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區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時區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克里斯汀‧沃爾瑪寫的 西伯利亞鐵路:歷史如何因它而轉折?戰爭如何因它而起?世界如何因它而改變? 和韓艷威的 跟老韓學Linux運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京時間是屬於什麼時區的?英文縮寫是什麼?也說明:北京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陽時比北京時間晚約14分半鐘。 北京時間比世界標準時間早8小時。 地球一週被分成24等份,即24個時區,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光現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生理學研究所 劉正哲所指導 黃亭瑋的 發展應用轉錄介導等溫擴增之金奈米粒子探針比色分析用於檢測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 (2021),提出時區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病毒變異株、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轉錄介導核酸擴增技術、比色法、金奈米探針。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張立中所指導 彭景弘的 結合空時區塊編碼與改善正交空間調變及符號正交空間調變技術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空間調變、頻譜效率、位元錯誤率、正交空間調變、改進的正交調變、符號正交調變、空時區塊編碼的重點而找出了 時區縮寫的解答。

最後網站时区缩写是什么? - 问问則補充: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命名,为了书写简单采取用英文缩写的方式来表达就是时区缩写。 1.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時區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伯利亞鐵路:歷史如何因它而轉折?戰爭如何因它而起?世界如何因它而改變?

為了解決時區縮寫的問題,作者克里斯汀‧沃爾瑪 這樣論述:

它曾經拖跨一個帝國的財政, 亦曾締造新政權與新霸權。   ◎英國鐵道史大師的最新鉅著!西伯利亞鐵路的大歷史   從近代到現代、從沙俄到蘇維埃俄國,歷經俄日戰爭、十月革命與兩次大戰;橫跨七個時區的西伯利亞鐵路,被認為是世界最長鐵路,也是史上最偉大的鐵路。它行經歐陸俄羅斯心臟地帶、世界最深的貝加爾湖、地震頻繁的永凍層地帶,到達太平洋彼岸的海參崴。現今東亞與遠東地區的局勢與政治面貌,可說與西伯利亞鐵路的興建以及影響息息相關。在本書中,除從提案到決定興建,以及興建這條偉大鐵路的過程中歷經的困難與經過,英國鐵道史大師克里斯汀‧沃爾瑪並將細數這條鐵路在這一世紀以來對東亞與遠東地區政治、外交、戰爭、經濟和

文化活動與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史上最偉大的鐵路,只花了十三年就完成?代價,是一個帝國的傾覆   西伯利亞鐵路在沙俄時期定案並施工,雖然歷經政治、經濟以及實際工程上的許多波折,但仍奇蹟似地只花了十三年多一點就完工。不但從此改變西伯利亞地區的人文地貌、戰略價值,也改變前仆後繼湧入西伯利亞的移民者命運。   然而,這條最偉大鐵路的奇蹟,卻也牽動俄國改朝換代;雖然由十九世紀沙皇原始構想、皇太子破土開工,也因此而使英國的煤氣火車頭、破冰船,美國的鐵橋工程技術、建材套件得以被引入俄國,帶動俄國的工業發展。甚至跨越國界撼動區域乃至世界歷史,形塑現今地緣政治面貌。但這條鐵路也引發俄日戰爭、對俄國造成

重創;其昂貴的造價也引起十月革命,致使沙俄走向敗亡末路。   ◎建造這條鐵路的人、使用這條鐵路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除了歷史、國家與政治外,沃爾瑪也在本書中細數那些建造西伯利亞鐵路的人、透過這條鐵路創造影響力的人--謝爾蓋‧維特為什麼被視作為西伯利亞鐵路興建的推手?他有什麼樣的背景與想法,又下了什麼樣的政治決斷?阿納托利‧庫洛姆津,又如何透過西伯利亞鐵路引進移民,不但改造西伯利亞的人口構成,他又如何使西伯利亞「俄羅斯化」?還有那些各區段工程總監的施工故事、政治或軍事人物,曾經因為這條鐵路提出過什麼樣的想法與作為。除此外,沃爾瑪並透過大量的資料,考據出那些早期的旅行者,透過這條鐵路而看

見什麼樣的世界,經歷了什麼樣美好的,或是驚恐的旅程。   直至現代,西伯利亞鐵路仍在持續運行當中。   這條通往世界盡頭的鐵路,在運送過血腥與屠戮、移民與罪犯後,   現代的俄羅斯,又賦予其什麼樣的樣貌?   又如何持續影響經濟發展,以及當代的地緣政治? 好評推薦   「大開眼界的精彩敘事,沃爾瑪引領讀者飽覽這條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鐵路……全書詼諧機智、流暢俐落,春秋之筆鞭辟入裡、精準獨到,向讀者展示了,這條世紀大鐵路背後,俄羅斯民族令人陶然神往的人民、歷史、思維……。」   《泰晤士報》   「素以論理清晰見長的沃爾瑪,此書精闢論析這條鐵路在地緣政治史上的重大地位,套用他亦莊亦諧的文

字風格,『就一條默默走過百餘年滄桑歷史的鐵路來說,這負擔實在不是沉重兩字可以一語帶過。』……全書夾敘夾議,評述公允,令人信服。」   《週日郵報》   「超絕非凡的世紀工程奇蹟,精采絕倫、引人入勝的全面綜覽考察。」   《每日快報》   作者簡介 克利斯汀‧沃爾瑪(Christian Wolmar)   英國最頂尖的交通事務作家和廣播評論員。他定期為多家知名報章雜誌撰稿,包括:《獨立報》(Independent)、《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和《衛報》(Guardian),此外還時常受邀各大電視台和廣播節目評述。沃爾瑪是鐵道史研究泰斗,作品廣受好評,包括:《地

下鐵》(The Subterranean Railway)、《火與蒸汽》(Fire and Steam)、《血、鐵與黃金》(Blood, Iron and Gold)、《戰爭引擎》(Engines of War)和《鐵道大革命》(The Great Railway Revolution)。2016年時,他曾尋求工黨提名角逐倫敦市長。   詳細個人資訊,請瀏覽   作者官方網站:www.christianwolmar.co.uk;   推特帳號:twitter.com/christianwolmar。 譯者簡介 李政賢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哲學組博士、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

區認知科學碩士   研究領域   教育哲學、創意哲學理論、教育美學、教育詩學、色彩知覺、教育藝術理論、心理學、質性研究方法、人文社會科學   導 言 第一章 迂迴曲折的擁抱 第二章 扎地生根西伯利亞 第三章 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之父:維特的突破 第四章 深入西伯利亞大草原 第五章 旅行與苦行 第六章 宣戰藉口 第七章 西伯利亞新氣象 第八章 俄羅斯一路通 第九章 征戰跨西伯利亞大鐵路 第十章 赤色政權大紅鐵路 第十一章 貝阿鐵路 第十二章 世界第一大鐵路 參考書目 索引   導言   如同我先前諸多鐵道史著作一樣,本書也不純然只是平鋪直敘一座鐵道系統,箇中涵蓋題材遠

超過於此,既呈現了帝國雄心勃勃的宏偉工程故事,也交織鉤沉俄國乃至廣泛歐亞的關鍵史實與軼事。   大西伯利亞鐵道網路   跨西伯利亞大鐵路(Trans-Siberian [Транссибирск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簡稱Transsib [Транссиб]),不是單一的鐵道路線,而是包含好幾條路線的鐵道網路,其中最名符其實的就是,連接莫斯科(Moscow [Москва́])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Vladivostok [Владивосто́к])的主幹路線,全線位於俄羅斯境內,直到一九一六年,才全部開通。   在此之前,從莫斯科到太平洋區域的交通路線,使用的是大清東省

鐵路(Chinese Eastern Railway [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縮寫為КВЖД;譯者按:此條鐵路歷年名稱沿革:大清東省鐵路(一八九七至一九二○年,簡稱東清鐵路)、中國東方鐵路(一九二○至三二年,簡稱中東鐵路)、北滿鐵路(一九三二至四五年)、中國長春鐵路(一九四五至五二年)),與跨西伯利亞大鐵路同時期動土興建,路線行經當時大清帝國所屬的滿洲(現在稱為「跨滿洲鐵路」(Trans-Manchurian),包含北滿鐵路和南滿鐵路兩區段)。   比較晚近時期(詳盡描述,請參閱本書末尾),蘇維埃政府開始修築跨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東段,路線穿越

西伯利亞的原始草原,與貝加爾─阿穆爾鐵路(Baikal Amur Railway [Байкало-Амурск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簡稱BAM貝阿鐵路(BAM [БАМ]))平行,此段工程對於蘇聯財政和區域環境都付出了龐大代價。   本書主要聚焦在這幾條路線的故事,而沒有著墨於二十世紀擴充修築的若干支線,譬如:土西鐵路(Turksib [Турксиб],連結突厥斯坦[俄屬中亞]到西伯利亞)和蒙古縱貫鐵路(Trans-Mongolian),因為故事焦點是擺在西伯利亞,這可以充分闡明我在許多書籍所帶出的主題:隨著鐵道建設延伸產生的各種預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變化。   戰爭火藥庫與地緣

政治   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興建,結果不可避免既有正面,也有負面。從許多方面來看,可說是悲劇連連的歷史。甫開通啟用不久,跨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成為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催化劑,戰爭規模之大幾乎不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緊接著,又淪為俄羅斯內戰大部分戰役的主戰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紅軍將領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 [Лев Троцкий])下令把火車打造成裝甲列車,對抗反革命陣營的白軍,沿線浴血交鋒,雙方陣營死傷慘重。   尤其最大的錯誤就是原始路線通過滿州,此舉不僅直接引爆「俄日戰爭」(Russo-Japanese War [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日本稱為「日露

戰爭」),也因為俄方慘敗,社會動盪不安,接連爆發多起民變,包括一九○五年的失敗起義,間接導致後來的俄國革命(Russian Revolution)。   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興建,對於一九一七年劃時代的俄國革命,也發揮了推波助瀾之功。俄羅斯政府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仍然執意將有限資源集中挹注在遠東地區的野心冒進建設,尤其是阿穆爾鐵路開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多年期間,無疑催化了俄羅斯政局動盪不安的情勢。因此,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不僅在鐵路歷史上扮演有重大的角色,對於二十世紀廣泛地緣政治,也發揮了不容低估的影響力道。如果沒有跨西伯利亞大鐵路,歐洲和亞洲的現代地圖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面貌。   跨西伯利

亞大鐵路的正反評價   這座鐵道線路不只掀起一波波的戰爭,同時也促成大規模的移民潮,這些都是造成多災多難的根源,本書記錄了許多悲劇的故事。但是不容置疑,也有極為美好而正面的故事,但往往淹沒在世人對於俄羅斯充斥刻板印象的陳腐觀點,而經常遭受忽略或遺忘。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和持續有效營運,絕對稱得上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實際上,本書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於破除迷思。跨西伯利亞大鐵路最初建造時,在西方引起相當多的批評。俄羅斯人被描繪成腐敗、無能。雖然毫無疑問,這當中確實有犯下錯誤,也有物力、資金乃至性命平白消逝,但也不能因此否定了這是氣壯山河的偉大成就,世界上最宏偉的工程奇觀之一。   正如我近年

搭乘這座鐵路旅行,沿路親眼所見,這絕非鄉間蜿蜒曲折的普通鐵道,久久才有三兩輛小火車,零星穿行其間。事實上,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乃是世界上最大的交通動脈,這項基礎設施不僅改變了沿線行經的區域,也改變了傾力建造它的整個國家。  

發展應用轉錄介導等溫擴增之金奈米粒子探針比色分析用於檢測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

為了解決時區縮寫的問題,作者黃亭瑋 這樣論述:

自2019年底在中國發現首例病毒性肺炎(COVID-19),此一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發的疫情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國。隨著疫苗的快速發展與接種,疫情曾一度趨緩,但具高感染力與免疫逃脫之新病毒變異株形成優勢株後,致使疫情難以控制。因此各國防疫政策逐漸轉移關注高風險病毒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目前WHO公告檢測病毒變異株之標準方法為基於PCR方法並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確認。雖具有高靈敏度與專一性,然而全程時間冗長、成本高且需耗人力操作,不利於大量篩檢或邊境管制應用,故發展靈敏、快速且簡易操作,並同時可確認變異株之病毒篩檢技術,不僅具防疫實質需求,對於

防疫政策與疫苗發展方向之制訂亦非常重要。由於Delta和Omicron為疫情當下仍受關注之VOC,因此本研究優先發展這兩個變異株之檢測方法。病毒RNA中,對應合成棘蛋白(spike protein)的S gene是SARS-CoV-2感染細胞重要片段,亦為病毒主要變異區段。本研究先自NCBI資料庫蒐集病毒標準株序列(編號: MW059036),以比對WHO公告之變種病毒胺基酸變異位點對應之鹼基序列,搜尋目標片段並用以設計擴增引子與可辨識變種病毒之特異探針,後者修飾金奈米粒子為標誌分子;實驗結果顯示,加入對應104 copies/μl Omicron感染細胞純化之 RNA,可於41℃單一溫度1小

時內轉錄擴增 (transcription-mediated amplification, TMA)對應病毒設計之N gene、S gene (D614G、Omicron-specific)三個目標片段,其中N gene與Omicron-specific片段成功擴增,D614G產物量不明顯。上述片段應用本實驗設計之N gene、D614G、Delta-specific和Omicron-specific這4組探針後續進行比色分析驗證。在應用合成目標模板之側流分析法進行前測試結果,可目視檢測極限為50 fmol,目標濃度於1-500 fmol間呈現良好線性關係。於變異株TMA擴增產物分別加入探針辨

識之比色與UV光譜分析結果,靈敏度約為1fmol,約對應108 copies/μL病毒量,全程檢測時間於核酸純化後30分鐘可完成,對於測試之變異株具專一性。總整研究結果,我們成功建立TMA恆溫擴增新冠病毒片段,藉由(變異株特異)金奈米粒子探針辨識聚集產生之顏色差異進行擴增產物比色分析,此法不僅可檢測並同時區辨SARS-CoV-2之Delta和Omicron變異株。

跟老韓學Linux運維

為了解決時區縮寫的問題,作者韓艷威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Linux指令在企業生產環境中的實戰應用技巧。主要內容包括Linux指令概述,CentOS作業系統生產環境標準化安裝及實際運維部署,CentOS系統對比Windows系統的啟動流程,Linux初、中、高級運維指令,並結合規則運算式將指令運用到實際工作環境中。 本書最後詳細介紹了Linux系統安全加固及內核核心參數優化等內容。書中精選的上千個實例均來自于作者在Linux系統運維領域的一線實戰經驗。 韓豔威,博信文化傳媒核心創始人,先後在北京多家知名公司擔任Linux架構師、MySQL運維DBA、Linux運維經理等職務。具有8年的一線互聯網實戰工作經驗,

尤其擅長設計高併發、大流量網站架構,並對Linux平臺下的HA、MySQL運維HA,以及Nginx高效運維、KVM高效運維和Web安全運維等有著獨到的見解。樂於分享技術,曾在51CTO學院分享Linux實戰課程,目前致力於Linux開源系統的推廣和分享。 第 1章 Linux應用運維指令概述 1 1.1為什麼要熟練掌握命令列操作2 1.1.1命令列執行速度快2 1.1.2命令列針對結果3 1.1.3命令列回饋資訊明確5 1.1.4命令列便於調試5 1.2命令列的意義和價值7 1.2.1快速檔操作7 1.2.2快速操作軟體8 1.2.3快速條件搜索8 1.3如何熟練運用命令列

10 1.3.1給新手的入門建議10 1.3.2命令列初涉11 1.4命令列格式一覽12 1.4.1命令本身13 1.4.2命令選項13 1.4.3命令執行參數14 1.5命令列基本含義探討15 1.5.1Linux中常用命令單詞縮寫15 1.5.2Linux下命令分類16 1.6Linux命令基礎環境準備19 1.6.1購買雲主機19 1.6.2採用虛擬機器20 1.6.3下載CentOS鏡像21 1.6.4下載遠端登入軟體21 1.7獲取命令幫助技巧實戰22 1.7.1內部命令幫助文檔22 1.7.2外部命令幫助文檔23 1.7.3man手冊查看幫助24 1.7.4history命令技巧1

0例27 1.7.5命令快捷操作小技巧30 1.8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31 第2章 高標準安裝Linux作業系統33 2.1實驗環境準備34 2.1.1下載安裝VMware Workstation1035 2.1.2CentOS鏡像下載建議35 2.1.3安裝CentOS作業系統的3種方法36 2.1.4作業系統安裝核心要點提示37 2.2CentOS 6.9生產環境高標準安裝實戰38 2.2.1安裝前基本規劃說明39 2.2.2生產伺服器部署規劃39 2.2.3生產作業系統版本選擇建議40 2.2.4CentOS 6.9下載地址相關說明40 2.2.5安裝CentOS 6.9 64位的必備條

件41 2.2.6標準安裝CentOS 6.9演示41 2.2.7CentOS 6.9安裝後做快照58 2.3CentOS 7.3生產環境標準安裝實戰59 2.3.1CentOS 7安裝規劃59 2.3.2CentOS 7 mini版本下載59 2.3.3圖示與CentOS 6.9安裝的不同點60 2.3.4CentOS 7 halt等指令關機無效案例61 2.4U盤安裝CentOS 7.362 2.4.1準備工作62 2.4.2製作安裝盤63 2.4.3U盤安裝CentOS 7.365 2.5伺服器版Ubuntu Server 16.04部署實戰66 2.5.1Ubuntu Server 1

6.04系統安裝66 2.5.2設置root管理員資訊72 2.5.3設置網路連接資訊72 2.5.4Ubuntu設置時區73 2.5.5安裝yum源75 2.5.6使用apt-get安裝MySQL81 2.6生產環境安裝作業系統經驗談82 2.6.1伺服器基礎知識83 2.6.2伺服器選購技巧84 2.7SSH遠端連接最佳實踐84 2.7.1SSH遠端工具之PuTTY85 2.7.2SSH遠端連接工具之Secure CRT90 2.8CentOS作業系統忘記密碼修復實戰91 2.8.1CentOS 6.9忘記密碼操作92 2.8.2CentOS 7.2忘記密碼操作94 2.8.3CentOS

7.3修復root密碼終極實戰96 2.9CentOS 7新特性和命令99 2.9.1CentOS 7新特性99 2.9.2CentOS 7新命令102 2.10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104 第3章 CentOS 6系統啟動流程106 3.1Windows作業系統初始化過程107 3.1.1電腦的啟動過程108 3.1.2主引導記錄111 3.1.3硬碟啟動112 3.1.4作業系統112 3.2CentOS 6作業系統啟動流程詳解113 3.2.1POST加電自檢113 3.2.2載入BIOS114 3.2.3讀取MBR114 3.2.4載入啟動管理器115 3.2.5載入kernel115

3.2.6用戶層執行init process117 3.2.7等待用戶登錄118 3.3CentOS 7啟動流程簡述118 3.3.1CentOS 7啟動流程118 3.3.2CentOS 6與CentOS 7的啟動區別119 3.4CentOS 6啟動流程小結120 3.5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123 第4章 Linux用戶、組、許可權管理125 4.1Linux用戶管理126 4.1.1用戶定義126 4.1.2使用者類別及標識126 4.1.3使用者設定檔/etc/passwd128 4.1.4使用者密碼設定檔/etc/shadow130 4.1.5帳號檢查工具pwconv、pwunco

nv指令132 4.2Linux環境變數133 4.2.1Linux環境變數概述134 4.2.2Linux環境變數分類134 4.2.3查看Linux環境變數135 4.2.4設置和取消環境變數140 4.2.5Linux系統常用的環境變數145 4.3Linux用戶組管理145 4.3.1Linux用戶組基本概念146 4.3.2使用者組資訊設定檔/etc/group146 4.3.3使用者組密碼設定檔/etc/gshadow147 4.3.4使用者組檢查工具grpconv、grpunconv指令148 4.4Linux用戶管理應用實戰149 4.4.1普通用戶管理149 4.4.2roo

t用戶管理167 4.5Linux用戶組管理應用實戰169 4.6Linux sudo特殊許可權管理應用運維實戰174 4.6.1sudo使用場景及適用條件174 4.6.2sudo初體驗175 4.6.3sudo設定檔精講177 4.6.4sudo指令語法179 4.6.5sudo應用運維生產實例179 4.7Linux許可權管理187 4.7.1Linux系統檔案類型187 4.7.2Linux系統目錄基本操作189 4.7.3Linux檔基本操作193 4.7.4Linux檔與目錄許可權基礎補充195 4.7.5Linux檔與目錄許可權深入詳解197 4.7.6Linux檔與目錄的特殊許

可權199 4.7.7Linux用戶許可權管理203 4.8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205 第5章 Linux應用運維基礎指令實戰208 5.1Linux指令行終端常用快速鍵209 5.1.1Linux終端初識209 5.1.2Linux終端類型210 5.1.3Linux作業系統終端操作快速鍵及應用技巧211 5.1.4Linux終端自訂快速鍵213 5.2基礎應用運維指令215 5.2.1uptime指令215 5.2.2w指令217 5.2.3last指令218 5.2.4who指令227 5.2.5whoami230 5.2.6cd指令231 5.2.7pwd指令235 5.2.8type

指令及Linux指令類型237 5.2.9reboot指令240 5.2.10shutdown指令241 5.2.11halt指令245 5.2.12init指令246 5.2.13ssh指令250 5.2.14scp指令256 5.2.15ls指令259 5.2.16uname指令268 5.3系統資源使用排查指令271 5.3.1free指令271 5.3.2df指令273 5.3.3du指令278 5.3.4netstat指令282 5.4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291 第6章 Linux應用運維檔操作指令實戰292 6.1檔操作基礎指令293 6.1.1vim指令293 6.1.2touc

h指令301 6.1.3mkdir指令303 6.1.4cp指令305 6.1.5mv指令309 6.1.6rm指令312 6.1.7cat指令317 6.1.8tac指令322 6.1.9tail指令323 6.1.10head指令325 6.1.11less指令326 6.1.12more指令329 6.1.13nl指令332 6.1.14seq指令333 6.1.15wc指令334 6.2檔操作高級指令336 6.2.1find指令基礎實戰336 6.2.2stat指令348 6.2.3rsync指令352 6.2.4chattr指令368 6.2.5lsattr指令370 6.2.6m

d5sum指令371 6.3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373 第7章 Linux網路監控實戰指令375 7.1伺服器網路基本配置實戰376 7.2網路運維常用指令377 7.2.1ifconfig指令377 7.2.2ifdown & ifup指令382 7.2.3ethtool指令383 7.2.4mii-tool指令388 7.2.5ip指令389 7.2.6ping指令396 7.2.7fping指令400 7.2.8traceroute指令405 7.2.9tracepath指令410 7.2.10mtr指令412 7.2.11dhclient指令414 7.2.12nethogs指令414

7.2.13bwm-ng指令416 7.2.14lsof指令417 7.2.15rz上傳和sz下載426 7.2.16tcpdump指令427 7.2.17dstat指令434 7.2.18bmon指令443 7.2.19atop指令447 7.2.20nmon指令449 7.2.21collectl指令454 7.2.22ngrep指令460 7.3Linux下查看即時網卡流量實戰462 7.3.1sar指令462 7.3.2ifstat指令471 7.3.3nload指令472 7.3.4iptraf指令474 7.3.5iftop指令474 7.3.6tcptrack指令477 7.3

.7glances指令478 7.3.8brctl指令480 7.3.9ss指令481 7.3.10curl指令485 7.3.11wget指令490 7.3.12axel指令495 7.3.13nc指令496 7.3.14即時監控網路流量腳本497 7.3.15統計/proc下網路資訊498 7.3.16組合SHELL指令即時查看499 7.4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499 第8章 Linux應用運維磁片操作指令501 8.1磁片基礎指令502 8.1.1fdisk指令505 8.1.2parted指令510 8.1.3mkfs指令518 8.1.4swap分區指令523 8.1.5mount指

令524 8.1.6umount指令530 8.1.7df指令532 8.1.8du指令537 8.1.9fuser指令540 8.1.10lsblk指令542 8.2磁片高級指令545 8.2.1fsck指令545 8.2.2e2fsck指令548 8.2.3badblocks指令549 8.2.4tune2fs指令550 8.2.5iostat指令552 8.2.6iotop指令560 8.2.7dd指令564 8.3磁片I/O性能監控指標解析566 8.3.1磁片I/O性能主要監控解析566 8.3.2如何解決磁片性能567 8.3.3RAID基礎知識568 8.4磁片I/O性能測試57

0 8.4.1hdparm基本應用570 8.4.2hdparm磁片I/O測速572 8.4.3使用dd命令測試I/O572 8.5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573 第9章 Linux應用高級運維指令實戰575 9.1Linux應用指令運維實戰576 9.1.1tee指令576 9.1.2cut指令580 9.1.3tr指令584 9.1.4watch指令588 9.1.5進程調度指令591 9.1.6nohup指令592 9.1.7srceen指令595 9.1.8nmap指令598 9.1.9sort指令603 9.1.10tar指令605 9.1.11gzip指令607 9.1.12zip和u

nzip指令611 9.1.13zcat和zgrep指令620 9.2文本處理與規則運算式620 9.2.1文本處理四劍客之find指令620 9.2.2文本處理四劍客之grep指令624 9.2.3文本處理四劍客之sed指令627 9.2.4文本處理四劍客之awk指令630 9.3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631 第10章 Linux實用運維技巧633 10.1Linux系統基本安全加固634 10.1.1Linux伺服器物理主機安全634 10.1.2使用者帳號密碼安全635 10.1.3統一認證安全機制637 10.1.4授權管理安全639 10.1.5操作日誌設計安全性原則639 10.2高

併發系統Linux內核調優基本方法640 10.2.1內核網路參數優化640 10.2.2系統打開檔數優化641 10.2.3內核TCP參數優化643 10.2.4內核其他TCP參數優化644 10.2.5I/O事件分配機制優化646 10.3Linux系統日常運維技巧647 10.3.1作業系統部署管理工具647 10.3.2SSH服務登錄緩慢優化647 10.3.3作業系統常用監控小工具648 10.4本章小結及思維導圖649

結合空時區塊編碼與改善正交空間調變及符號正交空間調變技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時區縮寫的問題,作者彭景弘 這樣論述:

空間調變(Spatial Modulation)是近年來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技術,使得天線索引成為一種額外攜帶的資料位元,以提高整體頻譜效率。空間調變不僅能夠簡化多天線結構,降低成本,還能滿足無線通訊系統多樣化的鏈路配置要求,充分利用通道資源,實現高速可靠的傳輸。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頻譜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 SE)以及位元錯誤率(Bit Error Rate, BER)的表現,學者們陸續提出了比原本空間調變更優秀的技術,例如,正交空間調變、改進的正交調變、符號正交調變

…等。且某些空間調變技術除了能提高頻譜效率外,還不需額外提高射頻鏈的成本。然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Alamouti發表了一篇在通訊領域影響甚大的論文,文中提出了一種高效率且實用的空間分級技術,稱為空時區塊編碼(Space Time Block Code, STBC),由於STBC具有簡單的結構和良好的分集增益,已廣泛運用於4G通訊系統,因此,還有學者將其與正交空間調變做結合,以此得到更好的表現,並稱之為空時正交空間調變(Space Time Quadrature Spatial Modulation)。本論文基於以上背景,先是改良了原本的空時正交空間調變,並提出了空時改善正交空間調變(ST-

IQSM)以及空時符號正交空間調變(ST-SQSM)。本論文會從頻譜效率和位元錯誤率兩個方面去分析,並考量傳送天線組數的設計對於性能的影響,並且綜合現已提出的調變方式做一系列的討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