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cc數換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黃牌機車cc 數也說明:250cc以上到550cc,是黃牌重機, 屬大型重型機車駕照(需另考), 路權行駛一般道路。 只要騎機車都需要考駕照,考何種駕照根據機車排氣量cc 數而定,跟是否是檔車無關喔 ...

逢甲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張立德所指導 陳宜寧的 國小學童微粒及熱暴露與呼吸道健康之相關性分析 (2018),提出機車cc數換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粒徑微粒、綜合溫度熱指數、吐氣一氧化氮、尖峰吐氣流量、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國小學童。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許惠悰所指導 王雅玲的 室內停車場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調查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室內停車場、多環芳香烴化合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光電氣膠偵測器、有機溶劑連續偵測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機車cc數換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閒聊】改裝後的cc數判斷(11/4補充行程差別、拉曲軸意思)則補充:改缸是會增加cc數沒錯,但是到底幾cc?有些人只會說大約… ... 筆者的肥鵝哥換算下來是2510332.42=251.03cc 各位有興趣的話,讓我們一起瘋機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機車cc數換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小學童微粒及熱暴露與呼吸道健康之相關性分析

為了解決機車cc數換算的問題,作者陳宜寧 這樣論述: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極端氣候、空氣品質惡化等問題伴隨而來。許多研究已指出暴露於過熱環境或不良的空氣品質時,會造成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危害,嚴重可能導致死亡。而台灣亦受氣候變遷影響,近年來氣溫屢創新高,並且從環保署統計年報可發現,除了高屏地區,南投縣的空氣品質測定為良好的天數偏少,其中又以竹山鎮最為嚴重。而根據文獻回顧顯示,目前甚少有研究同時針對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及熱暴露與健康間的關聯性進行探討,故本研究選擇竹山地區,針對懸浮微粒及熱暴露對於國小學童之呼吸道健康進行相關性分析之探討。  研究期間為2017年7月3日至7月29日,分為4個梯次進行,以不影響

平時生活作息條件下連續5整天進行24小時監測。受測學童會背戴3台微型監測儀器,包含可攜式多合一微型環境感測裝置(Academia Sinica-LUNG, AS-LUNG)、HOBO溫濕照度三合一記錄器(HOBO® U12 Temp/RH/Light/External Data Logger)及HOBO光度溫度連續記錄器(HOBO® Pendant® Temperature/Light Data Logger (UA-002-64)),採集微粒、溫度、相對溼度及照度等數據,並將溫度、相對溼度及照度數據換算成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受測

學童每日亦定時測量呼吸健康指標,包括吐氣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尖峰吐氣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及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以判斷呼吸道是否發炎,和肺功能變化趨勢。同時,亦利用基本健康問卷及時間活動日誌來瞭解學童基本人口特質及其時間活動型態。  在此次研究中,由於AS-LUNG為新開發儀器,為了驗證儀器表現,將其與較高端的攜帶式微粒監測儀(IAQcheck™ Portable Dust Monitor, serie

s 1.109, Grimm Inc.)進行儀器比對,結果顯示各台AS-LUNG之R2皆達0.80以上,另外對於校正後之數據進一步探討其組內相關係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發現皆達0.75以上,表示其數據具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本研究共28名個案,男女比例約6:4,約有60%學童為過敏體質,其中有1位學童同時患有三種過敏疾病,包含過敏性鼻炎、異味性皮膚炎及氣喘。在活動型態的部份,與先前國內外研究結果相似,平均每日較多時間在室內(94.80%),包含居家室內(76.69%)及非居家室內(18.11%),其次是交通工具上,較少時間在室外

;而各類室內環境及汽車或公車上的通風狀態以沒開冷氣/門窗開最多(61.43%),其次是有開冷氣/門窗緊閉(27.82%);污染源接觸比例則是以汽機車排放廢氣為主(3.86%),其次是畜牧業異味(2.99%)。  研究期間學童暴露於五種粒徑微粒(PM1、PM1-2.5、PM2.5、PM2.5-10、PM10)及熱(WBGT)之整體平均值 ± 標準差,分別為8.3 ± 6.7 g/m3、3.4 ± 3.4 g/m3、11.7 ± 10.0 g/m3、1.4 ± 2.2 g/m3、13.1 ± 11.7 g/m3及25.7 ± 2.0 ℃,其中PM2.5及PM10之整體暴露平均值皆符合我國

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值。四種不同時序(Lag 0、4 hr-mean、24 hr-mean、48 hr-mean)之累積暴露(cumulative exposure)當中,FeNO所對應PM及WBGT暴露平均值主要在Lag 0最高,而PEF及FEV1對應PM及WBGT則是在24 hr-mean最高。另外,針對室內外不同微環境進行探討時發現,非居家室外的PM及WBGT暴露平均值最高;而在通勤的部份,PM暴露以騎腳踏車最高,WBGT暴露則是在機車最高。  呼吸指標的部份,全部個案FeNO平均值 ± 標準差為21.1 ± 21.6 ppb,而早中晚三個時段,分別為22.8 ± 22.5 ppb、22

.1 ± 23.5 ppb、18.4 ± 18.5 ppb,可發現測值為早上時段最高,晚上最低。進一步將體質分為過敏及非過敏兩種時,亦可發現結果於早上時段最高,晚上最低,且過敏體質個案之測值明顯高於非過敏體質。另一方面,全部個案PEF平均值 ± 標準差為194.0 ± 77.2 L/min,早晚兩個時段,分別為184.0 ± 76.4 L/min、204.7 ± 76.9 L/min;FEV1平均值 ± 標準差為1.6 ± 0.5 L,早晚分別為1.6 ± 0.5 L、1.7 ± 0.5 L,顯示不論PEF或FEV1之測值皆為晚上時段較高,即使將有無過敏體質分開討論亦是如此,且過敏體質個案測值

低於非過敏體質。  最後以四種時序累積暴露與全部個案呼吸指標之斯皮爾曼相關係數(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s)分析結果顯示,五種粒徑微粒與FeNO、PEF及FEV1三種呼吸指標間,皆呈現負相關,其中只有FeNO與四種時序之五種粒徑皆達統計上顯著意義(p < 0.05),而FEV1則是在部份時序達顯著意義。WBGT與呼吸指標間,僅FeNO的Lag 0及48 hr-mean呈正相關,其餘皆為負相關,但只有FeNO的Lag 0達到顯著意義。其中,FeNO、PEF及FEV1三項呼吸指標各別與PM或WBGT間,皆呈現弱相關(│rs│ < 0.25)。此外,亦發

現PM1、PM1-2.5、PM2.5、PM10與FeNO於時序4 hr-mean至48 hr-mean呈現負趨勢;PM1、PM1-2.5、PM2.5、PM10與PEF於時序Lag 0至24 hr-mean呈負趨勢;PM1、PM1-2.5、PM2.5、PM2.5-10、PM10與FEV1則是在時序4 hr-mean至48 hr-mean發現正趨勢。WBGT則僅與FEV1於時序4 hr-mean至48 hr-mean呈正趨勢;WBGT與FeNO、PEF之間的趨勢變化並不明顯。

室內停車場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機車cc數換算的問題,作者王雅玲 這樣論述:

汽機車交通所排放廢氣為台灣都會地區空氣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質包括懸浮微粒、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及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而台灣地區機動車使用密度高達566輛/每平方公里位居世界之冠,故在都會區域設置室內停車場就變得不可或缺,加上停車場大都設置於大樓的地下室或室內,汽機車所排放的污染物質遂無可避免的會累積在停車場中。目前我國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只規定每小時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s) 平均值濃度為3 ppm,並未對人體具有致癌性及致突變性之多環芳香烴類(PAHs)濃度訂定相關管制標準,這對長期待在停車場工作員工會產生健康上的影響。本研究目的欲瞭解室內停車場相較於室外

主要道路,汽車排放的廢氣中所含的TVOCs及pPAHs濃度現況,以及不同空間構造的室內停車場假日、非假日TVOCs及pPAHs濃度差異和車流量相關性。我們選取了兩處主要道路與三家密閉式、三家半開放式停車場於假日及非假日,使用即時(Real-Time)的光電氣膠偵測器(Photoelectric Aerosol Sensor, PAS)及攜帶式ppb有機溶劑連續偵測器(Parts per Billion VOC Monitor, ppbRAE)進行pPAHs與TVOCs濃度的監測,並輔以車流量的計數、通風量的量測。本研究結果發現室內密閉式停車場連續一週之pPAHs每日平均濃度範圍介於57.77±

31.06~114.89±88.33 ngm-3明顯高於兩處主要道路1.64~2.87倍(19.43±22.06~70.14±64.4 ngm-3)及2.67~2.82倍(19.8±16.03~35.78±19.68 ngm-3),顯示室內停車場的污染程度較室外嚴重。另假設密閉式停車場的室內環境與隧道相類似,且pPAHs濃度主要是由汽機車所貢獻,將pPAHs濃度換算成Benzo(a)pyrene可發現密閉式停車場的濃度值範圍高達2.70 ~5.38 ngm-3,與義大利空氣中有害物質容許濃度標準的1 ngm-3相較,高出2.7~5.38倍,而在三家半開放式與三家密閉式停車場假日與非假日幾何平均

值濃度有統計上顯著性差異;另也發現主要道路與室內停車場假日與非假日平均TVOCs濃度值,以密閉式停車場為最高(1005.67±303.24、1164.55±289.30 ppb),但尚未超過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每小時3ppm的標準。此外,pPAHs、TVOCs與車流量濃度均呈現無顯著相關或弱相關,可能是分別與室內停車場極少有柴油車進出和空間體積有關。依據結果可發現室內停車場pPAHs、TVOCs濃度皆明顯高於主要道路,而室內停車場是停車場員工長期所待之處,其易暴露到汽機車所排放之廢氣中致癌性的pPAHs與TVOCs,因此相關單位有必要定期至室內停車場監測pPAHs與TVOCs的濃度變化,以維護停

車場員工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