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鵬寫的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 和胡斌的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附錄也說明:時間常數. 第三章 φ. Φ phi. /'faɪ/. 相位響應函數,大寫. 為磁通量. 第三章. 初始相位 ... 熱阻(thermal resistance)的符號為θ ,關聯是.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 邱信霖所指導 范子謙的 多旋翼非線性動態系統鑑別結合虛擬測試環境之開發與驗證 (2021),提出時間常數 符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旋翼機、非線性動態系統建模、虛擬測試環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 蔡進發、邱逢琛所指導 陳敬文的 無人水下載台流體動力係數之拘束模型試驗量測分析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水下無人載台、流體動力係數、安定性指數、安定性時間常數、PMM的重點而找出了 時間常數 符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3 章二極體則補充:符號. 模式#1: 順偏= 短路電路. 模式#2: 逆偏= 開路電路. 圖3.1:二極體特性 ... 時其順向偏壓為0.7 V ,試估算接面比例常數I ... 指數遞減,其時間常數為CR。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時間常數 符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

為了解決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作者高鵬 這樣論述:

“互聯網+”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立體化教材,十個電化學演示實驗視頻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系統介紹了電化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應用,注重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的知識體系銜接,重視基本概念的闡述,內容新穎、難易適中。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電化學體系的組成以及導體和液、固態電解質的性質(第1~3章);第二部分介紹電化學熱力學原理以及電極/溶液介面雙電層的結構、性質和研究方法(第4、5章);第三部分介紹電極過程動力學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第6~9章);第四部分介紹化學電源、電鍍、電解、腐蝕防護等領域一些實際電極過程的基本原理(第10章)。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主要供

高等院校應用化學、物理化學及相關專業作為電化學原理教材使用,也可供化學電源、表面處理、工業電解、腐蝕防護、電分析化學、材料電化學等領域的教學、科研、技術人員參考。 高鵬,男,本科、碩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專業,博士畢業于哈工大材料學專業,現在哈工大(威海)電化學專業任教,主講電化學原理、結構化學、化學電源工藝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材料,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包括《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SCI-Top期刊。出版《從量子到宇宙》科普圖書一部,獲評2017年3月“中國好書”。 第1章 緒論1 1.1電化學簡介1

1.2電化學的歷史2 1.3電化學研究領域的發展4 1.4本書結構與學習方法6 複習題6 第2章 導體和電化學體系7 2.1電學基礎知識7 2.1.1電場與電勢7 2.1.2導體及其在電場中的性質8 2.2兩類導體的導電機理9 2.2.1電子導體的導電機理9 2.2.2離子導體的導電機理10 2.3電化學體系11 2.3.1兩類電化學裝置11 2.3.2從電子導電到離子導電的轉換12 2.4法拉第定律13 2.5實際電化學裝置的設計14 2.5.1實際電化學裝置的組成14 2.5.2實際電化學裝置設計示例15 複習題17 第3章 液態電解質與固態電解質18 3.1電解質溶液與離子水化18

3.1.1溶液中電解質的分類18 3.1.2水的結構與水化焓18 3.1.3離子的水化膜20 3.1.4固/液介面的水化膜21 3.2電解質溶液的活度22 3.2.1活度的概念22 3.2.2離子的平均活度23 3.2.3離子強度定律24 3.3電解質溶液的電遷移25 3.3.1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25 3.3.2離子的淌度27 3.3.3離子遷移數29 3.3.4水溶液中質子的導電機制30 3.4電解質溶液的擴散31 3.4.1Fick第一定律31 3.4.2Fick第二定律33 3.4.3擴散係數34 3.5電解質溶液的離子氛理論35 3.5.1離子氛的概念35 3.5.2鬆弛效應與電泳效應

36 3.5.3盎薩格(Onsager)極限公式37 3.5.4交流電場和強電場對電解質電導的影響37 3.6無機固體電解質38 3.7聚合物電解質39 3.8熔鹽電解質41 3.8.1熔融電解質41 3.8.2室溫離子液體42 複習題43 第4章 電化學熱力學45 4.1相間電勢與可逆電池45 4.1.1內電勢與外電勢45 4.1.2介面電勢差47 4.1.3電化學勢與費米能級47 4.1.4可逆電池48 4.2電極電勢49 4.2.1氫標電極電勢與Nernst方程50 4.2.2氫標電極電勢在計算中的應用51 4.2.3可逆電極52 4.3液體接界電勢53 4.4離子選擇性電極55 4.

4.1膜電勢55 4.4.2玻璃電極56 4.4.3其他類型的離子選擇性電極57 複習題59 第5章 雙電層60 5.1雙電層簡介60 5.1.1雙電層的形成60 5.1.2離子雙層的形成條件61 5.1.3理想極化電極與理想不極化電極62 5.2雙電層結構的研究方法63 5.2.1電毛細曲線63 5.2.2微分電容曲線65 5.2.3零電荷電勢67 5.2.4離子表面剩餘量68 5.3雙電層結構模型的發展69 5.3.1Helmholtz模型與Gouy-Chapman模型69 5.3.2Gouy-Chapman-Stern模型70 5.3.3Grahame模型與特性吸附76 5.3.4Bo

ckris模型與溶劑層的影響79 5.4有機活性物質在電極表面的吸附80 5.4.1有機物的可逆吸附81 5.4.2有機物的不可逆吸附84 複習題84 第6章 電化學動力學概論86 6.1電極的極化86 6.1.1極化與過電勢86 6.1.2極化曲線與三電極體系86 6.1.3穩態極化曲線的測量89 6.1.4電化學工作站90 6.2不可逆電化學裝置90 6.3電極過程與電極反應92 6.3.1電極過程歷程分析92 6.3.2電極反應的特點與種類93 6.4電極過程的速率控制步驟94 6.4.1速率控制步驟94 6.4.2常見極化類型96 6.4.3電極過程的特徵及研究方法96 複習題97

第7章 電化學極化99 7.1電化學動力學理論基礎99 7.1.1化學動力學回顧99 7.1.2電子轉移的動態平衡與極化本質101 7.1.3電子轉移動力學理論發展簡介103 7.2電極動力學的Butler-Volmer模型104 7.2.1單電子反應的Butler-Volmer公式104 7.2.2傳遞係數108 7.2.3標準速率常數108 7.2.4交換電流密度109 7.3單電子反應的電化學極化111 7.3.1電化學極化下的Butler-Volmer公式111 7.3.2Tafel公式111 7.3.3線性極化公式113 7.4多電子反應的電極動力學114 7.4.1多電子反應的B

utler-Volmer公式114 7.4.2多電子反應的電化學極化117 7.4.3多電子反應中控制步驟的計算數118 7.5電極反應機理的研究118 7.5.1利用電化學極化曲線測量動力學參數119 7.5.2電極反應的級數120 7.5.3平衡態近似與電極反應歷程分析120 7.6分散層對電極反應速率的影響——ψ1效應122 7.6.1分散層電勢差對電極動力學的影響122 7.6.2考慮了ψ1電勢的動力學公式123 7.6.3過硫酸根離子還原極化曲線分析124 7.7平衡電勢與穩定電勢125 7.7.1穩定電勢125 7.7.2如何建立平衡電勢126 複習題127 第8章 濃度極化13

0 8.1液相傳質130 8.1.1液相傳質方式130 8.1.2液相傳質流量131 8.1.3支持電解質132 8.2擴散與擴散層133 8.2.1穩態擴散與非穩態擴散133 8.2.2擴散層134 8.3穩態擴散傳質規律135 8.3.1理想穩態擴散135 8.3.2穩態對流擴散136 8.4可逆電極反應的穩態濃度極化140 8.4.1產物不溶141 8.4.2產物可溶,且產物初始濃度為零142 8.4.3產物可溶,且產物初始濃度不為零144 8.5電化學極化與濃度極化共存時的穩態動力學規律145 8.5.1混合控制的穩態動力學公式146 8.5.2電化學極化和濃度極化特點比較148 8.

6流體動力學方法簡介149 8.6.1旋轉圓盤電極149 8.6.2旋轉環盤電極152 8.7電遷移對擴散層中液相傳質的影響153 8.8表面轉化步驟對電極過程的影響155 8.8.1表面轉化步驟控制時的動力學公式156 8.8.2均相表面轉化與液相傳質共同控制時的動力學公式157 複習題159 第9章 基本暫態測量方法與極譜法161 9.1電勢階躍法161 9.1.1平面電極的大幅度電勢階躍163 9.1.2時間常數166 9.1.3微觀面積與表觀面積169 9.1.4球形電極的大幅度電勢階躍170 9.1.5微電極172 9.1.6准可逆和不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階躍174 9.2電流階躍法

176 9.2.1電流階躍下的粒子濃度分佈函數177 9.2.2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時間曲線179 9.2.3不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時間曲線181 9.2.4電極反應動力學參數測量方法小結182 9.3迴圈伏安法183 9.3.1掃描過程中的濃度分佈曲線變化183 9.3.2可逆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5 9.3.3准可逆和不可逆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7 9.3.4吸脫附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8 9.3.5雙層電容與溶液電阻對CV曲線的影響189 9.4電化學阻抗譜189 9.4.1電工學基礎知識190 9.4.2阻抗複平面圖191 9.4.3電化學體系的等效電路與阻抗譜192 9.4.4阻抗譜

的半圓旋轉現象與常相位元件195 9.4.5阻抗譜的資料處理與解析196 9.5滴汞電極與極譜法196 9.5.1滴汞電極197 9.5.2擴散極譜電流198 9.5.3極譜波200 複習題202 第10章 實際電極過程204 10.1電催化概述204 10.2氫電極過程206 10.2.1氫在電極上的吸附206 10.2.2氫的陰極還原208 10.2.3氫的陽極氧化211 10.3氧電極過程213 10.3.1氧的陰極還原機理214 10.3.2氧在電極上的吸附216 10.3.3氧陰極還原的電催化劑216 10.3.4氧的陽極氧化機理218 10.4金屬陰極過程218 10.4.1金屬

陰極過程基本特點219 10.4.2簡單金屬離子的陰極還原220 10.4.3金屬配離子的陰極還原221 10.4.4電結晶222 10.4.5電解法製備金屬粉末224 10.4.6電鑄225 10.5金屬陽極過程225 10.5.1正常的金屬陽極溶解過程225 10.5.2金屬的鈍化226 10.5.3金屬的自溶解228 10.5.4金屬腐蝕與防護230 10.5.5金屬電解加工與拋光233 10.5.6電池中鋅電極的陽極過程234 10.5.7鋁合金的陽極氧化235 複習題237 附錄 標準電極電勢表(298.15K,101.325kPa)239 習題答案241 參考文獻242 符

號表243 前言 本書第一版問世後,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五年多來已經多次重印,很多高校都選用本書作為“電化學原理”和“電化學基礎”課程的教材,使我們深受鼓舞,也倍感責任重大。為了進一步提高教材品質,跟上電化學學科發展與“互聯網+”教學的步伐,我們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和科研實踐,特別是使用本教材的兄弟院校回饋的資訊,對本書加以全面的修訂,推出了第二版。 在這一版中,我們進行了以下修改。首先,對全書內容進行了全面的查漏補缺,訂正了疏漏和不足之處,調整了部分章節結構,使讀者更易理解與學習;其次,新增了固態電解質、迴圈伏安法、電化學阻抗譜、實際電化學裝置設計等章節,使全書內容更完

整、更實用;最後,新增了二維碼圖文與視頻素材,使教學內容立體化呈現,讀者學起來更生動。 紙質教材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二維碼素材可以說是本版的一大特色,我們將演示實驗視頻、輔助圖文素材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呈現到讀者手機端。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實驗配合理論,可以使讀者更直觀地瞭解各種測試手段,更有利於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應用。因此,本書設計了Tafel曲線測量、穩態濃度極化曲線測量、電勢階躍法、迴圈伏安法、電化學阻抗譜、電解水、電鍍、鈍化曲線的測量等演示實驗,分佈在各相關章節。 本次修訂由高鵬、朱永明和於元春共同完成,其中第1~5章由朱永明修訂,第6~10章由高鵬修訂,二維碼演示實驗視頻由於元春設

計並講解,二維碼圖文素材由高鵬編寫,全書由高鵬統稿。屠振密教授和胡會利老師再次審閱了書稿,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書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電化學教研室曹立新、滕祥國、劉海萍、畢四富等同事的支持與幫助,得到了總校電化學教研室張翠芬、李甯、張景雙、趙力等師長們的關心與鼓勵,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希望通過本次修訂,使本書成為一本內容新穎、詳略得當、實用性強、易教易學的電化學教材。由於能力所限,疏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可通過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與作者聯繫。 高鵬 朱永明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18年10月

多旋翼非線性動態系統鑑別結合虛擬測試環境之開發與驗證

為了解決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作者范子謙 這樣論述:

多旋翼無人載具模擬分析大多是基於其動態數學模型建置而成。但由於其動態數學模型是基於大量的理想假設而建立,使得某些動態與變量的耦合性不會表現出來。因此本論文透過實際收集多旋翼輸入與輸出數據,鑑定出多旋翼機的非線性模型。並輔以虛擬環境進行驗證分析。本研究設計並製作六旋翼無人機實體。選用開源的無人機控制器PX4作為飛行控制核心,並利用MAVROS套件擷取出六組馬達的命令與慣性量測單元的四元數輸出。此外,為了降低飛行環境的干擾,無人機在室內飛行,並利用OptiTrack動作捕捉系統截取飛行座標。所有通訊系統皆使用ROS (Robot Operating System)作為通訊,利用rosbag儲存所

有包含時間戳記的飛行數據,並使用Simulink將採樣時間統一在0.01秒且擷取出起飛瞬間至降落瞬間的飛行數據。本研究針對馬達數據作時間常數為0.05秒的一階濾波;飛行姿態則由四元數轉換為由拉角;位置座標由參考座標改為無人機上的座標並將每一時刻積分得到移動路徑。為了設計與配置合適的鑑定模型,本論文利用MATLAB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中的Hammerstein-Wiener模組訓練出模型。模型輸入部份為六顆馬達命令,輸出部份為六旋翼的移動路徑與姿態。在Hammerstein-Wiener模組中的靜態非線性輸入模型選擇為三階多項式。動態線性模型輸入使用三次記

憶,內迴圈回饋則使用四次記憶。靜態非線性輸出模型選擇三階多項式。鑑定數據使用操作無人機在空中的進行俯仰、搖擺、旋轉與升降。利用simulink撰寫的PX4 PID控制器。基本組為PX4預設控制參數,精調組則透過人工調整獲得較強健的響應,而失敗組針對各個軸向分別制定控制參數,每個軸向只會對應到相應的控制參數。從Gazebo虛擬環境中能即時顯示出飛行的動態與姿勢,來讓系統鑑別者與控制器設計者能更直觀與更有效率地判斷出不同控制參數的特性。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

為了解決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作者胡斌 這樣論述:

從基礎知識起步,系統地介紹了數十大類元器件的知識和數百種元器件應用電路。書中每一種元器件的講解均包括:電路符號信息解說、外形識別方法、型號識別方法、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方法、引腳極性識別方法、主要特性講解及主要特性曲線、典型應用電路詳解、同功能不同形式電路的分析、質量檢測方法、更換和選配方法、調整和修配方法等。 胡斌,網路昵稱古木,江蘇大學副研究員,長期從事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研究、寫作工作,出版了多種電子技術暢銷圖書,曾經兩次榮獲全國三等獎,一次獲北方十省市一等獎。至今,著作150余本,累計銷售接近200萬冊,擁有數百萬固定讀者群。胡斌老師崇尚人性化寫作——以讀者為本,

減輕讀者閱讀負擔,提高閱讀效率的嶄新寫作方式。通過圖文同頁、圖會說話、表格歸納方式,方便閱讀,消除視覺疲勞,使讀者以*高的效率獲得*大的信息量。寫作的**本書《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出版以來,連續榮登全國電子電工類暢銷書排行榜前3名,創立了一流的精品圖書品牌形象。 第 1章 元器件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1.1 元器件知識學習內容 1.1.1 電子技術入門學習內容 1.1.2 電子元器件知識的學習內容 1.2 元器件知識學習方法和須知 1.2.1 識別電子元器件 1.2.2 掌握元器件主要特性 1.2.3 元器件是故障檢修關鍵要素 第 2章 電阻器基

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1 普通電阻器基礎知識 2.1.1 電阻類元器件種類 2.1.2 部分普通電阻器特點綜述 2.1.3 貼片電阻器簡介 2.1.4 普通電阻器選用原則 2.2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及型號命名方法 2.2.1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 2.2.2 電阻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2.3 電阻器參數和識別方法 2.3.1 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2.3.2 電阻器標稱值色環表示方法 2.3.3 電阻器參數其他表示方法 2.3.4 超低阻值電阻器和Ω電阻器 2.4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2.4.1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 2.4.2 普通電阻器主要特性 2.5 電阻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2.5.1 電阻串聯電路 2.5.2 電阻串聯電路故障處理 2.5.3 電阻並聯電路 2.5.4 電阻並聯電路故障處理 2.5.5 電阻串並聯電路 2.6 電阻分壓電路 2.6.1 電阻分壓電路工作原理 2.6.2 電阻分壓電路輸出電壓分析 2.6.3 帶負載電路的電阻分壓電路 2.7 電阻器典型應用電路 2.7.1 直流電壓供給電路 2.7.2 電阻交流信號電壓供給電路 2.7.3 電阻分流電路 2.7.4 電阻限流保護電路 2.7.5 直流電壓電阻降壓電路 2.7.6 電阻隔離電路 2.7.7 電流變化轉換成電壓變化的電阻電路 2.7

.8 交流信號電阻分壓衰減電路和基準電壓電阻分級電路 2.7.9 音量調節限制電阻電路 2.7.10 阻尼電阻電路 2.7.11 電阻消振電路 2.7.12 負反饋電阻電路 2.7.13 恒流錄音電阻電路 2.7.14 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 2.7.15 泄放電阻電路 2.7.16 啟動電阻電路 2.7.17 取樣電阻電路 2.8 熔斷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8.1 熔斷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8.2 熔斷電阻器參數和重要特性 2.8.3 熔斷電阻器應用電路 2.9 網路電阻器基礎知識 2.9.1 網路電阻器外形特徵 2.9.2 網路電阻器

電路圖形符號及識別方法 第3章 敏感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 熱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1 熱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1.2 熱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1.3 熱敏電阻器特性 3.1.4 PTC熱敏電阻器開水自動報警電路 3.1.5 PTC熱敏電阻消磁電路 3.1.6 DC/DC變換器中熱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1.7 NTC熱敏電阻器抑制浪湧電路 3.2 壓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2.1 壓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2.2 壓敏電阻器特性 3.2.3 壓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2.4 壓敏電阻

器浪湧和瞬變防護電路 3.2.5 壓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3 光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3.1 光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3.2 光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3.3 光敏電阻器控制電路 3.3.4 光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4 濕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4.1 濕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4.2 濕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4.3 濕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5 氣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5.1 氣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5.2 氣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5.3 氣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6

 磁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6.1 磁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6.2 磁敏電阻器參數和特性 3.6.3 磁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第4章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4.1 可變電阻器基礎知識 4.1.1 可變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4.1.2 可變電阻器工作原理和引腳識別方法 4.2 可變電阻器應用電路 4.2.1 三極管偏置電路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2 光頭自動功率控制(APC)電路靈敏度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3 身歷聲平衡控制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4 直流電動機轉速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5 直流電壓微調可變電

阻器電路 4.3 電位器基礎知識 4.3.1 電位器外形特徵及部分電位器特性說明 4.3.2 電位器電路圖形符號、結構和工作原理 4.3.3 幾種常用電位器阻值特性 4.3.4 電位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4.3.5 光敏電位器和磁敏電位器 4.4 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1 單聲道音量控制器 4.4.2 雙聲道音量控制器 4.4.3 電子音量控制器 4.4.4 場效應管音量控制器 4.4.5 級進式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6 數位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7 電腦耳機音量控制器 4.5 電位器構成的音調控制器 4.5.1 RC衰減式高、

低音控制器 4.5.2 RC負反饋式音調控制器 4.5.3 LC串聯諧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4 積體電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5 分立元器件圖示音調控制器 4.6 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1 單聯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2 帶抽頭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3 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4 特殊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7 電位器構成的響度控制器 4.7.1 單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2 雙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3 無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4 專設電位器的響度控制器 4.7.

5 獨立的響度控制器 4.7.6 多功能控制器積體電路 4.8 電位器構成的其他電路 4.8.1 對比度控制器 4.8.2 亮度控制器 4.8.3 色飽和度控制器 第5章 電容器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5.1 固定電容器基礎知識 5.1.1 固定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1.2 幾種電容器個性綜述 5.1.3 電容器結構和型號命名方法 5.1.4 電容器主要參數 5.1.5 電容器參數識別方法 5.2 電解電容器基礎知識 5.2.1 電解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2.2 幾種電解電容器個性綜述 5.2.3 電解電容器結構 5.2.4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

引腳極性識別 5.3 多層次多角度深度解說鋁電解電容器 5.3.1 工頻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設計參考 5.3.2 開關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 5.3.3 多引腳高頻鋁電解電容器 5.3.4 高分子聚合物固體鋁電解電容器 5.3.5 電容器損耗 5.3.6 電容器ESR 5.3.7 電容器ESL 5.3.8 電容器的漏電流 5.3.9 電容器的絕緣電阻和時間常數 5.3.10 電容器紋波電壓和紋波電流 5.3.11 電容器的Q值 5.3.12 電容器的溫度係數 5.4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基礎知識 5.4.1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外形特徵 5.4.2 微調電容器結構

和工作原理 5.4.3 可變電容器工作原理 5.4.4 可變電容器型號命名方法 第6章 電容器主要特性及應用電路 6.1 電容器重要特性 6.1.1 電容器直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2 電容器交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3 電容器儲能特性和容抗特性 6.1.4 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突變特性 6.1.5 電解電容器主要特性 6.2 電容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特性 6.2.1 電容串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2 電容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3 電容串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3 電容器典型應用電路 6.3.1 電容降壓電路 6.3.2 電容分壓電路 6.3.

3 典型電容濾波電路 6.3.4 電源濾波電路中的高頻濾波電容電路 6.3.5 電源電路中的電容保護電路分析 6.3.6 安規電容抗高頻干擾電路 6.3.7 退耦電容電路 6.3.8 電容耦合電路 6.3.9 高頻消振電容電路 6.3.10 消除無線電波干擾的電容電路 6.3.11 中和電容電路 6.3.12 實用有極性電解電容並聯電路 6.3.13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串聯電路 6.3.14 揚聲器分頻電容電路 6.3.15 溫度補償型電容並聯電路 6.3.16 多隻小電容串並聯電路 6.3.17 發射極旁路電容電路 6.3.18 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旁路電容電路 6

.3.19 發射極具有高頻旁路電容電路 6.3.20 發射極接有不同容量旁路電容電路 6.3.21 微控制器積體電路中的電容重定電路分析 6.3.22 靜噪電容電路 6.3.23 加速電容電路 6.3.24 穿心電容電路 6.3.25 交流接地電容電路 6.4 可變電容器和微調電容器應用電路 6.4.1 輸入調諧電路 6.4.2 微調電容電路 6.4.3 可變電容器其他應用電路 6.5 RC電路 6.5.1 RC串聯電路 6.5.2 RC並聯電路 6.5.3 RC串並聯電路 6.5.4 RC消火花電路 6.5.5 話筒電路中的RC低頻雜訊切除電路 6.5.6 

RC錄音高頻補償電路 6.5.7 積分電路 6.5.8 RC去加重電路 6.5.9 微分電路 6.5.10 RC低頻衰減電路 6.5.11 RC低頻提升電路 6.5.12 RC移相電路 6.5.13 負載阻抗補償電路 第7章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7.1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7.1.1 電感類元器件外形特徵 7.1.2 電感類元器件電路圖形符號 7.1.3 電感器結構及工作原理 7.1.4 電感器主要參數和識別方法 7.2 電感器主要特性 7.2.1 電感器感抗特性和直流電阻 7.2.2 線圈中的電流不能突變特性 7.3 電感器典型應用電路 7.

3.1 分頻電路中的分頻電感電路 7.3.2 電源電路中的電感濾波電路 7.3.3 共模和差模電感電路 7.3.4 儲能電感電路 7.4 多種專用線圈電路 7.4.1 行線性線圈電路 7.4.2 視頻檢波線圈電路 7.4.3 行振盪線圈電路 7.4.4 偏轉線圈電路 7.5 磁棒天線電路 7.5.1 磁棒天線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7.5.2 磁棒天線結構和工作原理 7.5.3 磁棒基礎知識 第8章 變壓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8.1 變壓器基礎知識 8.1.1 變壓器外形特徵 8.1.2 變壓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8.1.3 變壓器常用參數及參數識別方法 8.1

.4 變壓器遮罩 8.2 變壓器主要特性 8.2.1 變壓器主要應用電路綜述 8.2.2 隔離特性 8.2.3 隔直流通交流特性 8.2.4 一次、二次繞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 8.2.5 一次和二次繞組之間的阻抗關係 8.2.6 變壓器同名端、松耦合和變壓器遮罩 8.2.7 變壓器緊耦合和松耦合 8.3 電源變壓器應用電路 8.3.1 典型電源變壓器電路 8.3.2 電源變壓器故障綜述 8.3.3 二次抽頭電源變壓器電路 8.3.4 兩組二次繞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5 具有交流輸入電壓轉換裝置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6 開關變壓器電路 8.4 其他變壓器

電路 8.4.1 枕形校正變壓器電路 8.4.2 行輸出變壓器電路 8.4.3 音訊輸入變壓器電路 8.4.4 音訊輸出耦合變壓器電路 8.4.5 中頻變壓器耦合電路 8.4.6 線間變壓器電路 8.4.7 變壓器耦合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8 實用變壓器耦合振盪器電路 8.4.9 電感三點式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10 雙管推挽式振盪器電路 第9章 LC電路和RL電路 9.1 LC諧振電路 9.1.1 LC自由諧振過程 9.1.2 LC並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1.3 LC串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2 LC並聯諧振電路和串聯諧振電路 9.2.1 LC並聯

諧振阻波電路 9.2.2 LC並聯諧振選頻電路 9.2.3 LC並聯諧振移相電路 9.2.4 LC串聯諧振吸收電路 9.2.5 串聯諧振高頻提升電路分析 9.2.6 放音磁頭高頻補償電路分析 9.2.7 輸入調諧電路 9.2.8 LC諧振電路小結 9.3 RL移相電路 9.3.1 準備知識 9.3.2 RL超前移相電路 9.3.3 RL滯後移相電路 9.3.4 LC、RL電路特性小結 第 10章 常用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 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1 二極體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0.1.2 二極體型號命名方法 10.1.3 二極體主要參數和引腳極性識別

方法 10.1.4 二極體工作狀態說明 10.2 二極體主要特性 10.2.1 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0.2.2 正向壓降基本不變特性和溫度特性 10.2.3 正向電阻小、反向電阻大特性 10.3 橋堆和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3.1 橋堆基礎知識 10.3.2 高壓矽堆和二極體排 10.3.3 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 穩壓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1 穩壓二極體種類和外形特徵 10.4.2 穩壓二極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10.4.3 穩壓二極體主要參數和主要特性 10.5 變容二極體基礎知識 10.5.1 變容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0.5.2 變

容二極體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 第 11章 常用二極體應用電路 11.1 二極體整流電路 11.1.1 正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2 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3 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4 兩組二次繞組的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5 正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6 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7 正、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8 正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9 負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10 2倍壓整流電路 11.1.11 4種整流電路小結 11.2 二極體其他應用電路 11.2.1 二極體簡易直流穩壓電路 11.2.2 二

極體限幅電路 11.2.3 二極體溫度補償電路 11.2.4 二極體控制電路 11.2.5 二極體開關電路 11.2.6 二極體檢波電路 11.2.7 繼電器驅動電路中的二極體保護電路 11.2.8 續流二極體電路 11.2.9 二極體或門電路 11.2.10 二極體與門電路 11.3 橋堆、穩壓二極體和變容二極體電路 11.3.1 橋堆構成的整流電路 11.3.2 穩壓二極體應用電路 11.3.3 變容二極體應用電路 第 12章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1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2.1.1 發光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2.1.2 發光二極體參數

12.1.3 發光二極體主要特性 12.1.4 發光二極體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12.1.5 電壓控制型和閃爍型發光二極體 12.2 發光二極體指示燈電路 12.2.1 指示燈電路種類 12.2.2 發光二極體直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3 發光二極體交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4 發光二極體按鍵指示燈電路 12.3 LED電平指示器 12.3.1 LED電平指示器種類 12.3.2 多級LED光柱式電平指示器 12.3.3 5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3 12.3.4 9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9 12.3.5 5級雙聲道積體電路D7666P 12.3.6 功率

電平指示器 12.3.7 調諧電平指示器 12.4 其他形式LED電平指示器 12.4.1 LED光點式電平指示器 12.4.2 動態掃描式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3 頻壓法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4 全發光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5 實用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5 白色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5.1 白色LED基礎知識 12.5.2 超高亮LED驅動電路 12.5.3 線性恒流LED驅動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第 13章 其他13種二極體實用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 肖特基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1 肖特基二極體

外形特徵和應用說明 13.1.2 肖特基二極體結構和內電路 13.1.3 肖特基二極體特性曲線和應用電路 13.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2.1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外形特徵及特點 13.2.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應用電路 13.3 恒流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3.1 恒流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3.2 恒流二極體應用電路 13.4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4.1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外形特徵和與穩壓二極體的特性比較 13.4.2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主要特性和應用電路 13.5 雙向觸發

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5.1 雙向觸發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5.2 雙向觸發二極體應用電路 13.6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6.1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 13.6.2 變阻二極體應用電路 13.7 其他7種二極體基礎知識綜述 第 14章 三極管基礎知識和直流電路 14.1 三極管基礎知識 14.1.1 三極管種類和外形特徵 14.1.2 三極管電路圖形符號 14.1.3 三極管型號命名方法 14.1.4 三極管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 14.1.5 三極管3種工作狀態說明 14.1.6 三極管各電極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係 14.1.7 三極

管主要參數 14.1.8 三極管封裝形式 14.1.9 用萬用表分辨三極管的方法 14.2 三極管主要特性 14.2.1 三極管電流放大和控制特性 14.2.2 三極管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內阻可控和開關特性 14.2.3 發射極電壓跟隨基極電壓特性和輸入、輸出特性 14.3 三極管直流電路 14.3.1 三極管電路分析方法 14.3.2 三極管靜態電流作用及其影響 14.4 三大類三極管偏置電路 14.4.1 三極管固定式偏置電路 14.4.2 三極管分壓式偏置電路 14.4.3 三極管集電極-基極負反饋式偏置電路 14.5 三極管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1 三極

管集電極直流電路特點和分析方法 14.5.2 常見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3 變形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6 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1 常見的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2 其他3種發射極直流電路 第 15章 3種基本的單級放大器 15.1 共發射極放大器 15.1.1 直流和交流電路分析 15.1.2 共發射極放大器中元器件作用的分析 15.1.3 共發射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2 共集電極放大器 15.2.1 共集電極單級放大器電路特徵和直流電路分析 15.2.2 共集電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和發射極電阻分析 15.2.3 共集電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3 共基極放大器 15.3.1 共基極放大器直流電路 15.3.2 共基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及元器件作用分析 15.3.3 共基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4 3種類型的單級放大器小結 15.4.1 3種類型放大器綜述 15.4.2 3種類型放大器的判斷方法 第 16章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 16.1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ABC 16.1.1 積體電路應用電路的識圖方法 16.1.2 積體電路的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6.1.3 積體電路的分類 16.1.4 積體電路的特點 16.2 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和各類實用資料的使用說明 16.2.1 國內外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

16.2.2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作用的資料說明 16.2.3 有關積體電路內電路方框圖和內電路的資料說明 16.2.4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直流工作電壓的資料說明 16.2.5 有關引腳對地電阻值的資料說明 16.2.6 有關引腳信號波形的資料說明 16.2.7 幾種常見的積體電路封裝形式說明 16.2.8 積體電路SC1308L資料完整解讀 第 17章 積體電路常用引腳外電路 17.1 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引腳識別方法 17.1.1 識別引腳號的意義 17.1.2 單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3 雙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4 四列積體

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5 金屬封裝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6 反向分佈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2 積體電路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2.1 分析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意義 17.2.2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種類 17.2.3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4種電路組合形式及外電路分析 17.2.4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 積體電路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3.1 分析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意義 17.3.2 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種類 17.3.3 信

號輸入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4 信號輸出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5 積體電路輸入和輸出引腳外電路識圖小結和信號傳輸分析 17.4 多層次全方位講解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工作原理 17.4.2 固定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3 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4 5腳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5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並聯運用電路 17.4.6 負電壓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7 帶電源顯示的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8

 雙路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9 3路(1LDO 2DC/DC)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0 4路輸出(2LDO 2DC/DC)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主要參數 17.4.12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與開關穩壓器比較 17.4.13 穩壓器分類 17.4.14 超低壓差線性穩壓器 17.4.15 穩壓器調整管類型和輸入、輸出電容 17.4.16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4種應用類型 第 18章 開關件及接外掛程式電路 18.1 普通開關件 18.1.1 開關件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8.1.2 開關件基本工作原理

和特性、參數 18.2 專用開關件 18.2.1 波段開關外形識別與圖形符號 18.2.2 波段開關結構和工作原理 18.2.3 錄放開關 18.2.4 機芯開關 18.3 開關電路 18.3.1 電源開關電路 18.3.2 機芯開關電路 18.4 通用接外掛程式知識 18.4.1 φ3.5插頭/插座 18.4.2 針型插頭/插座 18.4.3 其他插頭/插座 18.4.4 電路板常用接外掛程式 18.4.5 接外掛程式實用電路 18.5 電腦接外掛程式 18.5.1 電腦介面 18.5.2 電腦主機板CPU插槽和擴展插槽實用知識 第 19章 晶體閘流管、場

效應管和電子管 19.1 晶體閘流管基礎知識 19.1.1 晶閘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1.2 普通晶閘管 19.1.3 門極關斷晶閘管 19.1.4 逆導晶閘管 19.1.5 雙向晶閘管 19.1.6 溫控晶閘管 19.1.7 部分晶閘管引腳分佈規律 19.2 場效應管基礎知識 19.2.1 認識場效應管 19.2.2 場效應管電路圖形符號識圖資訊 19.2.3 場效應管結構和工作原理 19.2.4 場效應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2.5 場效應管實用偏置電路 19.3 電子管基礎知識 19.3.1 電子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3.2 電子管結

構和工作原理 19.3.3 電子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3.4 電子管放大器直流電路 19.4 放大器件的鼻祖和音色令人神往的膽機 19.4.1 記住真空二極體和三極管發明人 19.4.2 膽機 19.4.3 名牌電子管簡介 第 20章 其他元器件 20.1 繼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 繼電器基礎知識 20.1.2 繼電器控制功能轉換開關電路 20.1.3 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4 另一種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5 繼電器觸點常開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6 採用開關積體電路和繼電器構成的揚聲器保護電路 20.2

 卡座磁頭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2.1 磁頭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2.2 磁頭結構和主要參數 20.2.3 放音磁頭和錄放磁頭輸入電路 20.3 直流有刷電動機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3.1 直流有刷電動機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3.2 直流有刷電動機結構和主要參數 20.3.3 直流電動機識別方法 20.3.4 電動機速度轉換電路 20.3.5 電動機連續放音控制電路 20.4 石英晶振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4.1 石英晶振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4.2 石英晶振工作原理和命名方法 20.4.3 石英晶振構成的串聯型振盪器 20.4.

4 石英晶振構成的並聯型振盪器 20.4.5 石英晶體自激多諧振盪器 20.4.6 微控制器電路中的晶振電路 20.5 陶瓷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5.1 陶瓷濾波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5.2 陶瓷濾波器等效電路和主要參數 20.5.3 陶瓷濾波器應用電路 20.6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6.1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 20.6.2 典型應用電路 20.7 光敏二極體、光敏三極管和光電池 20.7.1 光敏二極體 20.7.2 光敏三極管 20.7.3 矽光電池 20.8 系統閱讀:光電耦合器 20.8.1 光電耦合器外形特徵、

電路圖形符號和主要應用 20.8.2 光電耦合器種類 20.8.3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和內電路 20.8.4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主要特性和參數 20.8.5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隔離優點和缺點 20.8.6 高速光電耦合器6N137參數解說 20.8.7 光電耦合器電路設計中幾個問題和計算公式 20.8.8 電路設計中光電耦合器選配原則 20.8.9 光電耦合器兩種輸出電路 20.8.10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光電開關電路 20.8.1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電平轉換電路 20.8.12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隔離線性放大器 20.8.13 微機控制系統中光電耦合器

的2種隔離電路 20.8.14 發光二極體輸入三極管接收型光電耦合器的2種應用電路 20.8.15 光電耦合器控制的電機電路 20.8.16 採用光電耦合器的雙穩態輸出電路 20.8.17 採用光電耦合器開關的施密特電路 20.8.18 採用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交流固態繼電器 20.8.19 直流高壓穩壓電路中光電耦合器電路 20.8.20 開關型直流穩壓電源中光電耦合器及電路設計要點 20.8.2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4種邏輯電路 20.8.22 萬用表檢測光電耦合器方法 20.9 數位式顯示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9.1 數字式顯示器基礎知識 20.9.2 分段式

發光二極體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3 螢光數碼管 20.9.4 八段式螢光數碼管解碼器 20.9.5 七段式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6 螢光數碼管HTL直接驅動電路和螢光數碼管TTL加電平轉換驅動電路 20.9.7 重疊式輝光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8 液晶顯示器 20.9.9 有機發光二極體 20.10 半導體記憶體 20.10.1 記憶體和半導體記憶體種類 20.10.2 隨機記憶體(RAM) 20.10.3 唯讀記憶體(ROM) 20.11 揚聲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1 揚聲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11.2 電動式揚聲器工作原理和主要

特性 20.11.3 揚聲器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20.11.4 揚聲器分頻電路 20.12 傳聲器 20.12.1 駐極體電容式傳聲器 20.12.2 動圈式傳聲器 20.13 陶瓷氣體放電管 20.13.1 陶瓷氣體放電管結構 20.13.2 陶瓷氣體放電管應用電路 20.14 電路板、麵包板和散熱片 20.14.1 電路板 20.14.2 麵包板和一次性萬用電路板 20.14.3 散熱片 20.15 音響線材 20.15.1 線材與靚聲 20.15.2 發燒線材 第 21章 常用元器件檢測方法 21.1 電阻器檢測方法 21.1.1 萬用表測量各種規格電阻

器 21.1.2 萬用表在路測量電阻器阻值 21.1.3 電阻器修復與選配 21.1.4 熔斷電阻器故障處理 21.2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1 可變電阻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2 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3 敏感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1 熱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2 壓敏電阻器和光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4 電容器故障檢測方法 21.4.1 電容常見故障現象 21.4.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小電容器品質的方法 21.4.3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有極性電解電容器的方法 21.4.4 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檢測電容器原理 21.4.5 數

字式萬用表檢測電容器的方法 21.4.6 固定電容器的修理和選配方法 21.4.7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故障特徵及故障處理方法 21.5 電感器和變壓器檢測方法 21.5.1 電感器故障處理方法 21.5.2 音訊輸入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故障處理方法 21.6 普通二極體檢測、選配與更換方法 21.6.1 普通二極體故障特徵 21.6.2 普通二極體檢測方法 21.6.3 二極體選配方法和更換方法 21.7 其他常用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1 橋堆檢測方法 21.7.2 穩壓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3 發光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4 變容二極體檢測方法 21

.7.5 肖特基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6 雙基極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7 其他二極體檢測方法 21.8 三極管檢測方法 21.8.1 三極管故障現象 21.8.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NPN和PNP型三極管方法 21.8.3 三極管選配和更換操作方法 21.9 其他三極管檢測方法 21.9.1 達林頓管檢測方法 21.9.2 帶阻尼行輸出三極管檢測方法 21.10 開關件和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21.10.1 開關件故障特徵和檢測方法 21.10.2 開關件故障處理方法 21.10.3 波段開關檢測方法 21.10.4 錄放開關故障特徵和修配方法 21.10.5

 機芯開關檢測方法 21.10.6 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第 22章 尋找電路板上元器件、畫圖方法和安裝拆卸技術 22.1 尋找電路板上關鍵測試點和元器件方法 22.1.1 尋找電路板上地線方法 22.1.2 尋找電路板上電源電壓測試點方法 22.1.3 尋找電路板中三極管方法 22.1.4 尋找電路中積體電路某引腳方法 22.1.5 尋找電路板上電阻器方法 22.1.6 尋找電路板上電容器方法 22.1.7 尋找電路板上其他元器件方法和不認識的元器件方法 22.1.8 尋找電路板上信號傳輸線路方法 22.2 根據電路板畫出電路原理圖方法 22.2.1 根據電路板畫電路

原理圖基本思路和方法 22.2.2 三極管電路的畫圖方法 22.2.3 積體電路畫圖方法 22.3 畫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方法 22.3.1 解體小型直流電源方法 22.3.2 畫出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 22.4 常用元器件拆卸和安裝方法 22.4.1 常用元器件安裝方法 22.4.2 元器件拆卸方法 22.5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和裝配方法 22.5.1 積體電路更換操作程式 22.5.2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方法

無人水下載台流體動力係數之拘束模型試驗量測分析探討

為了解決時間常數 符號的問題,作者陳敬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使用PMM試驗量測分析系統,並精進其分析流程,使分析流程趨於更加完善與更具效率。本研究依據空中試驗時PMM機械阻尼之分析結果,說明水中試驗分析結果應扣除機械阻尼之必要。精進分析流程後,使用U-1水下無人載台作為流體動力係數量測分析對象,分別探討其縱向及橫向操縱運動安定性能。此外,並為了探討構型的影響,本研究比較了U-1載台之縱向流體動力係數結果與仿德製209型潛艦模型之縱向流體動力係數結果,以及比較U-1載台之縱向流體動力係數結果與U-1載台之橫向流體動力係數結果。並以三者構型之不同試圖解釋其流體動力係數以及三者安定性指數之差異:U-1載台之縱向安定性較209型潛艦之縱向安定性大,其原

因為209型潛艦之艏翼過於接近前端、浮心位置過於後端、前後排水體積力臂差異不明顯;U-1載台之橫向安定性較縱向安定性大,其原因為受帆罩、艏翼之綜合影響。上述之比較結果可作為水下無人載台構型設計之參考。最後,以安定性時間常數之計算結果互相驗證U-1載台橫向與縱向安定性指數之分析結果,再一次確立此系統分析之可靠性及其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