飯局與新年;這次則引領我們穿梭時空,透過文字感受古人「住」的問題。一則則故事,讓我們認識到課本「標準答案」以外的歷史紀錄裡,古人也有著跟今日「都更」、「釘子戶」等一樣的「居住正義」問題!──李彥龍/台北市立中山女高歷史教師   歷史之所以迷人,在於人最好奇與關心的是人類本身,且從認識別人的故事

中,好像可以找出自己未來的方向。所以,一位善於說故事的人,不要只是會說發生於過去的事情,還要從現在人的關心處,找出過去能滿足現在人需要的故事。李開周的書之所以迷人,就在這裡。──莊德仁/台灣師大歷史所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談的是房市,講的是品味;條列的是當時房價,剖析的卻是亙古人性;而千年沿傳的樓起樓塌,更見市井的血淚真章。我們總以為談房市,多的是第一等的現實與功利,哪知道有了千年來作調料,這房市分析,硬是醞釀出發人深省的醍醐關懷。這是一本上佳的好書!總在行文談笑中雋永風生,但在感慨落筆處,卻無不令人驚心動魄。──陳啟鵬/歷史作家、補教名師 作者簡介 李開周   1980年生,

河南開封人,青年學者,《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曾在《新京報》、《中國經營報》、《世界新聞報》、《羊城晚報》、《中國烹飪》和《萬科周刊》等媒體開設專欄。   著有《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等。 第一篇 建造與開發 第一章 一次徵收土地事件 第二章 元豐六年的拆遷補償 第三章 宋朝的環評 第四章 太監包工 第五章 浮報數額 第六章 房子齊步走 第七章 北魏第一高樓 第八章 個性的房,手工的鞋 第九章 水邊的商鋪 第十章 用念力完成開發 第十一章 在元朝自主建房 第十二章 唐代巨賈竇乂的經商之道 第十三章 擇日動工 第二篇 房市也瘋狂

第一章 西周土地有多便宜? 第二章 漢代居延的超低房價 第三章 南北朝的高房價 第四章 陳仲躬買房——大唐房屋交易 第五章 宋朝購房流程 第六章 宋朝房奴問題 第七章 蘇轍買房記 第八章 宋朝人怎樣用房子賺錢 第九章 元朝的地價和工資 第十章 明朝成化八年租售比 第十一章 弘治朝集資購房事件 第十二章 集體躁狂的嘉靖樓市 第十三章 從《金瓶梅》看明代房市 第十四章 從《紅樓夢》看清代房市 第十五章 明末清初上海的土地交易 第十六章 清朝小户型 第十七章 回到民國去買房 第十八章 誰堵了房市的下水管 第十九章 想做房奴而不得 第二十章 題門貼——南北朝的房屋廣告 第二十一章 從《儒林外史》看貸款

買房 第二十二章 出典、活賣與抵當 第二十三章 「找」房款 第二十四章 成三破二——房地產經紀人的報酬 第二十五章 練氣功和買房子 第二十六章 頭陀苦行與不買房運動 第二十七章 借房等死 第三篇 租房時代 第一章 在唐朝租房 第二章 在《水滸》裡租房 第三章 帝制時代的廉租房 第四章 宋朝住房自有率 第五章 官員租房 第六章 公房出租 第七章 公房租金及其去向 第八章 蘇軾來信――房租減免 第九章 租房先給謝禮 第十章 典不到的河房 第十一章 二房東的小竹筒 第十二章 寧羨房東不羨仙 第十三章 咱們房東有力量 第十四章 有多少才子佳人都成了房東 第四篇 住房政策 第一章 西周售房合同

第二章 漢代也有財產税 第三章 西漢初年人人有房? 第四章 懸錢立券,家園豁免──南北朝的抵押貸款 第五章 唐代的土地公有制:均田法 第六章 宋朝的售房合同 第七章 宋朝的住房救濟 第八章 一份契約裡的元代房政 第九章 房產估價在元明 第十章 明太祖的國六條 第十一章 萬曆年間買房過户 第十二章 萬曆年間的房價很便宜? 第十三章 雍正版售房合同 第十四章 帝國的契税 第十五章 利瑪竇繳契税 第十六章 田宅充公 第十七章 賜宅 第十八章 鱉過橋──國營不動產 第十九章 千年房屋税 第二十章 當第二套房成為時尚 第二十一章 最牛是房牙 第二十二章 捆住房子 第二十三章 賣房不破租賃 第二十四章 公

設比 第二十五章 賣房先問親鄰 第二十六章 親房帖 第二十七章 當鋪與房貸 第二十八章 丢了合約,没了權證 第二十九章 分割避税 第三十章 受災戶補助 第三十一章 Faculty Tax 第三十二章 愛護公物 第三十三章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第三十四章 星級衙門 第五篇 居住環境 第一章 蛆缸裡居住 第二章 樹上的禪師 第三章 外城的衛生 第四章 騎黄馬戴口罩 第五章 跟著房子去旅行 第六章 從城市農業到社區農業 第七章 肥遯――隱居的條件 第八章 萬曆復活 第九章 當居住變成賽跑 第六篇 家居生活 第一章 天子坐明堂 第二章 五畝之宅(附開心農場) 第三章 桃花島,燕子塢:《射鵰英雄

傳》的居家環境 第四章 從平房到樓房 第五章 城居地主 第六章 元代四種小户型 第七章 那些羞澀的豪宅 第八章 大觀園有多大 第九章 左青龍右白虎 第十章 男人在左,女人在右 第十一章 嵇康的辯術 第十二章 住在木桶裡 第十三章 隔牆有耳 第十四章 演A片的貓和當搬運工的狗 第十五章 我的廁所我做主 第十六章 當馬桶代替廁所 第十七章 李赤的坐便器 第十八章 墨子的衛生間 第十九章 合作取暖 第二十章 和尚不出家 第二十一章 駙馬爺上夜班 第二十二章 伏藏:古人的藏寶處 第二十三章 天國裡的豪宅 第二十四章 給死人辦證 第二十五章 清宫無蚊帳 第七篇 裝潢設計 第一章 大唐居家裝潢流行色

第二章 芥子園裝潢問題 第三章 中庭的植物 第四章 有關梁山的聲學改造 成三破二――房地產經紀人的報酬《四世同堂》裡面有位金三爺,住在北京,自由職業,不種田,不做官,也不是工人,每天跑東跑西,給賣房的找買主,給買房的找賣主,買賣完成,他拿佣金,近似房產經紀人。用老舍話講:「當他立在高處的時候,他似乎看不見西山和北山,也看不見那黃瓦與綠瓦的宮殿,而只看見那灰色的,一壟一壟的,屋頂上的瓦。那便是他的田,他的貨物。有他在中間,賣房子的與買房子的便會把房契換了手,而他得到成三破二的報酬。」什麼是「成三破二的報酬」呢?百花文藝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的《四世同堂》標有注釋,說那是舊社會買賣房地產的陋規,買

方付房款的百分之三,賣方付房款的百分之二,給經紀人做報酬。這話大致沒錯,只是圖省事,沒說清什麼叫「成」,什麼叫「破」。「舊社會買賣房地產的陋規」也是文革語氣——別人幫你成了買賣,你給人家錢,屬於市場規則,跟「舊社會」和「陋規」什麼的根本扯不上嘛,譬如現在是新社會,您讓房屋仲介幫您買套房,不也照樣要掏錢嗎?「成」和「破」不難解釋。過去中國人講究祖業代傳,自家的房子無論如何不能賣,賣了就是破家;別人家的房子無論如何要買過來,買了就是成材。所以,「破」就指代賣房的人,「成」就指代買房的人。現在的開發商得慶幸自己沒有生在民國,不然就數他們最「破」,因為他們賣房最多。在民國時期的房產交易中,還有跟「成」

和「破」非常近似的一套詞兒,那就是「興」和「敗」。比如福建閩清,經紀人也是取房款的百分之五做佣金,其中百分之三由買方出,百分之二由賣方出,當地稱之為「興三敗二」。很明顯,「興」是指買方,「敗」是指賣方,解釋同前。「成三破二」也好,「興三敗二」也罷,房產經紀人的佣金比率都是百分之五,這部分佣金也都是由買賣雙方分攤。相似地,台灣今天房仲抽成依規定不得超過百分之六,一般來說都是賣方出得比買方來得高,例如向賣方收取百分之四,向買方收取百分之一到二的報酬。不過,民國那麼大,「成三破二」和「興三敗二」也只是在北京和福建等個別地方流行,跳出北京和福建,可能又是一套規矩。例如江西南昌,人們通過經紀人買地,要付

百分之三的佣金,通過經紀人買房,則要付百分之四的佣金。而不管是買地還是買房,都是買家一方付錢,這在當時叫做「田三屋四」。

臺灣地區綠電發展對電力能源整合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作者洪傳智 這樣論述:

因氣候變遷助長極端天氣包含乾旱、暴雨、暴雪、熱浪及森林大火等,正在威脅全球各地人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而造成氣候變遷的首要因素則是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轉型已是刻不容緩的趨勢,我國能源轉型政策為減少燃煤、增加天然氣、發展綠電及非核家園,為因應能源轉型政策,政府祭出多項措施,鼓勵公家機關、產業、住商建置及使用綠電。本研究旨在探討受訪者對政府能源政策認知等因素對影響綠電環保策略及綠電型態的關係程度,並分析綠電型態結合負載管理對影響電力能源整合的關係程度。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蒐集彙整政府能源政策、綠電環保策略、綠電型態、負載管理及電力能源整合等相關文獻來做為本研究理論基礎,並

由相關研究文獻產出問卷題項內容,本研究對象以台電公司用電用戶為受訪對象,採便利抽樣方式來進行問卷,最後回收179份樣本。研究結果有三點,即政府能源政策對綠電環保策略及綠電型態有正面影響、綠電環保策略對綠電型態有正面的影響和綠電型態結合負載管理對電力能源整合具中介影響效果。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電力能源整合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未來對電力能源整合發展研究與相關單位管理策略應用。

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為了解決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作者楊麗玲 這樣論述:

  社子島是台北市最後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裡沒有高樓,到處可見的是鐵皮屋工廠和資源回收場,   過去社子島背負大台北地區防洪的重責大任,長達半世紀都限建,   磚房壞了不能拆掉重建,只能在屋頂以鐵皮加蓋的方式拉皮整修。   整個社子島生活機能很差,甚至沒有超商、大型商店,   更別提診所、銀行、郵局,居民不明白,明明有繳稅,卻活得像二等公民。。。   沿著台北市延平北路向北行駛,繁華市容漸漸變了樣,如果不是看到延平北路七段這個路牌,根本無法想像這裡就是台北市,說這裡像鄉村一點也不為過,主幹道狹小,發展原地踏步,都是因為限建。      1963年葛樂禮葛樂禮颱風對台北地區造成重大

的災害後,政府為了降低水患的風險,先是加高淡水河、基隆河的河堤,進而將士林段的基隆河改道,1970年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將社子島列為洪泛區,停止島上一切建設,土地建物限制開發,房屋也不能改建,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公司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居民如要搬進來得寫切結書。徹底放棄了對社子島居民安全承諾的天職,藉以換得台北市精華地段、政府機構的安全。      老屋不能整個拆除重建,只能原地修緝,為了防漏雨,磚牆屋頂跳tone地搭上鐵皮,形成違建多、磚瓦防搭蓋鐵皮屋頂的景象。當地富洲里里長李賜福無奈說:「房子結構可能都存在風險,但拆了就成無殼蝸牛,只好勉強湊合」       還有一家

好幾戶住在一個屋簷下,一門牌一水表只能共用。居民挖了蓄水池存水,以免水壓不夠,被台北盆地首要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竟連居家用水都有問題,更別提生活機能。社子島居民說:「不要說什麼台北曼哈頓、威尼斯…什麼的,這裡根本是三流的城市啊!」就像許多人形容的「台北市的庄腳所在」,相對於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台北都會風貌,這裡全是低矮房舍,破舊的瓦簷磚房、歪歪斜斜的巷弄,有些巷弄窄到僅可通行摩托車或腳踏車,與行人錯身而過時,得小心慎行,以免相撞,也有些巷弄裡,甚且是你家後巷緊貼著我家門前,一不小心就會闖進別人家裡。   市民覺醒卸下十字架,復活咱的島!       半個世紀以來,社子島的

居民在颱風、暴雨來的時候,惶惶不安;同為台北市民,連個便利商店都沒有,生活機能比高山上的原住民還差。      從李登輝當市長時期提出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至今歷經12任台北市長皆提出不同的願景與政治支票,但社子島的居民從年輕等到白頭,等到的卻是承諾連續跳票。「台北曼哈頓」、「水都威尼斯」、「河濱花都」……,甚至還有「色情風化賭博專區」。但不管甚麼開發案,沒有一個能過關、實現的,社子島至今仍被滯洪區、禁建令的緊箍咒牢牢套住,台北的世外桃源已經荒廢近半世紀,1萬多居民聽得到口號,卻始終看不見希望。   社子島的悲情歷史由來已久,作為防洪限建區,她為台北人承載了半世紀的十字架,而大多數的台北人對「社

子島」的地理位置往往一知半解,更罔論了解她的歷史。2014年,新的臺北市長上任,社子島居民對開發模式進行了一次住民公投,似乎窺見了解禁的曙光,從戒嚴時期的政治粗暴到今天,台灣逐漸走向進步的公民社會,社子島民半世紀的血淚犧牲,仍持續成為歷史的遺憾?或能翻轉社子島現象成為台灣社會民主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期盼本書的出版為社子島居民權益發聲,為落實開發承諾進行督促。 本書特色   本書基於關懷、求真、嚴謹的立場出版,這是   1第一本探討社子島過去與現在的人文專書。   2採訪社子島將近60位居民,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   3收錄社子島居民、攝影名家、媒體、政府機構獨家經典照片,橫跨幾世紀,從各面

向呈現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4產、官、學多方資料匯集,建構半世紀社子島今昔。 名人推薦   台北市市長 /柯文哲   台北市市議員/何志偉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唐彥博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郭國榮   專文推薦   台北市都發局局長/ 林洲民   社子島富洲里里長 /李賜福   台北永樂扶輪社社長/陳煙平   喬大地產執行副總/郭國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 /謝文加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聯合掛名推薦

都市農業在永續智慧城市水-糧食-能源鏈結下的協同效用

為了解決新北市綠屋頂補助的問題,作者黃安祺 這樣論述:

水、糧食和能源是延續生命體和維繫都市運作的三種最重要資源,三者間的供應與使用息息相關。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集中與都市化,大幅增加對水、糧食和能源需求,並對這些資源存量與使用效率形成巨大壓力。台灣雖然預計未來五十年人口將較目前下降,但都市化的趨勢依然明顯,可預期仍將對水、糧食和能源的供應有極大壓力。因此近來國際間針對水,糧食和能源鏈結關係(water-food-energy nexus)的研究越來越多,亦發展出各種分析工具方法來評估三種資源的供應、消耗量,以及彼此間的交互影響與競合關係,期能探索出資源分配利用的最佳化協同效益。然大部分研究的空間規模尺度都很大,例如從國家、河川流域、地理區域等角

度來進行後驗的總量分析,而從地方上能事前先經過整體規劃再務實執行的機制,卻尚不多見,特別是從都市農業對水、糧食、能源資源在都會區的影響與貢獻的研究極其有限。2020年起全球新冠肺炎流行病暴發後,各種出行流動的管控措施影響了許多商品貨物及糧食的流通與供應,都市農園遂再度成為在地鮮蔬生產能否有效滿足局部自主供應的議題。為落實在地資源鏈結之理念,本研究從水-糧食-能源鏈結的資源使用觀點着手,利用市中心的閒置土地空間,結合在地能源、資源收集與市政水電的併用來進行都市農業生產,並以系統動態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SDM)方法,計算各資源的入出流量,再從水資源與能源的供給

與消耗面,分析糧食就近生產所需的單位水電消耗量與收成量之間的關連性(關係)。而作物生長受在地氣候影響很大,故本研究先利用類神經網路方法下之自組織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從北台灣歷史氣象資料中聚類找出北台灣的氣候類型,並特別分析臺北市氣候類型在時間分佈上的特徵,再結合台北市屋頂農園實際成功案例,建構台北市都市農園葉菜作物於氣候-水-糧食-能源資源鏈結之系統動態模型,並進一步以2018年氣象資料為模擬背景,發展全年依氣候條件配置葉菜種植(葉萵苣和地瓜葉)的系統動態基礎模式,探討台北市都市農園(屋頂農場)全季節葉菜作物種植生產在氣候與資源間的關聯性以及資源投入與產出間

的利用效率,以提供都市與農業相關部門在規劃發展都市農業時,為未來潛在糧食安全風險提前部署都市地區農園儲備建置時提出策略參考。本研究模型特色在於能隨時間的演進,透過描述資源的連續性、變化和交互行為特徵,有效捕捉水-糧食-能源鏈結間動態串聯。本研究以台北市大安老人中心屋頂農園實際成功的都市農園生產工作與收穫資料為案例基礎,所建構的氣候-水-能源-糧食鏈結模型評估了台北市屋頂農場葉菜作物生產的有效性和資源利用效率,其結果表明,2018年在120平方公尺的栽植面積裡,全年度在地連續種植葉萵苣和地瓜葉的總年產量可達1.001噸,而該年作物生長期間共需水量為1,170.5噸(包含使用596.8 噸的雨水回

收再利用,和213.2 噸的自來水),以及總共645.1千瓦時的能源需求(包括298.4千瓦時太陽能光伏發電和45.8千瓦時的市政電力)。以種植的葉菜類單位面積計算,2018年平均每平方公尺需要9.8噸的澆灌水(5.0 ton/m2 來自雨水回收,以及1.8 ton/m2 的市水供應),以及每平方公尺需要 5.4 kwh的能源需求以啟動澆灌馬達工作(2.5 kwh/m2 來自太陽綠能的收集,以及 0.4 kwh/m2 的市電供應);再以此單位用量擴展到台北市的建築屋頂的面積,若其中30%的面積(56,602 m2)能施行屋頂農園種植葉萵苣和地瓜葉,其2018年屋頂農園的模擬收穫量得以推估出,除

了當年綠水綠能的收集使用外,另僅需消耗4,460噸的市水和575,000kWh市電的能資源成本,供應周邊4,312人(或1,437個三口之家)的全年鮮蔬食用。本研究分析結果將可提供相關決策單位對都會區鮮蔬葉菜類之糧食供應進行產地的有效調整配置與生產,增加城市居民新鮮農產蔬果的來源,並消除部分糧作因來自外地衍生的”食物里程”與運輸成本,以降低農產品市售價格,且能有效調節天災後的蔬菜供應質量與控制菜價波動,提升都市農業對水、糧食、能源資源的協同效益,期能更符合智慧永續城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