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盛銀行合併專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惠峰所指導 許正鍵的 兩岸私募股權基金發展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2015),提出日盛銀行合併專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避險基金、影子銀行、主權基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羅容恆所指導 劉進聰的 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探討--以國泰金控為例 (2003),提出因為有 企業評價、事件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日盛銀行合併專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盛銀行合併專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兩岸私募股權基金發展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日盛銀行合併專區的問題,作者許正鍵 這樣論述:

自1995年起,國際知名私募股權基金即先後在台灣收購NPL(Non-Performing Loan不良債權)。1999年,凱雷集團更以2.2億元美元收購台灣寬頻,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相繼來台掀起併購風潮,其有別於傳統資本市場彈性化之投資及管理架構,對於資本市場運作產生相當之衝擊。 然而私募股權基金到底為何物?現下,面對私募股權基金論述既多且雜,且基金名稱、種類繁多,其間差別何在?尤其私募股權基金結合不同國情與法制,所展現各種態樣,更是令人眼花撩亂,在在影響為政者構思法律建制時之判斷,是以本文大膽嘗試,希望能透過對整體私募股權產業的瞭解以及比較法上的觀察,建立私募股權基金體系性建置與

闡述。 首先,從企業籌資說起,由供給方之投資需求發展出集合投資計畫,並在集合投資計畫擘劃獲利的願景下造就基金誕生,再從基金分類中剝離出私募股權基金,並比較與私募股權基金相類似基金之異同,以釐清私募股權基金範圍,再論以私募股權基金組織建置在美國、台灣與大陸發展情況。然後,在私募股權基金組織成型後,其介入併購活動中的體系位址與運作方式及其風險評估等等,做一系列體系性介紹。並從美國、台灣與大陸私募股權基金法律之比較,提出相關評析與建議,期能為私募股權基金法制健全化略盡棉薄之力。

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探討--以國泰金控為例

為了解決日盛銀行合併專區的問題,作者劉進聰 這樣論述:

國內自90年11月1日起正式開放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以來,各金控均希望透過共同行銷達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綜效,並力求提升競爭力及擴張企業版圖;但施行幾年以來,在十四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初期的表現似乎仍未達到成立金控之共同行銷(Cross-Selling)、降低成本(Cost Savings)以及資本運用效率(Capital Efficiency)的理想目標;就以92年度的稅前盈餘來看,十四家金控公司的稅前盈餘加總將近八百二十三億元,其中,最賺的前三名是,國泰金控兩百三十二億元,兆豐金控兩百零八億元,富邦金控一百六十七億元。稅前盈餘虧損的有三家,日盛虧損兩千八百萬元,開發因為打銷呆帳,虧損了一百二十

二億餘元,第一金控則虧損了一百八十三億餘元。其中,國泰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僅兩年以來在獲利方面之稅後淨利自90年成立時之1.37億元至91年度即快速躍升為130.8億元,而92年亦達205.8億元,但國泰金控之旗下子公司種類及結構或者規模並非國為內金控業界最為齊全之金融控股公司,見足國泰金控在購併、共同行銷、成本控管之經營上確能發揮金控之綜效。故本文旨在以國泰金控為事件研究,以財務結構比例之「獲利性分析」、「杜邦等式」藉以了解國泰金控成立二年後有否因為共同行銷之做法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營業收入及企業獲利性;並嘗試以DCF Model推估成立控前後之國泰人壽企業價值及合理股價有否顯著性之增加或變化。

經分析結果,由「獲利性分析」、「杜邦等式」等財務比例均顯示,國泰金控自實施金控後確實能透過共同行銷而創造降低成本提高營業收入及企業獲利性之效果。同時以DCF Model求出金控前國泰人壽之企業評價為每股$105.9元,而成立金控二年後之國泰人壽為131.2元,並金控後的WACC雖有上升但亦發現及整體之營業成本的確有明顯下降現象;同時在金控整體企業獲利性之財務測試結果在成立金控後透過共同行銷及其他資源有效運作,確實能提高營業收入增加財務獲利性。故本文最後將以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為例說明共同行銷之實例運作模式作一分析以印證其實施成效,以作為金控實施後績效評估之力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