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一岑 寫的 工程倫理(第二版) 和SoichiroHONDA的 【不平凡的成就!世界三大車廠光榮奮鬥史】豐田物語+本田宗一郎自傳+馬自達Mazda技術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經濟新潮社所出版 。

輔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陳世裕所指導 馬義明的 高雄港區推動空氣品質維護之探討-以柴油車污染為例 (2017),提出柴油車自主管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柴油車、粒狀污染物、污染度、光吸收係數、低污染運具、港區。

而第二篇論文東南科技大學 營建與空間設計系營建科技與防災碩士班 華梅英所指導 沈哲明的 柴油車於動力計與道路攔檢之檢測數據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柴油車、動力計測試、路邊攔檢、排氣期別、不透光率檢測的重點而找出了 柴油車自主管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柴油車自主管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工程倫理(第二版)

為了解決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作者張一岑  這樣論述:

  工程師在現代化社會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工程師缺乏倫理素養,無法在關鍵的倫理困境狀況出現時做出適當的決策,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失遠大於其他專業。    本書特色     本書完整探討工程實務上所會遇到的各種倫理議題及困境,並適時於理論中輔以實際發生過的案例說明抽象的工程倫理理論,讀者可藉由11單元的內容,鉅細靡遺地分析各種個案困境並探討可行的解決方式。 

高雄港區推動空氣品質維護之探討-以柴油車污染為例

為了解決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作者馬義明 這樣論述: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已於2012年6月將柴油車排放之粒狀污染物(黑煙)由疑似致癌物質修正公告為確定致癌物質,且已確認為第1類致癌物質,因此有必要對柴油車輛排放之廢氣進行管制。高雄是台灣經濟發展蓬勃的智慧城市,高雄港更是進出口重要的港區。依據2010中華技術期刊-高雄港貨櫃中心聯外交通改善探討資料,港區平日合計進出車輛約12.2萬輛次,例假日約7.7萬輛次,其中大貨車、聯結車等柴油車種估計約占28.1%。而高雄港空污排放量

更是國內5大商港中最高,NOX(氮氧化物)及SOX(硫氧化物)年排放量均超過1萬多噸。依據交通部資料統計,高雄市大型柴油車約3萬輛,為全國第一,且每日從外縣市進出高雄港區的柴油車約有2.5萬輛次,產生PM2.5約佔高雄市總排放量1成。本研究對象係以行駛於高雄港區間載運貨物之柴油車輛為主,研究目的為高雄港區柴油車輛稽查管制之成效,了解行駛於高雄港區柴油車輛之平均排放污染度及車輛型態分布及高雄港區柴油車輛稽查管制之成效。本研究結合柴油車自主管理、車牌辨識系統、機動車輛目測判煙及路邊攔檢作業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藉由柴油車輛排煙檢測結果,作為污染改善的佐證效益。並探討高雄港區於公告劃設為「低污染運具示

範運行區」前後,進出之大型柴油車輛期別分佈情形。結果發現,柴油車自主管理加入數已比往年提升至少2倍之多;自主管理A1-A3標章符合率,已從公告為「低污染運具示範運行區」前的6.2%提升至16.6%;柴油車輛排放平均污染度已從2011年34.9%下降至2014年26.7%、平均光吸收係數從2015年1.32 m-1下降至2017年1.15 m-1;檢測不合格率從2011年27.9%,2017年已下降至12.4%。另外探討各貨櫃中心污染管制,平均檢測污染度以第三貨櫃中心從39.3%下降至27.5%最多、平均光吸收係數以第六貨櫃中心從1.60 m-1下降至0.99 m-1最多;另外由執行柴油車路邊攔

查資料得知,一至三期車輛比率已從2016年86.5%下降至2017年82.5%,四、五期車輛比率從2016年13.5%提升至2017年17.5%;而由車牌辨識系統資料得知,同樣在一至三期車輛佔比從2016年60.2%下降至2017年55.0%,四、五期車輛佔比2016年39.8%提升至45.0%。老舊車輛的佔比已有下降趨勢,反觀新車的比率也有些許提升,建議政府單位應加強推廣及宣導「低污染運具示範運行區」,並將高雄港區管制執行經驗推廣至其它港區,使高污染柴油車輛逐步絕跡。

【不平凡的成就!世界三大車廠光榮奮鬥史】豐田物語+本田宗一郎自傳+馬自達Mazda技術魂

為了解決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作者SoichiroHONDA 這樣論述:

【不平凡的成就!世界三大車廠光榮奮鬥史】 《豐田物語:最強的經營,就是培育出「自己思考、自己行動」的人才》 十年難得一見  徹底學習、了解豐田精神的絕佳好書!   稱霸全球的豐田汽車,波瀾壯闊的成長故事~ 耗時七年、獨立採訪,挖掘豐田長期成功的本質——《豐田物語》 管理者、經營者、創業家  必讀! 柳井  正  UNIQLO創辦人 豐田章男  豐田汽車社長 專業推薦 二戰之後,在一片廢墟中,豐田汽車的創辦人豐田喜一郎立定志向:「一定要做出不輸給美國的國產車!」 他命令擔任董事的豐田英二:「三年內要追上美國!」 豐田英二找來了機械工廠廠長大野耐一,共同研發出新的生產體系——豐田生產方式

(TPS)。以「及時化」(Just In Time)、「自働化」、「看板」、「安燈」、「改善」等創新方法為核心,創造出震撼世界的高效率、低浪費,又尊重人性、能培育人才的生產體系。 然而豐田的強大,並不在於單獨的「及時化」、「看板方式」等做法。隨著時代轉變、競爭環境變化,能夠廣泛運用於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豐田生產方式,其本質在於培養「自己思考、自己行動」的員工。這才是豐田的核心精神。 「不能一開始就給答案。要思考。要成為會思考的作業員。」(豐田英二) 「做不好,不是作業員的問題,而是管理者沒有好好教導工作的方法。」(大野耐一) 「豐田生產方式,是一個能創造出『會思考的人』的系統。」(美國肯塔基廠

的幹部) 大野耐一是「我的英雄」!(暢銷書《目標》作者高德拉特)   本書以豐田人在浩瀚歷史中的各種挑戰與努力為主軸,拉開一幅該公司奮鬥的歷史。其中,豐田生產方式的核心人物:豐田喜一郎、豐田英二、大野耐一、張富士夫等人,在公司漫長歷史中深深走過的足跡,諸多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以及眾多無名英雄的熱情努力,都躍然紙上。 尤其是負責推展豐田生產方式的「生產調查室」,以及大野耐一如何影響了一整個時代,將是閱讀本書獨一無二的收穫。 這是想徹底了解豐田、學習豐田精神,不容錯過的一本書。創業者、經營者都應該了解它。 《本田宗一郎自傳:奔馳的夢想,我的夢想》 HONDA汽車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唯一親筆自傳

! 他被喻為「日本經營之神」, 也是第一位進入「美國汽車名人堂」的亞洲人。   他創立HONDA汽車,並且行銷全球, 背後的精神就是:追求技術完美,毫不妥協! 獨特的個性,但是又很會用人,被視為天才型的創業家。 創造,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原本只是一名修車工人,由於懷抱夢想、勇敢創業,最後變成舉世聞名的品牌,他是本田汽車(HONDA Motor)的創辦人——本田宗一郎。    當他決定參加F1賽車時,他說: 「不參加比賽的車子怎麼會是好車?只有在觀眾面前激烈競賽,才是成為世界第一的王道!」 從兩輪機車、四輪汽車,到決定參加F1賽車、建造鈴鹿賽車場,本田宗一郎對於創新的堅持,對技術的完美追

求,深植於HONDA的品牌精神。 然而,本田宗一郎的創業之路並非一路順遂,在當時,他的許多做法都被視為驚世駭俗。例如,他突破萬難,打破官僚體制的層層限制,主張HONDA應該從兩輪機車跨入四輪汽車產業,而由於他的堅持,才讓HONDA日後能夠不斷地成長壯大。    本書是本田宗一郎的親筆自傳,也是本田汽車從無到有、一路發展成為世界級品牌的珍貴紀錄;字裡行間可以看到本田宗一郎痛恨模仿、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堅持做到完美的職人精神,以及充滿幽默感的一面。書中也描述了他與事業夥伴藤澤武夫,被譽為「技術的本田、銷售的藤澤」,兩個人合作無間、相知相惜的情誼。    這本書沒有生澀的理論、也不講大道理,而是由

許多寫實的對話與場景構成,讀來極具臨場感。也讓人體會到:即使資源有限、限制繁多,還是可以展現源源不絕的創意,突破困難。 本田宗一郎的一生,既是技術職人、創業家,也是成功的經營者典範。從這本書,也可以一覽汽車產業的光榮發展史。 《馬自達Mazda技術魂:駕馭的感動,奔馳的祕密》 Change or die. 不改變,就等死! 在精打細算的冷靜與築夢踏實的熱情之間, 勇於挑戰、敢於走自己的路, 從低谷到重生、從地方產業轉型為全球企業的故事! 提到馬自達(Mazda),很多人的印象是時尚的車身、獨特的設計。事實上,馬自達的前身是創業於1920年在日本廣島的「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專門生產葡

萄酒瓶軟木塞。1931年,創業者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開始生產三輪貨車,將事業擴展到汽車領域。 原本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產業,將近一個世紀之後,馬自達躍升為日本第五大車廠。 不僅如此,在2016年紐約國際車展中,Mazda MX-5(雙座敞篷跑車,日本稱為Mazda Roadster)以人車合一的設計,奪下全球年度風雲車與年度最佳汽車設計獎的雙冠王。 人生如戲,企業發展也是如此。馬自達歷經多次企業改革,以「選擇與集中」的企業DNA,秉持「不要貪心,凡事簡化」的精神,挺過金融海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等危機。 相較於1937年創立的豐田汽車、1948年創業的本田汽車,馬自

達比他們更早創業,但刻意讓自己不要太大。這是因為馬自達認清企業的本質,堅持走自己的路,從技術、經營到品牌,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提升技術,寧可做車主心目中的唯一(only one),而不是第一(number one)。 馬自達的策略重點並非模仿競爭者,而是貫徹「小而美、做到精」。像是當許多車廠發展油電混合車或電動車,馬自達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現有內燃機引擎的環保效能,專注於SKYACTIV全新動能科技,打出Zoom-Zoom(意即小孩第一次搭乘汽車,期待又興奮的心情)的品牌精神,提供車主回歸人車合一的駕馭感。精打細算的冷靜之外,馬自達也以賭上公司命運的熱情,開發轉子引擎、SKYACTIV全新動能科

技以及敞篷跑車MX-5等。 馬自達如何以技術魂和經營道,勇於挑戰傳統、敢於做自己,以小搏大、反敗為勝、擦亮品牌,答案就在本書中。

柴油車於動力計與道路攔檢之檢測數據分析

為了解決柴油車自主管理的問題,作者沈哲明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道路常見各式柴油車輛,主要包括大貨車、大客車、曳引車及小貨車等,多用以商務運輸。由於其廢氣排放量較一般汽油車為高,再加上運輸量大且總行駛里程高,柴油車相較於汽油車產生了較多的空氣污染。柴油車所排放的廢氣以粒狀污染物、黑煙、氮氧化物為主。本研究採用民國102-104年台灣地區近三十萬輛次柴油車輛於動力計與道路攔檢之檢測數據,以車輛環保期別、車輛廠牌、車輛種類區分,將合格與不合格資料進行分析討論。結果顯示檢測車輛以二~四期車最多,在104年各期合格與不合格平均不透光率值以第一期最高,分別為1.23m-1與4.92m-1,隨著期別往後不透光率明顯下降,第五期合格與不合格之不透光率值為0.1

6m-1與0.95m-1,只剩原來的10%~20%。不同廠牌與車種有同樣趨勢。可知柴油車輛在環保期別實施後對污染排放有顯著的正面影響,此亦可由104年不透光率檢測值之變化,明顯看出污染減量成效。在動力計檢測與路攔檢測值比對上,前三期路攔不合格比例均較動力計不合格比例高2-4倍且路攔之不透光率值亦明顯偏高。可知實際於道路行駛的柴油車污染狀況,應比動力計顯示之值為高。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柴油車污染管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