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聲寶合併失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以群創奇美電併購案為例指導教授 - 政治大學也說明:2.05 的換股比率全數以換股交易併購奇美電,群創為存續公司,合併後公司名. 稱為奇美電子。 ... 東元、聲寶、大 ... 表(十四)來源:寶來證券,以及本研究整理.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運籌管理系企業管理碩士班 林立千所指導 陳櫻丹的 建立企業併購策略規劃檢核表 (2016),提出東元聲寶合併失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併購、策略規劃、檢核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財務金融組 邱顯比所指導 林仲章的 企業併購動機及決策分析-以半導體供應商R公司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併購、公司價值評估、現金流量折現法、半導體業、AHP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元聲寶合併失敗的解答。

最後網站聲寶(1604) vs 東元(1504) | Fugle富果則補充:個股代號: 1604 1504, 股票簡稱: 聲寶東元, 商品類型: 股票股票, 交易市場: 上市上市, 公司全名: 東元電機, ... 【公告】聲寶2023年5月合併營收8.69億元年增3.29%.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元聲寶合併失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立企業併購策略規劃檢核表

為了解決東元聲寶合併失敗的問題,作者陳櫻丹 這樣論述: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競爭下,併購成為企業追求成長時,最常使用的策略性手段及工具,2015年全球經濟趨緩,產業透過整併追求新成長契機,並帶動鉅額交易發生,台灣近幾年也掀起併購浪潮,不論是科技業或是金融業皆有許多併購消息,然而併購卻非一蹴可幾,根據過去文獻統計指出,併購失敗比例高達50%至70%遠高過成功的比例,使企業付出巨額虧損慘痛代價,可知尋求併購對企業而言雖然很有吸引力,但是如何成就成功的併購案對企業而言仍是一道難題。 本研究先透過文獻歸納整理策略規劃要素、步驟及併購成敗原因,擬定企業併購策略規劃檢核表,由於檢核表法,能有效進行逐項詳細檢查,並提早發現問題,避免重大風險值之產生,接

著在與企業主管進行深度訪談調查,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了解真實社會上企業的併購運作模式,藉此討論此檢核表的合適性,是否能有效提供給予企業實質的幫助,透過逐項檢核、通盤的考量,來降低併購失敗機率,最後輔以失敗與成功的文獻實際案例,分別為明基併購西門子、東元併購聲寶、宏碁併購Gateway及奇美電與群創合併案,套入本檢核表,了解造成併購失敗的問題,是否為當初未實質檢核考慮的因素,而成功的併購案,是否因有效檢核,以降低併購失敗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跨國併購常常會疏忽文化差異的影響,及員工整合上的困難,使併購產生破局,併購時間的掌握也是一大關鍵,且過於高估對方之品牌價值,皆是失敗原因之一,企業未逐項

檢查兩者各方面差異,過於倉促寮率之決定,皆會造成併購失敗,從成功案例來看,成功的併購案,考量較全面且徹底,透過檢核表了解兩者合適性,因此實質逐項的檢核,是有效減少企業併購失敗的關鍵。 藉由本研究之相關分析、探討,希冀能提供欲併購的企業參考方針,使企業能拓展市場、強化競爭力,建立持續性競爭優勢,將企業危機轉化為轉機。

企業併購動機及決策分析-以半導體供應商R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東元聲寶合併失敗的問題,作者林仲章 這樣論述:

台灣是高科技大國,是全世界晶圓廠最密集的國家,相關產業群聚效應明顯且強大,為維持獲利及持續降低成本,所以供應鏈本土化是目前各大晶圓廠的策略,這些策略也給予了台灣本土技術服務廠商極佳的發展空間。但是高科技業脈動速度快、產品生命週期不長,平均三年到五年產品會因競爭議價或被取代就沒有利潤,所以除了持續開發新產品或轉型,不然就是想辦法找尋合作或併購機會,希望藉由不同的技術服務產品整併,擴大公司規模增加競爭力及議價能力。 本研究個案是台灣半導體設備技術服務業典型的中小企業,當公司面臨併購這議題時要如何應對,本研究的核心主軸有兩個;一是透過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法,讓未上市的個案公司估得自身的價值。另一個

研究主軸是以科學量化的併購決策模式提供決策者一個決策參考。一、公司價值評估 首先在公司價值評估方面,本研究使用工具是現金流量折現法,現金流量折現法的好處是充分考量企業過去及未來的現金流量,理論上比較接近公司實際操作上的價值,最後評估出的公司價值與實際跟公司經營者訪談中,估算出來的公司價值與他們自己認定的公司價值算是很接近了。二、公司併購決策 本研究使用AHP工具來科學量化複雜的決策,參考許多業界評估準則及個案公司的意見訂定目標層級架構,再依決策團隊的目標屬性及權重等分配,計算及分析後得到最後量化分析的最佳方案。 併購是公司大事,尤其是被併購的公司大多會失去原本公司的主導地位,若併購

結果不如預期,沒有併購產生的綜效,最後有可能被當作商品再賣出去或終止營運,本研究希望能建立一套科學量化的分析模式協助併購決策者以主觀判斷偏頗造成錯誤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