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股利發放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防管理學院 資源管理研究所 葉金成、解宏賓所指導 洪秀美的 兩稅合一制對企業財務決策之影響 (1998),提出正德股利發放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1.兩稅合一、2.投資決策、3. 融資決策、4.股利決策、5.資金成本、6.資本結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正德股利發放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兩稅合一制對企業財務決策之影響

為了解決正德股利發放日的問題,作者洪秀美 這樣論述:

政府實施兩稅合一之目的:1.消除股利重複課稅2.提升投資意願3. 擴大資本市場4.導正企業籌資管道5.促進租稅公平;然而,企業對兩稅合一之反應為未分配盈餘加徵稅收將會:1. 增加股利發放減少保留盈餘2.降低自有資金累積影響企業融資及投資3.加重企業稅負,影響企業稅負及財務決策。由此可見,官方及實務間存有諸多爭議。 此政策施行才屆滿一年,對企業之影響財務資料,尚不足以實證。本研究就官方現行稅制之爭議問題,進行相關文獻探討,設計問卷並就產業別是否存在差異提出研究假說,進行問卷調查以獲知實務看法。進而就理論、官方及實務三方看法是否一致作彙整比較,結果如下:

1. 稅負方面:三方一致認同股東稅負會減輕;企業稅負方面,理論及實務認為會加重企業稅負而影響營運,此與官方看法不一致。 2. 股利決策:官方及實務看法一致,認為會增加股利發放而減少保留盈餘;然而,理論則認為保留盈餘為企業資金重要來源。關於此部分之理論,存在研究探討之空間。 3. 融資決策:實務與理論主張一致,認為兩稅合一無法如官方預期有效地導正企業籌資管道。 4. 投資決策:實務與理論主張一致,認為兩稅合一會造成企業投資減少,未如官方預期能促進企業之投資。 5. 產業別:一般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在企業稅負、股利發放方式

及融資方式在兩稅合一後之改變均有顯著的差異,新制的施行宜將產業別之差異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