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學pp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模具學pp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袁志鍾等(主編)寫的 金屬材料學(第3版) 和柳青松的 機床夾具設計與應用實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Udemy線上課程跟經本正一學PowerPoint基礎篇講師也說明:3D動畫、模型、模具軟體 · Autodesk系列程式軟體 · ADOBE奧多比工具軟體 ... Udemy線上課程跟經本正一學PowerPoint基礎篇講師:經本正一影音教學中文發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電整合碩士班 江卓培所指導 王舜賢的 選擇性雷射熔融加工Inconel 718矩形杯模具應用於鋁合金6016深引伸加工之研究 (2021),提出模具學pp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選擇性雷射熔融、鎳合金718、列印參數、田口方法、伺服引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蘇德仁所指導 蔡宗憲的 AOI基於模糊理論應用於PCBA異常之偵測 (2020),提出因為有 表面黏著技術、自動光學檢查、模糊理論、零件吃錫狀況的重點而找出了 模具學ppt的解答。

最後網站學校基本資料表 - 三重商工-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則補充:有,科目:模具概論、製圖實習、模具基礎實習、模具加工實習. 教學目標. (教學 ... 學以致用四、運用教科書、PPT製作及電子商. 務軟體。 教學注意事項. (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模具學pp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材料學(第3版)

為了解決模具學ppt的問題,作者袁志鍾等(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是材料類本科專業相關課程的教材,特別是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必修專業課程的教材。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金屬材料的發展歷程以及金屬零部件全壽命過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鋼鐵材料的合金化原理,包括合金元素對相圖的影響、合金元素在各類相變過程中的作用、合金元素對材料強化和韌化的影響、合金鋼工藝性能特點、環境協調性金屬材料設計概念等內容。圍繞材料成分-製備/ 加工-結構-性能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四面體主線,介紹了各類機械製造結構鋼、工模具鋼、特殊性能鋼、鑄鐵等常用鋼鐵材料和鋁、銅、鈦、鎂等有色金屬合金典型材料。另外,根據材料的發展,介紹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新型金屬材料,如金屬功能材料、金屬基

複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結構材料等。在內容上盡可能地凸現材料科學中的辯證分析思維和強韌矛盾的演化,突出材料科學與工程四面體的核心方。該教材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新穎性的特點。 本書既可以作為材料類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以供研究生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選擇性雷射熔融加工Inconel 718矩形杯模具應用於鋁合金6016深引伸加工之研究

為了解決模具學ppt的問題,作者王舜賢 這樣論述:

由於截至2021年文獻尚未找到有公開的期刊以金屬三維列印製作引伸模具之相關研究,故此研究以金屬三維列印製作方杯與矩形杯之引伸沖頭與模仁,以Inconel 718為材料進行沖頭與模仁的列印。因此, Inconel718的列印參數需要優化 (如:雷射功率、掃描速度、路徑間距、雷射點徑、層厚等等...),以獲得較優之機械性質以利於深引伸加工實驗,故本研究導入田口方法以了解加工參數關係對列印件機械性質的影響以達到優化之目的。經過挑選因子,參數上使用雷射功率、掃描速度、路徑間距與層厚作為優化之因子,並於實驗得出以雷射功率180W、掃描速度600mm/s、路徑間距0.105mm、層厚40µm的參數列印可

獲得較佳的極限拉伸強度—1070.88 Mpa。並且還比第二次增加水準範圍的田口方法實驗優化之強度高。兩次田口方法優化之參數代入熱處理實驗,結果顯示:不同參數列印的工件,若想得到較佳的機械性質,所施予的熱處理時間也將不盡相同,最終經過多次優化實驗後,其中最好的極限拉伸強度為1532.22 MPa。完成模具所需之機械性質後,再對其外面作表面硬化處理、拋光處理,以此達到應用於模具之要求,其表面粗糙度經量測可達2.07µm以下、硬度可達到內部HRC 46、表面硬度HRC 55,符合沖壓模具之要求。最終使用沖壓機進行引伸加工並驗證SLM列印之模具,對照模擬與實際結果,發現圓杯引伸至13mm處時斷裂,其

引伸失敗的時間點為皺褶大量產生的時候,並且圓杯的圓角並未破損,可以判斷沖頭的圓角是足夠大的,而皺褶無法收斂則代表模仁的圓角不足,且以Inconel 718列印之成品適用於引伸模具中。

機床夾具設計與應用實例

為了解決模具學ppt的問題,作者柳青松 這樣論述:

本書以實例的形式主要講述了機床夾具的基本知識、工件的定位原理、夾緊原理等基本理論與應用,同時也講授了機床夾具的設計方法與應用、典型機床夾具設計(車床、銑床、鑽床、鏜床)與應用以及先進製造中所需的組合夾具、數控機床夾具設計等內容。   本書力求內容通俗易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習者提升機床夾具設計技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並配有PPT電子教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高職高專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等機械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近專業的師生和從事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柳青松,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教授,1986年7月畢

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製造系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獲的工學學士學位;同年分配到蘭州第135廠工作,歷任產品設計員、產品主管設計員、分廠技術廠長等職務;191995年獲得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並被聘用為高級工程師。1996年12月,由於工作需要,調入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任教,曾任機械工程系實驗中心主任、機械系副主任,學校設備處副處長,學校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職務。1999年7月~2000年7月,受教育部委派,作東南大學訪問學者。2005年12月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教授任職資格,並被聘任為教授。2006年被蘭州交通大學聘任為碩士生導師。2007年6月調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

學院任教,曾任教務處副處長、現任機械系主任,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主持完成科研課題5項,發表論文15篇,出版專著5部,取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2等獎1項、科技成果3等獎1項。 上篇機床夾具設計基礎 第1章機床夾具的組成與分類 / 2 1.1實例分析2 1.2機床夾具的相關知識4 1.2.1工件的裝夾4 1.2.2機床夾具的組成6 1.2.3機床夾具的分類8 1.2.4機床專用夾具應滿足的基本要求8 1.2.5機床專用夾具的功用9 1.2.6夾具保證加工精度的原理與工藝系統9 1.2.7夾具設計工作的特點和基本要求11 實訓11 習題12 第2章

工件定位裝置設計 / 13 2.1實例分析13 2.2工件定位的相關知識14 2.2.1基準14 2.2.2工件定位原理15 2.2.3工件定位的類型16 2.2.4工件定位基準的選擇22 2.2.5常用定位元件的選用24 2.3定位誤差分析與計算實例46 2.3.1造成定位誤差的原因47 2.3.2定位誤差計算方法49 實訓2-163 實訓2-264 習題66 第3章工件夾緊裝置設計 / 73 3.1實例分析73 3.2夾緊裝置的相關知識75 3.2.1夾緊裝置的組成與基本要求75 實訓3-177 3.2.2夾緊方式(夾緊力)的確定78 實訓3-283 3.3基本夾緊裝置84 3.3.1斜楔

夾緊機構84 3.3.2螺旋夾緊機構86 3.3.3偏心夾緊機構93 3.3.4定心夾緊機構96 3.3.5聯動夾緊機構103 3.3.6機械增力機構109 實訓3-3111 習題112 第4章夾具的對定裝置設計與夾具體設計 / 119 4.1夾具在機床上的對定119 實訓4-1137 4.2夾具體的設計138 實訓4-2142 實訓4-3143 習題144 下篇機床典型夾具設計 第5章專用夾具的設計方法 / 147 5.1機床夾具的設計方法與步驟147 5.1.1接頭銑槽夾具的實例分析147 5.1.2專用夾具的設計過程與注意事項151 實訓157 5.2夾具與機床的連接方式158 5.2

.1車床夾具的安裝158 5.2.2銑床夾具的安裝159 5.3夾具總圖的設計過程160 習題162 第6章典型車床夾具設計 / 164 6.1開合螺母車削工序夾具實例分析164 6.2車床夾具知識166 6.2.1臥式車床夾具和圓磨床夾具的主要類型166 6.2.2專用車床夾具的典型結構167 6.2.3車磨類夾具設計要點172 6.3液壓泵上體鏜三孔車床夾具設計實例175 6.3.1加工工藝分析175 6.3.2定位裝置的設計175 6.3.3夾緊裝置設計176 6.3.4分度裝置設計176 6.3.5夾具在車床主軸上的安裝176 6.3.6夾具總圖上尺寸、公差和技術要求177 實訓6-1

178 實訓6-2180 習題181 第7章典型銑床夾具設計 / 183 7.1銑頂尖套筒雙槽夾具實例分析183 7.2銑床夾具的相關知識185 7.2.1銑床夾具的功用185 7.2.2銑床夾具的主要類型185 7.2.3銑床夾具的設計要點190 7.3銑頂尖套筒雙槽設計實例194 7.3.1加工工藝性分析194 7.3.2定位裝置設計194 7.3.3夾緊裝置的設計195 7.3.4導向對刀方案及夾具總體設計196 7.3.5夾具總圖上的尺寸、公差和技術要求的標注196 實訓198 習題200 第8章典型鑽床夾具 / 202 8.1典型鑽床夾具實例分析202 8.1.1鋼套鑽孔夾具實例20

2 8.1.2骨架工件鑽孔夾具實例202 8.2鑽床夾具的相關知識204 8.2.1主要類型204 8.2.2設計要點208 8.3托架斜孔分度鑽模設計實例213 8.3.1實例分析213 8.3.2結構與技術要求設計214 8.3.3托架斜孔分度鑽模的裝配、安裝及調試220 實訓221 習題222 第9章典型鏜床夾具設計 / 225 9.1車床尾座孔鏜削實例分析225 9.2鏜床夾具的相關知識226 9.2.1鏜床夾具的類型226 9.2.2典型鏜模結構分析229 9.2.3鏜模設計要點230 9.3支架殼體零件鏜孔設計實例236 9.3.1加工工藝性分析236 9.3.2定位裝置設計237

實訓239 習題240 第10章組合夾具與數控機床夾具設計 / 242 10.1組合夾具242 10.1.1法蘭盤鑽徑向孔的組合夾具實例分析242 10.1.2組合夾具的相關知識242 10.1.3設計實例251 實訓256 10.2典型數控機床夾具簡介257 10.2.1數控機床夾具的特點、作用與注意事項257 10.2.2典型數控機床夾具258 習題260 參考文獻 / 261

AOI基於模糊理論應用於PCBA異常之偵測

為了解決模具學ppt的問題,作者蔡宗憲 這樣論述:

因現今電子產品越做越小、也越來越精密,故需大量使用表面黏著的技術來製作電路板,因為表面貼焊零件擁有體積小、重量輕、高功率、可靠性高等優點。自動光學檢查雖能快速的判別電路板異常,但是在零件吃錫的可接受性或是使用廠內作業指導書判定吃錫的狀況難以執行,例如在零件吃錫時方面,雖然有些錫有上去,零件功能也正常,但是錫量太少,容易造成零件強度不夠,導致產品異常,故此研究是想利用模糊理論判斷零件吃錫狀況,減少品保工程師作業時間,節省公司人事成本。故本論文系統利用模糊演算法進行判斷,判斷前首先要確認輸入與輸出參數,將錫高、錫寬、零件墊片底座當作輸入參數,再由電腦端計算出錫的強度之預測值,內部的推論系統都符合

條件的規則, 利用模糊理論提及之最大-最小合成法則進行運算,最後模糊集合結果利用重心法計算歸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