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新聞的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兆璽寫的 假新聞下的媒體認知理論與新聞媒體識讀研究 和蘇蘅,陳百齡,王淑美,鄭宇君,劉蕙苓的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修訂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聞編輯的再定義 - 陳順孝網誌也說明:【2003年8月27日發表】 新聞編輯是什麼?編輯工作的特質為何?中外的編輯教科書和媒體編採手冊,對此多有定義。. “新聞編輯的再定義” is published by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三民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領導與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劉美慧所指導 黃兆璽的 新聞媒體識讀量表之編製與探索研究 (2021),提出新聞的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聞媒體識讀、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媒體識讀認知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陳百齡所指導 歐宇祥的 事實查核工作者的能力與實踐: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事實查核、智能配置、社會資本、能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聞的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定義「品質新聞」的八個要素 - 壹讀則補充:「品質」(quality)是當下新聞業的關鍵詞。最近,150多名新聞從業者和技術人員參加了在里斯本舉行的谷歌Newsgeist會議,討論「好」新聞如何能夠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聞的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假新聞下的媒體認知理論與新聞媒體識讀研究

為了解決新聞的定義的問題,作者黃兆璽 這樣論述:

  本書探討全球假新聞衝擊下「新聞媒體識讀」的推動,架構上依序探討假新聞的定義、世界面對的假新聞衝擊與相應的政策、台灣媒體環境概述、新聞媒體識讀定義、各國透過教育推動媒體識讀現況,並附上由作者黃兆璽、社團法人臺灣新媒體科技與教育協會,以及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現任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講座教授共同由美國學者W. JAMES POTTER的「媒體認知理論」發展出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可用以評估閱聽者個人的思考習慣、對新聞媒體的理解,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等,並能教導學習正確的新聞閱讀。     作者黃兆璽認為,新聞媒體識讀面臨的實際問題

必須透過研究與應用之結果來解決,一套適應本國國情與民眾媒體使用習慣之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可供調查、分析,進而掌握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並提供媒體素養教育決策方針參考,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   本書特色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恐怕是繼上世紀90年代「資訊爆炸」以後,最大的「資訊戰」。在資訊橫流的風暴之下,本書梳理假新聞的發展脈絡、各國的因應策略,並發展適合台灣情境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值得教學設計和政策推動參考!

新聞的定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高Sir正能量:倡設立反假新聞法?

香港特區政府特首 林鄭月娥女士
[email protected]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先生
[email protected]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
[email protected]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議員
[email protected]

嚴打不實報道 倡立「反假新聞」法

假新聞(fake news)一直是成為全球關鍵詞。特朗普當選、互聯網資訊爆炸、網絡資訊戰、後真相政治等種種現象,造就了新聞資訊真假難辨的恐怖現象。 網絡的盛行、媒體的轉型,驅使我們進入「不顧真相、忽略事實」的「後真相時代」,不但衝擊了「新聞」的定義,也顛覆我們對「假新聞」的理解。

在過去「反修例」運動中,不少市民抗議投訴新聞傳媒報道偏頗,失去持平意見及政治化,一面倒攻擊政府和香港警察。例如有示威者一直聲稱警察在8月31日於太子站「打死人」,連續兩個多月將太子站B1出口裝飾為所謂「靈堂」,借此不斷散播仇警思想、煽動市民上街。不過,有網媒《傳真社》採訪了當晚47名被捕者,包括6名網傳「遇害」者,同時透過其他被捕者互相核實說話內容,證實所謂「死者」均在清醒狀態下被送往醫院或警署,令暴徒謠言不攻自破。另一則黑暴日前於黃埔紅磡道與德安街交界聚集,蒙面暴徒在黃埔肆意破壞,有人以雜物堵塞馬路,又進入商店破壞,面對有人犯法警察執法理所當然,但黃埔西區議員鄺葆賢到場要求防暴警退後防線。明明她是帶暴徒搗亂和破壞社區,傳媒竟然可以報導到和街坊(當中應該不超過1/10是街坊)保護社區? 「反修例」運動中 有傳媒把示威者縱火美化為「火魔法」、以及把手持磚頭弓箭和氣油彈的示威者稱為「手無寸鐵」,很多傳媒只針對捕捉及誇大警察執法的鏡頭,卻甚少報道警察堅守崗位及英勇行為,也甚少報道無辜市民被暴徒「私了」圍毆、種種堵路、破壞及縱火惡行。

應仿效新加坡法案

假新聞現象令人憂慮 ,本人認為這些單方面編造的虛構故事極其只能稱為「廣告」,怎能稱為「新聞」?面對這些假新聞,本人認為政府應效法今年新加坡的「反假新聞」法案,賦予當局監管網上平台、新聞網站,甚至是私人訊息的權力,違例者最高可判入獄,以示阻嚇。本人認為立「反假新聞法」將可遏止近期一面倒但毫無根據的假新聞,有效保護市民免受虛假新聞的侵害及煽動而做出非法的行為。

附上本人於報章媒體刊登的文章資料 :

都市日報-時政菁英:嚴打不實報道 倡立「反假新聞」法
https://www.metrodaily.hk/metro_news/時政菁英-嚴打不實報道-倡立反假新聞法/

港人講地【精選文章】: 倡設立反假新聞法打擊煽動行為
https://www.speakout.hk/%E6%B8%AF%E4%BA%BA%E5%8D%9A%E8%A9%95/51370/%E5%80%A1%E8%A8%AD%E7%AB%8B%E5%8F%8D%E5%81%87%E6%96%B0%E8%81%9E%E6%B3%95%E6%89%93%E6%93%8A%E7%85%BD%E5%8B%95%E8%A1%8C%E7%82%BA?fbclid=IwAR2ZKvyt3RgmS2rwuqA-8dobAj9S6Z1dEcR6V9pukPAvaCyy4I58YpcTC1M

紫荊時評: 倡設立反假新聞法打擊煽動行為
http://api.zjviewpoint.com/share/poetryReview_Details.html?id=2930&from=singlemessage

新聞媒體識讀量表之編製與探索研究

為了解決新聞的定義的問題,作者黃兆璽 這樣論述:

摘要新聞媒體識讀旨在了解人們如何以及為何參與新聞媒體,他們如何理解他們所消費的內容,以及個人如何受到他們自己的新聞消費的影響(Maksl, Ashley & Craft, 2015)。新聞媒體識讀定義為一種面對媒體數量膨脹、資訊爆炸的世界與社會,所必需擁有的生活技能(Hobbs, 2009)。為了評估閱聽者對新聞的思考、評估、對媒體的認識,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以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本研究之目的為編製一份「新聞媒體識讀量表」 (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 ,發展出一套適合中文使用者評估新聞識讀能力的識讀量表,並透過本量表進行高中生媒體識讀調查。本論文屬於應用研究取向

之研究,透過研究與應用所獲得之結果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研究結果可以直接作為教育決策方針,研究設計首要採質性研究法,事先設計研究程序作為收集資料的指引設計評量,以文獻分析分析過去發表的相關論文與著作以奠定整體概念架構和理論取向,發展出適合本研究之問題與假設,以編製出具有嚴謹設計之新聞媒體識讀評量,本研究再以量化研究發放問卷評量進行施測,並針對所回收之果進行統計分析與比較。有關研究之量表設計內容和結果,是以學者Potter的媒體識讀認知理論為架構,編製出具有個人思考習慣、個人處理新聞模式、媒體知識結構、與新聞情境閱讀等四個面向共45題的識讀評量,在個人思考習慣、個人處理新聞、媒體知識結構三個面向各有

三個因子可以分析對應題目的合理與適切性。本量表之信度、效度檢驗以台灣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為(1)個人思考習慣之題型為李克特5點程度,有訊息自動處理、訊息覺知思考、自我評價等三個因子,信度為.82、.79、.87;轉軸後三個共同因素可以解釋的總變異量為69.65%,各試題之因素負荷量絕對值皆大於 .55( .55- .89)。(2)個人處理新聞模式之題型為李克特5點程度,有動機、个人掌控、懷疑等三個因子,信度為.76、.87、.90;可解釋總變異量為63.35%,各試題之因素負荷量絕對值皆大於 .55 ( .55- .91)。(3)媒體知識結構之題型為單選題,有媒體產業、媒體內容、媒體影響等

三個因子,信度為.46、.76、.69;可解釋總變異量為48.95%,各試題之因素負荷量絕對值皆大於 .38( .38- .83);總體難度為0.43,鑑別度為0.51。(4) 新聞情境閱讀為文章閱讀,題型為單選題,總體難度為0.51,鑑別度為0.55。結果顯示,本研究所開發之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具有相當之信度與效度,在鑑別度與難易度方面也適中。而在本研究中也分析出自我認知與實際面對假新聞的差異,過半數的人認為自己對新聞的來源會半信半疑,但研究卻發現,能分辨假新聞的人並未過半,而女性在於新聞媒體識讀的能力高過於男性,一班高中又高於技術類高中,可以說明,閱讀新聞的時間與習慣也與新聞媒體識讀的能力具有

正相關,本研究所編製之新聞媒體識讀量表不僅可以作為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調查與分析之用,更可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修訂二版)

為了解決新聞的定義的問題,作者蘇蘅,陳百齡,王淑美,鄭宇君,劉蕙苓 這樣論述:

  你受夠假新聞了吧?   還是......你根本沒發覺?   誰在製造假新聞?   .為了促銷產品或抹黑對手的商人   .在網路上發表嘲諷文的「鄉民」   .操弄民意的政治人物   .守門失靈的媒體   ......   假新聞如何騙取我們的信任?又是如何流竄?   .製造離譜誇大的內容   .伴隨真實新聞一起發出   .礙於人情難以拆穿親友群組中的假新聞   .點閱率至上的商業分紅機制   .電腦科技讓內容產製門檻降低,人人在網路上都可即時傳遞訊息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形成「同溫層效應」   .利用「社交機器人」大量發送訊息、創造假評論   ......   我們該如何辨識真假

?   .確認內容來自於可信的機構   .檢視文中用語是否符合邏輯   .與其他事實查核者或組織協力合作   .利用搜尋引擎「以圖找圖」功能追蹤圖片出處   .留意新聞中是否有採訪事件關係人、關係人如何發言、與此事件是否真的有關   .培養「問對問題,找答案」的批判思考能力   ......  

事實查核工作者的能力與實踐: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新聞的定義的問題,作者歐宇祥 這樣論述:

在科技與網路飛進、資訊能快速流傳的當今,不實訊息也能快速產製傳播,其負面影響也越來越鮮明龐大。與之相對的,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工作也正新興、受到重視。當面對大量的傳言時,事實查核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依賴科技工具、專家、或與其他查核員的相互合作以完成工作。在此過程中,工作者會將智能分散到外在物之上,形成認知系統。本文以智能配置理論(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theory)的視角詮釋此認知行為,這種依目標而形成不同系統的策略行為可看出查核員的能力所在。本研究以智能配置理論觀察事實查核工作者與外在物的合作關係,為了解他們如何依此智能配置的認知行動、建構認知系

統與完成工作。並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作為研究個案,以參與觀察法取得工作者的實踐與認知行動的資料,並梳理事實查核的實踐過程。經研究發現事實查核工作可分為三部分:選題、查核、報告撰寫與發佈。不實訊息的傳播本會受社會情境背景影響,因此工作者在三部分的實踐中,皆須解決不同的困難,並依此選擇合適的智慧工具或合作對象組成認知系統,以完成工作。工作者要能完成此認知行為,仰賴對影響因素與外在工具功能的了解,此即為事實查核工作者於實踐中培養而成的重要能力。智慧工具與人脈是工作者仰賴的兩大資源。進一步拆解此智能配置的能力組成,可分為:獲取、篩選與配置三項,意指工作者若要順利地進行配置智能的行為,須能取得必需的資源,

包含使用工具、聯繫受訪者的能力,並了解資源的功能與限制、以進行挑選,最終配置和驅使認知系統。且因事實查核是受到社會環境諸多影響與限制的領域,工作者處在組織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多工的工作背景等諸多限制下完成工作,也是能力之高下所在。綜上所述,研究結果顯示事實查核工作者的工作環境處在諸多限制與影響之下,工作者需得了解此工作的目標與限制、資源,將智能妥善配置到外在物之上,以進行事實查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