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醫專111編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康寧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政德所指導 林菜春的 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績效之研究 (2017),提出樹人醫專111編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策略、班級經營績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陳碧祥所指導 孫振家的 羈絆-我的師生關係之敘說探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師生關係、師生衝突、敘說探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樹人醫專111編班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樹人醫專111編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績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樹人醫專111編班的問題,作者林菜春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教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績效的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人格特質、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績效的差異情形,並分析教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績效的關係。近來由於知識起飛、教育改革,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品質,所以站在教育前線的老師,必須經營良好的親師關係與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必須表現出優良的教學品質。本研究以五大人格特質問卷、教師班級經營策略問卷及班級經營績效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國小教師為調查對象,透過問卷發放的方式,發放問卷400份,取得有效問卷395份,問卷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進行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1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以「情緒穩定性」層面表現最佳,其次依序為「和善性」、「嚴謹性」、「開放性」、「外向性」。2.國小教師的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策略有關,對班級經營績效產生影響。3.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學歷、不同教學總年資教師在其班級經營效能方面部份具顯著差異。4.教師人格特質愈傾向情緒穩定、和善、嚴謹的老師,人際溝通能力愈好,教師對班級經營策略會愈細膩愈周詳,班級經營績效就會越高。根據研究所得之結論,分別對學校、教師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提高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績效研究方向之參考。

羈絆-我的師生關係之敘說探究

為了解決樹人醫專111編班的問題,作者孫振家 這樣論述:

我的研究以師生關係為主題,透過現身敘說,赤裸呈現自己曾經遭遇的一場師生衝突,在敘說歷程中,我像是一個受容器,與文獻對話、與智者對談,在回憶過往與現身敘說之間往返,盡洩心中的怨與痛。這是一段人生的體悟,也是一段療癒的旅程,讓我在師生關係中活出自在。在我的故事中,探究焦點有三:探尋我的師生關係之理念,及其形成的脈絡;檢視我的師生關係之實踐歷程,及其重要的轉折點;反思我的師生關係之困境與問題,及其關鍵的影響。我的論文有兩大主軸,一是我的生命故事¬。二是我與學生的故事。首先,我回憶生命中的重要事件,開展出我的生命成長史,將沉潛在我生命軌跡中與重要他人的每一段關係引導出來,累積我在成為正式老師時,建構

師生關係的能量。再者,透過四段成功的師生關係敘說,描繪出我在師生關係上的努力付出與用心耕耘。然而,師生衝突帶給我的挫敗與傷痛,讓我內心掙扎是否應該再續前緣或者暫別舞臺。最後,當我選擇勇敢面對,再譜師生關係的同時,心中的陰霾與疑惑,在持續不間斷的師生互動中,輪廓漸漸明朗。我在敘寫師生關係的脈絡中,看見自己的不足,開始由怪罪別人轉而反求諸己,進而探尋這場師生衝突對我的意義,傷痛也隨著意義的探尋,昇華成心靈的正向力量,帶著這股力量,我將重生,自在前行,重啟對師生關係的羈絆,讓師生關係充滿無限可能。這本論文是一段我的生命故事,一部我的師生關係敘說,也是一本我的教師成長史。它代表的不只是故事,也是我從逃

避到擁抱苦難的人生體悟歷程,同時也是一趟自我療癒之旅,讓自己活得更好,未來,得以譜出一段段自在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