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雷競璇寫的 末路遺民:古巴華僑訪談錄 和松田行正的 ZERRO 零:世界記號大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有內涵的團隊英文名稱大全也說明:想要起一個有內涵的團隊英文名,需要有博廣的學識,在文學影視界對英文內涵的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如下爲大家推薦幾個合適的團隊英文命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牛津大學 和漫遊者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蔡慧敏所指導 謝宜蓉的 臺日鯨豚保育「公民科學」之比較:以臺灣花蓮港與日本御蔵島為例 (2020),提出有意義的英文團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民科學、海洋保育、鯨豚保育、賞鯨規範。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表演藝術研究所 夏學理所指導 張淳喻的 兒童劇場評量指標建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兒童、兒童劇場、兒童發展、指標建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解答。

最後網站有創意的公會名字大全? 雅瑪知識- 有意義的團名則補充:如何給孩子起個洋氣、好聽又有意義的英文名? Ptt新聞? 有意義的團名; 6組「韓團候選團體名稱」,這團差點叫世界和平,BLACKPINK原團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有意義的英文團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末路遺民:古巴華僑訪談錄

為了解決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作者雷競璇 這樣論述:

  本書是《遠在古巴》一的下編。   八年前的冬天,作者到了古巴,第一次踏足這片遙遠得仿如在天盡頭的土地,追尋祖父和父親的蹤跡。   古巴華僑的歷史是非常沉痛的一頁。鴉片戰爭之後不久,華僑就抵達古巴,當時是作為「豬仔」飄洋過海被販運過去的,絕大部份被騙被拐甚至被擄掠被綁架,抵埗之後,都成了奴隸。十九世紀時「華工」被販運到古巴,作為黑奴的替身,人數達到十四萬。古巴華僑的歷史,就從這極為沉痛的一頁開始,之後連綿不絕,從未中斷。1959年的革命,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華僑走的走、走不了的老死當地。   本書的三十多位受訪者,各有一段悲欣交織的個人歷史。古人有「傳亡國,繼絕世」的說法,我不敢妄自攀

附,但有緣能為這些遠在天涯的時代遺民保留一點記錄,我感到高興,雖然回想起他們的遭遇,仍不免惘然。現在,訪談過的老華僑有四位已經故去,重洋阻隔,郵政難通,其餘仍在的本書出版後也不知能否送達他們手中,今後還能和他們見面的機會看來是極之渺茫了,只能默默遙祝他們在遠方的餘下日子過得安隱。   作者簡介 雷競璇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其後留學法國,修讀政治學,集中研究黑非洲國家,歷時七年餘,在波爾多大學得到博士學位。返港後相繼在中文大學及城市大學研究及授課十餘年,編、著有有關選舉、香港及中國政治之中、英文書籍多種,以及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若干篇。數年前辭去教職,改為自由撰稿人,社會與文化評

論文章近年多在《信報》刊載。現仍擔任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最新著有《窮風流》《據我所知》(牛津大學出版社)。   xiii  序 關於古巴華僑和本書 第一輯 來自唐山 3  海隅秀才   曾經造反   趙肇商Guillermo Chiu 15  統領一黨 非關政治 蔣祖廉Rolando Chiong Chang 27  古巴大爺    伍迎創Juan Eng Jong 39  典型的華僑歲月   伍袞民Kico One Eng 49  抗日老兵 天涯飄零  馬持旺Mar Chi Bong 57  大難不死 繼續生活  鄭士榮Luis Bu Si 65  昔日少

東主 如今平淡過活   鄺景雲René Fong 73  家庭生活充實的大廚師  關志生Jorge Cuan 85  在中國沒有餓死 在古巴沒有戰死  葉澤棠Luis Yip 93  孑然一身  不以為悲  陳享財Siu Tan Chong 99  得失榮辱 都已淡泊   林文燮Vicente Lam 107  雖在困境 壯心未息  陳松大Mun Ton Chang Alberto 115  奈何不獲上蒼眷顧  譚樹樞Vicente Tam 121  第一位成功訪談的女華僑  伍美嬋Rosa Tang Yi 131  流落小鎮 家鄉已忘  譚立章Ruben Tam 137  小鎮女性 守護一家

  陳燕芳Inés-Gaen Ba 143  少小離鄉 闖出一片天地  陳細九Luis Chang Wu 155  現代遺民 海隅餘生  周柏圖Felipe 163  人在天涯 隨遇而安  沈杰林Julian Antonio Eng 169  本色未改的「香港仔」  何裔坤José (Pepe) Josep 177  絕處求生 柳暗花明  唐仲喜Tang Chung-Hsi 195  一歲到古巴 晚歲復歸華區  黄錦念Adelaida Wong Lui 203  當上華僑社團主席的女性  黃錦芳Caridad Wong Lui 213  當過民兵 上過前線 監視過華僑  余景暖León Yi

231  「幸福」兩字終於用得上  楊鎮南Ramón Yong、曹趁金Hilda 243  家庭就是生活的全部  伍杏桂 249  草根本色 勤奮到底  潘松年Alfredo Pons Chang 257  和革命結下不解之緣  馮奕新Ángel Fong Hung 265  連根拔起 無法回歸  陳華友Samuel Chang 第二輯 生於古巴 273  五十年來華僑滄桑史的見證人  周卓明Jorge Chao Chiu 285  天涯歌女 海角伶人  何秋蘭Caridad Amarán 301  「我的生命很淺白,不深奧」  趙仲鵬Leandro Chiu 307  父母音書 不離不棄 

李月娟Teresita Lee Si 313  政治弄潮兒  吳帝冑Pedro Eng Herrera 325  後記 古巴老華僑的特殊景況 342  附錄一 1959年後華僑匯款情況 345  附錄二 現存古巴華僑社團名錄   序 關於古巴華僑和本書   認識到古巴華僑的獨特景況,並繼而編寫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段意味深長的因緣。   我祖父和我父親曾經在古巴謀生,他倆和當時出洋的華僑一樣,都是隻身在外,不帶家眷。祖父什麼時候去古巴,已不可考,他1959年來香港,之後因為年邁沒有再回轉古巴,1965年在香港去世。我父親1954年從家鄉廣東台山去古巴,1959年時伴同我祖父來香港。他倆

前來香港時,古巴革命已經爆發,政府更換,卡斯特羅上台執政。翌年8月,我父親返回古巴,他當時以為古巴的政局會有轉機,但結果並非如他所期望,古巴革命後實行社會主義,不再回頭,在當地謀生於是變得困難,再也無法匯出款項接濟在香港的家人。掙扎了幾年之後,我父親終於在1966年亦即我祖父去世後不久離開古巴來到香港,兩年之後,他在此地病故,得年只有四十七。我當時正在讀中學,對祖父、父親兩人在古巴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所知極少。自從父親病故,母親不願提及古巴,我們家庭對上一輩這段海外經歷,也就逐漸淡忘。2004年母親去世,之後我整理她的遺物,找到一批信,綑成一紮,絕大部份屬於現在已經停止使用的郵簡,是父親歷年從古

巴寄回來的家書,約二百封,基本能反映他在古巴十餘年生活的情況。閱讀這些信件後,引發我的好奇,於是在2010年12月去了這遙遠得仿如在天盡頭的島國,在哈瓦那(La Habana ) * 逗留了十天,出發前閱讀了若干有關書刊,稍稍認識古巴華僑悠長也跌宕起伏的歷史,而古巴此行又令我對當地華僑的景況,有了初步體會,總結起來,其實是「破敗凋零」四個字。哈瓦那華區縱橫好幾條馬路,兩旁的樓宇很有氣派,但幾十年沒有維修,破舊不堪,區內也不見什麼店鋪,一片頹唐,路上只偶爾見到一些中國面孔。我到過區內幾個華僑團體,見到的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大家還是鄉音無改,絕大部份抵達古巴之後就沒有回過中國,飄零孤島幾十年,近乎

與世隔絕。我由是意識到,這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已走到了道路的盡頭,行將消失,是一群被時代忘記的遺民。   雖然苟延殘喘,無可逆轉,這群遺民其實延續着一段長長的歷史。中國人到達古巴,最早在1847即道光二十七年,並且很快便在當地形成一個龐大社群。背景是當時資本主義的生產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初期是依賴非洲黑奴,歐洲興起禁奴運動後,勞動力供應不足,轉而向亞洲打主意,看中了人口過剩、經濟頹敗的中國和印度。最早到達古巴的華人,是作為「苦力」 coolie ) 以「賣豬仔」的方式被販運過去的,到達後從事最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實際情況和奴隸相去不遠,經此方式被販運到古巴的苦力(另一稱呼為「華工」),超過十

四萬人。其後,經清政府派遣官員前往調查和交涉,此種慘酷的人口販運才在1874年中止。自此之後,古巴一直存在一個華僑群體,其人數時多時少,視乎好幾個因素,如中國社會穩定或動盪、古巴政府移民政策寬鬆或嚴苛等。古巴華僑數目亦受美國情況影響,如二十世紀初美國強力推行排華政策時,一大批華僑從加里福尼亞州移居古巴。總之,華人前往古巴,大體上沒有間斷。中國大陸1949年解放後,情況開始發生根本變化,解放初期仍有華僑到達古巴,但數目逐漸減少,至1955年基本中止,我父親屬於最後一批到古的華僑之一。1959年1月,古巴革命勝利,不久之後推行社會主義政策,私營企業被沒收,店鋪國有化,禁止僱佣關係。由於難以在當地謀

生及發展,自此之後再無中國人前往,古巴的華僑社會從始便進入消亡期。   古巴革命前華僑的人數究竟有多少,並無準確點算,但一般估計在五至八萬之間,屬於美洲大陸人數最多的華僑群體之一。但1959年古巴革命後,不少華僑離開,人數逐步下降,餘下者死的死、老的老,2010年我到古巴時,當地華僑告訴我,仍然活着的,只有大約三百人,全部都年紀老邁。由於美國對古巴長期實施禁運和封鎖,這些華僑半個世紀以來和外界近乎斷絕聯繫,在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上顯得和其他地方的華僑群體大不相同,依然是早年的面目。1959年後,他們經歷了古巴政治的變遷,接受社會主義制度改造,又是一段其他華僑社會沒有遇上的異常歷程。   20

10年訪問過古巴後,我感到應該作出努力,將這些遺民的情況記錄下來,不然的話,不出若干年,這些老華僑逝去,煙消雲散,一段獨特的歷程也就湮沒無聞。由於歷史原因和古巴革命後的處境,殘留的古巴華僑一般讀書不多,知識水平比較低下,沒有意識也沒有能力將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於是,在2010年的旅程後,我萌生了通過口述方式為古巴華僑保存歷史記憶的想法。古巴華僑以廣東四邑人為主,其中台山人數目尤多,我自己是台山人,能聽能說台山及與之相通的開平、恩平和新會方言,同時能讀能寫西班牙文,自覺具備進行此口述歷史項目的條件,於是向我曾經任職過的利希慎基金提出申請,呈上計劃書,結果得到支持,並應利希慎基金要求,將此口述歷史

項目託付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督導。得到資助後,我便再次前往古巴對華僑進行訪談*。   2013年1月我重返古巴,按計劃在當地停留了一個月。   這次到達時,當地華僑告訴我,餘下的華僑人數已下降到約二百人左右。此行除哈瓦那外,亦前往卡馬圭(Camagüey,華僑稱之為「甘瑪畏」或「甘瑪隈」) 、謝戈德阿維拉(Ciego de Ávila,華僑稱之為「舍咕」) 、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華僑稱之為「善飛咕」或「善灰咕」)等城市,與那裏的華僑進行訪談,結果共成功訪問了二十六人,另有第二代華裔五人。每次訪談都留有錄音,部份還有錄影。對於有大學學者遠道從香港前來了解他們的經歷,老華僑

一般感到驚訝,也很高興,故此相當合作。古巴社會對私隱的觀念相對寬鬆,談話因而比較坦率。但也有好幾位人士拒絕訪問,或訪問中途不願意繼續,原因各式各樣*。此次調查和訪談,我聘請了古巴青年Oscar Amador Peña協助,受訪者當中有幾位要用西班牙文說話,Oscar將之譯作英文。對於口述歷史,我本來一直有點抗拒,覺得不甚可靠,但要趁這群遺民還在的時候保留記錄,細想之下也別無選擇,於是,我第一次作了口述歷史的嘗試。   訪談的旅程結束回到香港後,我開始整理收集到的材料,並就對古巴社會和華僑的觀察,陸續撰文在報章上發表。結果這些文章引起香港電台電視部的注意,原來該台正在拍攝海外華人系列紀錄片,已

完成了北美及南洋兩部份,都已在本港的電視台播映過,正計劃拍攝拉?美洲部份。讀到我在報刊上的文章後,他們前來商量,邀請我一起再前往古巴,協助拍攝工作。這正好給予我再訪古巴的機會,可以借之和當地華僑再次接觸和進行訪談。於是,在2013年12月,我和港台電視部的導演和攝製人員前往古巴,此行停留了三星期,期間去過東部的聖地亞哥德古巴市( Santiago de Cuba,華僑稱之為「山爹古巴或「汕爹古巴」),結果多訪問了四位華僑,同時將年初時訪問的記錄交予各受訪者,請他們核實,並與當中的若干位作第二以至第三次訪談。這次再到古巴,華僑告訴我,他們的人數進一步下降,剩下只有大約一百五十人。上次到古巴時訪談

過的余景暖先生,此時已逝世,趙肇商先生則剛動完心臟手術,離開醫院不久,顯得很虛弱。   經過兩輪訪談,我為三十位華僑和五位土生華裔人士留下了口述記錄。不過,收到我整理的訪談文稿後,只有幾位受訪華僑有所回應,大部份都沒有什麼表示。此情況主要因為他們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不大重視文墨,有好幾位甚至已經不能閱讀中文。此外,一般而言他們也不大明白此項目的重要性和學術意義,認真閱讀文稿並提出修改意見的只有寥寥幾位。   大部份訪談在哈瓦那完成,其餘的在上述的卡馬圭等四個城市,歷史上馬坦薩斯(Matanzas,華僑稱之為「馬丹薩」)及大薩瓜(Sagua La Grande,華僑稱之為「大沙華」)兩地從前都

華僑眾多,但現在已經沒有或者餘下者年齡太大、估計能成功訪談的機會不高,故此沒有前往。另曾到訪過聖克拉拉(Santa Clara,華僑稱之為「生打加拉」),但該處本來答應聯絡的華僑突然外出,訪問無法進行。   訪談進行時,發現這些海隅遺民不但鄉音無改,他們說話時還有不少特別的用詞。我整理談話記錄,用現在通行的書面語,但也盡量保留他們的獨特詞語,有需要時加以註明。其中地名的處理頗費心思,原因是古巴地名現在有正式的中譯,但華僑們依然沿用歷來的一套,主要是以四邑方言翻譯過來,有一種特殊的歷史意義。例如古巴首都現在譯作「哈瓦那」,但華僑向來稱之為「夏灣拿」或簡稱「灣城」。在本書內,敘述部份我用正式中譯

地名,但受訪華僑的口述部份則保留他們的用詞,附以西班牙文的原來名稱,本書正文前的地圖和地名對照表可作參考。   本書的三十多位受訪者,各有一段悲欣交織的個人歷史,到了此際我坐在香港家中的書桌前寫作這篇序言時,古巴華僑的人數相信已減至一百左右。古人有「傳亡國,繼絕世」的說法,我不敢妄自攀附,但有緣能為這些遠在天涯的時代遺民保留一點記錄,我感到欣慰,只是回想起他們的遭遇,仍不免惘然。現在,訪談過的老華僑有四位已經故去,重洋阻隔,郵政難通,其餘仍在的本書出版後也不知能否送達他們手中,今後還能和他們見面的機會看來是極之渺茫了,只能默默遙祝他們在遠方的餘下日子過得安隱。   附記:   一、口述歷

史的整理記錄連同錄音、錄影已存放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題目為《古巴華僑口述歷史報告》。   二、對三次在古巴的聞見,我寫了《遠在古巴》一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簡體字版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出版。   三、我協助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的古巴華僑紀錄片已播出,可以在網上重看,連結為: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rootsoldandnew2016&d=2016-01-16&m=episode   海隅秀才 曾經造反趙肇商 Guillermo Chiu在古巴,我最早認識的華僑是趙肇商和蔣祖廉兩位先生,2010年年底我

和家人去古巴,希望尋找一下祖父、父親的痕跡,按父親從前來信上的地址,抵埗哈瓦那就馬上到華區,結果發現那地址竟是《光華報》所在,但重門深鎖,無法入內,再經打聽,找到了趙、蔣兩位先生,交換名片後,得知趙先生是《光華報》的總編輯,蔣先生是翻譯員,兩位都友善熱心,開了報館的大門,引領我們進入參觀,向我們介紹《光華報》的歷史和古巴華人的情況。當時和我一起的有我三弟,是香港《大公報》的執行總編輯,趙先生看到他的名片,露出敬慕之情,和我三弟交換了一點報人的經驗和感受。然後,我2013年1月再到古巴,進行訪談老華僑的工作,首先找趙先生,他一口答應,讓我完成了第一個訪談,令我對這項嘗試的信心大為增加,我很感謝他

。至於蔣祖廉先生,也作了訪談,可惜他的堂兄弟蔣祖樂先生在2012年逝世,沒法再會面。我第一次到古巴時和他們堂兄弟倆吃了一頓飯,從他們口中瞭解了很多從前華僑社會的情況,祖樂先生很儒雅,文墨水平比較高,我本來期望和他再次細談,結果無法如願,真是遺憾。雖然離鄉數十年,趙先生到現在還鄉音無改,說的應是古舊的新會話,我聽起來有點困難。現時還在古巴的華僑,在家鄉上過學的為數不多,像趙先生這樣讀過中學的更如鳳毛麟角,於是,華區凡涉及翰墨和搖筆桿的事,多由趙先生操辦,他可說是古巴華人社群的秀才。我一再對他說,要爭取時間,趁記憶尚完好,將古巴革命前後他自己和其他華僑的政治經歷寫下來,以供後人作參考,他也同意。趙

先生今( 2016 ) 年八十三歲了。訪談在2013年1月8日下午進行,在哈瓦那中華總會館內,是年12月我再到古巴時又見到趙先生,談話中他補充了一些情況,見本文之末的後記。我名叫趙文立,正式名字是趙肇商,文立是我讀書時取的名字。家鄉是新會古井霞露鄉,1933年在鄉下出生。我父親名趙厚和,屬於我家庭「和」字輩,母親名黃月桂,長樂村人氏。我父親讀書很少,可能只讀過一、兩年。

臺日鯨豚保育「公民科學」之比較:以臺灣花蓮港與日本御蔵島為例

為了解決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作者謝宜蓉 這樣論述:

臺灣及日本有許多地區發展出賞鯨活動,雖因應不同的歷史背景、自然環境及鯨豚資源,逐漸發展出不同賞鯨活動的內容,但在臺灣的花蓮港及日本御蔵島卻同樣發展出針對當地鯨豚進行的個體辨識調查。本研究詳述兩地目前的現況及參與其中之參與成員組成形式、動機及參與機制,並期望探討不同的內容是否直接影響到當地的賞鯨規範。研究對象除了關注臺灣花蓮港之外,也根據研究者之實際參與經驗,以日本的御蔵島作為比較研究之對象。本研究以公民科學角度,探討臺灣花蓮港及日本御蔵島兩地的鯨豚保育行動。欲了解當地進行的公民科學計畫及與當地的賞鯨活動之互動關係外,也期望了解參與其中發展鯨豚保育行動的組織,是如何從中協助公民科學計畫的進行,

使得兩地賞鯨活動得以朝著永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為詳細瞭解臺灣花蓮港及日本御蔵島兩地目前的賞鯨活動基礎資料,本研使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研究札記試圖理解兩地之賞鯨活動現況,及利用半結構式問卷訪問兩地調查的參與者,期望藉此更加了解當地組織如何以公民參與科學的方式進行當地的鯨豚調查。本研究結果發現,日本御蔵島以招募公民科學計畫為主要目的,因此在每年的調查資料處理中皆具備大量人力;臺灣花蓮港當地並非以招募公民參與科學為主要的目標,而是以培訓賞鯨活動中的解說員為該地組織的工作目標,因此無法如同御蔵島,在制定賞鯨規範上有較為完整的資料作為參考上的依據。雖臺灣花蓮港及日本御蔵島具備不同的歷史脈絡,因此造就不

同的公民科學計畫所形成不同的鯨豚保育行動。在日本御蔵島所凝聚出的鯨豚保育行動力能夠透過老手帶領新手的方式,使得每年的基礎數據得到妥善的處理,且實際落實於當地的賞鯨規範中。本比較研究之目的,在於期望臺灣的賞鯨活動能夠以此為借鏡,使得賞鯨活動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持續邁進。

ZERRO 零:世界記號大全

為了解決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作者松田行正 這樣論述:

以「0 」為起點,探訪121 座奇妙的符號宇宙 日本平面設計師【松田行正】蒐羅的世界記號大全   這是一本蒐羅了各式記號、暗號、符號、文字,以121種概念呈現的圖案集。為形狀著迷的作者,從零(ZERO)為起點鑽入記號的世界,逐漸偏離(ERR/ERROR)了溝通和文法的秩序。從摩斯密碼、棒球記分記號、音樂符號、天氣圖符號,到共濟會暗號、家紋、蘇美文字、西夏文字等等,種種複雜怪異、有的已失去功能、更甚者已消失的文字和記號,聚集成一幅幅系譜式學的符號大觀。 名人推薦   建築設計  顏忠賢 聶永真   廣告創意  李欣頻 魏瑛娟   符號學  安郁茜 韓良露   雜學與文化研究  辜振豐 錢

亞東 盧郁佳   聯合推薦   ※中文版比照日文原版的書籍裝幀製作,包括書名燙色、書衣挖孔及弧形外緣、頁緣刷色。 作者簡介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藝術指導/平面與書籍裝幀設計師。   1948年生,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為牛若丸出版品擔任設計工作,也經手自己著作的書籍裝幀。他對書籍設計的理念為,「在書櫃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義及具有說話形式的書籍設計」。   編著有《絕景萬物圖鑑》(TBS Britanica)、《MODERATO》、《Lines》、《圓盤物語》、《眼球譚/月球譚》(牛若丸)等書。 譯者簡介

黃碧君   1973年生。輔大日文系、日本東北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數位強國加拿大》、《從金銀島到哈利波特》(商周出版)、《小星星通信》(大塊文化出版)、《圖解古文明》(易博士出版)、《幻想圖書館》(邊城出版)、《奇怪ㄋㄟ》(布克文化出版)等書。 1    A 摩斯電碼|Morse Code  電信暗號|Telex Code  點字|Braille Writing System  二進法|Binary Notation 皮特曼式速記術|Pitman’s Shorthand System  動作學|Kinesics  柏柏爾文字|Berber Alphabet 標點符

號|Punctuation Marks  聶斯托留派文字|Nestorian Alphabet  希伯來文字|Hebrew Alphabet 嗚叫的音節|Sparrow Song Syllables 2     F 黃金蟲暗號|Cryptography by Edgar Allan Poe  瑪莉女王的暗號|Queen Mary’s Nomenclature 棒球的計分記號|Baseball Score Symbols  西洋棋譜記號| Chess Symbols 數學符號|Mathematical Notation  努米底亞文字|Numidia Alphabet 宇宙文字| Cosmic

Script by Jiang Xizhang  拉班舞譜記號|Kinetografie (Labanotation) 電氣記號|Electrical Circuit Symbols  醫學記號| Medical Symbols 鍊金術記號|Signs of Alchemy 3       H 稻留正吉的新日本文字|New Japanese Script Designed by Shokichi Toru 克里文字|Cree Script  布吉斯文字|Buginese Script  動素|Therblig System 鍊金術暗號……1| Cipher of Alchemy  棉地文字

| Mende Script  薩瑪拉札台灣語|Formofan Alphabet 泰文字| Thai Script  穿越天河字母|Crossing the River Alphabet 天上的字母| Celestial Alphabet  瑪拉基母字母|Alphabet of Malachim 4       I 西曼特圖案| Semantography  地圖記號| Map Symbols  姆語|Mu Alphabet   日本海軍慣用符號|Symbols Used by the Japanese Navy  蘇美圖畫文字| Sumerian Pictography 霍波記號|Hob

o Signs  〔神代文字……1〕豐國文字| Toyokuni Script 巴母文字| Bamun Script  查諾夫表情| Chernov Faces  馬雅文字| Maya Script 費斯托斯圓盤| Phaistos Disc 5       K 緬甸文字| Burmese Script  閩腔快字  僧侶體文字| Hieratic Script  阿拉伯文字| Arabic Script 特魯古文字| Telugu Script  拉卡多學院自動敘述裝置文字| Lagadou Automatism of Gulliver’s Travels 〔神代文字……2〕阿比留草文字|

Ahirukusa Script  新字甌文 甲骨文的「龍」文字|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scribed on Bone and Tortoiseshell for Divination 苗文字| Character Used by the Miao  悉曇文字| Siddha Matrka 6       N 十字記號|Cross  烏托邦語|Utopian Language by Thomas More  共濟會暗號| Masonic Secret Symbols 曼寧卡文字| Maninka Script  亞齊德教派文字|Yezidis Scrip

t  格拉哥里文字| Glagolitic Script 切音新字  八思巴文字| Paspa Script  易卦| I Ching  道教的護符| Talisman of Taoism 索雍柏文字| Soyombo Script   7       P 夏沛式信號系統|Claude Chappe’s Visual Signalling System   普遍語言|Philosophical Language by John Wilkins  〔神代文字……3〕對馬文字| Tsushima Script 〔神代文字……4〕阿奈伊知文字|Anaichi Script  〔神代文字……5〕種子

文字| Taneko Script 音韻記號  〔神代文字……6〕守恒文字| Moritsune Script  形聲通用文字 〔神代文字……7〕阿比留文字| Ahiru Script  〔神代文字……8〕水莖文字| Mizukuki Script 基里爾文字| Cyrillic Script   8       R 歐甘文字|Ogham Alphabet  德拉.波爾塔暗號……1| Giambattista della Porta’s Code 德拉.波爾塔暗號……2| Giambattista della Porta’s Code   德拉.波爾塔暗號……3| Giambattista

della Porta’s Code 盧恩文字|Rune Alphabet  家族記號| House Marks in Europe  數碼文字 性器符號| Ancient Male and Female Symbols  婆羅米文字| Brahmi Script 佉盧文字| Kharosthi Script  高利克文字| Galik Script 9       S 音樂符號| Musical Notation  日本新字|New Japanese Script Designed by Itto Kojima 查拉幾文字|Cherokee Script  亞美尼亞文字|Armenian

Alphabet   鍊金術暗號……2| Cipher of Alchemy  鍊金術暗號……3|Cipher of Alchemy 鍊金術字母| Alchemical Alphabet  魔法字母| Magic Alphabet by Duke Cagliostro 查理曼暗號| Charlemagne’s Code  拉班.毛魯斯大主教字母……1|Alphabets Collected by Hrabanus Maurus  拉班.毛魯斯大主教字母……2|Alphabets Collected by Hrabanus Maurus 10     V    家判|House Marks i

n Yonakuni island  楚科奇文字|Characters Used by the Chukchi 注音字母  〔神代文字……9〕阿波文字| Awa Script  流水文字| Ryusui Script 平假名的漢字|Chinese Characters from which the Japanese Hiragana Syllabary Was Derived 片假名的漢字|Chinese Characters from which the Japanese Katakana Syllabary Was Derived 則天文字|Chinese Characters Desig

ned by Ze-Tian  古代中國文字範例|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Collected by Athanasius Kircher   西夏文字|Chinese Characters Used in Sihia 〔神代文字……10〕中臣文字|Nakatomi Script 11     Z 〔神代文字……11〕秀真文字|Hotsuma Script  占星術記號|Astrological Symbols 生物學記號|Biological Symbols  航空圖記號|Aeronautical Symbols 石牆刻印|Inscription on the

Stone Walls of Japanese Castles   太陽系、星、月記號|Astronomical Symbols   電視、錄影機、音頻機記號|Display Signs of Electric Appliance 達爾頓原子記號|Dalton’s Atomic symbols  家紋|Japanese Heraldry   天氣圖記號|Meteorological Symbols  克朗尼的聲音圖形|Chladni Figures 前言     記號、暗號、符號、信號 松田行正   再也沒有比零更不可思議的記號了。曾經有一支電視廣告,主角在支票上填寫金額數字時,因筆實在

太好寫,零填得太順,搞得周圍的大人物們十分緊張。零明明代表「無」,但只要加上去,卻能讓數字變得無限大。這就是「零」。   ★漢字的「日」在象形文字時,為圓中加上一點,隨著時間的變遷才演變成現在的形狀。這個點是為了和周圍什麼都沒有的空間區別,表示確實存在著的實體。如果把點拿掉就是零,但是外框的圓依然殘留著。以另一個角度來看,零也可以是「中間」的意思。      ★零於五、六世紀時在印度發明出來,從這時起,它的形狀已經是「○」或「.」。在印度,數字以人的身體的一部分,或是太陽、月亮等來表示,或許○的誕生和中國的象形文字有著相同的發想,是個連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歐幾里得(Eucli

d)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也不知道的數字=記號。      ★零(zero)在印度的讀法是「sunya」,意思是「空無一物」,八世紀傳到阿拉伯譯成「as-sifr.cipher」,意思是「空」。十二世紀阿拉伯的算術書被翻譯成拉丁文傳到歐洲,讀音演變為「zephirum」、「tziphra」。之後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名稱,像是「zeuero」、「ceuero」、「zepiro」等等,其中義大利語的「zero」最廣為流傳使用,才成為固定的稱呼。被用在單一字母替代暗號(simple substitution cipher/monoalphabetic cipher)的cipher原本是阿拉伯

語的零的異稱。      在思考這些演變時,我開始想把這些現在已不被使用的文字、記號和奇妙形狀的圖案等等收集起來。而零可說是最符合這些不可思議的記號的原點……書名《ZERO》因此誕生。但是,為了涵蓋超出ZERO範圍的偏離(err/error)的意思,所以改成《ZERRO》。      大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以忍術世界為基幹、描繪唯物史觀的長篇漫畫的白土三平(本名岡本登,1932-),在其作品《WATARI》中,以唯物論來描述忍術的科學(?),像是披著合理外衣的不合理解答,就像是柳田理科雄(1961)的《空想科學讀本》一樣有趣。例如,分身術被認為是因為在敵人周圍以超高速度繞圈快跑,所以才出現許多

個自己的分身。道理和電風扇的風扇看起來像停止不動的原理相同。但是,要學會這個技能會很疲勞,只會消耗後來戰鬥所需的體力。倒不如說,如果有應用分身的武術可能比較有意思,正如浦澤直樹(1960-)的《怪物》裡的感覺。      啊,在這些繪聲繪影的說明當中,出現了為了操縱0的忍者(要提的是這個時代零的記號應該還沒傳到日本)的護身符(圖1),是真言密教的護符。據說這個護符能夠自由地操控人,像是一種傀儡(替代、人形)術。再稍加分析,「尸」是屍的意思,這裡則是替代、人形的代表。重複三次是要打通修練道的三光(日、月、星)之氣,或是像住在人的肚子裡的「三尸虫」,會把那個人的罪狀偷偷報告給天上的告密虫。轉借為雖

然看不到具體的形象,卻可能奪去人命的鬼神或是靈魂之類的東西,應該隱含這兩種意思吧。「月」和「女」表示時間,「國」是?的正體字,即設置界線,規範咒力可及的範圍。接下來的文字也就是祈求的字辭,「有」代表世上所有的生物,「正」為「生」,代表那個世界。以上是我自己個人的解釋,但在調查這個護符的來源時,我迷上了記號的魅力。      對靈數學開始有興趣也是這個時期,神祕主義相關的書籍中,屬最右派的大陸書房出版的田上晃彩(1923-)著的《靈數的四次元》(1973)以大量陳腐的古代學為出發點,試圖找出日本文化中潛藏的真理、咒語、音靈和靈數的關係,再用靈數來解讀其意義。以記號來解釋的《古事記之謎》為最後的壓

軸之作,但我對這種用一個理論套上自古至今所有事情的說法感到厭煩。      ★靈數學中把位數多的數字變成個位數來進行各種解釋。例如,125會變成1+2+5=7。120的話,等於1+2+0=3,0的位數會消失。這種「個位數化」的方法論,是沒有零的畢達哥拉斯以來的傳統作法,即使現在已經有零,個位數化也和零不相衝突。這是為了成全零所具有的「理論性」技巧吧。      關於記號的另一個令人震驚事件是1971年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的第四張雙CD(double jacket album)。封面、封底、內頁,完全找不到樂團名稱,連曲名、版權者、唱片公司名稱也沒有。放CD的內袋裡雖然寫著曲名

卻沒有註明樂團名,只能看到製作人吉米.佩吉(Jimmy Page、1944-)的版權者名和四個奇妙的大大的記號,有特殊意義似地並排著(圖2,順道一提,內袋的另一面是「往天國的階梯」的歌詞)。還好標籤上有這四個記號和LED ZEPPELIN的描述,媒體重新被告知這些記號代表LED ZEPPELIN四位成員,似乎引發不小的混亂,發行商Atlantic Record一開始認為這張唱片不可能會暢銷,所以將它稱為「自殺唱片」(suicide album)。事實上,這張唱片收錄了「Black Dog」、「Rock and Roll」、「Stairway to Heaven」等齊柏林飛船的代表樂曲,成為齊柏

林飛船銷售最好的賣座唱片。齊柏林飛船的成員們似乎想避開「齊柏林Ⅳ」的名稱,因這張專輯沒有名稱,在歐美稱這張以四個符號代表四位成員的專輯為「四個符號」(four symbols),日本版當然是以「齊柏林Ⅳ」的名稱發行。      吉米.佩吉很崇拜二十世紀神祕主義代表者之一的亞勒斯特.克羅里(Aleister Crowley),他不但以克羅里的著作為名,在英國的肯辛頓(Kensington)開了一家神祕主義書店(EQUINOX=晝夜平分點),甚至買下了克羅里在蘇格蘭的古行館。佩吉打算用神祕主義記號來代表四位成員,符號幾乎都引用自神祕主義的書,而追究其出處這事直撥弄著歌迷的心。我試著去解析這些符號,

最左邊的符號代表吉米.佩吉,是將稱為「紅龍」(red dragon)的西洋占星術的護符顛倒過來使用。以我個人的看法,像是耶穌的略稱IHS(反過來看,像I的字在上面)加上電光,Z可以看成電光。約翰.保羅.瓊斯(John Paul Jones,1946-)和約翰.波南(John Bonham,1948-1980)的符號據說來自歐洲古語的盧恩字母(Runic alphabet),盧恩字母是一種用刀刻在樹上的四角形的書體,所以盧恩字母之說很怪。光看記號讓人聯想到三位一體說,說是日本的家紋會更容易理解吧。瓊斯的記號,如果去掉?,就是三葉草「連結的柏草」,波南的則是「三個金輪」。連結的三葉草打開就是一個圓

,圓和三葉草的組合可以解讀成「終極的形狀」。羅伯.普蘭特(Robert Plant,1948-)的羽毛記號據說是姆(Mu)大陸的聖教符號,但詹姆斯.柴吉吾德(James Churchward)的姆大陸的書裡只有沒有外圍圓圈的羽毛。象形文字(hieroglyph)的羽毛前端彎曲意義如其所示。在阿茲特克(Aztec)中,表示數字400。說到家紋,如果羽毛前端沒有彎曲的話,就是「粗圓中的一片鷹羽」。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1832-1898)和喜歡魔術的克羅里在1907 年曾組織魔術社「Argeteum Astrum」(銀的星體),通稱「A∴A∴」。這個組織的刊物名和吉

米.佩吉的書店「晝夜平分點」名字相同。「∴」原本是共濟會(freemason)的簡略代表符號,也有A∴O∴這樣的符號,什麼都加上「∴」是當時神祕主義組織的流行作法。克羅里在A∴A∴之後,加入德國的O∴T∴O∴(東方聖堂騎士團),在設立英國分部M∴M∴M∴(Mysteria Mystica Machisim)時,始終堅持使用「∴」。這裡的「∴」取代句號被當成區間,但其實原本是三位一體的記號。共濟會的三位一體是由圓規、三角尺和眼睛組成。不用說「∴」體現了一個一個的符號,在這裡則當作字間的空白符號,就像零一樣,雖是「無」卻象徵「有」。      記號包含著許多意義,其合併體發展得更早,文藝復興時期英

國的數學家兼魔術師約翰.迪(John Dee,1529-1608)寫了一本珍貴奇妙的書《Monas Hieroglyph》(象形文字的單位,1564)。「Monas」也就是Monad,意味著單位或單一。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Plat?n,BC427-BC347)、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的概念已經成形。迪以這個monad為神,創造了可以變幻成十字架的神的代表符號。換句話說,對迪來說宇宙方程式為E=mc2。      這麼說或許是好聽了些,但結果不過是當時的神祕主義的要素=鍊金術和占星術的合體記號罷了(圖3)。首先,點代表地球,圓代表繞著

地球轉的太陽,也就是托勒密(Ptolemaios)宇宙。太陽的上面是半圓的月亮,下面是十字架。十字架的下方的兩個半圓是天動說的太陽軌道=黃道上十二宮之一的牡羊宮。月+太陽+十字架的組合,在占星學上是「水星」的符號,以鍊金術來說是把微金屬變成金屬的媒介「水銀」。牡羊宮代表火,這個宇宙記號所象徵的背後是鍊金術中金屬轉變的世界。用火(牡羊宮)讓水銀(水星)先變成銀(月),最後再變成金(太陽)。不論怎麼看,都像是從鍊金術發想出來的時代產物。      ★這樣的鍊金術、占星術記號來自希臘字母,神祕主義相關的記號來自希伯來字母的說法很多。鍊金術、占星術記號其中的一部分後來被當成化學和生物學的記號來使用。文

字字母的衍生也延續至各個領域中。製作這些記號、文字的系統樹是個十分吸引人的主題。每天不斷看著夜晚發光的星星,似乎自然地認為★形符號是理所當然的,但在日本★形符號的使用是明治以後的事,之前的星形以○表示,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晴明紋的☆形,和星星的符號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巴比倫或是畢達哥拉斯的年代,有相當古老的歷史。      本書列出的記號群只是選自於形狀的趣味性,其中也有很多記號已經超越了溝通途徑的複雜形狀。有很多文字系統因為形狀和文法太過複雜而無法流通,導致自然消失,也有很多像神代文字般怪異的文字。除了形狀有趣外,再加上被這些瞬息萬變的文字、記號所迷惑,最後集結了11章X11個

=121個文字群、記號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頁的大小也是11的倍數,寬121mmX長209mm,本文的版面篇幅也是11mm單位。各章的內容不是出自系統分類,主要是以形狀相似,還有漸漸演變而成的組合來編排。各章開頭的記號是象徵每一章的變形字母。那麼就請讀者進入這個奇妙的昆蟲圖鑑般的形狀世界。   P002     ※零的其他名稱還有spos、tsiphron、Zeron、cifra、rota、circulus、galgal、omicron、theca、null、figura nihili。   P003     忍者的暗號。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加上人、身,加在漢字的邊,和五色(青、黃

、赤、白、黑)+色、紫等漢字創造出的暗號。詳細的解讀法不明,但是把這些字加上某種規則,然後置換成五十音,就變成簡單的單一字母替代暗號。 後記   最後想談談關於本書的封套、封面所隱藏的小小插曲。本書初版時全書裝幀使用的是紅色。這個紅色是太平洋戰爭時,美國對日暗號解讀小組「magic」替日本軍事暗號取的綽號「Red」(紅),「紅」也從日本暗號書的封面顏色,變成了美方的命名。Red暗號為1931年日本海軍從同盟軍德國處買入Enigma暗號機並加以改造的成果,正式運用在軍事上是在皇紀(從神武天皇即位時,日本書紀中記錄的西元前660年開始計算的年份)2591年,故取最後二位數,將它稱為「91式暗號

」。之後,日本再度改造此暗號機,開發了97式暗號機,正式的名稱為「97式歐文印刷機」。97式的暗號書封面為紫色,因而美軍將它稱為「Purple」(紫)。      日本軍方過於信心十足,認為不論紅色或紫色暗號都絕不會被破解,管理上於是很隨便,用這兩式暗號機同時在兩個地方以相同的暗語來傳送訊息。結果,戰爭爆發前夕即被美國「magic」小組成功破解。然而,本書再版時更換了裝幀顏色,「紅」的色彩概念也僅使用於初版。      ★封套的圓形小洞是凡爾納(Jule Verne)的小說《桑道夫伯爵》(Mathias Sandorf,1885)中,桑道夫伯爵用以解讀暗號的型紙。原封不動時為「ZERRO松田行

正」,把它以順時鐘旋轉90度就變成「ZARRATHUS」,再轉90度會出現「TRRASIGNE」。再轉90度則會出現「ASINTOERR」的文字。這36個字母去掉作者名,就變成ZERRO,ZARRATHUSTRRA,SIGNE,A SIN TO ERR。此外,紙上的九個洞排列方式來自杜象(Marcel Duchamp)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們剝光了衣服=通稱大玻璃》(La Mari?e mise ? nu par ses c?libataires,m?me,1915-23)中的「九個射擊的痕跡」。喜歡玩雙關語的杜象將這射擊的洞比喻為射精。      ★這個暗號裡的「R」全都用「RR」來表現。「R

R」是來自杜象的筆名Rrose S?lavy,Rrose的前兩個字母R。1921年,杜象在想像一個具雙重人格的女性而取了這個女性名字。剛開始只有一個R,後來從「arroser」(撒水)得到靈感而改成兩個R。S?lavy是「c’est la vie」的諧音,「Rose, c’est la vie」(玫瑰,這就是人生)。兩個R的第一個R左右相反。相反的R即使沒有也是R,也就是意味著零的R。   ★「ZARRATHUSTRRA」為ZARATHUSTRA。當然是借用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的書名而來。就像卡巴拉的咒語ABRACADABRA,因

喜歡其語感而選用的。ZARATHUSTRA是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的德文。瑣羅亞斯德為西元前六世紀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者和預言家。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基於善惡、光暗的二元論,善神Ahura Mazda和惡神Ahriman永遠戰鬥不停,並且認為最後當然由善神Ahura Mazda獲勝。以這個二元論將各種神祇蠢動的古代清楚畫分為二,這種清楚的界線成為後來基督教等教派思考的根基。Ahura Mazda的象徵為太陽、星星、火,所以也稱為「拜火教」。Ahura是神,Mazda則是智慧的意思。另一個選擇的理由是Mazda和松田(Matuda)的發音很像。      ★「SIGNE」是法文的「記號」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將此字定義為擁有記號表現(signfiant∕能指∕意符)和記號內容(signifie∕所指∕意旨)兩種概念的詞語。索緒爾從語言體系中劃分出兩個體系,在本質上發現所指和能指之間對應的武斷,和各系列要素的分節任意性;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 1908-)則指出,這樣的結構和類型同樣存在於未開化社會的親族體系或神話世界。更甚者,將這種「結構」概念運用到生物進化原理,這種結構主義進化論目前正受到注目。      ★「A SIN TO ERR」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克勞森(Max Christians

en Klausen,1899-1979)所創,當時他負責處理洩漏了蘇聯軍方的「日軍沒有入侵蘇聯作戰」等重要情報、被當成間諜逮捕且處死的德國記者索各(Richard Sorge, 1895-1944)的暗號電信。ASINTOER是把有意義的英文的出現頻率文字組成文章。再加上一個R就變成「A SIN TO ERR」(犯錯之罪)。克勞森將ASINTOER以0到7的數字置換,每一出現這個字就用數字替換,其他的字也用別的方法替換成數字。這樣的暗號還是過於簡單,故數字又被暗號化,因為說明很繁瑣,在此省略不談。      ★方陣的文字全部說明完畢。ZERO是從義大利文而來,作者名為日文,ZARATHUST

RA為德文,SIGNE為法文,A SIN TO ERR為英文,五國語言並列。因此這五國的單字全部以代表其國家的字體來表記。義大利文用義大利人波多尼(Giambattista Bodoni, 1740-1813)在1790年左右開發的Bodoni Roman體。法文用法國人加拉蒙(Claude Garamond, 1480 or 1500-1561)的Garamond體。按1539年頒佈的統一公用語言令,原本多語言的法國開始統一使用法文,所有人都使用加拉蒙印刷字體,加拉蒙因而被稱為「雕刻王國文字的人」。英文使用英國人莫里松(Stanley Arthur Morisson, 1889-1967)的

Times New Roman,1932年英國的日報《泰晤士報》採用的字體。德文為蓮納(Paul Renner, 1878-1956)的Futura。1927年發售的Futura因考慮到德文的組版,字元重新被設定。和以前的Sunserif字體不同,變成擁有現代感的字體。日文當然是明朝體。      ★最後在這裡想感謝協助製作本書的人。首先是松田工作室的中村晉平對於這些大量的記號和文字的再三變更完全不感到氣餒,重新編排、修正。小林恭子幫忙全部的校正。針對小林提出的疑問,讓我能重新再調查,確認資料並加以修改,實在太感謝了,逸見陽子也一樣幫了我同樣的忙。      雖然我只拜託逸見幫忙確認歐文,但她

卻幫我把以形狀選出來,以形狀分類的各項目內容分成script、alphabet、character等的類別,讓我的頭腦能夠理出頭緒。牛若丸的顧問米澤敬幫忙思考本書的宣傳句,書腰簡潔的一行字。還有尋找錯誤的能手松田工作室的天野昌樹幫忙做最後的把關校正。文唱堂印刷的山田泰司也很小心謹慎地幫忙完成繁瑣的工作,甚至幫忙校正。我由衷地感謝大家。      ★本書使用的字體,前言=岩田細明朝體,次標題和文中的大文字=ryuminR-KL+秀英3號R∕游築36P假名3、Gothic相關=粗體gothicW1/W3/W6,內文的括弧為MA31、BodoniBook、Agramond、Shelley Volan

te Script、FrutigerLight∕Roman∕Bold。方陣的五書體為Bodoni Book、ryuminR-KL、FuturaBook、AGaramond、Times New Roman      ★本書的用紙,封套∕封面∕封底全部是tantV.V-69、四六判130kg/100kg。封套的花邊紙為伊東信男商店的No.23,書籤為No.5。小口(譯註:除書背外的三切面)印刷的油墨為食用色素紅色102號。封面紙為村田金箔GF-70紅。內文用紙為white night cream A判55g。前言和結語為conylap skyH判108g。

兒童劇場評量指標建構研究

為了解決有意義的英文團名的問題,作者張淳喻 這樣論述:

「兒童劇場」是一種呈現給兒童欣賞的劇場藝術表演,由專業的成人演員、劇作家、導演、劇場工作者所組成,並以綜合的藝術形式呈現,包含:文學、音樂、肢體表演、視覺、多媒體等藝術,提供親子觀眾精緻的表演,並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劇場藝術之美。本研究欲瞭解兒童劇場該具備的特質及功能,因此透過建構「兒童劇場評量指標」之過程來探討其內涵,瞭解適合成為兒童劇場指標之領域、構面及細項。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透過文獻探討初建構「兒童劇場評量指標」,再進行兩階段研究實施,第一階段為「指標修正」,透過發放及回收專家問卷,進行量化及質化的分析;第二階段為「實際施測」,邀請國內兒童劇團實際試用兒童劇場評量指標,再以專家訪談

方式搜集意見,再次修改完成本研究兒童劇場評量指標。本研究試圖建構兒童劇場評量指標及得到相關研究結果,以作為兒童劇團、兒童劇場工作者以及有意從事進一步研究之研究者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