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場 的女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侯雲舒所指導 呂佳蓉的 臺灣京崑戲曲小劇場研究(2004-2011) (2013),提出檢場 的女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戲曲小劇場、戲曲、小劇場、實驗戲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檢場 的女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京崑戲曲小劇場研究(2004-2011)

為了解決檢場 的女兒的問題,作者呂佳蓉 這樣論述:

戲曲小劇場首見於中國大陸,是一種新興的表演型態,在以戲曲為創作主體的前提下,進行顛覆傳統、具實驗性質的小劇場製作。臺灣自2004年開始出現戲曲小劇場作品,至2011年已經累積了許多具代表性的劇目,戲曲界、劇場界人才亦多有投入,對於戲曲現代化後的跨界嘗試而言,這些創作軌跡十分珍貴,然而除了部分演出時的劇評與編導自述,關於臺灣戲曲小劇場的研究並不多,有些作品甚至演過後即湮沒不聞,殊為可惜。本論文試圖將臺灣戲曲小劇場的成因、相關人員的創作過程,以及作品所展現的藝術特質,整理出一條可供尋繹的脈絡,盡可能忠實呈現這個臺灣劇場的特殊風景。由於京劇、崑曲本身的程式牢固,在創作時能明確看出其對傳統的反叛,故

本論文以京劇、崑曲小劇場為對象,採訪四個創作團隊,記錄它們的組織結構與工作歷程,並詳細分析14部作品的內容特色,歸納其在表演形式上的創發,以及對戲曲本質的破與立,期能為這些作品留下紀錄,為臺灣戲曲史添上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