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機分子篩更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醫技實業: 德國克羅伯氧氣機、熱敷墊、醫用耗材也說明:醫技實業2008年推出進口氧氣機保固3年及保固期內免費定期保養的高標服務, ... 例如:氧氣濃度偏低(低於85%)時,大部分可能需要更換氧氣機內部的分子篩時,若台製的 ...

中華科技大學 健康科技研究所在職專班 鍾竺均所指導 張志豪的 利用生物系統改良提升系統減毒效能之研究 (2016),提出氧氣機分子篩更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論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所 林栢村所指導 柯榮松的 氧氣製造機吸附壓力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氧氣濃度、吸附劑、壓力、製氧、變壓吸附的重點而找出了 氧氣機分子篩更換的解答。

最後網站飛利浦氧氣機維修 - 津越醫療器材則補充:清潔完內部後接著將飛利浦氧氣機新品零件安裝上去,安裝什麼呢? 壞什麼就換什麼囉! 如上圖這台就是因為分子篩粉末現象,所以這次我們就來更換分子篩,讓氧氣機運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氧氣機分子篩更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利用生物系統改良提升系統減毒效能之研究

為了解決氧氣機分子篩更換的問題,作者張志豪 這樣論述:

台灣部分產業在生產、營運或作業過程常常會排放或逸散一些毒性氣體,部分毒性氣體還兼具臭味之特性,這些逸散物質若未能妥善處理,除直接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也將對環境與生態造成極大之威脅。對於氣體之去除,現行之技術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學吸收法、氣體氧化法、電極氧化法、焚化法及生物處理技術等。其中物/化處理技術或熱處理技術受限於技術之層次、廣用性、效果與成本,未能實際應用於實場處理。而生物處理對於環境相當友善且處理成本低廉,因此,本研究擬利用改良生物製劑活性、催化礦石與改良生物反應器之硬體構形,來連續去除進氣中之毒氣或臭味。研究結果顯示,在去除氨氣200 ppm而言,以添加500倍之生物製劑效果最適合

,在停留時間20秒下,處理6小時,去除率達95.6%。相對脫氮處理,本系統在除硫處理效果較差,但經過增殖培養後,去除率可顯著提升,但仍無法令人滿意。透過固定化生物製劑、添加催化礦石與使用新製備生物製劑後,系統除硫效能又再度提升至97.5%。操作期間菌數穩定於8.5×106-3.5×107 CFU/mL,而系統pH值約在6.3-7.2,顯示反應過程處於穩定之操作環境,影響本系統之效能,主要為生物製劑活性與組成、氣體停留時間與進氣氣泡孔徑,與光照無顯著關係,若進一步進行菌相分析,發現兩株具有脫臭能力之菌株(Paludibaculum fermentans與Ectothiorhodosinus mo

ngolicum)。目前之結果顯示此改良式之生物反應系統具有應用至實場去除特定毒氣物質之潛力。關鍵詞:生物降解、生物反應器、減毒、催化礦石

氧氣製造機吸附壓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氧氣機分子篩更換的問題,作者柯榮松 這樣論述:

摘 要微型氧氣製造機在變壓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製造氧氣的流程,當吸附管內切換壓力時,吸附劑分離不完全,造成氧氣濃度降低及吸附劑粉化現象,導致維修材料和成本的增加。本研究的目的係探討微型氧氣製造機吸附管進出口端的壓力。透過儲氣罐內的氧氣流量和氧氣濃度實驗,測試切換時間及氧氣濃度等對進出口端壓力變化曲線,進而改善變壓吸附製氧的流程,提升氧氣濃度的穩定。首先本研究探討吸附劑沸石分子篩的特性、吸附管內氣流和壓力變化及控制系統,建立吸附管系統模型。接著針對吸附劑進行氣體流量測試,以瞭解空氣流量、出入口壓力及氣氣濃度對時間關係。隨後建立氧氣濃度回饋機制,以

提供更有效率之輸入空氣流量及監測吸附劑使用壽命的情況,用以預測所需更換吸附劑耗材之時間。依據氧氣流量和氧氣濃度的關係曲線,提供氧氣濃度的監測與控制,藉以提供穩定的氧氣來源並減緩氧氣製造機內部耗材的老化降低維修成本;藉以提供產品的實用性及價值提升。研究成果顯示,產氧氣量高的沸石分子篩,能提供穩定的吸附性能。此外吸附壓力在0.16MPa~0.20MPa的壓力範圍,氧氣含量高並增加沸石分子篩壽命,減少沸石分子篩粉化。製造氧氣吸附週期時間控制8秒範圍,測得氧氣濃度穩定達到94%以上及縮短製造氧氣吸附週期可增加沸石分子篩使用率,進而減少氧氣製造機的耗能。關鍵詞:變壓吸附、氧氣濃度、吸附劑、壓力、製氧