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林淑馨所指導 張繼中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私協力關係中公共性與商業性的衝突 (2021),提出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私協力、公共性、公共利益、商業性。

而第二篇論文育達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林建宏所指導 陳柏年的 南庄遊客對體驗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性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南庄、體驗價值、滿意度、重遊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私協力關係中公共性與商業性的衝突

為了解決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的問題,作者張繼中 這樣論述:

公私協力的發展在我國已相當盛行且成熟,然而政府引進公私協力的目的除了解決財政困境與增加政府收入之「商業性」外,還有包含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增進服務提供效率及促進公共利益等「公共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行性評估前期,主辦機關針對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共同評估,兩者理應達成平衡,卻可能在公私協力期間忽略了公共性的評估,僅強調商業性的成果。特別是以國民運動中心而言,其營運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若未注意公共性的評估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本文選取新北市國民運動中心為個案,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建構出「公共性」與「商業性」的具體指標,並且以訪談研究法瞭解行為者在公私協力時對公共性與商業性的看

法與具體作法,並觀察運作過程中,公共性與商業性是否會相互衝突? 由文獻整理得知,從組織行為者的角度可以將「公共性」區分為「規範面」、「社會面」、「文化面」三種面向,再由服務接受者的角度增加「公平性」指標;至於「商業性」則是包含「降低政府財政負擔」、「重視成本效益」、「重視競爭」及「強調顧客導向」四個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有四:首先,公共性的達成與營運廠商的性質無關,而運動中心的營運符合商業性特質。其次,營運廠商會藉由舉辦公益活動的公共性手段達成行銷的商業性目的。第三,本文發現規範面的公共性與商業性較易發生衝突。最後,在公私協力運作時,公部門的心態仍會以「防弊」為優先考量。

南庄遊客對體驗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竹兒童藝術節停車的問題,作者陳柏年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庄地區遊客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其體驗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現況及兩兩彼此之間的差異情況,並以「南庄遊客對體驗價值、滿意度及重遊意願相關性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於109年5月15日至109年5月30日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問卷以google表單透過網路發送,回收有效問卷406份。問卷資料彙整後,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南庄遊客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在「服務及美感」上有顯著差異,自行開車及搭遊覽車者有較顯著之知覺。其他不同背景變項對滿意度及重遊意願均無顯著差異。2、在體驗價值現況上呈現「普通」到「滿意」,

以「趣味性」分數最高。3、在滿意度現況上呈現「普通」到「滿意」,以「滿意停車便利性」平均數最低,這也反映了台灣各地普遍的現況。4、在重遊意願上呈現「普通」到「滿意」,以「我會再來南庄旅遊」平均數最高,對照個人變項中到南庄旅遊次數2次以上者占74.8%,顯示遊客有明顯的重遊意願。5、在變項之間均呈現低度到中度的正相關。最後,本研究提出對公部門、旅遊業者、在地商家及後續研究者建議,以作為南庄地區旅遊經營之規劃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