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順清 寫的 車輛感測器原理與檢測(第三版) 和(美)喬納森·懷特的 潮汐:宇宙星辰掀起的波瀾與奇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柴油引擎發電機使用說明書也說明:柴油 引擎發電機組結構 ... 引擎轉速/冷卻水溫度/機油壓力/電瓶電壓/積時錶/". → "各相相電壓(R-N、S-N、T-N)" ... C.排煙多(燃油噴射量夠,點不上火).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北京聯合所出版 。

遠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黃俊榮所指導 許福龍的 T700發動機超速漏放管瓣之研究 (2021),提出柴油轉速上不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滑油散熱器、超速漏放管瓣、氣鎖、排氣閥、超音波振盪、動力渦輪進口溫度、熄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碩士班 張坤森所指導 羅辰瀚的 開發化學擦洗法整治汞污染土壤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汞污染、土壤、FPXRF、擦洗、整治的重點而找出了 柴油轉速上不去的解答。

最後網站柴油引擎堆高機簡易故障排除則補充:柴油 堆高機較常遇見之故障狀況項目故障部位故障狀況一引擎1. 引擎無法發動2. ... 引擎有起動但馬上熄火 4. 引擎運轉不 ... 引擎轉速控制受限或粘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柴油轉速上不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車輛感測器原理與檢測(第三版)

為了解決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作者蕭順清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主要探討車輛各種感測器原理、控制電路及檢測方法等。這是一本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書,有別於市面上書籍均較偏向理論為多,造成學生讀了理論後,不會應用在實務檢測中,這是目前技職教育較欠缺的。因此本書特別加強如何使學生了解原理後,能於實務中動手檢測及查修,以利於日後就業之需求。作者有非常豐富之業界實務工作經驗,加上頗有心得的教學方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去教會他人」,因此讀者會發現本書無論是介紹原理或檢測方法,均很容易了解與學習。看了本書,你一定會發覺:原來學東西(知識)並不難。你也會體會到:學理工還是要懂一點原理,就能從中發展出各種實用的檢測方法,對故障查修更有幫助。希望這本

書能突破很多人學習上的障礙及錯誤觀念,引導讀者能快樂的學習。

柴油轉速上不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為你的世界而生
Škoda 七人座 SUV Kodiaq霸氣登場

Škoda旗下首款大型SUV
承襲Škoda家族設計語彙:最高標準的安全車體結構、睥睨同級的九顆安全氣囊、令人驚豔的空間配置、融入多項「Simply Clever聰明的就懂」貼心設計: 車門邊角防碰撞裝置、360度 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
標準配備七人座,並搭配1.4 TSI前驅、2.0 TSI四驅、2.0 TDI四驅等動力引擎選擇

擁有4米7長、可容納七名乘員以及超大空間的Škoda Kodiaq乃是Škoda旗下首次進軍大型SUV市場全新力作。為了在這個日益蓬勃的SUV級距搶占一席之地,Škoda不僅發揮其擅長的空間魔術,更傾全力融入創新科技以及眾多「聰明的就懂」元素,讓Kodiaq在眾所期待中隆重登台!

甫推出就贏得英國What Car ?雜誌「Car Of The Year 2017」大型SUV 從一開始以A+ SUV概念車現身,到後來定名為「阿拉斯加棕熊」的Kodiaq,肩負Škoda開疆闢土的重任。據Škoda 執行長 Mr. Bernhard Maier表示:我們將藉由品牌首款大型SUV─Kodiaq開啟一個全新的市場;攻佔全新級距領域並拓展全新客層。它就如同名字一般:強壯如熊。拜其概念以及驚人的設計之賜,讓這個品牌變得更具魅力, Kodiaq乃是Škoda擴展SUV陣容的先鋒!

Škoda董事會成員中負責技術發展的Mr. Christian Strube亦加以補充:Kodiaq具備品牌所有長處:全方位功能性、卓越的室內空間以及絕佳C/P值。在同級競爭對手中最大的車室空間以及唯一具備的第三排座椅選擇,讓我們這款全新SUV充份符合日常用車需求。若再加上駕駛輔助系統,行車資訊以及聯結性等創新越級配備,讓Škoda Kodiaq理所當然地成為此級距之佼佼者!

而在全球佳評如潮的Kodiaq引進來台,擁有1.4 TSI 菁英版 (接單引進)、1.4 TSI 豪華菁英版、2.0 TSI 4X4尊榮版、2.0 TSI 4X4尊榮版等三種引擎四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


外型設計—全方位跑者

Škoda Kodiaq不僅適用於商務用途,在家庭用車以及戶外休閒也都遊刃有餘。品牌設計語彙成功呈現在這款全新SUV:優雅線條中交錯出狂野、動感與強壯氣息,讓Kodiaq得以擁有絕佳辨識度。

Kodiaq車身線條簡潔、精準、俐落,尤其是鮮明且凹凸有致的肩線;車頭Logo處以兩道水平鈑線彰顯出它的防護與強韌, 3D立體造型的水箱罩則刻劃出這款車的強壯特質。狹長且略帶傾斜的頭燈造型與水箱罩賦予Kodiaq相當鮮明的外型。設計團隊特地擷取捷克引以為傲的水晶玻璃,並將其與前後燈組搭配,藉由水晶切割線條打造出這款大型SUV讓人驚豔的設計。將目光移到側邊,長軸距以及短前懸營造出寬敞的室內,略具角度的輪拱是Škoda SUV設計語彙要素其中一環。列為標準配備的LED尾燈則一如Škoda旗下車款搭配C型水晶造型。

而設計團隊最厲害之處則是將Kodiaq後保桿與車尾門幾乎切齊的造型,不僅打造出緊實動感的線條,更營造出令人驚喜的室內空間,雖然是5+2人座的配置,但每位乘員都可享有舒適合宜的乘坐空間。


車體表現—安全又舒適

以車長4,697mm、車寬1,882mm、車高1,655mm以及軸距2,791mm的車身尺寸而言,Škoda Kodiaq遠高於compact car這個級距。而Volkswagen集團共用的MQB底盤則是這款車能夠擁有輕量化結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Kodiaq的車體結構結合了熱沖壓金屬板以及超強化車骨架。若以入門的TSI引擎搭配前驅車型為例,其空重僅有1,598公斤(不含駕駛);而2.0 TSI引擎搭配四輪傳動車型也僅有1,738公斤。Kodiaq在抗扭曲強度、製造精準度、駕駛舒適性以及撞擊安全性等表現也都是屬一屬二。拜其高空氣力學精密表現,讓這款大型SUV能夠達到0.33之超佳風阻係數。

空間規劃一直都是Škoda的強項:Kodiaq車身長度雖僅4697mm,但卻可提供遠優於SUV級距平均的室內空間!在這個車身尺寸內創建出超乎想像的室內空間,讓人再一次見證Škoda工程師的驚人實力:這款大型SUV室內長度為1,793mm,前後座的肘部空間分別為1,527mm與1,510mm;頭部空間則是前座1,020mm、後座1,014mm,且後座至少可擁有104mm腿部空間。

第二排座椅不僅可四/六分離向前覆倒,椅墊並可向前挪移18公分、椅背亦能視需求調整角度。在台灣市場列為標準配備的第三排座椅可讓Kodiaq化身為七人座,容納更多名乘員一起探索世界!身為Škoda旗下第一款七人座車款,Kodiaq提供同級距最大的置物空間720公升~2,065公升 (後座椅覆倒)。若是選擇可前倒的乘客座椅,尚可搭載最高至2.8公尺的長件行李,並將電動啟閉尾門列入標準配備,體貼車主與家人的置物需求。


引擎動力—三種選擇滿足所求

Kodiaq擁有1.4 TSI、2.0 TSI兩具汽油引擎以及2.0 TDI柴油引擎等三種動力選項。

1.4 TSI汽油渦輪增壓引擎具有150匹馬力、25.5kgm之扭力,搭配DSG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 (DQ250),0~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9.7秒,在ACT引擎汽缸歇止系統(可視需要關閉中間二汽缸以減少油耗)的輔助下,於能源局油耗測試值得到14.9km/l成果,能源效率等級為第二級。Kodiaq 1.4 TSI入門車款為前輪驅動,依配備可再區分為菁英版以及豪華菁英版兩種車型,搭配17吋鋁圈的菁英版將採接單引進方式。

2.0 TSI搭配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最大動力為180hp/32.7kgm,搭配DSG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 (DQ500),0 ~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8.2秒。這顆2.0 TSI汽油引擎所採用的改良式Miller米勒循環科技乃Škoda首次運用,可依需求調整為動態模式或是經濟模式。在經濟模式下會開啟所謂的B循環技術,這部份乃基於壓縮比和膨脹比之間的差異,讓進氣門提早關閉,汽缸接收到相對較少量的吸入空氣。在燃料被噴射和點燃時可比常規循環讓燃燒氣體具有更大的膨脹空間,提高燃燒效率並減少污染。也就是說,這項改良式的引擎科技採2種運作模式 :部份進氣時 (所謂的B循環) 為140度氣門揚程,擁有高效率燃燒循環;完全進氣時為170度氣門揚程, 燃燒室為完全進氣,在引擎轉速1400rpm開始可完全運用其最大扭力32.7kgm。整體而言,這顆引擎結合渦輪增壓、 進氣門與排氣門可變正時,可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時也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車主也可享有速度動感或是節能省油雙重利益。

同樣搭載全時四輪傳動系統的2.0 TDI柴油渦輪增壓引擎則擁有190hp/40.8kgm之最大動力,配合DSG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0 ~100km/h 加速所需時間為9.1秒。為了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Škoda特地針對柴油引擎配置SCR (選擇性觸媒)系統,並已符合歐洲六期環保法規標準。

貼心設計 – 聰明的就懂

高品質與簡單易懂的操作邏輯向來是Škoda為人稱道之處,但是多項貼心設計更是其它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地方!與外觀一樣,Kodiaq的駕駛艙設計也令人驚豔:承襲自引擎蓋上的雙道鈑線也出現在中控台上方,這種3D立體設計同樣見於儀表總成。從四個大型出風口可看出Škoda設計師大膽啟用垂直元素,配上大尺寸螢幕剛好讓駕駛與副駕駛各享一席之地。


而在大型SUV上後排乘員常常無法擁有獨立空調,必須仰賴前排出風口分享才能略感涼意。Škoda Taiwan為身處在亞熱帶的台灣市場特別導入「三區恆溫空調」,並將其列為Kodiaq豪華菁英版以上等級的標準配備,後座乘員可視需求自行調整喜好的溫度設定,不必再仰賴前座分享,這也是此級距中唯一搭配這項舒適性配備的車款。

在品牌核心「Simply Clever聰明的就懂」理念下,Kodiaq又有新創舉 -- 車門邊角防碰撞裝置:在前後四個車門內側都裝設有防護膠條,開門後它會自動彈出,可防止車門碰撞到牆璧或是隔壁車輛;而關門時則會自動收納進去,保持車門平整。這個首創的全新Simply Clever貼心設計讓愛車及隔臨的車輛都更有保障。

被視為馬路三寶最佳剋星 :360度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首次搭配在Kodiaq上!只要按下位於中控台下方按鍵,就可以啟動。所謂的360度Area View乃是利用四個廣角鏡頭(分別位於車頭水箱罩內、左右後視鏡、尾門),以水平180度、垂直120度的視角進行鏡頭拼接而組成之3D整車鳥瞰圖。這套系統可提供相關汽車周邊環境所發生的狀況,並顯示在駕駛艙內的中央顯示幕上,其中的「路口盲點預視功能」,讓車主在車輛開出停車場或者是行駛於小巷弄時,可以透過這套系統預視到周遭環境,提前做出反應。這套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不僅可以全面性地檢視車輛周邊狀況,車主也能夠針對車身局部例如車頭、車尾的行駛路線在螢幕上直接觸控切換不同方位與視角,加以特別留意。當然,若車主有停車需求時也能善用這套系統,藉由全方位的視角瞭解後方路障情形,避免碰撞。

當然在細節部份如 : 前車門雙內側雨傘、位於第一排椅背的折疊小桌板(附獨立置杯架)、後座與行李廂皆附有12V電源插孔、行李廂活動魔鬼氈固定器、前座中央扶手所附「EASY OPEN」可單手開啟飲料的置杯架、第三排座椅旁置物格等,都是Kodiaq讓人備感貼心之處。


安全配備不容妥協

Škoda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一直以來都是同級競爭對手望其項背,Kodiaq不僅將九顆氣囊納入標準配備,ESC電子行車穩定系統、MK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XDS+ 主動式電子限滑差速器也都是全車系最佳防護。而豪華菁英版以上車型更加入360度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車輛後方警示系統。Kodiaq在Euro NCAP撞擊測試中不僅於成人乘客項目中拿到92分高分、側邊撞擊測試更取得滿分,贏得五顆星評價當然是意料中事。

而在台灣逐漸受到矚目的AEB (主動煞停系統)以及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等兩大行車輔助配備,在Škoda Taiwan努力爭取之下也將列入Kodiaq全車系選用配備,AEB選配價格為新台幣2萬元,至於ACC這套系統因為必須與AEB一起搭配,套裝選配價格為新台幣4萬元。由於這兩大系統屬於行車輔助,Škoda Taiwan在此要同時提醒車主,行車時仍須注意路況並隨時應變。

Škoda旗下第一款大型SUV Kodiaq自推出以來好評不斷,2017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英國「What Car ?」雜誌 2017最佳大型SUV、英國Top Gear雜誌 2016大家庭最佳用車,種種肯定讓Škoda敢大聲地說:沒開過Škoda Kodiaq別說你看過世界的樣貌,KODIAQ 為你的世界而生!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T700發動機超速漏放管瓣之研究

為了解決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作者許福龍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解決T700發動機燃油在流經滑油散熱器加熱昇溫,後續並進入超速漏放管瓣內部後,在其內部管路中產生氣鎖現象,導致發動機熄火或超溫狀況產生。研究前先針對發動機之超速漏放管瓣實施X光射線照相,確認其排氣閥是否產生堵塞狀況,接著再實施超音波振盪,並記錄其狀況。後續分別實施地面試車及空中試飛,以確認其發動機未再產生熄火或超溫狀況,並統計相關測試數據分析之。經驗證結果證明,因環境中生成之細粒子流經超速漏放瓣(ODV)管道內部時,形成黑色像膠漆的薄膜沾黏於排氣閥中,使得排氣閥失去原有功能而造成氣鎖現象。進而產生供油不足,發動機低轉速、動力渦輪進口溫度上昇與熄火等現象。故建議發動機超速漏放管瓣

,應定期實施超音波振盪清洗作業;另建議國軍將其列入標準檢查作業程序中,以節省公帑及維護飛行安全。

潮汐:宇宙星辰掀起的波瀾與奇觀

為了解決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作者(美)喬納森·懷特 這樣論述:

潮汐一書以豐富的旅行記事為主線,爬梳了人類文明與海洋律動相依相存的歷史演進,展現了別開生面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喬納森•懷特極具張力的精彩文筆,令讀者穿過文字的蟲洞,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洶湧澎湃的角落,真切感受這讓地球之水翻來覆去,強大又神秘的自然現象。   在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旅行記事中,懷特用詩意的筆調,探索著神學向科學的嬗變,天文對水文的牽引,物理與地理的疊加。牛頓的死亡面具,錢塘江奔湧的大潮,阿拉斯加擱淺的帆船,在海浪中佇立千年的聖米歇爾山修道院,被急流延滯的地球轉速,讓人心跳的世界級衝浪,潛力巨大的潮汐能… …齊聚於這本精彩絕倫的書中。 美國作家、航海家、衝浪運動員、

海洋環境保護者,其作品文筆靈動,研究紮實,相得益彰。他成長於南加州海灘,對海洋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曾自己造船揚帆遠航11年,在太平洋與大西洋航行里程超過幾十萬公里。期間在船上舉辦沙龍,廣邀知名作家、環境學者及科學家,討論主題從航海、人類學、自然史、鯨類研究到詩歌、文化、藝術、音樂。 引言 深海執迷 第1章 完美舞姿:候鳥與大潮汐 第2章 星辰大海:潮汐史話冥思 第3章 銀龍:錢塘江大潮的奇觀 第4章 牛頓:最後一位魔法師與科技革命 第5章 巨浪:衝浪者與潮汐理論 第6章 急流:降速地球、牽動月亮、扭曲時間 第7章 共振:掀起海灣大潮的力量 第8章 潮汐能

:從小麥碾磨到家庭供電 第9章 更高潮:不斷上升的海平面 致謝 圖片版權 術語表 尾註 參考文獻 對潮汐的興趣源於我對海洋的痴迷。 我在南加州海岸長大,衝浪、潛水、揚帆出海、打漁都是家常便飯。大學畢業後,我自己造了一艘近8米長的單桅帆船。在之後的幾年裡,我乘著它在大西洋里和加勒比海裡進行過幾次近海航行。 1980年初,我25歲,購置了一艘有點漏的木質縱桅船,長20米,取名十字軍號。以這艘船為基地,我成立了一個公益教育組織資源研究所(Resource Institute)。 11年間,我們駕駛著十字軍號從美國的西北海岸出發,從西雅圖到阿拉斯加,環遊溫哥華島和

夏洛特皇后群島。我們在海上舉辦過為時一周的各種研討會,話題從自然史、攝影、鯨類研究,到心理學、音樂、詩歌、美國西北海岸印第安原住民藝術、文化及神話。與會者包括彼得•馬修森(三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自然作家)、琳•馬古利斯(享譽國際的進化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里•斯奈德(美國“垮掉的一代”重要詩人,深度生態主義者)、保羅•溫特(熱衷環保的音樂家,格萊美七度提名、三度獲獎)、羅伯特•勃萊(美國著名詩人、將陶淵明白居易詩作譯成英文的翻譯家)、阿爾特•沃爾夫(世界...攝影大師、環保主義者)、格蕾特爾•埃利希(201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羅傑•佩恩(研究鯨類的權威動物專家)。通常都是6

~8位來自美國的參與者(有時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某個海濱小鎮會和,然後一起出海,往往直到研討會結束我們都看不到其他有人居住的地方。 這11年裡充滿了精彩美妙的冒險,然而其中也有不是那麼美妙的時候,比如在阿拉斯加加里寧灣遇到大潮汐的那次。 我以前也擱淺過,事實上,擱淺的次數比我願意承認的只多不少。通常都是因為我錯估了某個潮汐的威力或者讀錯了潮汐表,然後我們就會擱淺在石灘或沙洲中。有時困在原地,只得等到漲潮才能重新起航。大多數擱淺的遭遇都還算有驚無險——確實很痛苦,且往往尷尬難堪,好在船沒有損傷。這些經歷時刻提醒著我,讓我去思考,到底誰在主宰這一切。毋庸置疑,那個人一定不是我。 在

我所居住的北美西北海岸,海員需要像調整船帆一樣頻繁地觀察潮汐。雖說我們覺得是在海面上航行,其實也是穿梭於滿潮之峰與乾潮之谷之間。禦潮而行的旅者絕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這是加里寧灣教我的。 1990年8月,我們一行12人,其中包括3名船員,已經沿克魯佐夫島和奇恰戈夫島偏僻的海岸行駛了一周。人類學家及作家理查德德•納爾遜出席了我們的海上研討會,主題是“自然、文化與世界觀”。我們在克魯佐夫島北端加里寧灣的一個小灣口停泊過夜,準備第二天登島徒步,然後再駛向錫特卡小城,結束旅行。 當晚我們入睡時,夜色寂靜,繁星密布。但在凌晨時分,我被呼嘯的風聲驚醒,便立刻穿上橡膠靴,爬上甲板,查看是否一切都完好無

損。 事與願違。我們的船已經拖曳著錨橫穿了海灣,擱淺於淤泥之中。簡直如鯁在喉,我從駕駛室趕快抓起潮汐表。如果現在是乾潮,一會兒就漲潮的話,那麼我們還算幸運。如此,十字軍號就能輕鬆地隨著漲潮浮起來,和以前一樣逃過一劫。但如若碰上滿潮,且準備退潮的話,這將會是一場災難。只要潮高達到4.3米,退潮時,海水將全部從十字軍號下退離,我們便會完全淹沒於淤泥之中。 翻到8月19日星期日那一頁,上面寫著“滿潮:05:00,幹潮:09:50。”我反复看了好幾遍。真的嗎?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剛好在滿潮最高峰時擱淺了——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在接下來的9到10個小時裡,加里寧灣不會有那麼大水量可以讓十字軍號成功

浮起來;而與此同時,我們只會越來越深地沉入淤泥裡,甚至到最後,根本就再也出不來。 我和船員們喊醒所有人,並用小船把他們送到陸地上的帳篷。理查德德手裡端著一把來福槍,防止熊的攻擊。狂風以每小時40多海裡的速度兇猛地從群山間咆哮而至,將海灣抽打成白沫。它撕毀了十字軍號甲板上的一艘小船,好像扔掉牙籤一樣把它掀入海灣。傾盆大雨刺得我的眼睛睜不開。錫特卡是距離最近的救援之地,但乘船過去也至少得4個小時。通常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船長不會去尋求支援。可海潮不漲我就無法判斷我們是否需要幫助,而一旦真正到那時候,可能一切支持都於事無補了。 好幾個時辰過去了,我看著十字軍號彷彿一隻瀕死的困獸,在掙扎中越陷

越深,先沒了膝蓋,然後四肢,最後周身。水面漲到她的胸腔。當潮水退去的時候,70噸重的她會完全陷入泥淖,再也不願出來了。 萊拉•希爾頓和我留在船上,遊走於各個船艙間,試圖搶救一些重要的對象。我擔心那個引擎,一台拖拉機大小的底特律柴油機。沒有了它,在錨地或船塢就無法調控。我盯著升起的水面舔舐油盤,接而將它吞沒。下一個是電池,再下一個是噴油器。到上午十點左右,整塊引擎鐵匣子都已消失在渾濁的水中。 食物、鞋子和水果們彷彿為找到自由而雀躍。袋裝的葡萄乾和薄荷餅乾這裡那里地上串下跳。米粒在臥室艙鋪板上方盤旋成球狀的鯡魚群。還有書。那些書啊!兩百多本書與大海一起膨脹,與蘋果、梨還有網球鞋結為舞伴。我

永遠不會忘記從我面前漂浮而過的名字:愛德華•瑞克特的《太平洋潮汐之間》、羅伯特•勃萊的《當沉睡者醒來》、拉姆•達斯《我能給你什麼樣的幫助? 》。萊拉撿起一本濕透了的書,擠出無奈的笑,那是馬可辛•庫敏的《深陷》。

開發化學擦洗法整治汞污染土壤之研究

為了解決柴油轉速上不去的問題,作者羅辰瀚 這樣論述:

土壤整治多以固化/穩定化、清洗法、淋洗法、化學溶劑萃取法、化學氧化法及粒徑分離,其中汞污染多採用熱處理技術,並進行冷凝回收或清除。但其高耗能及高成本之特性,對於大範圍污染場址而言,相對於其他整治技術有較高之花費,因此本研究以擦洗技術結合化學藥劑對污染土壤進行整治,藉由反向之葉片組於轉動時造成顆粒間之擦撞及配位基置換,達到移除污染物之目的,期能代替熱處理達到高去除率、低成本之結果。本研究採集之汞污染土壤經FPXRF分析結果,Hg為441 mg/kg,為管制標準值(20 mg/kg) 20倍以上,其餘7項管制之重金屬皆於管制標準內,經質地分析結果可知該土壤屬砂土。本研究第一階段先以清水擦洗試驗,

歸納清水擦洗條件為L/S = 2、轉速500 rpm、時間30分鐘有最適去除結果。第二階段以化學藥劑取代清水進行試驗,選擇HCl、檸檬酸、NaClO、HNO3、FeCl3及Na2S2O3等藥劑,以不同濃度進行擦洗試驗,結果以1.5 M NaClO為最佳,汞去除率約78%;1.0 M HCl次之,去除率約為68%。此兩種化學藥劑均能使土壤中汞含量有明顯下降,惟仍未符合我國土壤管制標準。本研究第三階段以前述最佳之1.5 M次氯酸鈉對土壤進行重覆化學擦洗,於第三次擦洗後,土壤中汞含量為15 mg/kg已低於土壤管制值,總去除率可達到97%。探討本研究汞去除機制,推測次氯酸鈉於水溶液中分解成ClO-,

成為強氧化劑,能抑制Hg2+還原為Hg0或與土壤中Hg2+化合物鍵結形成Hg(ClO)2,而移至水相中,經三次擦洗後,Hg含量從原先441 mg/kg降至管制標準以下。本研究之化學擦洗整治相較於熱處理具有高處理量、低成本、時間短之優點,且土壤中Hg含量經整治後能低於管制標準,能達到開發化學擦洗整治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