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火星塞扭力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碩士班 施國亮所指導 徐敬鈞的 機車引擎進氣道加熱對噴霧撞擊行為及引擎排污之影響 (2008),提出機車火星塞扭力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速閃光擷取技術、進氣閥門沾濕、電子噴射、噴霧、進氣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機車火星塞扭力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機車引擎進氣道加熱對噴霧撞擊行為及引擎排污之影響

為了解決機車火星塞扭力值的問題,作者徐敬鈞 這樣論述:

本研究將探討光陽125c.c.電子噴射引擎之進氣道內噴霧撞擊行為,使用自製2-D汽缸頭並配合高解析度照相機以及高速閃光照相擷取技術,觀察噴霧撞擊進氣閥門後的反彈及進氣閥門表面沾溼現象,並與加熱進氣閥門後的撞擊現象做比較。實車引擎測試方面,於進氣歧管和汽缸頭間加裝多孔通道,比較加熱前後的反應。本論文在噴霧觀察的結果中可知噴嘴對進氣閥門進行噴射,並且噴射方式乃非連續供油,其供油方式為一次噴入所需之全部燃油,因此容易產生撞擊點局部低溫而產生液態薄膜或是沾濕現象。在加熱進氣閥門的噴霧撞擊拍攝實驗可明顯看到燃油的蒸發現象,此現象在真實引擎進氣道之影響將分別以引擎扭力輸出及廢氣排放做比較。為了解修改進氣

道後的引擎性能差異,本實驗特別加入原廠歧管的實驗數據,一併與未加熱進氣道及加熱進氣道做比較。從實驗的結果可看出經未加熱進氣道之扭力較原廠下降約22%,加熱進氣道後相較於未加熱進氣道扭力提昇4.25%,廢氣部份,未加熱進氣道之CO值較原廠進氣道降低12%,加熱後相較於未加熱進氣道降低35%,加熱前HC降低約18%,加熱後相較於未加熱進氣道HC降低約10%。本實驗所修改的進氣道使噴霧撞擊後可變成更細小的顆粒,所以修改後岐管的廢氣排放可降低,加熱後將有助於噴霧之撞擊反彈現象,或是提升燃油溫度,故可得到較低的廢氣值,但可能因進氣歧管被加熱後,引擎進氣溫度提高而影響到扭力的輸出。希望本研究之結果將有助於

國內機車製造廠設計出更佳的進氣系統以降低機車之廢氣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