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民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東河民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書孜,王思佳寫的 高度2500呎的夢想:台東如何打造熱氣球第一品牌 和鹿憶鹿的 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東河民宿DongHe Surf Shop & Hostel -台灣官方網站也說明:台東東河民宿. Doughe Taitung Surf Shop&Hostel 訂房:0965-665993 089-896259 郭小姐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南東河路60號. 東河民宿,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秀威經典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智慧商務系 李仕雄所指導 簡登豪的 經驗專家於車禍處理資訊平台服務與合作模式之建構 (2021),提出東河民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車禍事故、車禍處理、車禍賠償、響應式網站、開放式創新、服務價值網、資訊整合網站。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王月鶯所指導 余三郎的 部落觀光產業經營發展之研究- 以法治村武界部落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部落觀光、永續發展、在地導覽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河民宿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東東河鄉好待good stay民宿|聆蟲鳴鳥叫,賞海賞日出 ...則補充:好待good stay 是獨棟的民宿, 雙人房和四人房各兩間, 人多的話可以直接包棟, 我們去的時候只有我們一組客人, 也算間接包棟了民宿在小山坡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河民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度2500呎的夢想:台東如何打造熱氣球第一品牌

為了解決東河民宿的問題,作者陳書孜,王思佳 這樣論述:

**正反雙書衣** 一張公文翻轉城市面貌     2020年7月11日,台東鹿野高台的清晨升起了18顆熱氣球,充飽了氣,精神抖擻的一字排開,有金黃逗趣的海綿寶寶、黑色帥氣的台灣喔熊、紫色可愛的小丑、齜牙咧嘴的怪獸,在遊客熱切地注目下,宣布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正式展開,而這一刻,全世界都在看。     這一年,新冠疫情衝擊讓全球各種經濟活動陷入停擺,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成為全世界唯一照常舉辦的熱氣球活動,當台東縣府宣布活動如期時,國內質疑聲浪不斷,連鹿野在地鄉親都不贊同,讓台東縣府團隊感受到空前的壓力,但在饒慶鈴縣長指示下,團隊做了最壞的打算,也做足最好的準備。  

  當巨大且燦爛的熱氣球,帶著台東人的無畏升空,也帶著全台灣祈禱健康平安的心願升空,現場的民眾忍不住擁抱身邊的家人、好友,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慶典。這一幕,透過網路直播,傳遞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向世界宣告,台灣防疫的努力,讓我們的生活能夠不被打亂,讓我們的日常更顯得彌足珍貴。     這一年,台東熱氣球嘉年華吸引超過120萬人次造訪,旅宿業訂房率全國最高,創下觀光產值超過30億元,帶動台東整年度觀光人次突破千萬,更一舉拿下知名全球線上訂房品牌Booking.com評選的「2021年最好客目的地全球第一名」。     這一年,也是台東熱氣球嘉年華誕生的10週年。     十年

磨一劍,這一把利劍出鞘,替因疫情煩悶已久的人心帶來希望,也為沉寂多時的台東經濟帶來曙光。之所以在各界質疑眼光下,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意氣之舉,而是一股底氣,而這股底氣從十年前就開始醞釀……     這一段從無到有,築夢踏實的過程   不但翻轉了台東市的樣貌,   也讓台東人對自己、對家鄉更有信心     過去,又老又窮被視為台東的代名詞,就連台東人都不好意思對朋友說出自己來自台東。2009年,一位公務員因為長官的耳提面命,沒有輕易存查來自中央政府的一項補助計畫公文,並開始著手申請補助經費,邀集產官學研各界專家,一起為台東的未來出謀劃策,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活動就在眾人的期望中出現了

。     這個無心插柳成蔭的動作,沒想到一路催生了台灣熱氣球法令的鬆綁、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台東觀光客人數年年增加、活絡了台東在地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台東擺脫了過去又老又窮的形象,披上充滿希望陽光的翅膀,隨著熱氣球展翅高飛,讓世界認識台東,看見台灣,城市從此發展,人們開始可以抬頭挺胸說:「我是台東人,我很驕傲。」     本書詳實記錄了這十年來的過程,一趟從無到有、築夢踏實的熱氣球之旅,見證城市升級轉型,也看見了台東,不只是台東的未來無限可能性。

東河民宿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aidong is the best vacation you can get in Taiwan without leaving the main island, here are the time stamps. 台東是台灣本島最適合老外度假的地方,這次專攻都蘭東河兩個地方。

0:01 台11線公路 Provincial Highway 11
0:34 台東興昌海邊 xin chang beach
2:17 都蘭大街 Dulan Main Street
2:24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The Sugar Factory
2:27 田口山居食酒 yaguchi yama japanese casual restaurant
3:13 台11手工啤酒 Highway 11 Bar
3:39 Catch Surf 民宿 Hostel
4:22 東河包子 Donghe Pork Bun
4:35 都蘭食堂 Dulan Diner
7:24 都蘭海邊 Dulan Beach

----------------------------------------

Music used in this video:

On the Way by Vlad Gluschenko https://soundcloud.com/vgl9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_OntheWay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QwwuuvnfBlA

Barbarian by Pierlo http://freemusicarchive.org/music/Pie...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GdWYyqk6pjA

Fig Leaf Times Two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Source: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dSKPmBbvPHw

----------------------------------------

Last but not least…最後呢

🆒 Please SUBSCRIBE, SHARE, COMMENT & FOLLOW US! 😄♥️⬇️
🆒 請定訂閱、分享、留言、追蹤我們!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ungfubenji88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enjiwang/

We are constantly thinking of new ideas and topics to make this channel more fun and we would like to ask for your feedback,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mment below!

經驗專家於車禍處理資訊平台服務與合作模式之建構

為了解決東河民宿的問題,作者簡登豪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製之方向係以車禍當事人以及利害關係人作為出發點,起源於我國汽機車使用人口密度高,車禍事故數量近年來居高不下。但在車禍事故發生後,當事人卻需要自行申請或準備各項資料,在作者自身執業過程中,處理車禍事故案件眾多,常發現當事人因資料、證據蒐集不齊,甚或自行至網際網絡上嘗試蒐集各項所需要的知識與流程,但卻因處理流程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專業法律領域,在無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背景下,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並予以運用專業知識。故希望藉由建構資訊服務平台「守護神車禍處理平台」,將車禍事故發生後之各項處理程序予以資料彙整並將其分類,除使當事人能夠依據自身案件進度搜尋相關資訊外,也能提醒當事人應該及如何準備

相關資料及證據。在「守護神車禍處理平台」中,藉由彙整車禍事故處理資訊,改善原先傳統保險實務中多藉由人力服務的諮詢,而改以提供雲端化表單回應,讓使用者在進入平台的過程中,能夠獲取相關處理資訊。且借重內容文字以白話、圖例式的範例說明,也讓未受有法律專業訓練的人民,亦能輕鬆使用與閱覽本平台,毋庸再自行搜尋其他相關網站才能知曉該專業知識意義為何,亦不會再因使用者在專業背景不足的情況下產生錯誤理解而受有更多損害。且藉由「守護神車禍處理平台」的統整資訊提供下,使用者在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毋庸再配合服務人員時間與受到等待相關服務人員趕到現場所需求的時間、服務區域的限制。皆能夠快速查看所需處置的措施,與聯絡的

相關單位,讓使用者真正達到服務不受限的效力,也能對於車禍事故案件的實務中,提供統合性資訊,為廣大用路人盡一分心力,將所學回饋社會。

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

為了解決東河民宿的問題,作者鹿憶鹿 這樣論述: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書中有扶桑國、羽民國、一臂國、一目國,有西王母、精衛鳥、九尾狐,有飲了不老的赤泉、吃了長壽的不死樹,佩戴鹿蜀獸的皮毛會子孫滿堂,䔄草荀草讓人變美。陶淵明流觀過山海圖,白居易以貘獸圖當過屏風治療頭痛,山海異域是一處覓尋不得的樂園仙鄉。     本書聚焦《山海經》一書在明代的出版、閱讀與流傳,系統的討論來自《山海經》的異域、怪奇鳥獸、遠國異人的「非常」知識,如何為明代的士庶,乃至王公貴族接受、喜愛,甚至流傳域外,與不同文化融匯。作者運用海內外《山海經圖》多種,彙整比對,梳理出圖本間承衍的譜系,並採取圖文結合的討論,從文獻、文本的探討到圖像的分析,皆有精彩的觀點闡發。  

本書特色     ★著名《山海經》研究學者、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鹿憶鹿撰寫,累積十餘年的研究結果!   ★實地走訪海內外各大圖書館蒐集《山海經》資料,包括劍橋大學所藏孤本《異域圖志》、南京圖書館白棉紙鈔本《異域志》!   ★利用多種《山海經》相關圖本,進行譜系研究、圖像分析,書中含有50餘張彩圖,方便讀者欣賞、比對!   ★附錄整理「明代異域異人、神祇鳥獸對照表」,透過表格比較各文本收錄內容之異同,一目瞭然! 作者簡介   鹿憶鹿     出生於澎湖,東吳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日本西南學院大學交換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以神話學以及民間文

學為主,近年來尤其專注於明清《山海經》圖像的相關研究。著有《馮夢龍所輯民歌研究》、《傣族敘事詩研究》,《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粟種與火種──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與傳說》等書。     對民間故事中所包含的家族關係與文化現象有極深的體會,並從中探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即將出版從民間故事探討民族心靈與文化差異一書。一直對創作有極深的熱情,筆耕不輟,出版多本散文集,希望能兼顧學術研究與作家創作的夢想。 【謝辭】 【代序】漂流在山海異域   【第一章 《臝蟲錄》在明代的流傳──兼論《異域志》相關問題】 一、前言 二、朱權與《異域志》 三、《臝蟲錄》與《異域志》 四、《異域圖志

》與《臝蟲錄》 五、《臝蟲錄》的新編與新刻 六、結語   【第二章 殊俗異物,窮遠見博──新刻《山海經圖》、《臝蟲錄》的明人異域想像】 一、前言 二、山海異物,句深索遠 三、臝蟲諸夷,異人殊俗 四、對異域他者的憧憬 五、結語   【第三章 人神共處,常異不分──晚明類書中的《山海經》圖像】 一、《三才圖會》 二、日用類書〈諸夷門〉 三、類書的異域想像   【第四章 異形‧異體──《山海經》中的一目、一足、貫胸神話】 一、一目的神話 二、一足神話 三、貫胸神話   【第五章 元明地圖上的崑崙】 一、前言 二、仙山崑崙 三、崑崙與黃河源 四、明代的靈山   【第六章 高麗國的圖像與文字敘事──以晚

明日用類書「諸夷門」為中心】 一、前言 二、大明帝國與朝鮮國 三、朝鮮國的朝天思想 四、日用類書中的「高麗國」 五、或「朝鮮」或「高麗」 六、結語   【第七章 晚明《山海經》圖像在日本的流傳──以《怪奇鳥獸圖卷》與《異國物語》為中心】 一、前言 二、《怪奇鳥獸圖卷》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三、《山海異形》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四、《異國物語》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五、山海異域圖像的變異 六、結語   【附錄一 關於《三言》的圖像―兼論版畫家劉素明】 一、前言 二、名編輯馮夢龍 三、《三言》的圖像編輯 四、版畫家劉素明 五、劉素明刊《有圖山海經》 六、結語   【附錄二 明代異域異人、神祇

鳥獸對照表】   【徵引書目】 【圖片來源】 代序   漂流在山海異域 鹿憶鹿     讀一本書像認識一個人,需要許多因緣際會,否則,不免失之交臂,或者,一生都無由見到,或者,永遠錯過了。     要做一個晚明日用類書的研究計劃,朋友寄來一篇論文,提到東京御茶水圖書館藏有《新編京本臝蟲錄》這本書。《臝蟲錄》原書如何?不得而知。因此一看到新刻《臝蟲錄》,新編《臝蟲錄》,馬上精神一振。對研究者來說,沒魚,蝦也好。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小蝦有時也能釣出大魚的。     人生到一個年歲上,都覺得做學問已是無望的田地,可還有人在意你研究室中揉捏的一點文字,時不時寄資料表示關心,有知交如此,真的此生亦是無

憾。不能辜負朋友好意,心裡就一直惦記著,無論如何一定要排除萬難去讀一下這書不可。     《臝蟲錄》是一本奇特的書,據說元末就出現了。晚明日用類書上不斷出現〈臝蟲錄序〉:臝蟲者,四方化外之夷是也。何則以人為臝蟲之長?書曰,生居中國,故得天地之正氣者為人;生居化外,不得天地之正氣者為禽為獸,故曰臝蟲。     這樣的話簡單說,就是中國人是人,外邦諸國都是臝蟲,也就是裸蟲,沒穿衣服的蟲。毛蟲是獸,羽蟲是鳥,鱗蟲是魚。臝蟲兩字一般人少見,有個教授先生在會議上宣讀論文,一路讀成羸(雷)蟲到底,書面論文也寫成羸蟲,似乎都未發現臝蟲真面目。     《臝蟲錄》記海外諸國,並繪刻圖像,是考察明代海外諸國地理

人物、風俗民情的重要資料。揣測著,一定要看看那本叫《臝蟲錄》的書。     在台北的學術會議上見到東京大學的大木康教授,談起這本書。成簣堂文庫在御茶水圖書館,是一家私人圖書館,去看書要先申請。就這樣說定,夏天去東京看書。     大木康教授是研究馮夢龍《山歌》的權威,自己則是研究生時期短暫接觸過馮夢龍,因為這樣認識。其後斷斷續續見過幾次面,有時在日本東京大學,有時在台北東吳大學,或在一些學術會議上。印象深刻的是,請大木來東吳講座,事後商量晚餐地點,他表示想去士林夜市吃炒冰。那次,很難得地目睹一個知名學者如何童心未泯,在嘈雜的夜市中開懷地又吃又喝,挖起一球球冰淇淋堆在冰凍的大平鍋上,翻過來鏟過去

。     在東京大學頗有歷史的赤門口與大木康教授見面,出發去本鄉三丁目地鐵站,準備搭車到御茶水,第一次去看成簣堂文庫資料。接下來,又去了幾次。     本鄉三丁目駅,駅就是驛,驛站是旅人停留之所,那是自己對東京最熟悉的一個地點。每次搭地鐵在這個站下車,無非為了去東京大學,去東大幾次後,對本鄉三丁目駅有些感情出來,當然感情由於熟悉之故。因為向任教的大學申請一筆經費到東京圖書館看資料,停留東京十天,每天進出本鄉三丁目駅,熟悉感就更深了。     首先,車站內的地鐵彩色地圖讓人過目不忘,是A3大小,清楚醒目,與一般地鐵站的A4形式不同。曾對眼睛老花將地圖拿反的朋友開玩笑,一定是東京大學的老教授太多

,A4的地鐵站名太不濟事,有人建議,地鐵站才有異於平常的站名地圖出現。     在東洋文化研究所看資料,用相機拍了一些異域臝蟲的圖片,因為書不攤平不好拍照,每一頁朋友都用手輕輕壓著,於是每張圖都有他的手指在上面。想起有些論文的照片上有拍攝者的姓名,不知要出版的書是否也要標上有某學者的拇指或食指?看了兩三個鐘頭的資料,在小店點了海鮮米漢堡,新鮮的蝦、干貝,在被烤過的壽司米中透出香味,比任何日本料理都吸引人。朋友說他從未吃過,也許是一面討論著一本經典好書,一面討論去神保町買書的愉悅,頓時真有日本人說的幸福感覺。在來來回回去東大看資料的路途上,那家小店似也成為經過的亮點,像生命中停駐的一段美好時光。

    走在微雨的本鄉三丁目巷弄中,經過樋口一葉在明治九年四月、五月住過的櫻木之宿,櫻花開過、凋落,一葉在二十幾歲的青春中夭亡。詩人喜在燦爛時與人世道別,那樣短暫的美麗,成為小小的巷弄中一抹不朽的鈐記。     東京大學的赤門前,有一個看板,列著許多民宿的名稱,有一間民宿,石川啄木曾經住過的。記得啄木,他有個雕像在青森,一座很美的城市,令人想起鮮紅的蘋果的夏天,啄木兩手交疊放在胸前,站的姿勢宣告他是詩人。不知道啄木是否喜歡東京?自始至終,一直以為啄木代表的意義是青森,每次在超市看到蘋果時就想起青森,以及青森的啄木。研究室有一個木頭小女孩,兩個蘋果樣子的木頭堆疊起來的小女孩,大蘋果上黏著一顆小

蘋果,是三十年前經過青森的黃昏向晚,有個小店鋪的老太太,她帶著將女兒出嫁的不捨表情,讓售蘋果小女孩。     與東大赤門口有關的記憶當然不只石川啄木,看到下榻的巷子叫落第橫丁,直接的反應是,一定有許多人十年寒窗被東京大學拒絕後就搬到這裡,如同下一站地鐵有一個阿美橫丁,據說是因為美利堅共和國大兵喜歡在此商鋪購物,因而得名,順理成章地,落第橫丁就被如此聯想了。落第的人都成了小說家、詩人嗎?     樋口一葉當然沒有落第的問題,她根本無緣參與考試。她來不及認識更多世界的美好,來不及體會刻骨銘心的情愛,在生活的磨難中,年僅24歲就撒手人寰,只留下幾篇小說,並將自己的影像留在日本的五千元紙鈔上。東大前的

公車站牌有個一葉案內圖,其中一個小點,標示著半井桃水的墓地,他是一葉的老師,或者,也是一葉唯一愛過的男人。     無法細細去尋訪一葉走過的每一步履,因為要去御茶水圖書館。     御茶水圖書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現在屬於石川文化事業財團,1941年雜誌《主婦之友》的創刊者石川武美創立石川文化事業財團,1947年石川文化事業財團創辦御茶水圖書館,後來成為獨特的女性專用圖書館。2003年,改成以「女性、生活、實用」為主題的專門圖書館,滿二十歲的男女均可申請閱覽圖書,但是入館費要三百日幣,看古籍如《新編京本臝蟲錄》則要另外付兩千日幣。有趣的是,館內看書的人仍以女性居多,同行看書的大木教授解釋,以前

圖書館不准男性進去,現在則保留有些女性專屬的閱覽區,他因為要陪遠地來的閱覽者,才能獲准坐在女性的樓層看資料。     成簣堂文庫藏書屬御茶水圖書館古典籍、古文書部門管理,所有藏書不得複印,只得乖乖抄寫筆記,此情此景,似回到二十幾年前,寫碩士論文的土法煉鋼的方式,一字一句地抄寫。事後,發現筆記中《新編京本臝蟲錄》的序有一半是大木教授的筆跡,這無乃是另一種意外的驚喜。     看的書有兩卷兩冊,卷首的序有兩頁,本文各頁皆有繪圖,四周雙邊,長五寸三分,寬三寸四分。各卷首有鼎形、朱色的「養安院藏書」印記,表示原來藏在韓國的寺院中,1592年,在豐臣秀吉攻打朝鮮的戰役中將其擄到日本。此書的圖像刊刻隨意,

其中的文字有許多誤植的現象,而圖像部分又常常出現一些宗教卍字或錢幣的圖案,草率可見一斑。全書並無編者或刻書者名號,只有在最末一頁註明「嘉靖庚戌靜德書堂刊」,意思就是此書刊刻於嘉靖29年,西元1550年,應該算是很珍貴難得的明書。查了一些資料,卻未發現明代有靜德書堂這個書坊的記錄,讓人不禁疑惑,此書為明代的盜版書?     學術界認為,明代盜版的現象十分常見,為了給自家刻書增加分量,就標榜是「京本」、「古本」、「祕本」。因為底稿一般是購買或請人創作的,無論哪種渠道都要支付不菲的稿酬。如從這個部分來看,《新編京本臝虫錄》的確像盜版,不但品質粗糙,而且特別強調是「新編京本」。     也談一下成簣堂

原來的主人,德富蘇峰。德富蘇峰(1863-1957),本名豬一郎,名字與藏書家太不相稱了,難怪要改。他當過報社老闆,一生喜歡收藏典籍文獻,書齋名「成簣堂」,藏書達十萬冊,身後,藏書樓歸了御茶水圖書館,因此,圖書館有了這一批善本甚至是世界珍本。     德富蘇峰曾到中國各省旅行過,也到過台灣。1907年他第一次到中國深度旅行,在瀋陽參觀文溯閣《四庫全書》,還去長沙拜訪藏書家葉德輝,參觀他的藏書。     1918年,蘇峰又到中國旅行,他參觀故宮、國子監、孔廟、琉璃廠,與畫家吳昌碩會面,有趣的是,他的日語口譯是戴傳賢。真巧,在東吳大學日日要經過的是一座叫「傳賢堂」的建築物,「傳賢堂」是蔣緯國為了紀

念戴傳賢而捐款興建的。人世間有許多瓜葛牽扯真是耐人尋味。     據說《臝蟲錄》又稱《異域志》。在撰寫《臝蟲錄》相關論文時,曾到南京圖書館閱覽「正德白棉紙抄本」的《異域志》。正德版《異域志》所保存的資料,較一般通行的萬曆年間、周履靖作序本更為詳實,從手抄本上發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的序有一些誤漏,發現《異域志》有一卷本、兩卷本或三卷本。被版本考證搞得七葷八素時,得到曾來東吳大學交換、在南圖工作的田丰博士許多幫助,南京的短暫時光是一段閱讀的幸福記憶。     在找書的過程,發現與《異域志》一起列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異域圖志》藏在劍橋大學,那是所知的海內外孤本啊。寫信詢問,卑微地想印兩張書

影,沒想到回信很快來了,有全書縮影微卷檔案,只是要90英磅。大喜過望,真想說200英磅也要,總比機票便宜多了。用信用卡付錢時,劍橋圖書館又說,他們算錯了頁數,其實只需70英磅。收到微卷檔案,馬上到東吳大學的圖書館去借一枱古老機器觀看。古籍電子數位化以後,用底片拍照已經罕見,縮影微卷幾乎成絕響,這個艱難的閱讀方式也說明這本書關心的人似乎不多。論文撰寫完畢,正式刊登以後,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劍橋大學所藏的古籍,其中就包括了《異域圖志》。     發現建陽日用類書、《三才圖會》對《山海經》引用,發現《臝蟲錄》此書在明代的特殊現象,閱讀到《山海經》在日本的流傳、受容情形。《山海經》在明代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反映明代社會的異域觀、書籍出版文化。明代讀者找到閱讀《山海經》的閱讀趣味,而自己也體會這分趣味的意義。     此書的《臝蟲錄》是這麼長的一段故事。     《山海經》的故事就更長了,要從1990在北京認識馬昌儀老師開始。     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見到馬昌儀老師,也許是一種情感因緣,當時的北京城,旅行的人很難應付一日三餐,於是厚顏的向初次見面的馬老師提出去她家吃飯的請求。如今想來,當時厚顏的自己所以如此,是因為一種如見平生的情感,初見就覺得沒多言語的馬老師是一個極其可愛的人,真誠、純潔的一位學者,特別地喜歡她。將近三十年的歲月,或開會、或演講,往來北京,總是在安定門外的馬老師家叨擾。兩人永

遠有說不完的話,說知識的趣味,說年輕時的情愛,說辜負人的痛楚,說生命的艱難,一點一滴地進入《山海經》的情境當中。     1995年4月,那個春日我記得很牢,彼時初孕,穿著一套寬鬆的衣裙應付千瘡百孔的論文。馬老師與楊利慧教授(她當時還是博士生)來台灣參加神話學會議,會後,兩人在翠山里的寒舍小住,三人偶在廚房燒菜,喝茶吃點心,一起去原住民博物館。時光流轉,年年赴京,或在銀杏滿地的地壇公園談論胡文煥,或在楊柳依依的東河沿談論劉素明。《山海經》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與馬老師在安定門外牽手散步,慢慢醞釀成形的。記得吃許多水蜜桃,記得國子監旁的燒餅舖,記得九頭鳥餐廳的烤竹筴魚,記得河邊涮肉,記得稻香村

賣的甜點,許許多多小事串成此書的章節。     有時候不免懷疑,不自量力的處理《山海經》相關的論文題目,的確是一種因緣,是紀念人世間一種難遇的情感。這樣的小書,更像是向馬昌儀老師致意的方式,是她引導才得以進入山海異域的奇幻樂園,而轉瞬間就已悠遊了十年左右。     《山海經》的性質,自古以來眾說紛紜,魯迅說《山海經》是一本「巫書」,朋友劉宗迪認為《山海經》是一本「天書」,充滿天文的密碼;陳連山則認為《山海經》是人文地理。他們的觀點啟發許多的研究者。甚至有人認為《山海經》是古中國的「X檔案」,或者是一本充滿性意涵的「A書」。A書論的作者,從諧音的角度寫成了另一本黃色封面的「A書」,在他看來《山海

經》裡的怪獸「其音如鴻雁」,是「其窨,茹泓宴」的諧音,作者又說「泓,潭也,指女陰」。「泰山」在作者眼中,則諧音「台膳」,意指「橫陳的女體」。白話一點,這個先生要說的是,一個一絲不掛的女人大剌剌仰躺在面前,一群人圍著,夾取她身上的刺身來食。當然,也有人把《山海經》當成一本聖經來看,似乎想離開學術場域而企圖成一家之言的學者越來越多了。     既是《山海經》,到處漂流成為必然的宿命。為了看版本,去過許許多多的圖書館。去京都大學的人文科學圖書館,想起小川琢治當過所長,想起讀過他兒子貝塚茂樹、小川環樹的論文,當然也不會忘記讀過湯川秀樹的傳記《旅人》。湯川秀樹是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物理學對自己猶如天

書,與大氣科學、天文學意義差不多,但是,湯川秀樹是有意思的,因為他是寫過〈山海經考〉的小川琢治的兒子,研究過《山海經》的學者父親一直覺得讀高中的數理天才兒子天資不夠,茂樹、環樹自小穎異,顯得秀樹暗淡得很。在京都大學圖書館看過版本的黃昏,還去了金戒光明寺紫雲墓地向小川琢治一家人致意。同行的枕書說,琢治原非京都人,背景似不能有這個身後待遇,是考古學家朋友的幫忙才能永留京都。為了這個家族的長眠之所還頗費了一番周折,可見學者的認真態度,千秋萬世都想與齊驅的人為鄰,可不是,附近有第一任的京大校長,還有狩野直喜的家族,討論學問比較方便吧。     京都大學的校園有湯川秀樹的塑像,琉球大學圖書館前大石頭上,

則有秀樹的題字,學不厭。琉球大學有許多相關異人、異域的資料,因此去過沖繩幾次,那個與自己出生地澎湖很像的海島,充滿閩南文化的地方。於是,很認真地一而再讀陳侃《使琉球錄》。     仙台的東北大學也令人印象深刻。圖書館有魯迅塑像,許多人都知道,魯迅曾經讀過東北大學醫學院,學校還保留了他似乎不太出色的成績單。當然,魯迅也說過,他的保姆阿長教過他讀《山海經》。去東北大學圖書館看《山海經》的書,也見到那兒有四卷本《臝蟲錄》電子檔,省去另外還要去尊經閣文庫的麻煩。     在東北大學,山田仁史教授幫了許多忙,他是研究大林太良先生的專家,也為《粟種與火種》一書寫過推薦文字,我們曾經一起切磋過許多學術觀點。

山田是一位熱情的人,他不用手機,堅持過昭和時代的生活。     仙台令人難忘的還有佳慧,她東吳德文系畢業後去白百合女子大學當碩士生,成為小澤俊夫的學生。我們因為對民間故事的愛好而在東吳課堂短暫的師生關係後,成為永久的朋友。佳慧的女兒奈奈、兒子優樹也成為熟悉的小友,年年出現在東吳的研究室裡。     寫作《山海經》論文的過程,去了東京無數次,去過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東洋文庫等地。與朋友一起搭地鐵到廣尾站,去有栖川公園內的東京都立圖書館,為了買上文庫的一個掃葉山房《山海經》版本。難忘的是吃了許多晚餐,神樂坂,月宴。還有大雨中去日比谷公園的松本樓,有許多百年銀杏的松本樓

是孫中山與宋慶齡訂婚的餐廳,一枱宋慶齡彈過的鋼琴。記得全身溼透,松本樓的雨夜讓人想起生命與情感的陷落。     發現椙山女學園大學有一本蔣應鎬繪圖本《山海經》,藉著去京都之便,也去了名古屋。記得匆忙見面的,除了名古屋的有香老師之外,還有當日早晨與枕書在京都大學的大鐘前會晤,因為時間太早,幾乎沒有喝咖啡的地方,兩人只好在麥當勞裏短暫敘舊。日後,與枕書的相見就多了,在台北、在京都,甚至在北京的國子監街,書架上也多出枕書的大作,《京都古書店地圖》、《有鹿來》、《京都如晤》、《松子落》……尋訪《山海經》版本的路上結識許多精彩的人。     大學研究所時期,斷斷續續上過昌彼得老師幾年的版本學,如今想來,

才知當年聽他講宋版元版明版是如何幸福的事。我們沿著溪,過橋,走故宮路,到故宮博物院,看圖書文獻處的人員展示真正的宋版書。悠悠三十年,原來生命中有種召喚,《山海經》的書還在那兒,元末明初的曹善手抄了一分,像似特為自己留的版本。曹善是蘇州人,他在全書最末頁端正落款,至正乙巳東吳曹善。讀到1365年的東吳人曹善手抄本《山海經》,像似故人重逢。因為曹善手抄本,起心動念有了再為《山海經》作注的想法,或許這也是自十八歲進入東吳大學的因緣,人生若只如初見,從未料到,這個倚山臨溪的校園竟是一生安身立命之所在,我們愛過,一起被第41頁有圖書館印章的大林太良神話學論著啟蒙。神話是詩,是青春的夢與愛戀。     萬

曆年間出生的劉素明,不只繪畫,一生都以刊刻圖像為職志,看到他從不起眼的山石間隙落款,一直到把名字題在書的首頁,從建陽到金陵或蘇州,因為《山海經》的圖像,我們在五百年後的時空相逢。蕭條異代不同時,召喚我的還有劉會孟、胡文煥、王圻、吳任臣、陳夢雷、汪紱、郝懿行,樋口謙貞、西川如見、歌川國芳。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想像的動物》一書在翻譯的過程中錯誤百出,英文本的強良神讓人一頭霧水,再中譯回來變成麒麟,帝江神則成了無臉的鳥,然而,《山海經》活脫是盲詩人的愛書無誤。學者艾可(Umberto Eco,1932-2016)《異境之書》中的一隻大腳,似在呼

應東西方對一足一目國的異域想像有志一同。山海異域,殊途同歸,原來飛翔心靈的鍾情點沒有隔閡。     在學術邊緣的自己一直是幸福的,因為馬昌儀、劉錫誠、曾永義、王孝廉諸位老師的鞭策,未曾失去對學術的一點熱情,多年來不致忘卻初心。感謝許多學術同行的提供資料與高見,劉宗迪、陳連山、楊利慧、孫正國,他們也是相識多年的好友。父母棄世,親愛的妹妺是相依傍的手足知己,多年來她始終協助解決相關的外語資料,血緣與情感使我們彼此的人生變得豐盈,我撰寫的點滴成果都有她的貢獻。     這本書大部分章節都是科技部研究計畫的成果,主要著眼於晚明的圖像學上面。特別感謝所有的學生投入心力,趙惠瑜、于千喬、范玉廷、施政昕、劉

亞惟、王沛如、普瑋翎,我們一起紀念在臨溪路上的時光。   2020年4月春雨的東吳大學研究室 【第一章 《臝蟲錄》在明代的流傳──兼論《異域志》相關問題】 三、《臝蟲錄》與《異域志》 南京圖書館藏有正德二年(1507)梅純所編《藝海彙函》一書,此書共分十卷,「第四卷格物類」收書十三種,其中第二種正是「異域志一卷」,此書為正德白棉紙抄本,書前有序:按胡惟庸序云:《臝蟲錄》者,予自吳元丁未出鎮江陵,有處士周致中者,前元之知院也,持是錄獻于軍門,曰:昔在元歷仕十九載,奉使外番者六,其四夷人物風俗靡所不知,乃作《臝蟲錄》云,以壯其為使之意。開濟為之跋曰:今我朝混一大統,其萬國之來王者,又將有待于是書

。吾兄得之于青宮,其原本首尾脫落一十有三張,誠國初之故物也。今吾兄重編以更其名曰《異域志》,當紀其實云。時壬午長至弟藏息生靜明子書。 我們從靜明子的序見到,《四庫提要》的記錄應該是有所本的。首先,原為太常少卿的胡惟庸(?-1380)曾為《臝蟲錄》做序,說明周致中是前元知院(樞密院長官),《臝蟲錄》一書是周所編所獻。而開濟(?-1383)為此書寫跋,開濟與胡惟庸兩不相涉。靜明子則說明此書出自青宮(太子東宮),其兄重編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記載,《異域志》一卷,是浙江范懋柱天一閣藏本,其中有一段話: 不著撰人名氏。篇首胡惟庸序曰:《臝蟲錄》者,予自吳元年丁未出鎮江陵,有處士周致中者,前元之知

院也,持是錄獻於軍門。則此書初名《臝蟲錄》,為周致中所作。又開濟跋曰:是書吾兄得之青宮,乃國初之故物,今吾兄重編,更其名曰《異域志》。則此書名《異域志》乃開濟之兄所更定。然考明太祖於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建國號曰吳。丁未當稱吳三年,不得稱元年。又濟跋題壬午長至,為惠帝建文四年。其時濟被誅已久,不應作跋,疑皆出於依託也。其書中雜論諸國風俗物產土地,語甚簡略,頗與金銑所刻《異域圖志》相似,無足採錄。

部落觀光產業經營發展之研究- 以法治村武界部落為例

為了解決東河民宿的問題,作者余三郎 這樣論述:

仁愛鄉法治村的好山好水及獨特的天然環境,本研究訪查過程,由武界部落歷史發展及人文、自然生態環境的樣貌切入,以永續經營觀點,觀察近年武界部落觀光產業發展及其部落族人的經濟支持關係、產業發展及自然、人文、文化生態的衝擊,並提出「建立部落組織、爭取政府資源、人才培訓、提升服務品質」等產官學合作理念,全方位檢視所有觀光產業推行的影響因子,兼顧政府的投入資源與部落發展自主性,建立以當地住民為主體的旅遊型態。本研究以焦點團體法綜合歸納以下結論:一、仁愛鄉武界部落目前觀光產業發展,必須設計多樣有變化的套裝行程,與其他業者策略聯盟,創造加值觀光乘數效果。二、善用原住民地區豐富生態特質,讓民宿業者朝永續經營的

目標前進,擴大市場範圍,並建議在地業者共同合作成立仁愛鄉法治村部落觀光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組織,成為整合在地及外來人、事、物的各方資源平台。三、擴大部落參與及人才培育,公平回饋部落族人,擬定出策略與行動方案及部落在地導覽各方面培育訓練,投入仁愛鄉觀光2.0積極佈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