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hetanParkyn寫的 【謝頓・帕金人類圖套書】(三冊):《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人類圖爻線全書》 和李崇建的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上下冊不分售)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橡實文化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劉元安所指導 顏婉華的 從廚師經驗探索台菜道地性之建構 (2020),提出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菜、道地性、飲食文化、敘事探究。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王明誠所指導 蔡尚樺的 醫療儀器保養管理系統之行動App (2020),提出因為有 醫學工程師、醫療儀器保養管理系統、Android行動平台、儀器財產編號、統計管理、醫院評鑑的重點而找出了 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謝頓・帕金人類圖套書】(三冊):《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人類圖爻線全書》

為了解決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作者ChetanParkyn 這樣論述:

  本套書組合:《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9大中心、36條通道、64個閘門,一次全面認識你自己!》+《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發現你的人生使命,192種人生主題大公開》+《人類圖爻線全書:認出隱藏潛力,64閘門與384條爻辭典》   更進階的人類圖性格解析,三冊一次蒐羅!   人類圖自學經典、台灣第一本人類圖「輪迴交叉」和「爻線」專書   發現使命、認出潛力,活出你獨特的美好人生   《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9大中心、36條通道、64個閘門,一次全面認識你自己!》   (原書名《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   全新編校版!   你的人生其實早就被「設計」好了!

  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法複製,也勉強不來   只要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發揮內建才華   就能活出自己的最強版本!   本書內容完整涵蓋:   ◎九大能量中心   ◎三十六條通道   ◎六十四道閘門   ◎十二種人生角色   ◎六種內在權威   ◎各類型人的行動策略   人類圖可應用於哪些領域?   ◎親密關係:看出你和對方的合拍與挑戰之處   ◎家庭關係:理解手足之間的個別差異,認清親子之間不同的思考、行為與情感表達模式   ◎工作職場:洞悉老闆、同事、員工的天賦才能,讓團隊合作順暢、提升整體工作效能   ◎學校教育: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個別潛力,如何激發出孩子最好的一面   ◎人際社交:

了解自己適合的互動模式,和哪些人投緣,和誰則相互排斥   人類圖是一套來自天啟的禮物,讓你具體知道自己的人生藍圖,順著自己的真我而活。   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無須為了別人或環境而改變、扭曲自己;只要把自己的天賦完全發揮,就能在此生發光發熱。   作為一套劃時代的自我探索系統,人類圖最具原創性的部分,即是三十六條通道、六十四個閘門、以及十二種人生角色。活化的通道,反映出每個人的天賦所在;而通道兩端的閘門,則隱性地刻劃著你的性格密碼。   更有趣的是,人類圖還可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特定的互動能量,像是:為什麼你跟某個人在一起時,總是多愁善感?(可能你們彼此接通了「感性的通道」)跟另

一個人在一起時,總是能天馬行空創意泉湧?(可能你們彼此接通了「靈感的通道」)   如果能知道身旁親朋好友的人類圖,人與人之間或許將更能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最終達到更好地互動,過著允許自己和別人都活出本色的燦爛人生。   《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發現你的人生使命,192種人生主題大公開》   你來到這世上,為了做一件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   你的到來有其神聖意義,別再為不適合的人生目標而苦苦掙扎   回到你的原廠設定,活出你獨特的美好人生   ★台灣第一本人類圖「輪迴交叉」專書   ★一覽192種輪迴交叉的進階闡述   ★人類圖分析師、學習者重要參考書   ★了解個人的獨特天職與人生道路

  你是否曾問過自己,你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你到這世界上是要來做什麼的?   以及,你是否正走在人生的正確軌道上?   你的輪迴交叉(人生主題)貫穿了你的整個人生,賦予你重要的存在意義與目的,也是人類圖解讀中,關於認知自我極重要的關鍵面向。   你的人生主題和你的整體頻率,是和諧共振的。當你的覺知和你的人生主題同步,你將會水到渠成地活出那個主題。沒有哪個人生主題比其他主題更好或更重要,這一百九十二種人生主題,都只是全體人類中的分工合作而已。   本書的目的,是要協助你發掘自身獨特的人生道路,確認自己是否已根據真實本質在生活,因而體驗到滿足感。   兩位作者投入人類圖領域逾二十年,是

資深且經驗豐富的人類圖分析師、教師,並將其實際解讀的珍貴經驗匯集成此書。希望獻給正在追尋人生意義,或在自我實現路上徬徨困惑的人。   【人生主題的三種類別】   1.個人人生主題(右角度交叉)   ・走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上,以個體意識成長為主軸   ・追求親身的經歷,可望探索生命帶來的多樣事物   ・不容易察覺到自己的行動對他人造成影響   2.固定人生主題(並列交叉)   ・極為罕見的人生主題   ・人生有非常明確且固定的軌跡,且必須維持在那軌跡上   ・需要以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為優先考量   3.人際人生主題(左角度交叉)   ・走在利益他人的旅程上,以提升整體意識為主軸   ・擔任嚮

導、指路者、老師,或向他人提出建議的角色   ・容易察覺到自己的行動對他人造成影響 各界推薦   「我大力推薦謝頓的作品,以及這項強大的成功工具,來引導你的腳步。」——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心靈雞湯》系列書籍的共同創作者   「透過創新的科技與古老智慧的傳統,《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為你的人生目的、計畫、和道路提供了令人驚奇且極為準確的洞見。」——艾莉兒‧福特(Arielle Ford),《靈魂伴侶秘密》(The Soulmate Secret)作者   「在《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裡,謝頓‧帕金和卡蘿拉‧伊斯特伍德巧妙地解開了生命中最深沉的奧秘。如果你曾疑惑該如何

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該如何做最佳的決定、或者該如何在這世界上最好地運作,這本淵博的書準確又深入的揭示內容,將帶給你指引和啟發。」——沙克(SARK),《豐富而狂野的愛》(Succulent Wild Love)共同作者暨插畫家   「這本指南既豐盛又有智慧,將會引導你回歸真實的自己。當《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揭露了你最深沉的真相、你最深具意義的動機、以及你最真實的人生課題,你會發現自己因認同而驚呼連連、因寬慰而鬆了口氣。」——山姆‧班尼特(Sam Bennett),《懶人總是有藉口》(Get It Done)作者   「謝頓和卡蘿拉的最新著作裡,每一頁都詳盡描述了每個人的獨特命運和人生目的。

在這時代裡,是非常有啟發性也是極為必要的讀物。」——卡蘭‧羅許(Callan Rush),Lucrative Luminary Training, Inc.公司創辦人   《人類圖爻線全書:認出隱藏潛力,64閘門與384條爻辭典》   台灣第一本人類圖爻線專書   更進階的人類圖性格解析   每人26組閘門與爻線的寶貴訊息   使用你的原廠設定,活出美好的獨特人生   ★學習人類圖的重要參考書   ★進階了解個人專屬生命課題   ★全彩圖解,豐富資訊一目瞭然   64閘門x 6條爻=384條爻   本書深入每一條爻的名稱、爻辭、特質   提供最生活化、白話版本的人類圖爻辭解密   

人類圖系統結合諸多古老智慧體系,包括:西洋占星學、印度瑜伽脈輪、猶太卡巴拉、中國易經等等。本書的內容,即聚焦在人類圖中有關易經64卦的面向。但其詮釋,已不完全等同於傳統易經的觀點。   人類圖中的64個閘門,分別對應於易經的64卦。依據每個人的出生時間,不同的行星落在某個閘門之6條爻線的其中一條。64個閘門,乘上6條爻線,一共有384條爻辭,每個爻辭都有獨特的性格描述,及在生命中需留意的潛在課題。   在靈性修行的層次上,你也可以將這些爻辭的敘述,視為引導自己內省、沉思或冥想的「觸發因素」或「關鍵鑰匙」,作為靜心冥想時的輔助工具。本書能讓你觸及自身固有的本質,感受你真實的樣貌,並了解自身意

識提升的演進方向。   全彩印刷,訊息層次分明、一目瞭然!   ・黑色字體:當爻辭以黑色呈現時,顯示該爻線所呈現的特質,會從一出生就開始展現。   ・藍色字體:當爻辭以藍色呈現時,顯示該爻線所蘊含的潛在智慧,將隨著一生的過程逐漸發展和成長。   ・綠色字體:閘門釋義中的綠色字詞,取自《基因天命》一書的頻率層級,隨個人意識提升,會從低層級的「陰影」,提升到高層級「天賦」,最終達到「悉地成就」的展現。   行星對閘門與爻線的能量影響   ・太陽:自我身分認同、生命目的   ・地球:立基之地、身體   ・月亮:反思、感覺記憶、過去   ・北交點:你的新方向與當前的生命目的   ・南交點:你過

去的人生方向與要學習的課題   ・水星:與環境的連結、溝通   ・金星:愛與美、關係、陰柔特質   ・火星:活動、侵略性、行動力   ・木星:擴張、高等知識、哲學性   ・土星:架構、業力、陰暗面   ・天王星:覺醒、丕變、更高的意識   ・海王星:無條件的愛、妄想、神祕學   ・冥王星:蛻變、死亡與重生

從廚師經驗探索台菜道地性之建構

為了解決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作者顏婉華 這樣論述:

所有的文獻都指出「台菜」是臺灣經歷三百年政權更迭、異族文化的交融下,發展而成具有道地性 (authenticity) 的臺灣傳統飲食文化,但是僅有少數文獻討論過台菜的道地性。廚師是台菜的「做」者,他們持續且長期生活在這個地方,熟諳台菜的文化,因此他們應是最有能力和洞見來論述台菜道地性的主體,但是這樣的文獻也付之闕如。故本研究的目的是對廚師的經驗敘說進行台菜道地性的詮釋,並建構出台菜的道地性。本研究運用敘說探究法,以立意取樣對7位擁有30年以上台菜廚藝經驗之廚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使用主題分析法進行敘說文本的分析。最後得出三個面向及十個分析主題,在「台菜道地性的根基」面向中包含烹飪場域的結構化、

烹飪慣習的鞏固、關係資本;在「台菜道地性的核心」面向中包含台菜原料的物性、台菜味道的關鍵、台菜的外在美感;在「台菜道地性的展現」面向中包含概念與獨特、經典菜餚、台菜的變化、創新的應用。經由分析與詮釋,本研究認為「台菜的道地性」的概念是指由對臺灣有深度的地方體認且有長年台菜烹飪工藝的演繹者,經歷過台菜烹飪場域的被結構化與再結構化和烹飪慣習的鞏固,擁有關係資本的底蘊基礎,憑藉對原料物性的理解、關鍵味道與外在美感的掌握,也能夠展現台菜的概念與獨特、經典、變化、和創新的脈絡下所做出的臺灣飲食。最後本研究建議保存並重視擁有豐厚台菜閱歷的師傅是讓台菜文化存續的首要之務。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上下冊不分售)

為了解決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作者李崇建 這樣論述:

沒有人想沉淪,再乖張的孩子、再難搞的大人, 心裡仍渴望愛、渴望接納與有價值…… ▍李崇建首次深度剖析個人成長歷程+對話實例 ▍   ▍在薩提爾中,當一個人能與自己的「渴望」連結,   ▍也就是擁有愛、自由、接納、價值與意義時,就能活出幸福感。   但當以下情形發生,   媽媽好難搞……   少年坐在三樓陽台,只要雙腳再往前一點,就會結束生命……   在外地讀高中的青少年,四個月沒回家,且音訊全無……   面對晚歸又愛打線上遊戲的老公,太太憤怒不己……   與媽媽鬧翻,離家出走的少女夜裡打電話給崇建……   拒學的14歲男孩,把自己鎖在房裡,一被叫喚,孩子就回:「滾!」   該如何喚

回「渴望」?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想活出幸福感,但該怎麼做?   ▍關於活出生命的幸福與意義,最能助人也自助的一本書。     鑽研薩提爾模式超過二十年的李崇建,在本書更深、也更廣地討論冰山理論中的「渴望」層次。上冊中,主要以其個人生命故事深入探討童年時母親離家對自身的影響,幫助讀者探索內在、連結渴望;下冊則以其過往在工作坊、晤談中的對話作為實例,詳加解說如何應用冰山理論,助人連結渴望。   我們那麼容易惱怒,且受制於冰山上層的行為,卻忽略了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求著愛、自由、接納、價值與意義,而那正是可以讓我們活出幸福與意義,並不斷成長的人生關鍵密碼。   ▍當你無法與自己的「渴望」連結

,如何自助?   已長大成人的你,可能心裡仍住著一個童年哭泣的孩子。你需要去探索童年時內在的冰山,去「體驗」當年的傷心、痛苦或憤怒,並將情緒釋放。也請別苛責自己,以往你隔絕情緒,僅是你的生存策略。但隔絕了傷心、痛苦或憤怒,你也將愛、喜悅與幸福阻絕在外,而此刻,你可以將自己縫補回來。   ▍當他人無法與自己的「渴望」連結,你如何助人?   你可以以好奇關心對方,藉由對話,傾聽並理解,向對方表達欣賞與愛,也讓對方覺得被接納與有價值。但你的表達沒有目的,更不是為了期待對方聽話或改變。你關心與疼惜的是眼前對愛深深匱乏的人。當對方的內在開始流動,體驗了價值與愛,你們彼此連結,對方也會獲得更多生命力。

  【特別收錄】18位「薩提爾學習者」跨領域動人專文分享 本書特色   ◎李崇建接觸薩提爾超過20年,薩提爾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他和家人的關係,他因此持續推廣薩提爾,期待更多人受益,此書是他多年推廣薩提爾的集大成。   ◎特別收錄18位「薩提爾學習者」跨領域的專文分享,那是學習薩提爾的學員們來自心底深處的感受,多篇令人感動不已。   例子一:   在那樣的一個時刻,除了我媽的聲音,周遭如此的寧靜,我的內在也出奇寧靜。在這份寧靜中,我看見一個念頭:眼前的這個女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了。   若是她不愛我,不會始終如此嘮叨。在說了數百次之後,她仍從未放棄。   即使我一次又一次,以行動告

訴她,我永遠不會是「她期待的那個樣子」,她仍從未放棄,想要我成為她心目中的樣子。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有能力拒絕她,也有能力去愛「這樣的她」。我不需要跟從前一樣,用發脾氣的方式,去表達我自己。如果我已經明白了,並且接觸了自己的力量,我便不用對她生氣。我也可以讓她知道,我心裡的所思所想。   例子二:   若是早個幾年,我肯定破口大吼:「哭什麼哭?不會就要多練習,有什麼好哭的?」   這幾年,我學習了薩提爾模式,但是持續的學習,並未讓我變成一個不生氣的人,但是累積的覺察力,讓我在情緒升起時,還有念頭出現時,我能馬上辨認出來,不再被無意識掌控我。   看著孩子的眼淚,看著自己的情緒,一些

畫面在腦海浮現:一個無助的男孩,因為成績很糟糕,好多人對他指責,將生氣發洩在他身上,那些人是父親、母親,還有他的老師。   「你有沒有在認真啊?」「花錢讓你去補習,你考這是什麼成績?」「你會不會想啊?」「你沒希望了!」……   大量指責的話語,好多冷漠、鄙視的神情,對著無助的男孩。   那個無助的男孩,正是小時候的我。 名人推薦   畢柳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退休教授)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普林思頓中小學教學總監)   __專文作序   李境展(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腦闆 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董事長)   林辰唏(演員)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溫美玉(溫

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蔡淇華(作家、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澤爸 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   __33位「薩提爾見證者」好評推薦 各方好評   ◎畢柳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退休教授)   本書引用了許多對話的例子,來解釋如何用對話探索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期待與渴望,進而改善冰山水面上外顯的人際問題與衝突,並且穿插著理論與說明,幫助讀者了解其運用的脈絡。鄭重地向您推薦這本探索自己的內在、改善人際關係,進而增進全家人身心靈健康的寶典。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普林思頓中小學教學總監)   此書之可貴,就在於崇建把幾十個工作坊、幾千個晤談案例的精華,再加上自己生命經驗的

例證,以冰山為主體,詳加解說「渴望與自我」,非常深刻且精采。   ◎丁敘辰(沐洋心理學院創辦人)   從小確診過動症的我,與它對抗二十多年,一直到接觸崇建老師之後,才從薩提爾與冰山脈絡,接納自己與愛自己,看到過動症所帶給我的天賦。從老師的書中可以學習到如何與孩子建立連結,同時從文字中也療癒了曾經也是孩子的自己,十分推薦崇建老師的書!   ◎方華玲(Shirley Fan)(溫哥華Major Space創辦人)   了解自己,從進入冰山開始。接觸冰山理論,源於想知道「我是誰?」。對於我來說,水面部分的冰山好理解,但水下面的冰山太複雜,我學得雲裡霧裡的,不得要領。直到我看了阿建老師的《薩提爾的

對話練習》,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示範,讓我撥開雲霧,茅塞頓開。阿建老師的新書《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相信會讓渴望幸福的人夢想成真。   ◎田園(新加坡三度成長對話帶領者、新加坡前教育部華文教師)   看崇建老師的《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我想起參與老師的工作坊時,自己的頓悟和豁然開朗,如一股清涼的風,穿透自己的身體,領悟了對話的方向。   我曾在新加坡工作坊問崇建老師:「我怎麼知道我的對話是完整的?」崇建老師說:「當對話連接到對方的渴望,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冰山對話。」這本書,就是幫助我們讓對話推向完整,更仔細、更清晰地解釋與呈現。   ◎任珊(大山)(重慶和悅小屋家

庭教育與心理諮詢中心負責人)   我在崇建老師的工作坊中,對「以人為本」真正有了深刻的體驗與理解。老師在人的內在冰山與歷程中,好奇的對話令人讚嘆!本書則聚焦於冰山之渴望,更深入而細膩地,帶領我們更好地獲得幸福感,並能自助助人。     ◎吳麗華(Linda)[美國PCE(Parent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Club)副會長]   我來自紐約,有兩個孩子。老大有亞斯伯格症,內向而敏感,不善交流。之前學過不少子女教育的書,但是一直就是在他外面打轉,走不進他的心。   接觸崇建老師的課以後,慢慢看到孩子孤僻怪誕的行為下面,是一顆豐富而敏感的心。雖然無法很快走近,我開始模仿崇

建老師給孩子寫信,至今已近一年。信中表達我們對他的關懷與愛;他和我們一起做各種飯菜,我們多麼開心;他教我們玩遊戲,不嫌棄我們的笨拙,多麼有耐心;他去參加為窮人做飯的活動,早上六點就起來煎餃子,多麼有愛心。慢慢地,孩子愈來愈敞開。這也讓我深深看到連結渴望之後,生命慢慢綻放的力量。   ◎肖琳(南加大神經科學系博士、多倫多大學生物系行政助理、加拿大經典文化教育基金會理事)   認識崇建老師,是在TED上的演講,後來上崇建老師的線上課,理解幸福圓滿的狀態,即是連結渴望層次,感受宇宙萬物渾然一體,充滿源源不竭愛的能量,以及生命力的狀態。本書就是專門講渴望層次,相信可以幫助人,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各

種關係的連結。   ◎李境展(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我在崇建老師的工作坊中,對「以人為本」真正有了深刻的體驗與理解。老師在人的內在冰山與歷程中,好奇的對話令人讚嘆!本書則聚焦於冰山之渴望,更深入而細膩地,帶領我們更好地獲得幸福感,並能自助助人。   ◎李詩琪(藝樹村人本幼兒學園園長、藝樹村生活學習空間執行長)   二○一五年開始在柔佛巴魯承辦阿建老師的「冰山工作坊」,在辦理工作坊的同時,一邊反覆聽老師分享「薩提爾」。這幾年的學習,最大的收穫就是,逐漸有了「自我覺察」的能力。情緒出現時,若有一分「覺察」,就能更好地將自己的心安頓好,再繼續處理事情,讓我在教養和教育工作的路上,能和孩子

有更好的連結,也更懂得如何陪伴成長中的孩子。   這本書除了覺察,也深化了人的渴望連結,對於遠在柔佛巴魯的朋友們來說,這像是一個「充電飽」(行動電源),大家像是充飽了電力,帶著老師給予的溫暖、能量和愛,繼續向前行!   ◎李昆霖(腦闆)(佐見啦生技公司董事長)   因為資訊透明流通,現在的時代,當父母不容易。一個不小心用了說教的方式,就會讓小孩躲在網路社群中跟同溫層取暖,以逃避父母。   我們都會用舊有父母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為那是我們從小到大成長的模式,是我們唯一可以學習的借鏡。我很幸運接觸了李崇建老師的工作坊,他讓我發現,原來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有新的可能。   我媽從小教我

的是,在學校如果被欺負、被打了,就一定要打回去,而且絕對不能打輸,打輸了就不准回家。於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不准認輸的思想,如果要打架就一定要打贏。這樣雖能培養起所謂社會讚賞的「堅毅」的美德,但同時也讓我心中底層充滿了憎恨易怒的習性,日後要花很多心力才能淨化這股暴戾之氣。   如今,我成了父親,希望能用更有愛的方式教育我的小孩,去克服在學校被霸凌的困境。從崇建老師身上我真的學到了許多,這本書有大量的對話範例讓我看了拍案叫好,我都有應用在跟兒女的對話,也因此跟孩子們的感情更好了。甚至,因為崇建老師的影響,讓我反思在親子關係中是否能做得更好,於是我在去年底停止工作四十天,也讓兒子停課四十天,我

們父子二人展開了四十天徒步環島之旅。那真是一趟永生難忘的父子之旅,我讓兒子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愛,讓他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是有價值的。他回到學校後,功課突飛猛進,專注力變好,變得對自己更有自信,真是不可思議的轉變。   就像崇建老師在書中說的,自我價值被肯定後,只要他想要,自然會取得成功。我很慶幸自己因為受到崇建老師的影響,提醒自己專注活在當下、跟孩子們連結,讓我的孩子們可以有一個被愛的童年,讓他們能在日後好好地成長為可以自我肯定的大人。   這世界不缺乏道理,也不缺乏知識,而是缺乏如何跟自己連結的方法。要先學會了解自己的冰山,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關懷人,讓人變得更好的書

,我從中獲益良多,希望你也可以。   ◎沈邵蘭(六月初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經由崇建習得薩提爾六年,影響最深為覺察,以及一致性的溝通。人與人的情緒往往各自闡述,無法交流底層的渴望,導致心靈受苦。若不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便容易產生溝通障礙。若能透過薩提爾體會美好的情感交流,更能展現真實的自己,便能得到幸福。   ◎林敏祺(馬來西亞薩提爾全人發展協會主席暨全體同仁)   阿建老師於二○一五年第一次來馬來西亞的薩提爾協會帶課,一直到今天,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動,是他活出愛人愛己的渴望。老師以一致性的溝通啟動我們對自己的覺知,連結彼此愛的能量,為全馬各地在親子教養與自我成長道路上的人們,點燃

了一盞導航燈。   ◎林瓊蘭(馬來西亞耕讀軒創辦人)   崇建曾為耕讀軒開幕,進行耕讀軒第一場演講,那是特別的經驗。崇建來馬來西亞時摔斷腿,我未能及時接到來電,他忍著劇痛上飛機赴約,完成一星期的行程。回想當時整個過程,講台上他談笑風生,看不出大腿骨裂了。許多參與的學員,不但對崇建老師好奇,也對他推廣的薩提爾模式好奇:是什麼能為人帶來這麼大的生命力?我想,崇建已將薩提爾模式內化至生命深處。這書談的是內在渴望,相信會帶給很多人啟發,並且受用無窮。   ◎林裕丞(台灣敏捷協會創會理事長、《敏捷管理生存指南》作者)   不把情緒帶入工作,是專業的表現。   這是我多年前的信念,彷彿專業就要像是理智

的機器人。數年前我遇到了敏捷管理,才開始接納情緒的存在,但遇到激烈的哭泣和暴怒時,我除了靜靜地陪伴,沒有其他的辦法。   有幸參與阿建老師的工作坊,學習到可以用好奇提問、切入感受、探索冰山等等的方法,讓情緒能量得以流動,也讓我自己在工作上感覺更像一個完整的人,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閱讀《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就像是重溫工作坊中溫暖的體驗,我特別喜歡「經由表達,連結彼此的渴望」一章中的對話案例,阿建老師不但完整地列出對話內容,也說明當時的心路歷程,值得慢慢品味。推薦《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給所有充滿愛、感受愛、帶來愛給周遭的朋友。   ◎林學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前台中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法官)  

 法律人給人愛講道理的印象,超理智的應對看似能解決事情,卻往往忽略他人、忽略自己,最後流於在情境中爭辯說理。因緣際會跟著崇建老師學習對話與溝通,看見人的行為在冰山深層的脈絡,透過調整應對姿態的對話模式,連結了自己的內在,也連結了他人的價值與渴望,讓我在工作上因為豐富的眼光而靠近了年輕徬徨的非行少年,與家人的關係也因為一致性的表達而變得更和諧無礙。   本書集結了助人成長與幸福的關鍵,以及許多學習者的轉變,邀請您與我一起看見。   ◎林志明(福智義工)   學習薩提爾的冰山對話,原是想找尋心理學與佛法相通的助人之處。參加阿建老師工作坊,卻驚豔於他自在的心,助人探索內在的渴望。阿建老師將實務經驗

與他的深刻體會寫成書,帶領讀者透過表達連結自我,實屬珍貴與難得,值得反覆閱讀,細細體會。   ◎林辰唏(仔仔)(演員、藝術家)   在學習行走冰山時,我體驗到「渴望」,就像是清澈透明的湖泊,充滿愛與自由,溫暖接納。湖泊反射出的天空、星辰、月光,像是豐盈的感受,蘊涵著不同層次的力量及更多可能。在抵達渴望之前經歷的種種,我們是否願意看見其中的禮物?一起搭上這艘船,跟著阿建船長一起出發吧!每一個面貌中的我們,都是真實且美好的。無限地祝福阿建以及讀者自由、喜悅。   ◎林宜臻(Roxy)(「薩提爾生命滋養」發起人)   原來「正向好奇」不需要答案,答案根本不是重點。「正向好奇」會讓對話者停頓,得到

間隙專注自己與辨識自己,貼近而深刻地感受底蘊的生命之流。連結渴望的瞬間,注入了高能量的意識,幸福感就這樣豐盈而通透。   ◎阿禧(See)(IAM個案執行師)   中立臨在,全然傾聽與接納,只是如此,便能創造出療癒的空間。所謂療癒,是協助人們認識自己,看見內在無意識的結構,透過自我接納連結生命力,體現內在和諧與愛的本質。這是崇建與他極力推廣的冰山,因他,我清晰地看見生命可以全然自由。   ◎洪芬郁(Candy)(雨果幼兒園負責人)   「Candy老師,你一定是一個生活幸福的人,才有那麼大的愛心,去照顧別人家的孩子!」Leo的奶奶如是說。   「是這樣嗎?我幸福嗎?」從小,身為家中五個小孩

中的第三個女兒,總以為自己的出生,是為了下面的弟弟、是多餘的,才會造成家裡的負擔。   雖然爸爸媽媽都說:「五根手指頭,咬哪一根,都疼!」但看著父母為撫養五個兄弟姊妹,從早忙到半夜,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我就自我期許:「一定要努力用功,證明給別人看:女生也能光耀門楣的。」   二○一九年的十月,崇建老師在工作坊上,帶大家一起冥想「父親」。正值七月底剛失去父親,我不覺淚流滿面。坐在爸爸的腳踏車後座,吃著剛從蒜頭糖廠買來的紅豆冰棒;爸爸因為擔心我洗澡摔倒,而出現在門禁森嚴的大一新生宿舍門口的笑容;潔癖的爸爸發現我偷偷讓狗狗睡在被窩裡禦寒時的微笑……一幕幕的畫面滑過淚濕的眼簾,那一刻,我驚覺:「天啊

!我是被愛的,我是父母的寶貝,我不是多餘的!」頓時覺得沉重的肩膀,輕了。   崇建老師說,渴望層次以下,每個人都一樣,想要被愛、被接納,感受到價值與自由;面臨挫折時,可以調動「愛」的資源。原來,外表堅強的我可以獨立面對種種的挑戰,支撐自己的,即是從小父母給予的愛與接納。無關家境的「富」與「貧」,我是幸福的!   所以,大人必須幫孩子從小建立「愛」的資源。是天性也是本然,孩子是被動的、沒有選擇權的,一切操之在大人的手中。而這些大人,除了爸爸、媽媽、兄弟姊妹,還有「老師」。特別是孩子們學涯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幼兒園老師。身為幼兒園的負責人,除了當初的「父母心」、「愛小孩」之外,更要協助老師們連結自己

的渴望、安定內在,才能有穩定的熱情去愛小孩,建立孩子渴望層次的資源。   ◎秦戈(浙江金華「李崇建對話與自我覺察」社團帶領者)   崇建老師對我的生命、我的家庭影響巨大。影響我的對話與成為一個人。   薩提爾女士說:「善良和真誠一致,先於一切治療方法。」   薩提爾的對話,有深刻的魅力,崇建老師的對話亦如此。親見崇建老師對話的夥伴,都會驚豔於他的對話,如庖丁解牛般的深刻、順遂,而感到意猶未盡。這應是對話者如本書所呈現:連結了自己的渴望,進而連結了他人的渴望。   ◎徐承庚(NLP訓練師暨沐洋心理學院創辦人)   鮮少人知道NLP(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原形是從薩提爾模式發展出來的,在阿建老師的

工作坊及書籍裡,承庚在教學及親子教養上,都獲得莫大的幫助。阿建老師的這本書,讓冰山深處撥雲見日,更讓世人容易明瞭。   ◎曹敬唯(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祕書長、西安家和愛心理諮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   二○一二年偶遇《給長耳兔的36封信》,翻山越嶺終於找到崇建。崇建在西安舉辦多場大型講座與對話課程,尤其在全球薩提爾大會的精采演講,為眾人留下了深刻、睿智、實用的印象。如今出版《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一書,照亮溝通與教養的管道,我想把這本書送給我認識的每一個人。   ◎陳郁菁(Kate Chen)(美國舞象基金會課程組組長、薩提爾模式個人成長與親職教育助人工作者)   閱讀本書和青

少年的對話,我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有很多的觸動。我曾在成長的路上迷失方向,曾經多麼渴望有一個人,能夠了解我、接納我。閱讀這本書,我再一次陪伴當年的我。透過探索內在的冰山,我慢慢和自己靠近,愈能接納也欣賞多樣貌的自己。   推薦所有愛孩子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這本書讓我們療癒自己的同時,也為孩子給出理解、接納與愛,如同在黑夜迷途點亮一盞暖燈。   ◎陳盈君(諮商心理師、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與自我連結、與渴望連結,是心理助人工作中最關切的,更是對話過程中的重要核心。我們一輩子都在尋找一個途徑,而與自己連結的方式,不是向外尋找,而是內在探尋。走入自己的冰山底層,在渴望層次進行工作,感受到自

我價值、被接納,與愛連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有生命力的、擁有選擇的自由。阿建老師的文字溫暖又深刻地感動我,每一個問話,都再次帶領我的心流動著,回到與自己連結之境!   ◎陳嘉珍(賽斯基金會教育長)   愛自己、連結渴望,是多麼深刻的內心狀態。經歷重重考驗後的人生,我最渴望連結的是:單純的愛。卸載多餘成分,當下即是的直觀體驗。拜讀阿建老師這本冰山實踐的新書,心中共鳴不已的就是他面對案例時所震盪出來的,單純的愛的能量,讓我們得以進入內在,療癒彼此。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有人說,心理晤談像是帶著一個問題去找助人者,卻帶著更多問題回來。我很同意。對話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是透過

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提問,引領對方覺察與連結自我,問題自然就不是問題。每回讀阿建老師的作品,都能引發我深刻的反思,字裡行間似有一種包容一切的力量,令人多打開自己一些,多接納自己一點。閱讀這本新作亦然,除了對冰山各層次有更多的理解,同時,更看見連結渴望時所帶來的生命力量。   ◎楊惠如(台東寶桑國中教師)   認識崇建已經十個年頭,猶記那是個陽光耀眼的午後,崇建與被稱為四大天王的學生談話,讓我有個機會,重新看待這群學生。平時老是闖禍、不受教的孩子,與崇建展開一場精采的對話,我才發現:孩子們調皮的背後,充滿了觀察力與創造力。   兩年後,其中一個孩子還是中輟了。當孩子回到班上卻無法跟上進度,我請他去

書櫃找本書看,孩子挑了《給長耳兔的36封信》,我問孩子怎麼會挑選這本書呢?孩子才告訴我,崇建要了他們的地址,一人送了他們一本書。這讓我體驗到:在孩子們的心中落下一顆美好的種子,總會有發芽的一天。   時至今日,因為學習,讓我面對生命痛苦的孩子時,有機會用全然不同的眼光看待他們,深深感受這些孩子的不容易;孩子犯錯時,也可以更穩定地接納。崇建的新書,將冰山的層次梳理得更加清晰,案例可以在練習時,提供模擬參考,從自助到助人,都可以透過刻意練習,更熟練地在冰山層次中悠遊。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崇建全身心投入學習薩提爾,擁有了自己說了算的人生。他不斷透過各種形式引領個體尋找

生命,故事生動精采亦迷人。怎麼讓薩提爾流動的問答、姿態、口吻、話語等,在日常中也能具體可行?崇建的《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縮短了學習的距離,讓真實自我的淬鍊更在眼前。   ◎劉惠慈(新社國小志工媽媽)   在崇建老師這本書中,創造幸福與助人成長的實例操作,每一個步驟,脈絡清晰且清楚明瞭,透過探索做出改變,進而表達連結的渴望,讓愛流動。此刻的我心中充滿感激,一再翻閱,與愛同行,攜手陪伴孩子向前邁進。   ◎蔡淇華(作家、台中市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用「愛」來「報復」創傷   我一直知道崇建是有故事的人,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他有那麼「創傷」等級的故事。崇建用一篇篇跌宕的生命故事,帶我們走一

趟薩提爾冰山之旅;再用一則則驚心動魄的網路成癮、親子情結、師生衝突等案例,帶我們進入冰山成長歷程圖。他帶領我們從害怕、恐慌的「感受層次」,走到思考的「觀點層次」,最後走到冰山底層的「渴望層次」與「自我層次」。   崇建很會說故事,故事的核心是人;人的核心,是渴望的連結。而連結的核心,是愛。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是崇建所有薩提爾書中,故事性最高,也最好看的一本。讀完這本書,我們真的能慢慢學會用「愛」,來「報復」所有的創傷。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開啟我探索冰山之旅的那三天,永生難忘。   還記得是在崇建老師的工作坊,他邀請我上台,問了我一句:「你覺得老婆愛你嗎?」我想了想,肯定

地說:「她是愛我的。」崇建老師又問:「她做了什麼事情,讓你認為她是愛你的呢?」我說:「在我生日的時候,老婆與我的孩子們一同準備了禮物。」在講述的過程中,崇建老師問著細節,也核對我的感受,不自覺地,我的眼眶泛紅了。   崇建老師覺察到了我的淚水,一陣停頓之後,帶著溫柔的聲線問道:「瑋志,你的眼淚是什麼?」我哽咽地說:「似乎有點忘了,我真的好愛好愛我的老婆。」   原來,崇建老師在帶領著我,體驗愛的過程。   回到家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老婆一個深深的擁抱。之後的幾天,老婆覺得我不一樣了,更懂得表達愛,夫妻的連結更加緊密了,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周而復始的生活中,一天過著一天,而忽略掉「關愛、價

值、理解、接納」才是我們內在的能量來源。   在如同當頭棒喝的點醒後,我也開始了自我對話,探索自己與家人的冰山,試著連結到彼此的渴望。這段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內心非常平靜,就像是此書中所寫的「幸福感」。   謝謝崇建老師,帶領我認識了冰山。   ◎羅鈞鴻(小虎)(知名講師、聲音教練)   人的內在力量,存在於「連結」裡,不僅是人與人的連結,也在於與自己的連結。我在阿建老師的文字中學到:開口表達,是為了與他人連結,而停頓,則是與自己連結。希望閱讀本書的你,也能透過表達,更好地「成為自己」。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崇建老師彷彿是時空旅者的嚮導,帶領每個人體驗屬於自己的冰山之旅;

除了開路,也溫柔提醒旅者別掉入假性接納的陷阱,唯有誠實回溯才能體驗澄澈美好。這套書展現崇建老師穿梭冰山上下的各種路徑,我們能跟著崇建老師在不同情境、不同議題中學會連結渴望,冰山就是我們安定自己的修練場。

醫療儀器保養管理系統之行動App

為了解決暨大 校 務 系統 忘記密碼的問題,作者蔡尚樺 這樣論述:

現今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在國內部分地區醫院醫學工程師仍然採用傳統紙本的方式在各醫護單位現場執行儀器保養作業,待保養記錄完畢後回至辦公室,將資料透過PC電腦上傳至醫院系統中,這樣的作業流程相當費時。近年來醫院醫療儀器的管理逐漸趨向電子化,不但節省紙張的浪費,也為醫學工程師節省許多時間,在儀器查詢及管理顯得更加容易。本研究開發了一套醫療儀器保養管理系統之行動App,提供醫學工程師透過手機Android行動平台,在保養院內儀器設備的同時,可立即操作記錄與管理儀器資訊,並結合院內儀器財產編號,透過掃描儀器上的財產編號,將儀器資料建立於系統,儀器資料與上一次保養紀錄皆會呈現於手機上,並做儀器保養

的統計管理,供院內醫護人員得知儀器保養紀錄與儀器資訊,透過Android行動平台進而提升院內醫護人員及保養人員在醫院的工作效率。然而因應台灣國內醫院評鑑,相關醫護單位可藉由本系統開發之整合平台,大幅改善院內醫護人員在醫療儀器操作管理上的便利度與降低系統建置開發成本的支出,最終達到實現提升醫療品質管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