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朱元清寫的 船用柴油機超低排放控制技術 和的 制氫工藝與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林彥宇所指導 李彥葦的 瀝青混凝土產品階段碳足跡之不確定性分析 (2021),提出柴油碳排放量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瀝青混凝土、不確定性、碳足跡、碳排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錢玉蘭、王之佑所指導 賴甄慧的 廢牡蠣殼循環利用之生命週期成本效益分析─現地處理南磺溪灌溉用水之應用 (2021),提出因為有 循環經濟、生命週期、成本效益分析、南磺溪溫泉廢水、廢牡蠣殼的重點而找出了 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柴油碳排放量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船用柴油機超低排放控制技術

為了解決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作者朱元清 這樣論述:

本書以船用柴油機超低排放控制技術為主線,主要介紹了船用柴油機分類、船用柴油機污染物評價指標,船用柴油機污染物及其測量技術,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法規及技術路線,船用柴油機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船用柴油機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船用柴油機節能減排技術,船用柴油機污染物一體化處理技術,船用柴油機廢氣後處理裝置認證流程及要求等內容,並附錄了中國船級社船用柴油機排氣成分分析儀的技術條件、船用餾分油要求和船用渣油要求。 本書不僅可供船舶行業、環境工程、海洋污染等行業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還可供高等學校船舶專業、環境工程、海洋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朱元清,哈爾濱工程

大學,講師,自2008年以來,作者一直致力於船舶柴油機燃燒及污染物控制技術研究。目前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青年專案1項、國家自然科學項目青年項目1項、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專案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船舶專案、MPRD專案及預研項目十餘項。結合科研專案,參與編著論著2部,發表或參與發表學術論文17篇,受理或授權發明專利14項,授權軟體著作權5項。其中,論著為“國防特色教材”《內燃機排放與污染控制》(參編第8章、第9章)和“國防特色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內燃機工作過程模擬技術》(參編第2章、第4章)。 第1章 緒論1 1.1船用柴油機分類1 1.1

.1低速柴油機2 1.1.2中速柴油機4 1.1.3高速柴油機5 1.2船用柴油機污染物評價指標6 1.2.1污染物濃度7 1.2.2品質排放量7 1.2.3比排放量7 1.2.4排放指數8 第2章 船用柴油機污染物及其測量技術9 2.1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現狀9 2.2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水準11 2.2.1二氧化碳11 2.2.2硫氧化物12 2.2.3碳氫化合物12 2.2.4一氧化碳13 2.2.5氮氧化物14 2.2.6顆粒物17 2.3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測量技術及方法19 2.3.1不分光紅外線分析儀19 2.3.2化學發光分析儀21 2.3.3氫火焰離子化分析儀23 2.3.4順

磁分析儀24 2.3.5顆粒物測量方法25 第3章 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法規及技術路線28 3.1船用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法規及要求29 3.1.1國際海事組織排放控制法規29 3.1.2歐盟排放控制法規32 3.1.3美國環保署排放控制法規34 3.1.4中國排放控制法規38 3.1.5中國排放控制法規修訂41 3.2船舶柴油機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路線42 3.2.1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術路線42 3.2.2硫氧化物超低排放技術路線43 3.2.3柴油/天然氣雙燃料技術44 第4章 船用柴油機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46 4.1廢氣再迴圈技術46 4.1.1常規EGR系統46 4.1.2船用EG

R系統工作原理49 4.1.3船用EGR系統工藝過程50 4.1.4船用EGR系統基本組成52 4.1.5船用EGR系統分類56 4.1.6船用EGR系統技術難點62 4.2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63 4.2.1SCR反應過程64 4.2.2SCR催化原理65 4.2.3船用SCR系統基本組成67 4.2.4船用SCR系統分類70 4.2.5船用SCR系統技術難點75 第5章 船用柴油機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78 5.1低硫燃油技術79 5.1.1船用燃料油分類79 5.1.2低硫燃油及其標準80 5.1.3低硫燃油燃燒問題81 5.1.4低硫燃油轉換問題82 5.2濕式洗滌技術84 5.2.1濕

式洗滌技術脫硫原理84 5.2.2濕式脫硫系統組成91 5.2.3濕式脫硫系統分類100 5.3幹式脫硫技術103 5.3.1幹式脫硫系統工作原理103 5.3.2幹式脫硫系統組成106 5.4各種脫硫技術的比較109 第6章 船用柴油機節能減排技術111 6.1餘熱回收技術112 6.1.1船用餘熱回收技術分類114 6.1.2朗肯迴圈114 6.1.3卡琳娜迴圈119 6.1.4廢氣複合渦輪系統121 6.1.5熱電式發電系統125 6.1.6單一或聯合技術126 6.1.7綜合分析129 6.2替代燃料技術130 6.2.1天然氣發動機131 6.2.2甲醇發動機134 6.2.3燃料

電池136 6.2.4可再生能源137 第7章 船用柴油機污染物一體化處理技術138 7.1聯合處理技術138 7.1.1低硫燃油聯合SCR技術139 7.1.2SCR複合廢氣洗滌技術140 7.1.3EGR複合廢氣洗滌技術142 7.1.4成本投入及回收分析143 7.2協同處理技術146 7.2.1基於低溫等離子體的污染物一體化處理技術146 7.2.2基於強制氧化的濕法污染物一體化處理技術151 第8章 船用柴油機廢氣後處理裝置認證流程及要求154 8.1船用柴油機廢氣污染物測試方法154 8.1.1NOx排放測試與計算154 8.1.2SO2排放測試與計算161 8.2船級社船用產

品認可模式及流程163 8.2.1產品認可模式163 8.2.2船級社型式認可流程164 8.3船用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認可及檢驗要求166 8.3.1法定檢驗167 8.3.2船級檢驗171 8.4船用廢氣洗滌脫硫裝置認證流程及要求173 8.4.1法定檢驗173 8.4.2船級檢驗178 附錄182 附錄Ⅰ中國船級社關於船用柴油機排氣成分分析儀的技術條件182 附錄Ⅱ船用餾分油要求186 附錄Ⅲ船用渣油要求187 縮略語188 參考文獻191 致謝192

瀝青混凝土產品階段碳足跡之不確定性分析

為了解決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作者李彥葦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於全球淨零目標愈趨關注,2021年適逢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舉行,首要任務是讓世界各地政府在2030年減少至少50%碳排放,進而於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如果要達成減少碳排放量的目標,首先就必須針對排放源進行碳足跡評估,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便是國際間用於評估環境衝擊的方法,而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則是由生命週期評估延伸而來的,指的是產品之原料開採、製造、使用、廢棄或回收等各階段的直接或間接的碳排放量,國內過往碳足跡之建置多採用傳統點估計之方式,但現今通用於

國際間之碳足跡規範中,皆要求進行評估不確定性,而碳足跡之不確定性評估研究,在營建產品中如瀝青混凝土是較不常見的,因此在面對環境議題愈趨被重視的國際情勢下,進行並增加以往較少著重的不確定性分析研究,使碳足跡評估結果能合乎國際標準並適用於國際間,已經是刻不容緩的目標。本研究以瀝青拌合廠之工程實例盤查資料,進行十種(包含相同種類但不同配比及工址)瀝青混凝土碳足跡之不確定性評估,包含19.1mm(3/4")PAC、19.1mm(3/4")DGAC-1、19.1mm(3/4")DGAC-2、19.1mm(3/4")DGAC-3、19.1mm(3/4")改質DGAC、9.52mm(3/8")OGAC-1、

9.52mm(3/8")OGAC-2、9.52mm(3/8")OGAC-3、BTB、19.1mm(3/4")CGAC;系統邊界設定包含產品階段及施工過程階段,分析項目包括原料組成有「六分石」、「三分石」、「二分石」、「砂」、「石粉」、「水泥」、「瀝青」、「改質瀝青」,原料及產品運輸項目為「大貨車」,能資源項目有「電力」、「廠內柴油」、「燃料油」;碳足跡評估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進行機率性不確定性分析,並以敏感度分析關鍵參數貢獻的程度。本研究結果包含各種類瀝青混凝土包含不確定資訊之碳足跡,經蒙地卡羅機率參數不確定性分析在90%信賴區間內;開放級配瀝青混凝土中,不確定性最高者為19.1mm(3/4")

PAC,變異係數(CV)為0.2333,但其碳足跡之中位數為89.12 KgCO2e/t,是當中最低者;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中,不確定性最高者為19.1mm(3/4")改質DGAC,變異係數(CV)為0.1950;而相同種類但不同配比及工址之瀝青混凝土之比較如19.1mm(3/4")DGAC-1、DGAC-2、DGAC-3以及9.52mm(3/8")OGAC-1、OGAC-2、OGAC-3,其不確定性結果並未有明顯之差異,推估原因為其原料運輸及產品運輸雖為前三排名之不確定性貢獻占比,但其與最高占比之瀝青&改質瀝青在貢獻程度與關聯性有較大差異,整體分析結果顯示評估之瀝青混凝土碳足跡之不確定性最大貢獻

來源主要為改質瀝青、瀝青、產品運輸、原料運輸、六分石;綜合十種瀝青混凝土之碳足跡不確定性分析之結果,本研究認為本土化數據之多寡對於參數不確定性影響相當顯著,而含不確定性資訊之碳足跡結果除提升決策者之判斷面向且為了合乎國際趨勢,是相當必要且具效益的。

制氫工藝與技術

為了解決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制氫工藝與技術》介紹了氫氣的工業生產過程與原理。為了滿足當前對無碳氫氣,即氫氣生產過程「零CO2排放」的要求,本書介紹了可再生能源制氫,突出了風力制氫和生物質能制氫;還介紹了核能制氫、氨氣制氫、硼氫化鈉催化水解制氫、硫化氫分解制氫、金屬粉末制氫等目前尚未工業化生產但完全的「零CO2排放」的制氫技術。對於通常排放CO2的烴類制氫工藝,本書介紹了其制得氫和炭黑的獨特工藝,從而使其成為另一種「零CO2排放」的制氫方法。 本書適合從事或准備進入氫能領域的企業家、投資家、政策決策者閱讀,可供從事能源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參考,也適合從事能源領域的科技人員

和管理人員及一般讀者閱讀。

廢牡蠣殼循環利用之生命週期成本效益分析─現地處理南磺溪灌溉用水之應用

為了解決柴油碳排放量計算的問題,作者賴甄慧 這樣論述:

隨著2050淨零排放對公私部門的減碳壓力越來越大,循環經濟這個似乎可兼顧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減量的策略被大力提倡,但循環經濟的各個方案是否確實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透過資源的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收益卻需要更進一步的評估。由於循環經濟牽涉到經濟活動的完整價值鏈(value chain),因此以生命週期的概念搭配成本效益分析計算循環經濟方案中廢棄物再利用是否增加額外的內外部成本與效益是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本研究所分析的循環經濟個案為南磺溪八仙圳灌區的廢牡蠣殼中和酸性溪水。南磺溪上游為臺灣北部獨有的酸性硫酸鹽泉,早期由於開發量不大,酸性溫泉廢水排放至溪流中被溪水稀釋,因此的影響較小。近年隨著溫泉觀光的推展

,溫泉需求量大幅上升,南磺溪上游乾淨水源被溫泉業者私接,混和硫磺氣形成人工溫泉,以提高溫泉產量,導致南磺溪基流量銳減,河川自淨能力不足,加上下游由於溫泉業者廢水排放前的中和處理並不完善,故不能申接公共污水下水道,因有酸性水質腐蝕管道的疑慮,故造成下游溪水受到溫泉廢水的影響而明顯偏酸,pH約等於4,不適合下游農業灌溉。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彙整與深度訪談了解南磺溪的灌溉用水需求,並進行牡蠣殼酸鹼中和實驗以設計現地處理設施,最後以生命週期成本效益分析評估該循環經濟方案─廢牡蠣殼用於中和酸性廢水補充水稻種植的灌溉用水,其中私人淨效益現值為19,752,296元,社會淨效益現值為49,745,137元,且

換算每1公噸廢牡蠣殼將可產生私人淨效益約200萬,社會淨效益約5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