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冷氣無法啟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 安裝說明書也說明:日立 空調系統. 安裝說明書 ... 假如顯示次要遙控器,如開關無法正常動作,請檢查配線連接。 ... 可操作範圍:冷氣⇔除濕(遙控器A 當前設定的運轉模式=冷氣時).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建築系 杜功仁所指導 林怡丞的 大學校園建築空調系統之節能手法與節能效益評估-以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為例 (2013),提出日立冷氣無法啟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府機關、節能成本、空調自動斷電裝置、斷電週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冷凍空調系 謝文健所指導 黃世享的 多功能冷氣機性能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冷氣機、再熱量、濕度、冷凝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日立冷氣無法啟動的解答。

最後網站變頻冷氣出現故障代碼時- 常見問答 - Panasonic 台灣則補充:(例:H11 或F95 等等)。 2. 請關閉電源,拔下插頭或關閉無熔絲開關(位於配電箱中)後,約等待3分鐘後,再重新開啟電源,若仍有同樣情形產生時,可能是機體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立冷氣無法啟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學校園建築空調系統之節能手法與節能效益評估-以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為例

為了解決日立冷氣無法啟動的問題,作者林怡丞 這樣論述:

近年政府期望率先由政府機關進行節約能源之推動執行,但欲進行節能之大學校園卻無法得知政府所推廣之節能手法之成本與其節能效益。在無法得知政府所推廣之節能手法之成本與其節能效益之下,如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大學校園於校園內之大樓內安裝空調自動斷電裝置,但此節能手法缺乏文獻之研究成果可證實有顯著之節能效益。有鑑於空調節能手法之重要性,本研究目的為:(1)彙整國內外文獻,提出空調系統相關設備可行之節能手法與節能潛力;(2)以台科大建築系各樓層為例,評估空調自動斷電裝置之節能效益;(3)以台科大建築系教師辦公室、研究室為例,探討於不同斷電週期下其節能效益差異,並提出建議。本研究彙整國內外空調系統設備之

節能文獻,結果顯示中央空調系統於各設備安裝變頻驅動器,節能潛力約8.6~19.7%、更改冰水主機之冷卻水出水溫度設定,節能潛力18.2%、冰水主機安裝水霧系統,節能潛力14.1%、以電腦控制多台冰水主機,節能潛力7%、各空調系統設備汰舊換新,節能潛力23~30%、移動冷卻水塔至通風處,節能潛力6%。分離式空調系統之節能文獻彙整後,結果顯示安裝變頻驅動器,節能潛力10%、安裝水霧系統,節能潛力4~15%、增加多台室外機相互間之距離,節能潛力18%、安裝空調自動斷電裝置,節能潛力未知。接著本研究以台科大建築系各樓層為例,探討空調自動斷電裝置之安裝對於建築系館各樓層之空調耗電量節能效益。結果可發現七

、八、九樓之節能效益皆不顯著,在安裝前、後之外氣溫度無明顯之落差下,各樓層節能效益皆不顯著顯示空調自動斷電裝置並未能有效的進行節能。最後本研究以台科大建築系教師辦公室、研究室為例,探討空調自動斷電裝置於不同斷電週期控制對空間內空調耗電量影響。結果斷電週期三小時之教師辦公室RB905節能22%有顯著之節能效益,相較之下斷電週期一小時之研究室RB906節能效益不顯著,顯示斷電週期之不同影響節能效益之優劣。本研究亦建議未來大學校園可將空調自動斷電裝置分為以下幾種控制方式:(1)所有空間之斷電週期皆改為三小時或以上。(2)與照明開關連結,照明開啟則代表有人員使用,而不啟動自動斷電週期,於照明關閉後一定

時間內再開始啟動自動斷電週期功能。(3)於表訂上班時間之間不啟動自動斷電週期,至下班時間再開始啟動自動斷電週期功能。

多功能冷氣機性能研究

為了解決日立冷氣無法啟動的問題,作者黃世享 這樣論述:

由於一般冷氣機通常只能對溫度做控制,對室內濕度並無法有效的控制,因此本研究以實驗方法探討利用冷氣機冷凝排熱作為室內再熱熱源的方式,以調整室內的濕度,使一般的冷氣機除了能控制溫度外,也能對濕度進行控制。進行的方式為將傳統冷氣機的冷凝器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的冷凝器仍在室外,一部分的冷凝器則移至室內,經由控制室、內外冷凝器散熱的比例來控制室內的再熱量。為了了瞭解再熱盤管再熱量對空調機溫、濕控制與冷凍性能的影響,實驗分為兩部分,第一個實驗不使用室內再熱盤管,即空調機以傳統的冷氣模式運轉,固定總負荷,改變五種室內輸入的負載顯熱比(1、0.76、0.5、0.25、0.09),第二個實驗啟動室內再熱盤管分

別測試輸入純顯熱負荷(輸入顯熱比=1)與低顯熱負荷(輸入顯熱比=0.09)時,系統在不同的再熱比下,其溫、濕度控制與系統性能的特性。實驗結果顯示在冷氣模式運轉時,隨著負載顯熱比的下降,蒸發器移除水氣能力則逐步提升以移除負載中的潛熱,但為了移除空氣中的水份,使空氣濕度下降,必須伴隨著冷房溫度的下降,而且蒸發器入、出空氣溫差也一直維持在15℃以上,使蒸發器能有效的移除空氣中的水份。冷凍系統的冷卻COP則隨著蒸發器中的蒸發溫度成比例變化。在再熱除濕的實驗中,視室內盤管不同的再熱量,以除濕運轉下,可以使室內的溫度下降、維持不變,或升高。而冷凍系統的冷卻COP則因較高的蒸發溫度而比冷氣模式有較好的表現。

另外從蒸發器與再熱盤管的迴路溫度量測結果顯示,本實驗使用蒸發器與再熱盤管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設計溫、濕度控制空調機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