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地下街商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捷運公司所管轄之捷運地下街位置及店鋪營運時間?也說明:中山地下街店家資訊,大家都在找解答。中山地下街:位於捷運淡水線上,自臺北車站經中山站至雙連站,長約815公尺,店鋪... 東區地下街:位於捷運板南線上,忠孝復興站與 ...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殷寶寧、蔣雅君所指導 陳宇玨的 台灣戰後建築現代化與台北都市發展歷程:以中華商場為例 (2015),提出東區地下街商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華商場、建築現代化、Docomomo Taiwan、現代建築、都市變遷、都市保存。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 郭大玄所指導 吳守信的 臺北車站誠品地下街消費空間的建構與再現 (2012),提出因為有 誠品地下街、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空間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區地下街商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西門地下街則補充:由於沒有商家進駐,西門地下街除前段設置西門智慧圖書館供民眾使用外,其餘店面均做為台北捷運公司辦公室。 ===出入口===(電扶梯預計於2022年發包施工,2023年啟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區地下街商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戰後建築現代化與台北都市發展歷程:以中華商場為例

為了解決東區地下街商家的問題,作者陳宇玨 這樣論述:

中華商場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上,在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中華商場承載著許多台北人共同記憶,但其建物本身是否沒有保存價值而遭到拆除?本文試圖以中華商場為例,探討現代建築對於都市發展及建築現代化的意義。本文第三章梳理商場興建到拆除的過程,從清代城牆、日治時期三線道、戰後國民政府遷台的臨時棚攤、1961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簡潔方正量體的現代化建築,到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後闢建的林蔭大道,反映了不同時空下的政治、經濟、技術、空間思維與決策過程,所促成的空間重塑。第四章則從現代建築的角度切入,探討其設計者趙楓不同作品(1960-1968)的建築實踐,以及對中華商場的建築形式分析。此外

,也從商業、衛生機能的面向,探討建築與生活形式的沿續。第五章與國際現代建築保存運動(Docomomo)對照,論證中華商場符合現代建築保存的評估標準。本文對中華商場的探討,可與戰後台灣現代建築的學術界對話。戰後第一代大陸籍建築師在1960年代民生建築需求下,有其解決社會問題的關懷,是否將其建築內涵視為對西方機能主義的表面模仿,本文認為應以在地環境下現代建築的探索與創造來重新審視,而有不一樣的答案。對於中華商場被冠上「台北盲腸」「都市之瘤」等責難,除了需回到興建時的物質條件,本文認為不應將其視為是不現代的羞恥,進而看到參與者曾經的努力和斡旋,才能重新肯定自身的歷史感與主體性。最後,回到中華商場案例

中,其建築的價值無法被看見的問題,是現代建築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也是本文欲指出的重要問題。

臺北車站誠品地下街消費空間的建構與再現

為了解決東區地下街商家的問題,作者吳守信 這樣論述:

臺北市隨著都市規模不斷擴大,交通擁擠的狀況也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行鐵路及捷運的地下化工程,並成立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更在內政部提出的「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下,促成能同時解決旅客疏散、停車需求、商場安置等三大問題的地下街開發,並提供消費者嶄新型態的消費空間。臺北車站周邊四條地下街中,由於爭鮮公司管理的臺北新世界購物中心提前結束經營,因而讓誠品企業有機會接手進駐。 本研究運用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三元辯證空間理論,輔以現代消費社會下的符號消費、消費文化等概念,探討誠品地下街中人與空間所進行的互動現象。研究過程採取文獻探討、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

方式,來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藉由誠品企業、店家、消費者三種不同角色,對於誠品地下街空間運用及想像的差異,以達到演繹與論述三元辯證空間理論之目的。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歸納如下。一、《空間實踐》部分:誠品地下街乃因臺北市區交通嚴重擁擠,在政府及有關單位對地下空間進行多元的開發下形成,誠品企業亦服膺地下街特殊的空間與規範,並進行有效的管理,但在指示系統上卻被消費者反應出不符需求的狀況。二、《空間再現》部分:誠品企業透過光線、色彩、招牌三元素,對地下街整體空間進行規劃與營造,使其完全有別於前期的臺北新世界購物中心,並展現濃厚的藝文風貌;店家則於誠品企業空間再現的基礎上,依各自的類型與特色,對店

內空間加以佈置,且在部分程度上配合誠品地下街氛圍,使空間再現得更為徹底。三、《再現空間》部分:店家因營運需求而產生「空間私有化」現象,亦透過商品、海報、安全門等形式或媒介,進行其他的再現空間行為。消費者的再現空間活動,則受到時段、對象、情境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多元特質。誠品企業則基於規劃者與使用者雙重身份,管理的同時亦得回應店家及消費者需求,加上對藝文氛圍的自我要求,因而進行了部分的再現空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